舒華:終身的閱讀習慣始於兒童期快樂的閱讀

2020-09-03 一起悅讀

來源:《教育家》雜誌

一起悅讀的「閱讀教師成長共同體」讀書群,本周二剛剛結束了《兒童閱讀的世界:讓孩子學會閱讀的教育理論研究》一書的共讀,書中通過9個章節的專業論文探討了兒童閱讀的讀寫發展軌跡、高級思維培養等問題,讓參與共讀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今天小悅君推薦的這篇文章即來自本書主編之一舒華老師,與書中帶有實驗和數據分析的論文撰寫方式不同,本文去掉了枯燥的部分,圍繞早期閱讀教育提出了言簡意賅的指導和建議,一起讀讀看吧!

了解更多閱讀教學書籍的共讀情況,可進入👉【相約星期二 | 閱讀教師成長共同體】專輯查看

作者介紹:舒華,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閱讀是人的一生中獲取知識信息、發展智力、社會交往最重要的途徑。公民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具備適應社會未來需要的閱讀素養的高端人才比例被認為是影響國家未來競爭力的因素之一。

然而,閱讀能力並不是先天具備的,它主要依賴於人的幼兒時期的早期閱讀教育。早期閱讀教育對人的一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如果孩子早期能建立起對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對他們進入學校後閱讀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那麼,閱讀的心理過程是什麼?早期閱讀的前提條件有哪些?兒童早期閱讀的目的和教學理念是什麼?什麼因素影響兒童早期閱讀?如何培養和促進兒童早期閱讀?我們將在本文中對這些問題做一些探討。

閱讀是一場大腦裡的交響樂演奏

閱讀在我們的大腦中是如何進行的?近50年來的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閱讀是一個人依靠頭腦中的原有知識與認知能力,將書面的文字信息與頭腦中的知識經驗相結合,主動地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

閱讀過程中包含著複雜、抽象的思維活動,需要多種認知過程和複雜技能的參與。我們閱讀時腦中存儲的許多有關知識會被激活,例如當我們閱讀到「去餐廳吃飯」的文字時,腦中會激活「點餐、上菜、吃飯、付款」等一系列場景知識,這些知識會幫助我們理解文字,提高閱讀速度。

心理學家把閱讀比作演奏交響樂,閱讀中包含許多分過程,如識別字詞、分析句法、分析語義、提取有關知識等。閱讀中還包含著許多複雜的分技巧,如提取中心思想、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做出推理和預期等。這些分過程或分技巧是在人腦中同時進行的,多種分過程或分技巧相互協調,閱讀才能順利進行。

然而,人腦在同一時間內能進行的工作非常有限,因此需要許多較低級的分技巧,如字詞識別、句法分析等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才有可能分配更多的注意在閱讀理解、推理等高級過程上。熟練讀者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字詞識別達到自動化的程度,能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在閱讀理解的高級過程

自主閱讀的重要前提是識字。因而許多家長認為,學習閱讀,首先要學習漢字。其實,學習閱讀的基本元素要更廣泛,包括口語能力、字詞識別和理解技能,還需要依賴許多基本認知能力的發展

兒童的口語能力包括口語詞彙、語義和句法分析、聽理解、口語表達等,是閱讀發展的基石,其中兒童早期的口語詞彙量提供了閱讀理解的基礎。很多研究表明兒童口語詞彙量與書面字詞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都顯著相關。

此外,兒童在最初學習識字時,需要發展分析字詞拼寫的視覺能力,需要發展辨別字詞讀音的精確的語音能力,需要發展發音流暢性的能力,需要理解語素組詞的能力等等。研究表明,這些基本認知能力在學齡前階段就已經開始發展,並且影響兒童上學後的識字能力

理解技能對閱讀發展也非常重要。閱讀文章時,我們需要在多個事件、多個事實之間建立意義連接,並將文章的不同部分表達的意義與自己的有關背景知識之間建立連接。例如,我們聽到兩個句子:「小張在樓道裡扔了一塊瓜皮」「小李摔倒了」,我們會利用頭腦中有關的世界知識,把兩個事件連貫起來,並進行一個因果推理:「因為小張在樓道裡扔了一塊瓜皮,所以小李摔倒了。」閱讀過程中我們會經常使用類似的推理,這對順利理解閱讀的內容是很重要的。

