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ID:pkumum
先聲明,今天的評測完全沒有任何商業合作。
在分享今天的評測報告之前,先說點題外話。
很多媽媽非常喜歡看我們做的各種評測,我聽過讓人最開心的評價是一個從美國某超級厲害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的爸爸說的:
「你們把這些枯燥的評測內容,寫得讓媽媽們能看懂,真的很有價值。」今天要先跟大家說聲抱歉,9月開學以後,六個娃裡的三大隻學習任務慢慢加重,我們三個老母親被家裡家外各種事情纏身,時間也越來越緊張。「三媽測評」這個欄目有一點落進度了,沒能按照之前預想的那樣,每兩周就給大家分享一篇高質量的測評。
今天這篇算是我欠了大家很久的一份作業。
之所以想起來做體溫計的評測,主要有兩個原因:
1.冬天孩子容易生病,有一個好用測量又準確的體溫計很重要,我們後臺很多媽媽希望能幫大家做個全面評測。
2.科技太發達了,我幾年前用的產品明顯已經落後了,所以我心痒痒的想全面看看現在的體溫計,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我買來了市面上銷量排名前的15種體溫計,做了全面的對比。
為了測試溫度的準確性,還找來醫學院畢業的表哥幫忙一起做了真人實測:
其實,無論是電子體溫計,還是紅外線體溫計都各有優勢。
同時我也發現了幾款非常不錯的機器,文末會給大家總結推薦。
下面就先跟我進入測評現場。
很多機器都描述得很酷炫,而作為媽媽,我主要考慮實用性,於是我定義了三個評測維度。
1、準確性
孩子生病本來就不舒服,要是測不準造成反覆測量,反而會引起焦慮。
2、測溫速度
孩子大了還能配合點兒,記得啾啾小時候是根本沒法配合等候個一分鐘的。
3、使用感受
當媽的都喜歡簡單的操作。
如果一款機器連開機關機都要捯飭很久,這是硬傷呀。
同時一些設計細節能夠多考慮兒童的使用場景,也是加分項了。
要給體溫計測評,總得有個精準的參考值。
從醫學角度來說,用水銀體溫計測肛溫,是最能反應人體溫度的,口溫次之。
那……我們還是選擇口溫吧。
雖然腋下值很多文獻說參考價值不高,我還是買了專門測口腔和腋下的水銀溫度計,作為數據的參考值。
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用口腔溫度來測量,一定要注意舌頭上不同部位的溫度是不一樣的。
比如,舌尖的溫度最低,通常36.0℃,沿著舌體通往舌根溫度是在逐漸升高的,所以正確的測量方法是將體溫計放在舌根的左邊或者右邊。
一般測量體溫如下圖有5個部位。
我們取的參考值是口腔測溫,安靜狀態下,多次測試取的平均值。
電子體溫計採用口腔測溫+腋下測溫,3次結果取平均值;
紅外體溫計採用的是額頭測溫+耳溫,3次結果取平均值;
電子溫度計是參照《GB-T 21416-2008 醫用體溫計》,對電子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的要求如下:
耳溫槍是參照國標《GB/T21417.1 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中,差值在 ±0.2 範圍內。
額溫槍目前中國並無文件標準,參考美標《ASTM E 1965-1998 (2003)》中對接觸式額溫槍的要求,在22-40℃的範圍內,最大誤差不得超過±0.3℃。
我把這15款體溫計分成了兩組進行對比評測:
第一組:電子體溫計
數字體溫計的優點是攜帶方便,讀數清晰,價格便宜。
這次選了4款進行對比,價格也是從十幾元到上百元:
