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人生,所有的善惡都有回聲

2020-12-14 國學書舍

有這樣一句話: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很多人在生活中總在計較善良會有什麼樣的回報,當自己做了一些小小的善事,看不到回報的時候,就認為善良是不值得的,還不如做一個惡人,反而活得舒服自在。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狹隘的心理,善惡的結果與回報並非是在一時之間表露出來,更不是因為你做了一些善事就立馬會讓你得到一些回報,如果在一件小事上就力求得到回報,這樣的人只是目光短淺,喜歡蠅頭小利之人。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裡冬瓜,自應暗長; 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

做好事從表面上看似乎得不到什麼好處,那好像是生長在草叢裡的冬瓜,在不知不覺中長大。做壞事,從表面上看對自己也沒什麼損失,但好像春天庭院的積雪,必然會悄悄的減損和融化。

現代人對於善良並沒有什麼概念,浮躁的時代,所有人追求的都是當下的利益,但是殊不知,人生無用即為大用,那一些看似無用的善良為自己尋求不了利益的時候,反而會在暗地裡增長自己的福報。

善良才是最有用的天道,也是最高層級的智慧,很多俗人意識不到這一點,也更說明了善良背後的福報的深奧性。

有的時候很多人做壞事,不但看不出來對自己有什麼損失,還覺得可以從中牟取利益。

但是很多事情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表面的東西會欺騙自己的認知,無論善惡其實都有因果報應的存在和循環。

佛家中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句話說明了也是這個道理,善惡不是馬上看到結果,但是多情不義必自斃,卻是永遠存在的事實和規律。

其實人生所有的善惡都會聽到回聲,都會有回報。

有一天楚惠王在吃酸菜的時候,突然發現菜中有一條螞蝗,這個時候他也沒有聲張,不動聲色的就把螞蝗吞了下去,結果肚子痛了不能吃飯。

手下就過來問候,關心地問他:「大王怎麼得了這種病?」

楚惠王就說:「我吃酸菜的時候看到一隻螞蝗,我想,如果把這個事情張揚出去,一定會有人斥責廚師等人,如果不治他們的罪就違反了制度,如果治他們的罪,就應該誅殺他們,但是我不忍心將他們都處死,所以於心不忍,就把螞蝗悄無聲息地吞了下去。」

他的下屬深深地對他鞠了一個躬,就說:「我聽說上天是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的,但是一定會厚待有德行的人,大王您有著大仁德,正是上天保佑的人,這一點小病是不會傷害您的。」

當天晚上,楚惠王肚子裡的螞蟥真的出來了,他也不用忍受疼痛之苦了。

一個人心存愛心,即便是沒有付出實踐的時候,吉祥的福氣已經伴隨著他了,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正所謂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善良,就是一個人靈魂固有的感情,行善是一種美德。

善行可以幫助身處困境的人脫離困境,也可以讓任何一個身處平凡的人積累福報,最終都能收穫一個完美的人生結局。

這就是善良的力量和智慧,所有的善良都會有福報,所有的善念也都會有好的結果。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相關焦點

