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怎麼理解「天」天是什麼?

2021-02-07 祁華勝

今天看到有人在問答網站提問,什麼是天,很多人拆字,覺得天就是兩個一,加一個人,意思天就是大,比大還大的就是天,比人大兩個層次就是天。

還有人覺得天就是無,因為無法無天;有法則道法自然,無法則無法無天;我覺得有點兩小兒辯日的感覺,中午太陽離我們近,還是早上太陽離我們近,中午熱早上冷,離的越近就越熱,早上太陽大,中午太陽小,離的近的大,離的遠的大。

天是傳統意義的「天」有文化觀念和文化意識的問題;這是個意識位置的問題,而我們知道,位置是相對的,天也是相對的,對於聽天命,盡人事的人來說;天的事情無法安排,只能通過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有人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註定。

天就是天,道就是道,天道是天道。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天地人三才,構成道的三要素,而天道、地道、人道,就是我們在追求真理路上方法論,天道就是萬物運轉的過程,是基礎規律,地道是人德行,而人道就是人性的普遍規律。

天告訴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逆天而行,是不符合正常價值觀念的,但不一定為錯,天既包含規則和不規則,也包含常規和非常規。

天不是孤立存在的,天是和地對應的,天就是我們塑造的最大得神,天地君親師,是想而知,天是最大的,(是不是最大,值得商榷)至少傳統觀念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認定一個事實,就是蒼天有眼,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天知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我們以為天一定知道,因為天不藏奸。

天是我們中國人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的存在,因為天機不可洩漏,天意難違,上天有好生之德,沒有什麼是天解決不了的,古時候天的變化象徵著統治者的通知水平,而國富民安不熟標準,「天」才是標準。

天是相對的,人是世界組成部分,至於天,我們認知結構以為是頭頂上的物質,認為天像我們人類社會一樣,有權力機構和組織機構,所以有天庭,有玉帝,有南天門。

人總是看到什麼就覺得是什麼,這一點沒錯,但容易以偏概全,以點概面,見相非相,即見因果;明心見性即見如來。

天也是我們觀想出來的,因為我們不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包括暴風、雷電、以及風和火,而我們想像一定有雷公、電母,火德星君和風婆婆。

可想而知,樸素的唯物主義,以及五行和五德學說都是建立在現實生活中總結經驗,通過太陽照射出來的影子,有了《易經》和二十四節氣,八卦圖就說明世間就像八卦一樣,陰陽平衡,相互轉化,而且有少陽、少陰,也有純陰和純陽。

「一」是一個符號,不是一個字,「一」完整的代表陽,中間是虛的代表陰,而天地人又把卦象分拆成64卦,卦和卦不一樣,代表事物發展的方向和勢能不一樣。

天既不能通過字面和拆字簡單理解,天自身就是有場和境,以及世界的意思,但凡說天道地,都是說世界的。

只有在有世界的前提下,天存在的意義才會最大化,盤古開天闢地,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力量把混沌世界變成現實世界,他頂天立地的站在天地之間,為人類奠定基礎,天就是上下之間有個人,這就是天,天的重要性就告訴我們做人頂天立地,做人要為天地立心,要為萬民立命;要就黎明百姓於水火之中,人心就是天道;人慾就是天理,不僅要存人慾,更不能滅天理。

就是西方世界也有天,他們的天是救世主,是上帝,是耶穌,更是宙斯,全能全知者。

後面的世界變得更多,儒釋道,老莊易三玄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去重新構建世界,所以天也變的更多,對佛家來說,天不是如來,天是佛,是無量功德,更是覺悟,是智慧,對於道家來講,天是一氣化三清,是長生天,天代表長生,對於儒家來講,天是浩然正氣,天心即是仁心,仁者愛人,泛愛眾。

對於一般玄幻小說和懸疑小說,天就是筆者的腦洞,通過人設和故事嵌套,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文明,天就是位面之主,是天道意志,也是絕對領域中的王。

絕大多數人都輸順天應人的角色,逆天而行的人畢竟少數,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就成了絕大多數人的救命稻草,原來都需要我們自己救自己,與天無關;總不能論道囊中羞澀,怒指乾坤錯吧。

