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訴「我再也不和你玩了」,父母三句話引導,孩子沒壓力

2020-11-13 橘子的媽媽2

記得小時候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你們是否也說過這樣一句話呢?確實,在童年的時候,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給自己的童年玩伴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

有句話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確實這樣子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話,其實很多的小朋友都是很在意的,聽到自己的玩伴給自己這樣子說的時候,心裡都很不是滋味的。記得小時候回家哭著鼻子給媽媽說:「我同桌因為我弄髒她衣服 了,她說再也不和我玩了。」媽媽沒有過多的理會,就感覺是孩子間的玩笑話,也沒有給我安慰的話語,現在我都對那感覺刻骨銘心,如果媽媽那時候及時給我安慰或者一個小小的擁抱,這件事情,估計現在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我相信,我媽媽的處理方式不是小部分的案例,確實很多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求助時候,都沒有給到孩子合適的安撫,經常都是以下面的方式草草了事。

1、當成孩子的玩笑話,不予理會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給自己抱怨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採用和我媽媽一樣的處理方式就是不給予理會。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友情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作為父母的我們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可能就會出現孩子往後一味討好小夥伴的現象,影響孩子樹立正確的交有觀。

2、給孩子說:不玩我們就和其他人玩

部分父母會直接不問孩子緣由,就給孩子撐腰說:「那我們就不和他玩了,和其他小夥伴玩。」這樣子容易導致孩子盲目自信,在交友上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友觀。而且這樣子的處理方式,屬於引導孩子逃避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不去正視問題,只會逃避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那當我們遇到孩子給我們求助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妨嘗試用這樣子的方式去回復孩子,可以讓孩子輕鬆解決問題,孩子也沒有那麼多的負擔。

其實孩子之間的友誼也是孩子培養情商的一個方式。當孩子遇到其他孩子說:「不和他玩了。」諸如此類的話語,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說:

第一句:孩子,你不需要因為任何人去妥協

這句話是教會孩子在社交中,不要迷失自我,有自己堅定的立場,不養成討好其他人的性格,有正確的社交觀。需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事情是對的,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因為小夥伴說不和你玩了之類話語,為了討好別人而動搖自己的觀點。


第二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為家長的我們第一時間要問清楚事情的緣由,不能盲目就給出解決方案。我們根據實際的情況給予實際的分析,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例如,原本是其他孩子不對的,這個時候我們要給孩子說,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也要告訴對方,我不會因為你說不和我玩了而妥協的,如果你現在還是生氣不想和我玩,那我們就下次再一次玩耍好了。


讓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場,清晰知道和朋友相處的底線,如果對方可以接受就一起繼續玩耍,如果接受不了,只能不再玩耍了,讓時間去緩和這種尷尬的局面。

第三句:告訴孩子,不是因為你不夠好,別人不和你玩。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三觀是還沒有建立的,所以心思都是很敏感的,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當聽到其他小朋友說不和自己玩了,心裏面肯定是不開心的,也會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所以其他的小夥伴不和自己玩。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及時給孩子疏導,不要讓孩子形成自卑的社交觀念。我們要引導孩子知道其實不是因為他不夠好,只是其他小夥伴有自己的想法。

對於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的年齡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多加留意孩子的言行舉止,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慢慢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我是橘子媽媽,一個成長型的媽媽,有關的育兒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探討,共同進步成長。」

