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2020-12-17 LF藍澈夫人

文 | LF·藍澈夫人

引言

①《菜根譚》原文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牘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幸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②《菜根譚》白話含義

用人要寬厚不能太刻薄,如果太刻薄,那些想為你效力的人會離去。交朋友不能沒原則,如果胡亂交友,那麼善於逢迎獻媚的人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在風暴雨的惡劣環境中,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不會跌倒;在花鶯柳燕的溫柔鄉,要放眼高處,才不會被眼前的美色衝昏頭腦;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猛然回頭,才不會深陷其中。

有品行的人要用謙和與誠懇來調和,才不會留下引起激烈紛爭的隱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這樣才不會招人嫉妒。

讀書人在做官的時候,與別人的書信往來不可漫無節制,對有所求的人要儘量少見,以避免那些投機取巧的人有機可乘;退職賦閒的時候,不能過於清高,要態度平和使人容易接近,才能和親族鄰裡增進感情。

對於德高望重的人不能不敬畏,因為敬畏他們就不會有放縱輕浮的想法;對於平民百姓也不能沒有敬畏之心,因為敬畏平民百姓就不會有豪強蠻橫的惡名。

深入解讀《菜根譚》| 拿捏好「分寸」

科學界有一個關於分寸的定論叫「黃金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學價值的比例,也是我們人類的視覺感到最舒服的造型。

其實在生活當中,黃金律幾乎無處不在:旗幟的長寬,人體上下部的長短,窗子的大小,一天當中氣溫冷暖的比差,甚至陽光的強弱……

都有一個科學的定律在發揮作用,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

生活中沒有了分寸,就好比魚兒失去了水,它將使我們的人生出現許多磕磕碰碰。

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佛祖的塑像,但究竟要塑成什麼樣子,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確定。據說,南朝劉宋宗室子弟曾經鑄造了一座銅佛像,準備安置在寺內供人瞻仰祭拜。

當這個一丈六尺高的佛像鑄成之後,前來瞻仰的人都覺得佛像怪怪的,不夠莊嚴。大家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都認為應該對佛像進行修整。

這項工程執行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人提議請知名的隱士戴顒出出主意。戴顒看了之後對眾人說:「不是臉太瘦,而是肩膀太肥。」於是,工匠們就照著戴顒的指點,立刻將佛像的肩膀進行消減。

經過一番削削打打之後,佛像的比例最終協調起來,佛像的臉龐也不再顯得瘦削,大家都覺得相當滿意。這種比例和度,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分寸。比例適合、分寸適度,美感、格調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即「不偏不倚,過猶不及」的思想。說到底也是拿捏分寸的問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處滲透著拿捏分寸的火候。

說話的生疏深淺、辦事的輕重緩急、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處世的高低姿態,都體現在分寸的把握上。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好了做事的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俗話常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這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每個人都想著如何能夠出人頭地,都想著技壓一籌,成為人上之人,所以不免要高調行事,不免要高調做人。可是,越高調反而越容易成為他人攻擊的對象,越強勢越容易被人排擠。

我們如果擁有過人的能力,擁有高於常人的智慧、地位、財富和名聲,這些都是很好的競爭優勢,但是如果不能善用這些優勢,那麼優勢最終很可能會成為劣勢。

因此,做人還是得掌握分寸,懂得隱匿自己的鋒芒。

只有這樣,才會讓其他人放下防備之心,才能夠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生存空間。

生命閃光處,不一定是草長鶯飛時;人生得意時,不一定是踏花歸來處。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在把握分寸中見分曉。