早期閱讀具有階段性

什麼是早期閱讀?早期閱讀是在兒童還不能獨立閱讀時所進行的與閱讀有關的一切準備活動,其範圍和具體形式十分寬泛。目前心理學家認為,年幼的兒童憑藉變化豐富的色彩、生動形象的圖像、成年人的口語講述以及相應的語言文字來理解以圖畫為主的嬰幼兒讀物的所有活動,都是早期閱讀。例如,兒童了解書的正面和反面、書中的目錄、印刷文字與口中發音的關係等等。

兒童開始閱讀的時間可以很早,閱讀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孩子願意跟著成人一起,跟隨著成人的講解來看書中的圖和文字,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可以進行早期的兒童閱讀了。更早的時候,孩子可能有語言的理解,當成人反覆給他講一本書,如果他能聽進去的話,也可以說是閱讀萌芽的開始。兒童的閱讀發展要經歷一系列階段,包括給兒童讀故事、分享閱讀、指導性閱讀和獨立閱讀等多個階段。

給兒童讀故事階段主要是給兒童提供機會,開始觀察別人閱讀,享受別人讀故事書、自己聽故事的樂趣。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兒童對閱讀的喜愛,萌發希望自己閱讀的動機。

分享閱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兒童更加主動參與閱讀過程,家長或教師有機會幫助兒童開始注意文字,了解字形與語音的對應,了解書面文字與口語中的詞的關係,擴展詞彙,豐富有關的背景知識。通過兒童與家長、教師的交互,使兒童享受閱讀的快樂。

指導性閱讀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讀書活動,使用精心選擇的在內容、情節上更複雜的讀本,閱讀故事後,教師要提問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兒童回答這些問題時需要超出對課文內容的記憶,以增進他們的理解。

教師還可以引導兒童討論故事內容,擴展兒童的口語詞彙、世界知識,引導兒童使用合適的理解策略。指導性閱讀階段更注重幫助兒童發展閱讀理解需要的高水平思維技能,如推理、預期、提取中心思想等等,這些技能的發展對兒童早期閱讀走向深度閱讀有重要意義。兒童早期閱讀通常指孩子在進入獨立閱讀之前的這三個階段。

要使兒童愛上閱讀

學齡前是兒童生理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快的時期,而其發展的程度極大地受到兒童所處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學齡前階段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和教師要為孩子儘早捲入文字的活動提供機會。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要從家庭開始。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處在不同閱讀階段的孩子,選擇書有不同的考慮。

總的來說,早期兒童讀物的特點是:主題接近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經驗、日常需要和口語經驗;故事的語言幽默、想像力豐富,有一定情節,結尾出乎意料;圖文並茂,圖畫與文字相對應。

在大量的兒童圖書中,有一類書是適於讀給孩子的書,讀給孩子的書的內容、故事情節、詞彙都可以稍微複雜一些,孩子不理解的地方家長可以去解釋,這種書的目的是發展兒童對閱讀的喜愛,熟悉各種類型的故事,豐富詞彙和發展口語理解。

另一類書的目的是更多地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圖書,這種書的設計是很不一樣的,除了內容要讓孩子很喜歡之外,在設計上、圖片上都很容易讓孩子理解,而且配的字、詞和句子都比較簡單,讀的時候很有節奏感,同時有大量的重複,內容之間需要的推理相對比較簡單,這樣的書使孩子很快就能夠進入分享閱讀階段。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閱讀,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喜歡閱讀,首先一定不要強迫他。對圖書內容的喜愛,孩子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孩子到底喜歡什麼書,什麼難度的書適合孩子,需要家長的觀察,並從這一點開始去引導孩子對閱讀感興趣,發現孩子獨特的喜好,這個是家長的責任。在幼兒園裡,教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會有更多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喜歡閱讀,不僅可以通過好的閱讀讀本吸引孩子,還可以通過激勵孩子之間的對話引導他們喜歡閱讀。

總之,終身的閱讀習慣始於兒童期快樂的閱讀。早期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使兒童喜歡閱讀,養成閱讀習慣,豐富閱讀經驗,具有較好的理解能力。

