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家人,這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兩種人物,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二者任何一方,而孩子的成長也在與這些人的相處當中得到機會。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丟失其中一項,比如朋友。當我們發現孩子被孤立時,家長們需要這樣做,實實在在地幫助孩子。
影片《哪吒》中,因為世人的偏見,哪吒從出生的時候就不被人待見,鄰居都不喜歡哪吒,稱他是妖孽,是魔丸,無惡不赦。
在他家附近,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和他一塊兒玩,有一次,好不容易他和朋友們一塊兒捉迷藏,卻因為性格不合,又被夥伴指責。
一句「走開,我不和你玩!」在孩子心裡聽起來非常的不好受,父母應該適當伸手,幫助被孤立的孩子。
一、發現孩子被孤立了,家長怎麼辦?
1、傾聽孩子的心聲
被孤立了孩子心裡肯定不好受,但是想法並不一樣,像哪吒在自己一個人踢毽子的時候就會思考這些問題,剛開始的時候他是疑惑和生氣,到了後來發生了許多事情,他對於「朋友」的「偏見」,就變成了憎惡的態度。
傾聽孩子的心聲,一方面是想讓家長了解孩子,看看他與小朋友之間都發生了什麼,另一方面,這也是孩子情緒表達的機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有地方貯存。
2、理清思緒,找到原因
孩子們之間產生問題一定會有原因出現,比如在玩遊戲的時候孩子沒有遵守遊戲規則、來往的時候容易傷人、脾氣不好等。
發現孩子被孤立後,家長一定要理清思緒,和孩子一塊兒找到原因,只有找到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它。
3、根據具體的原因查漏補缺
孩子之間的矛盾有的時候是誤會,有的時候是孩子的確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所以,針對不同的問題,家長需要做出不同的判斷,不能一味的相信孩子對或者不對,這樣片面的思維很容易傷害孩子,如此一來,家長的介入就不是幫忙很可能變成傷害了。
此時一同查漏補缺,家長幫助孩子改變做的不夠好的地方、保持本身比較好的行為與思想,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被孤立原因多種多樣,其中,大多是社交能力出了問題,所以,除了引導孩子改變自身缺點,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不能忽略。
二、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引導孩子懂得分享
分享的過程就是孩子學會社交,與人來往的過程。一些小朋友時不時的會發現,有的人就是比較小氣,他們往往會拼盡全力守護自己的東西。
但是對於別人手上的東西卻絲毫不在乎,一副「小氣」的模樣。這樣顯然會引起孩子的排斥,使得不懂分享的人被孤立。
因而,家長需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做出良好的模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比如家裡來了客人,可以讓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幫忙,或者主動分享玩具,都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意識。
2、樹立規則意識
正如剛才說道的一樣,許多孩子發生矛盾時,都是因為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例如原先定好的規矩,到了孩子這兒他不遵守,想改變,這當然會引起他人的不滿。
因此,孩子的規則意識加強,是促進兒童之間互相來往有信任感的重要方面。
規矩的遵守往往會帶來關係的和諧相處,減少被孤立的情況。
建議家長們在家裡的時候就和孩子立規矩,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思想態度,同樣可以幫助孩子吸引更多的朋友。
3、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與良好的思想品德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每個人之間都有特定的磁場,這個磁場的存在總是會讓我們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而形成自己的朋友圈。
在社交能力提高的問題上,家長既需要關注外在的因素,比如小孩子之間的誤會、吵鬧、爭論,同時也需要看到孩子內在的品質。
如果孩子成績優異,待人溫和,性格謙遜,為人禮貌,那麼自然而然會有相同素養的孩子願意與之交朋友,所以社交能力的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與良好的思想品德很關鍵。
當孩子被孤立,聰明的家長做了這些,問題便很容易解決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小璐媽媽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