  • 菜根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別讓壞情緒左右自己的人生
    《菜根譚》說:吾身以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惡有則,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無怨諮,物無分疹,亦是敦睦的氣象。意思是說:我們自己的身體就等於是一個小世界,不論高興或憤怒都不可以犯下過失,對於所喜好的和所厭惡的東西也要有一定標準,這就是做人的和諧調理功夫;大自然就如同全人類的父母,負責養育人民,讓每個人都沒有牢騷怨尤,使萬物都能沒有災害而順利成長
  • 《菜根譚》名言20句:洞悉人生哲理,修煉人情世故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菜根譚·概論》解釋:天地萬古長存,可是人死了就不再復活;人的壽命最多百年左右,一天很容易就過去了。——《菜根譚·概論》解釋:處在不順利的環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著針、敷著藥,在不知不覺中磨練著意志、培養者高尚的品行。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就好比被各種兵器所包圍,不知不覺就被掏空了身體,消磨了意志。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 《菜根譚》:世間深奧的人生哲理,就藏在簡單的生活中
    《菜根譚》:世間深奧的人生哲理,就藏在簡單的生活中《菜根譚》:世間深奧的人生哲理,就藏在簡單的生活中世間最深奧的禪機,就藏在最簡單的生活中。《菜根譚》之中有一句話叫:性天澄清,即飢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沉迷,縱誤禪演偈,總是撥弄精魂。天性澄明純淨的人,就是餓了吃飯,渴了飲水,都是在調劑自己的身心;心地沉迷的人,縱然談論禪理,解釋禪語,也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 「菜根譚」:懸崖勒馬,起死回生
    《菜根譚》明確告訴我們:這是心中的邪念有走向私慾之路的可能,不能讓它輕易浮起,要用理智將它拉回正道。你別看現在這些作奸犯科的人活得風生水起,報應正在前方等著他們。「慾壑難填」,金錢和欲望是懸在人頭頂上的一把利劍,隨時會落下來。
  • 處世奇書《菜根譚》:做到這五句,所有應酬都能應對自如!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被譽為古代三大處世奇書之一。《菜根譚》書名的由來,取自於孔謙語「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裡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
  • 菜根譚:不要虛度光陰;造就無憾人生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一一一《菜根譚》01天地的運行永恆不變,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百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就不可不知人生的樂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虛度一生。
  • 《菜根譚》蘊含人生哲理的10句經典名言,受用一輩子!
    《菜根譚》蘊含人生哲理的10句經典名言,受用一輩子!1、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明·洪應明《菜根譚》謙讓,是善行,但是如果過分謙讓就會變成卑躬屈膝、變成謹小慎微,反而給人有心機的感覺。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菜根譚》裡有這麼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誠然,一個沒有長遠目標的人,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瑣事,更別提成就一番事業了,俗話說「眼界決定人生的高度和 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教育寶寶時,也會不停地強調目光長遠的重要性,告訴寶寶要上進、要刻苦,這樣才能收穫美好的未來。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菜根譚》裡有這麼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誠然,一個沒有長遠目標的人,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瑣事,更別提成就一番事業了,俗話說「眼界決定人生的高度和 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教育寶寶時,也會不停的強調目光長遠的重要性,告訴寶寶要上進、要刻苦,這樣才能收穫美好的未來。奮發上進於人生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名字也是一樣。
  • 《菜根譚》中值得品讀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經驗!
    《菜根譚》 中值得品讀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經驗!一、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語出明·洪應明《菜根譚·三》。有修養的人,一旦身處困境,窮困潦倒,怎麼能自甘消沉呢?三、淡薄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語出明·洪應明《菜根譚·九十八》。心胸淡泊的人,總為那些熱衷名利者所懷疑;言行謹慎的人,總為行為放肆者所忌恨。
  • 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對於德高望重的人不能不敬畏,因為敬畏他們就不會有放縱輕浮的想法;對於平民百姓也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因為敬畏平民百姓就不會有豪強蠻橫的惡名。深入解讀《菜根譚》| 拿捏好「分寸」科學界有一個關於分寸的定論叫「黃金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學價值的比例,也是我們人類的視覺感到最舒服的造型。
  • 《菜根譚》:懂得控制情緒,待人溫和,才能讓人生步入良性循環
    《菜根譚》:懂得控制情緒,待人溫和,才能讓人生步入良性循環。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中,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夠決定你所走的一個高度,但是除了能力之外,在一路上能夠真正讓你逐漸強大,無往而不利的一個智慧,叫做:自我控制情緒。
  • 《菜根譚》:好福氣的人往往有這個共同點!領悟則能心胸豁達於世
    其實,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有個好的運氣,能過一個平安祥和的人生。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希望能讓自己有一個滿意的狀態,達到這種狀態,即我們常說的「好福氣」。而很多人認為,福氣是上天給的,或者是天生就有的,但其實「福氣」這個東西,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 有內涵的男孩名字:菜根譚裡的哲學好名,寓意深厚、福至心靈
    江南易林從菜根譚中整理了200個有內涵的男孩名字,個個寓意深厚、福至心靈,不容錯過!奕思出處: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應酬-菜根譚「奕思」選自菜根譚,意思是我雖然人生通達、仕途順利,可是還是經常想到林下的安然趣味。「奕思」作為寶寶的名字,可以理解為聲名赫赫、神採奕奕,才思敏捷。
  • 《菜根譚》中的7句話,道出「人生際遇」的大不同,讀完豁然開朗
    說起《菜根譚》,其實就是明朝一個叫洪應明的道人,寫的一本有關為人處事、修養身心的書。只不過到了近現代,不知為什麼,突然有那麼一撥人,把這本書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合在一起,稱為「處世三大奇書」。這其中,尤其推崇《菜根譚》。
  • 【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每日《菜根譚》上卷之:一二八
    【大意】我們自己身體就等於是一個小世界,不論高興與憤怒都不可以犯下過失,尤其對於所喜好的和所厭惡的東西也要有一定標準,這就是做人諧和調理的功夫;大自然就如同全人類的父母,負責養育人民讓每個人都沒有牢騷怨尤,使事物都能沒有災害而順利成長,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親善友好恩德。
  • 《菜根譚》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作者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本文簡析15句《菜根譚》經典名句。 1、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
  • 《菜根譚》智慧:立志當高遠
    《菜根譚》智慧:立志當高遠《菜根譚》是一本隱藏著人生大智慧的書,無論你是處於人生的低谷期還是在一個比較成功的階段,都能產生啟示。有的時候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境況裡,遠大的目標都是要有的。年輕人立志當高遠,一個人的目標往往決定了他能走多遠,能夠取得什麼樣的發展,眼界往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人生都是有波折的,當你被生活拍到谷底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雄心的崛起,人最怕的就是心中沒有希望,沒有想去追逐的東西。遠大的目標就是指引你走出絕望境地的明燈。
  • 沒事翻翻書《菜根譚》
    《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早年熱衷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潛心讀書立文,最終將自己的人生體會、讀書心得和生活參悟付諸筆尖,揮毫潑墨,著作了這洋洋灑灑的三百多條錯落有致的語錄世集。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