相關焦點

  • 「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多少小朋友被這句話威脅,你只需要教他這樣
    曾經有一個家長留言問我: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跟孩子說「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應該怎麼處理?我把這個問題發到了群裡,很快引起了很多寶媽的討論。我再也不要跟你玩了!對於一個孩子有多大傷害這位私信我的家長是這樣描述的,自己的兒子在和一個小女孩玩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發起了爭吵,然後兒子就哭著回家跟媽媽說:妮妮說「再也不跟我玩了!
  • 「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孩子輸不起又哭又鬧,你應該這樣教
    輸了比賽,他會嘟著小嘴委屈不已,念叨著「再也不和你玩了」。,能成功」;「我不要求你拿第一,但是你今天必須發揮最好水平」;「爸爸你一定要努力,如果你輸了,你也一定要努力,下回一定能得獎。」這些話是不是似曾相識?大概對孩子寄予深切期望的每一對父母,都說過。
  • 兩個孩子玩的好好的,怎麼三個孩子一起玩,總有一個被冷落?
    「媽媽,甜甜和萌萌不跟我玩」孩子從外邊跑回來給我哭訴。大概情況就是孩子有兩個好朋友A和B,平時不論是和A還是B都玩的好好的,但是孩子把A和B彼此介紹以後,孩子的兩個好朋友倒是玩的挺好,結果都不理她了。我的孩子今年8歲二年級現在已經能獨立出去找朋友玩,我很了解,她有事候就是太敏感了,所以就勸她主動去給朋友搭話要求一塊玩,孩子委屈的說我就是那樣做的,她們還是不理我!聽到這裡,我心裡也有點難受。
  • 「再也不和你玩了」當孩子怕輸時,家長該怎麼做?
    你會讓著孩子嗎?抖音上有個很火的視頻,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與長輩玩五子棋。就在孩子要輸時,小孩子可憐兮兮祈求對手:「你能讓我兩個子嗎?」長輩的回覆很乾脆:「我還要贏錢啊。」家人完全沒有因孩子哭而退讓,只見棋局上硝煙四起,孩子已陷入完全的劣勢了。未出5步,孩子輸了。他眉頭一樣,奶兇的喊:「我以後再也不和你下棋了!」
  • 職場媽媽的哭訴:「孩子需要我」
    職場媽媽的哭訴:「孩子需要我」職場媽媽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同時兼顧事業,還有家庭。身上所背負的也比常人要多。以下是小編收到的一些職場媽媽的私信:小明媽媽:」在我上班途中孩子經常打電話給我說想媽媽的時候。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小軍媽媽:「由於我和丈夫工作時間都比較忙,孩子才三歲就被送到了幼兒園,一個禮拜才能夠陪伴在她身旁一天。」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問:"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這樣應該怎麼做?3、 還有的認為,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就跟玩一樣,沒必要去幫助孩子解決,讓孩子自己解決就好。
  • 「我不跟你玩了!」孩子聽到這句話很失落,作為家長要這樣引導
    導語:今天下班回來看樓下的小朋友在那跑著玩。本來玩得好好的,突然一個小朋友撂狠話:「我不跟你玩了!」後面那個小朋友眼淚瞬間就溼了眼眶,梗咽著說:「你不要生氣啊,我給你,你跟我玩嘛」。而作為家長,一定要對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否則不利於其人格健康發育。為什麼寶寶這麼害怕「我不跟你玩了」之前和小區裡的媽媽們交流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兒童一聽到這句「我不跟你玩了」就這麼害怕。
  • 「媽媽,他們為什麼不和我玩?」蔡少芬回答很贊,孩子社交很重要
    ,說:「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我教你一樣東西,就是你笑容多一點,主動一點,你做回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的。這是一位媽媽對女兒社交的注重,而一般的媽媽只會告訴孩子「他不和你玩,咱還不稀得和他玩呢」。在這樣的安慰下,孩子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社交問題,他們只會認為是別的小朋友有問題。
  • 李玫瑾:父母的三句話,如同一把「雙刃劍」,刺痛孩子,劃傷父母
    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且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的同時,也劃傷了父母,暴露了自身教育的無能。父母的三句話,如同一把「雙刃劍」,刺痛孩子,劃傷父母一:「你真笨,不如XX家的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會產生根深蒂固的印象,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真的如父母說的那樣,就是笨、不如別人。
  • 「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計較過多的話,自己就會不快樂。」很贊同媽媽的做法,其實這種說法用在成年人的身上也不為過,因為人類就是群居動物,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人際關係也需要巧妙的處理。畢竟老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沒有知心的朋友會十分的孤單。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專業的心理學家也曾就兒童時期的性格做研究,研究表明,從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可以預測長大後的性格。
