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人在問答網站提問,什麼是天,很多人拆字,覺得天就是兩個一,加一個人,意思天就是大,比大還大的就是天,比人大兩個層次就是天。
還有人覺得天就是無,因為無法無天;有法則道法自然,無法則無法無天;我覺得有點兩小兒辯日的感覺,中午太陽離我們近,還是早上太陽離我們近,中午熱早上冷,離的越近就越熱,早上太陽大,中午太陽小,離的近的大,離的遠的大。
天是傳統意義的「天」有文化觀念和文化意識的問題;這是個意識位置的問題,而我們知道,位置是相對的,天也是相對的,對於聽天命,盡人事的人來說;天的事情無法安排,只能通過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有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註定。
天就是天,道就是道,天道是天道。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天地人三才,構成道的三要素,而天道、地道、人道,就是我們在追求真理路上方法論,天道就是萬物運轉的過程,是基礎規律,地道是人德行,而人道就是人性的普遍規律。
天告訴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逆天而行,是不符合正常價值觀念的,但不一定為錯,天既包含規則和不規則,也包含常規和非常規。
天不是孤立存在的,天是和地對應的,天就是我們塑造的最大得神,天地君親師,是想而知,天是最大的,(是不是最大,值得商榷)至少傳統觀念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認定一個事實,就是蒼天有眼,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天知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我們以為天一定知道,因為天不藏奸。
天是我們中國人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存在,因為天機不可洩漏,天意難違,上天有好生之德,沒有什麼是天解決不了的,古時候天的變化象徵著統治者的通知水平,而國富民安不熟標準,「天」才是標準。
天是相對的,人是世界組成部分,至於天,我們認知結構以為是頭頂上的物質,認為天像我們人類社會一樣,有權力機構和組織機構,所以有天庭,有玉帝,有南天門。
人總是看到什麼就覺得是什麼,這一點沒錯,但容易以偏概全,以點概面,見相非相,即見因果;明心見性即見如來。
天也是我們觀想出來的,因為我們不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包括暴風、雷電、以及風和火,而我們想像一定有雷公、電母,火德星君和風婆婆。
可想而知,樸素的唯物主義,以及五行和五德學說都是建立在現實生活中總結經驗,通過太陽照射出來的影子,有了《易經》和二十四節氣,八卦圖就說明世間就像八卦一樣,陰陽平衡,相互轉化,而且有少陽、少陰,也有純陰和純陽。
「一」是一個符號,不是一個字,「一」完整的代表陽,中間是虛的代表陰,而天地人又把卦象分拆成64卦,卦和卦不一樣,代表事物發展的方向和勢能不一樣。
天既不能通過字面和拆字簡單理解,天自身就是有場和境,以及世界的意思,但凡說天道地,都是說世界的。
只有在有世界的前提下,天存在的意義才會最大化,盤古開天闢地,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力量把混沌世界變成現實世界,他頂天立地的站在天地之間,為人類奠定基礎,天就是上下之間有個人,這就是天,天的重要性就告訴我們做人頂天立地,做人要為天地立心,要為萬民立命;要就黎明百姓於水火之中,人心就是天道;人慾就是天理,不僅要存人慾,更不能滅天理。
就是西方世界也有天,他們的天是救世主,是上帝,是耶穌,更是宙斯,全能全知者。
後面的世界變得更多,儒釋道,老莊易三玄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重新構建世界,所以天也變的更多,對佛家來說,天不是如來,天是佛,是無量功德,更是覺悟,是智慧,對於道家來講,天是一氣化三清,是長生天,天代表長生,對於儒家來講,天是浩然正氣,天心即是仁心,仁者愛人,泛愛眾。
對於一般玄幻小說和懸疑小說,天就是筆者的腦洞,通過人設和故事嵌套,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文明,天就是位面之主,是天道意志,也是絕對領域中的王。
絕大多數人都輸順天應人的角色,逆天而行的人畢竟少數,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就成了絕大多數人的救命稻草,原來都需要我們自己救自己,與天無關;總不能論道囊中羞澀,怒指乾坤錯吧。
天人合一是一種境界,是修煉道法、佛法、以及儒門一種特殊境遇,類似頓悟和坐定,可遇不可求,說明人心和天心同頻,不能交流,但是通過覺性能感知。
聯繫傳統武術很在意天人合一這個境界,因為量變達到質變,生命層次的蛻變,讓精神狀態升華,從而悟道得道。
天也有道,顧名思義天道,天道就是天運行的普遍規律,道比天大,天道比大道少一個「一」這個「一」就是變化,天道不全,大道至簡,天道和大道殊途同歸。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天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天地人普遍發展的規律;更多要無為而治,不攀緣隨緣。修的一顆平常心,把分別心,貪嗔痴通過修行,把慾念和妄念關在「制度」的籠子裡。
心經的重要性就是一個強大的內心可以承受一切痛苦和苦難,給自己做人做事樹立規範和秩序,這樣才能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不昧良心;不昧因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