相關焦點

  • 始於陪伴,忠於閱讀和習慣
    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只有幾年,錯過了將會終身遺憾。孩子童年時期沒有父母的陪伴,猶如小樹生長沒有了陽光雨露。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內向,極易產生自卑情緒。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從閱讀中體會人生。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過:「一個孩子,從閱讀中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心理上的力量。」培養閱讀的習慣,家長要同孩子一起努力!
  • 漢語閱讀者該如何理解「閱讀障礙」?|專訪舒華
    在一系列針對性的研究中,人們想要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兒童閱讀障礙?它的底層神經機制是什麼?隨著基因研究的深入,人們同樣希望知道,到底什麼樣的基因會引發閱讀障礙?在三十多年的學習和研究生涯中,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舒華專注於語言學習發展認知神經科學,致力於推動漢語兒童閱讀障礙者的診斷與矯治。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黃金閱讀期(8-14歲):5歲左右,是兒童開始由看圖發展到識字,是孩子的閱讀啟蒙敏感期;5-7歲,應該進入大量識字的階段;8-10歲,應該進入自由流暢閱讀的階段。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的基礎,在小學中年級(3~4年級),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黃金閱讀期。
  • 年度特稿 | 舒華 蘇萌萌:兒童早期語言與閱讀的發展及其促進
    蘇萌萌,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本文選自第51期《奕陽幼教評論·早期閱讀研究特刊》20世紀80年代末,舒華教授開始致力於漢語兒童語言與閱讀研究。30年來舒華教授團隊從心理語言學、認知神經科學、教育心理學等角度,通過長期追蹤研究,解碼早期閱讀心理加工機制,解析早期閱讀發展軌跡與方法,關注閱讀困難風險兒童。本文為舒華教授團隊多年漢語兒童閱讀研究成果總結。兒童的早期語言習得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從嬰兒出生的第一年開始,便開始發展諸多能力。
  • 給父母的兒童閱讀課01:為什麼要鼓勵兒童養成閱讀習慣?
    歡迎收看《給父母的5分鐘兒童閱讀課》。每天五分鐘,成就好父母!兒童心理教育學家畢淑敏女士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所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從書本中找到樂趣,必將成為孩子受益終身的財富。
  • 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習慣的超實用攻略
    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讓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開發90%甚至更多。
  • 靖安村開展兒童繪本閱讀活動,培養少兒閱讀習慣
    為了促進親子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靖安村便民服務中心於8月10日在農家書屋舉辦了兒童繪本閱讀活動。 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大家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彼此相約分享好書,快樂成長。小朋友們將自己閱讀的《上下五千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悅讀】培養終身閱讀習慣的12種方法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1、定時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鐘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這是無論每天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受到影響的時間。4、減少看電視上網時間如果你真想多讀書,就要減少耗在看電視,上網方面的時間,這對很多人來說會比較困難。但是,你在電視網絡上所省下的每一分鐘,都能用在讀書上,這會帶來好幾小時讀書的時間。
  • 閱讀存摺,讓閱讀更快樂
    近日,蘇州市姑蘇區蝴蝶媽媽社工服務社在楊枝社區準時開展兒童悅讀小課堂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閱讀存摺使用教學,通過首次推出閱讀存摺記錄方式,幫助兒童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令閱讀變得快樂且有意義。秋雨濛濛,蝴蝶社工早早地做好準備,迎接孩子們的到來,待成員到齊,本次活動正式開始。
  • 走出實驗室的腦科學,正在破解兒童閱讀障礙
    但對於備受閱讀障礙困擾的孩子,腦科學正在為他們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閱讀障礙已經成為一大教育難題,很多孩子雖然認識書本上每個字,卻無法理解整句的意思。8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舒華在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上指出,中國閱讀障礙兒童已經超過800萬人。 閱讀障礙源自神經生理性的學習失調。
  • 響象智能繪本館:兒童啟蒙閱讀決定終身學習力