  • "再也不跟你玩了",父母只要這樣做,孩子再也不會被小朋友威脅
    我家裡是一對雙胞胎女兒,最近我發現她們只要有什麼矛盾,就會跟對方說「我再也不跟你玩了」,相信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多胞胎家庭,在孩子跟他們的小夥伴們之間肯定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甚至還不在少數。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呢?
  • 「媽媽,別人不和我玩」,孩子被孤立,5個步驟,讓他擺脫困境!
    (文章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今天,帶政政在小區兒童樂園玩,一位媽媽怒氣衝衝地牽著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從我身邊經過,隱約中我聽見那位男孩略帶哭腔地說:「媽媽,他們為什麼不和我?」那位母親氣憤地說:「不玩就不玩,咱還不和他們玩呢!走,回家!」
  • 為什麼孩子總愛說,我不跟你玩了?父母要如何應對?
    所以,我也沒有隱藏自己的情緒,委屈地告訴他:「你這麼說,媽媽太難過。」 小傢伙再也繃不住了,大聲喊道:「是媽媽先做錯事的,我才不和媽媽玩。」 我靠過去,抱住他說:「媽媽向你道歉,你原諒媽媽,好不好?」
  • 孩子被過早捲入浮躁旋渦:不和沒英文名的一起玩
    孩子被過早捲入浮躁旋渦:不和沒英文名的一起玩 2017-06-01據統計,在我國,作為流動人口子女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這兩個群體總數約有1億人,他們中的許多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心靈的成長面臨著眾多現實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對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也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各種資助慰問、幫扶陪伴的故事令人感動。而要像綿陽留守兒童球隊那樣,給孩子們以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需要全情關照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
  • 「說一句,頂三句」,孩子頻頻頂嘴,李玫瑾對此分享給父母三句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明明還沒長大,卻已經學會了頂嘴。「說一句,頂三句」,孩子為什麼會維護自尊「你怎麼還不去收拾玩具?」「我就喜歡亂!」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對話,媽媽往往對孩子的反擊火冒三丈,實際上孩子的「頂嘴」行為是在掩飾自己脆弱的內心。
  • 小夥伴說「我不和你玩」,孩子聽到委屈想哭,家長該如何應對?
    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對於小孩子來講應該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我們小時候或是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可能會碰到這樣的情景,「滿心歡喜地去找小夥伴,但小夥伴卻說『我不想和你一起玩,你走吧!』」,心裡的喜歡瞬間化為烏有,表情也是瞬間黯淡甚至委屈到流淚。身為家長,當你聽到孩子說「媽媽/爸爸,TA不和我玩……」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很心疼孩子?
  • 寒假漫長,高三女生一整天玩手機怎麼辦?父母:話也不和我說
    高三學生寒假整天在家玩手機估計很多家長都很煩惱,而且有些孩子玩手機沉迷到不跟任何人說話,哪怕是最好的親戚,朋友,怎麼辦?我堂弟也是這種情況,過年回家都和我說幾句話,要知道我們一年才見一次面,按道理有很多話可以說的,我主動找他聊天他都是眼睛盯著手機,頭也不抬,他父親批評他也無濟於事。讓人很著急,要知道他今年要高考的,雖然成績不好,但也得努力下,免得自己將來後悔吧,可惜怎麼說都沒有用。
  • 「媽媽,他不和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性格,更影響著他的一生
    孩子小的時候,就很喜歡拉幫結派,組織小團體。當他們相處時遇到不愉快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跟家長說:"媽媽,他不跟我玩"。一般遇到這種事情,很多家長都會用自己習慣的思維去解決問題。但他們沒想到的是,父母這個時候的回覆對孩子成長來說尤其重要。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
  • 「你再鬧,我走了!」媽媽說完賭氣話,卻再也沒聽到孩子喊媽媽!
    身邊有不少家長會對孩子這麼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生氣了」、「你再不乖、媽媽再也不來接你了」……家長知道這些話是唬人的,不能當真,而孩子聽到後卻很害怕是真的,所以每當家長說這些嚇唬孩子的話時,都特別奏效,說完孩子就聽話了。嚇唬孩子只是一個下下策,並不是什麼好方法,經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發生危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