歡迎各位喜歡閱讀紙質書籍的讀者,點擊文中《菜根譚》書籍卡片訂購,一同探索《菜根譚》書籍中的處世之道。

相關焦點

  • 《菜根譚》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作者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本文簡析15句《菜根譚》經典名句。 ——《菜根譚·概論》 註:細微之處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遺漏,在沒人見的地方不能做見不得人的事,即使處於窮途末路的時候也振作精神、奮發向上,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9、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 人生四種處世智慧,讀懂都是高人!
    老子告訴我們真正的聰明人,從不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是玉韞珠藏,低調示人。為人處世要大氣,先學會做人,後學會做事,下面這四種處世智慧,讀懂的都是高人。《老酒館》中的高先生,他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高風亮節的人物,他吃得起虧,忍得了事,更不會當面揭人短,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正人君子,他沒有揭露老酒館的假酒事件,幫老酒館度過了一次信用危機,可以看出高先生是一個很懂得為人處世的高人。
  • 領導幹部「要高人一籌,不要高人一等」
    一位領導同志說過:領導幹部在平時工作中「要高人一籌,而不要高人一等」,善於當班長而不當家長。這一番話,樸素而深刻,引人思考。縱觀中國歷史,但凡有作為的名將,無一不是在帶兵打仗上要高人一籌、在與兵共處時不高人一等。
  • 讀懂《菜根譚》10句經典,一輩子會舒坦很多
    《菜根譚》是一部極為哲理的書籍,涵蓋了中國人處世哲學的方方面面,如果能讀懂這一本書,那麼便能夠幫助自己在紛繁多變的世界裡處理好人際關係,更好的生活。今天,詩詞君總結了《菜根譚》10句經典,讀懂了這些,一輩子會舒坦很多。不信的話,你來試試。
  • 菜根譚經典名言,10句最有用的為人處世名言,收藏起來慢慢看
    《菜根譚》這本曠古稀世的奇珍古籍,每次翻閱都會有不同感悟,尤其對為人處世,有難以想像的潛移默化作用,《菜根譚》就像一個和藹淵博的長者,緩緩講述人生的經驗,教會你為人處世的道理,使你奮發向上。整理《菜根譚》最經典10句為人處世名言,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
  • 菜根譚:先賢智慧教你為人處世,成大事者都能做到這三點
    縱觀古今,那些能成大事者,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一套妙方。先賢的經驗對後世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而這一切大智慧,都凝縮在"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短短九個字當中,值得後人每個字每個字地細品。在為人處世中,事事斷然不可冒進直擊,當拿捏有度。所以孔子感嘆,"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一種很高的品德,做到的人已經很少了。原因就是這其中的"度"很難把握。所以《菜根譚》裡講,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菜根譚》|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全在這9句話裡了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菜根譚》,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閒餘時間,沏一杯清茶,細味《菜根譚》,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明。
  • 《菜根譚的智慧》處世篇。退既使進 與就是得
    《菜根譚》不圇於一家之見,而熔儒、釋、道三家思想與一爐,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為經,佛家的出世思想與道家清淨無為思想為緯,從提高人的素質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做人、處事、修身、養性的方法體系。其語言精警、文辭雋永、含義深邃、易懂好記。正是因為《菜根譚》中的這種智慧,使其有別於其他消極避世、空疏玄談的勸誡箴言書。
  • 真正的處世高手,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
    能夠讀懂人情世故,高情商為人處世的人,才是真正的處世高手!為什麼是高情商?就是讓他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讓他人得到了利益,自己或許暗地裡得到了更大的利益。這就是謀聖鬼谷子所說的:「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也是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謙虛待人,才能高人一等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謙虛待人,才能高人一等一個人若是喜歡過分炫耀自己,只會招致他人的反感。只有謙虛一些為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1.謙虛為人,才能廣受歡迎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自視清高、孤傲自大之人,一般是無法得到他人的好評與歡迎的。只有當你以謙虛的態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時,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和麻煩,從而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於小慧大學畢業之後,到了一家國內知名的重工業企業。
  • 處世奇書《菜根譚》:做到這五句,所有應酬都能應對自如!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被譽為古代三大處世奇書之一。《菜根譚》書名的由來,取自於孔謙語「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裡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
  • 仙翁洩天機:真正的高人,在為人處世中,會有以下這三個特點
    因為人與人之間認知段位的懸殊,就像隱藏在內心的海拔,難以逾越。真正的高人,他早就站在了山巔,居高臨下,一覽無餘。你的任何小伎倆都逃不過他的法眼。因為一眼就能看清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也看不清本質的人。雖然都是人,但卻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在還沒有能力真正看清,事物本質和真相的時候,還是低調謙遜一些吧,不然真的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同時更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 《菜根譚》:做人不拔尖,善藏拙,情商高就是會為人處事
    和人打交道最難。而一個人想要獲得幸福的關鍵,就是要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有些人生活不快樂,工作不順心,戀愛不順利,很大程度上是為人處世不夠成熟得體,凡事太注重小我,做人不夠瀟灑大度,沉浸在受傷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不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也不會與自我和解。
  • 鬼谷子教你一招處世絕學:見高人,要高明;遇小人,要精明
    導讀:毛澤東評價劉邦「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認為劉邦雖出身寒門,但處世為人精明果敢 ,表面看上去窮困潦倒,實則胸有大志,器宇不凡。他能在呂公宴客會上,面對以禮錢高低而分座之舉,身無分文卻依然能夠做到讓呂公對其刮目相看,可謂處世之高明。
  • 《菜根譚》精華10句,經典透徹,百讀不厭
    《菜根譚》精華10句,經典透徹,百讀不厭1. 德者,才之主。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品德是才學的主人。君子與其處世練達,做事圓滑,還不如有著樸實的個性;與其處世小心謹慎,還不如保持一顆豁達的心。5.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為人處世,不要爭取邀功,其實只要沒有過錯,就是功勞。幫助別人也不要去奢求別人的感恩報答,只要對方沒有怨恨就可以了。
  • 天生高人一等的三大生肖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些人天生註定,雖然生來比較平庸,不過他們憑藉自己的實力創造了輝煌的生活,在十二生肖之中就有這三大生肖,他們天生高人一等
  • 12生肖中,這4種生肖的情商天生高人一等,快來看看是不是也有你
    情商在心理學上通常是指人的情緒品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情商的高低對自己以後的為人處世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於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都可以有一個高的情商,從而可以在以後更好地與人相處,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會有較高的情商,但是有些人就需要後天的培養才可以取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幾種天生就會有較高情商的生肖的人
  • 一點高人:《易經》解讀——處世之道
    更甚者有人認為《易經》屬於封建迷信並強烈抵制,殊不知《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本,從軍事、文化、醫療、飲食等都都受到此書的影響,甚至是為人處世的許多至理名言都在其中。(這種感覺就像是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使用者中國製造的東西,卻又口口聲聲的詆毀中國製造和中國人,揚言無論如何都不會用使用中國製造的東西,可是結果呢?)
  • 高手處世,一般遵循這3個原則,越早知道越早受益
    高手處世,一般遵循這3個原則,越早知道越早受益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處世準則。有的人做事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而令一些人的處事方法卻令人如鯁在喉。真正的高手處世,一般都會遵守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都是古人智慧的濃縮,我們要牢記心中,越早知道越早受益。首先第一條原則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