    響象智能繪本館:兒童啟蒙閱讀決定終身學習力  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主辦的「啟·坐標」論壇在京召開。  在以「非傳統教室的教育場景中,如何開發更『現代化』的教學內容」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KaDa故事創始人兼CEO謝琳斐分享了優質內容創新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兒童啟蒙閱讀決定終身學習力  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關鍵作用,研究表明,人類在5歲以前就完成了85%的大腦開發。
  • 簡單五步驟養成閱讀習慣終身受益
    因為培養閱讀習慣這個問題,我接到了太多媽媽的詢問了。根據大家的情況分析後我發現了很多共性的東西,稍後我將一一跟大家來說明。3歲前培養的閱讀習慣可讓孩子受益終身湖南衛視主持人張丹丹說:「1歲孩子就能讀書了,1歲到3歲是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習慣的最黃金的年齡。因為在7歲之前,大腦的發育處在一個極度的活躍期。0-3歲又是一個高度的活躍期。」只有大腦發育的活躍期養成的習慣才不容易被改變。
  • 閱讀習慣從幼兒開始,新鄉雲書匯兒童閱讀成長中心開館
    閱讀習慣從幼兒開始,新鄉雲書匯兒童閱讀成長中心開館 2020 年 4 月 23 日世界讀書日當天,雲書匯兒童閱讀成長中心在河南新鄉舉行盛大的開館儀式。
  • 東坡區「點燈人·兒童閱讀種子老師」研修班第二期學習圓滿落幕
    7月15日下午,東坡區「點燈人·兒童閱讀種子老師」研修班第二期主題學習活動,如約在知行·悅讀坊開展。首先,楊紅老師從「閱讀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切入主題,說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接著,對統編教材指向課外閱讀的編排體系做了細緻的梳理,並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隨後,楊老師為老師們解讀了統編語文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要求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把握三種課型各自的坐標和作用,切實做好閱讀教學的「教、扶、放」,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
  • 靖安村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兒童繪本閱讀活動,培養少兒閱讀習慣
    為了促進親子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靖安村於10月23日在農家書屋舉辦了兒童繪本閱讀活動。 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大家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彼此相約分享好書,快樂成長。小朋友們將自己閱讀的《上下五千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讀書人生》及中國四大名著等經典書籍相互傳閱,擴大知識閱讀面,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
  • 蒙衝村兒童之家開展「享受閱讀」活動
    閱讀影響孩子的一生,為孩子打開閱讀之門,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我們通過愛的傳導,讓孩子熱愛書籍,希望讓快樂閱讀的習慣陪伴孩子終身。為鼓勵兒童以書為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濃鬱的「書香」氛圍,全面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養,桂平市有愛心志願者近日在紫荊鎮蒙衝村「兒童之家」舉辦了一次兒童閱讀活動。
  • 寧波「小星星」兒童公益閱讀課堂啟航
    寧波在線教育頻道3月11日訊(記者 楊旭剛 通訊員 陸靈剛)昨日,寧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小星星」兒童閱讀課走進宋詔橋小學,這是「小星星」兒童閱讀課啟航的第一站。今年,「小星星」兒童閱讀課將送進全市各個小學的課堂,通過兒童閱讀課的推廣普及,激發學生課外經典著作閱讀的興趣,有助於培養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滋養思想情感,提高品位修養。通過一本書、一本繪本,指導孩子如何閱讀、如何觀察畫面、如何從靜態的畫面中收穫動態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後的寓意,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和成長。
  • 讓閱讀成為習慣
    愛閱讀的孩子不容易變壞,孩子形成了閱讀習慣,就是建立起了一種正向能量的吸收方式,他內在的智慧會不斷提升,思想會更成熟,價值觀會更完善。閱讀應該是快樂的,只有在輕鬆和快樂中,才能真正激發兒童內在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才能形成穩定而持續的興趣。
  • 別讓孩子總是慢人一步,智伴兒童機器人1X幫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關係著孩子的心智發展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教育是國家基礎建設,世界各國都將提升孩子閱讀能力作為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豐富的閱讀內容和親子共讀的習慣很重要。
  • 2歲前要培養寶寶閱讀習慣?專家:「黃金閱讀期」從出生就開始了
    霍思燕曾在採訪中明確地說,她在兒子嗯哼1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培養閱讀習慣。這樣看了,好像2歲前就要培養閱讀習慣了呢!對於閱讀,有一種說法是:0-6歲是閱讀黃金期,6-12歲則是閱讀白銀期,12歲以上只能算是閱讀青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