天人合一是一種境界,是修煉道法、佛法、以及儒門一種特殊境遇,類似頓悟和坐定,可遇不可求,說明人心和天心同頻,不能交流,但是通過覺性能感知。

聯繫傳統武術很在意天人合一這個境界,因為量變達到質變,生命層次的蛻變,讓精神狀態升華,從而悟道得道。

天也有道,顧名思義天道,天道就是天運行的普遍規律,道比天大,天道比大道少一個「一」這個「一」就是變化,天道不全,大道至簡,天道和大道殊途同歸。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天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天地人普遍發展的規律;更多要無為而治,不攀緣隨緣。修的一顆平常心,把分別心,貪嗔痴通過修行,把慾念和妄念關在「制度」的籠子裡。

心經的重要性就是一個強大的內心可以承受一切痛苦和苦難,給自己做人做事樹立規範和秩序,這樣才能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不昧良心;不昧因果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天道》天地不仁,以天下萬物為芻狗怎麼理解
    不要管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天地。芻狗是比喻,天地也僅僅是比喻。從開始區別天地人就已經掉入陷阱的了,再把自己當成芻狗就更自卑了,無知者無畏,一定要正視自己,不要給自己下套子。最大的執念就是信天道,信人道,信仁道。
  •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天道》徵戰已開啟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心骨!想要做人上人,不付出努力怎麼能行?《天道》中的戰爭已經開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看出身,只看實力,用實力來自證明自己!多種國戰的新玩法振奮人心,獨掌天下,號令群雄,誰敢與我一戰?
  • 《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
    《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間也不同。最主要變現能力和渠道也不一樣,生存法則對於大家都一樣,無論是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還是願意把不正當競爭包裝的合情合理,或者是收割韭菜和強徵智商稅。
  • 《天道》:人生至誠,天之道也
    引言:在這樣一個浮躁而又嘈雜的時代,「善良、誠實」這樣的字眼逐漸被淹沒,但是走了很久會發現,還是具有誠實和善良這些品質的人能獲勝,因為人善人欺天不欺。中庸有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者。
  • 第10章莊子天道和人道以及人與天為一思想觀點
    莊子在多篇文章中,提出天道、人道以及人「與天為一」的思想觀點一,何為天道、人道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莊子在《在宥》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何為天道?人道?莊子說「何為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指自然之道,無為而且受到萬物尊敬的是天道,理論源自《道德經》51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老子《道德經》裡的天之道到底講什麼?它不在天上,不在地上,而是在……
    「道」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老子在《道德經》第16章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由此可見,天就是道的代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道就是天,就是自然。 老子正是專門從天道出發,來告訴我們人應該怎麼樣去了解天道、配合天道。
  • 「天人合一」思想怎樣理解?人是天和地的副本
    要理解「天人合一」,首先要明白「天」的具體含義,它指代宇宙自然運行規律,是大象無形的大道,是世間萬物最高的準則,人只是天道中的滄海一粟。莊子之後,西漢大思想家董仲舒在自己哲學著作《春秋繁露》裡有一句名言: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 「順天逆人」的AB型「外星人」需要補什麼?
    好比A基因要求「火不能碰」、B基因卻感受到「火好漂亮」,在兩個衝突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缺乏安全感、愛觀察分析的性格,於是主動觀察了1000次火、掌握了「火怎麼生成、怎麼造火箭的前因後果」。也就是敏感糾結主導的性格心,發育出邏輯觀察認知心,發育出合理主義思想心,缺失盲人性格君注重體驗、投身實踐的務實精神,都過於超脫,像一個脫離正常狀態、神經兮兮的外星人。
  • 忉利天是什麼天?是不是到此脫離了苦海?
    很多朋友不明白「忉利天」是什麼天?佛祖的母親到了忉利天是不是就脫離了三界,不再六道輪迴?說忉利天之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六道。六道是以我們人類為中心,一生做作好事或者惡事以後的歸宿,就是我們人以後居住的地方,為六道。六道主要包括: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 華夏煥然一新:左手玄學「天道承負」,右手科學「天網北鬥」在天看
    煥然一新的華夏國度:左手玄學「天道承負」善惡因果法,右手科學「天網北鬥」在天看。在中國,企業家們一定要了解「天道承負」因果法則,千萬別盲目迷信推崇西方市場經濟思想。因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人事社會環境,是個有修行傳統的國度,有個中華文明傳統文化在,職業生涯講德行操守。
  • 人在做,天在看: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文/飛魚今天看到一條朋友圈,感觸頗深,」人類一直把動物關進籠子,今年春節動物成功的,把全國十幾億人關進了籠子,這世上萬物皆有靈性,請善待這世上所有的生靈吧」,這雖然只是個冷幽默,卻正應了那句,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 天人合一的「天」在古代是什麼含義?
    古人所謂「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為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人為效法自然,順應自然,人之所為合乎自然規律就叫「天人合一」,這也就是《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道的終極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體體現,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簡稱為「天」。
  • 【公考面試用「鑫」學】對天道酬勤的理解
    考生請聽題,有人說天道酬勤,但是很多十分努力的人最終並沒有獲得特別好的結果,對此你怎麼看?小夥伴們,我想問大家一件事啊,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說我們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呢?當然不是呀,天道酬勤是什麼意思啊?是指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對嗎?是指付出足夠多的努力也會獲得相應的收穫,但不是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的,這個收穫是相應的,對嗎?同學們,那這道題目我們在答題的時候就可以先把天道酬勤的含義解釋出來,對嗎?
  •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文/舒放淨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生存系統。在了解淨土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有關「天」的種種概念,這有助於理解淨土。就比如儘管人道、畜生道和一部分天道都在欲界,每一道眾生的待遇差別絕對是幾何級的。欲界裡共有六層天,和色界和無色界的天道相比,層次要低,待遇自然也就差一些。我們熟悉的四大天王天就在欲界,再往上,叫忉利天,也稱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這一層天道的名稱,而不是第三十三層天。在欲界諸天裡,我們熟悉的是還有兜率天,未來佛彌勒佛就在這層天。第二指天王。
  • 請問法師:「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如何理解?
    請問法師:「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如何理解?答:「三界導師」,這個三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 從人道到天道,有多少人看不到蒼天大地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怎麼修道呢? 「以仁」,仁慈、愛人、愛天下人。儒家講「仁」,我們現在說人道主義,人道和仁道,有很多重合的含義。所謂「親親、仁民、愛物(一切的物)」就叫做「仁」。《中庸》解釋,「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所以仁道啊,就是由人道開始做基礎,人道開始「親親為大」。儒家同佛家不同,佛家要度眾生,自己都度不了,怎麼度眾生?
  • 《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帶路黨解道又把天之道,理解為最公平之道。 這樣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不得其解。 天之道,解釋成自然之道,就非常不可取。可是有的人從道法自然哪裡,找到了理論。認為道都要學習自然,哪肯定是自然之道。 胡攪蠻纏,不通其理,不解其意而已。
  • 殺破天系列之讀心術
    簡介:九個天道世界組成一個大道世界,名為道法天!某個道法天內,有這樣一個異常殘酷的天道世界,生靈居然殺天取道,故而天道席位輪轉不休!被殺天道死後變成天屍,作為養分完善天道法則!上一代天道白戰被圍攻,情急之下施展自爆,威力甚至轟碎了道法天的空間壁壘,然天屍不知所蹤,成為萬古之迷!與之一同消失不見的,還有代表天道象徵的天經和地變!天經者,記載有該天道世界所有的功法!
  • 人爭不過天,惡贏不了善,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是天道,是人心
    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是天道,是人心。一個能真正成大事的人,往往行得正,做得端,站得直,腳踏實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人爭不過天。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世上,沒有最厲害,只有更厲害,山外總是有山,天外更是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無論你再如何的強大,也無法改變這種規律,依舊要遵從天意,也要遵從人性,更要遵從現實。人生一輩子,幾十年,爭個什麼,求個什麼,不就是心安理得的過日子,問心無愧的活人生嘛,白天不做虧心事,夜裡不怕鬼敲門,對得起天地良心,活得坦坦蕩蕩。
  • 《戰血天道》第16集劇情分析:天之道的劍道獨特,和任飄渺不同
    《戰血天道》第16集看點很多,且聽我一一說來。莫離騷再次關鍵時刻出場,救下了被霽寒霄追殺的顥天玄宿。騷哥在激烈的對戰中,還能找準機會一劍挑回天市鏡。和霽寒霄用同樣的招式對攻,在互刺的剎那低頭彎腰。確實符合之前旁白「劍快,人快;劍絕,人絕」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