倍*康,真的是除了水銀最便宜的體溫計了。
打開後連一個防護套都沒有。
同時歐*龍這款只能測腋下,不能測口腔,這樣精算率會下降。
不過手感還不錯。
西*城和魚*的精準度都差不多,測量時長上,魚躍更快一些,設計感也差不多。
真人測溫後反饋,魚*的頭是柔性尖端,更舒適;
西*城是剛性尖端,除了腋下溫度、口腔溫度,可能還適合肛門直腸溫度。
而直腸溫度一般醫院用的多。
從測量的舒適性和方便度上來講,孩子都更喜歡在額頭、口腔舌頭和耳朵這三個部位測體溫。
所以如果給孩子選擇電子體溫計,柔性尖端會更友好一些。
綜合下來,四款電子體溫計,我推薦魚*。
電子體溫計測量口腔,溫度比較精準,性價比高,體積小,還是比較方便的。
但是整體測溫速度偏慢,比較適合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成人自己。
第二組:紅外線體溫計
和需要等幾十秒才能測出體溫的電子體溫計相比,幾秒內出測量結果的紅外線體溫計更方便。
紅外線體溫計可以測耳溫,也可以測額溫。
現在有獨立的額溫槍和耳溫槍,也有耳溫和額溫一體的產品。
於是我都買來試了試。
先說耳溫槍。
博*是耳溫槍裡的扛把子了,也是我自己一直在用的。
它有個保護套的設計還是不錯的,就是略微佔地方。
在很多機器都已經用紐扣電池減輕負擔的情況下,它還是裝的5號電池,所以顯得有些笨重。
佳*的操作太麻煩,設計上略古樸,測量時間需要3秒也不是特別理想。
還有一款設計上很流線型,但是測量結果誤差太大了,就不推薦了。
耳溫槍非常方便,但是也有3種人群不太適合用耳溫槍。
1、6月齡以下的寶寶,,他們的耳道短小,測試結果誤差大之餘還有可能誤傷寶寶耳道。
2、耳垢多的人,受耳垢的影響,測出來的體溫值經常比實際的要低。
3、有炎症和鼓膜受損的情況下不能用耳溫槍,因為耳溫計要向後和向上伸入到耳朵裡面的鼓膜進行測量。
這個時候,選擇額溫槍是個好辦法。
再說額溫槍。
額溫槍目前款式非常多,我選了5款。
最先pass的是小*,它這款設計有兩個洞,很容易讓異物掉落,這個設計有點兒讓人操心。
格*比較大,像一個電吹風,感光器設計不外露,所以減去了加一個保護罩的繁瑣。
最讓我滿意的還是福*,它在使用上真的達到了全自動。
開機關機,也就是拿起來放進去這麼簡單。
同時除了獨立的設計,如果有靠譜的耳溫槍+額溫槍相結合的機器,我倒覺得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這次一共選了3款耳溫加額溫一起的機器。
Beurer*和思*客在測評數據上不理想,特別是beurer,按鍵設計有點兒像諾基亞手機按鍵設計,手感略差。
最推薦的是德國的愛*兒,非常小巧,還送一個收納袋:
拔掉蓋子是耳溫槍,蓋上蓋子就是額溫槍。誤差還非常小,測量時間幾乎是秒測。
總結
通過此次測評,我發現每類體溫計都是針對不同適用場景打造的,目前並沒有一款完美的測溫工具。
每個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優點:
1、測量相對精準
2、性價比高,
3、軟頭設計
缺點:
測量時間需要25-30秒,等待時間略長
綜合評價:適合大兒童。
這款當時標價要800多,我想這價格也算體溫計裡的優質種子了。
拿到手後發現它設計非常精妙,拔掉蓋子是耳溫槍,蓋上蓋子就是額溫槍。
誤差還非常小,測量時間幾乎是秒測。
因為用的紐扣電池,體積非常輕巧。
整體而言,沒什麼缺點。
這款是我自己用的一款體溫計。
主要是看中它的便攜。特別小隻,非常好收納。
設計非常精妙,拿起來就可以測,放進去就關機,非常順手。
缺點就是需要反覆測幾次。非常適合旅行的時候隨身攜帶著。
給大家一張圖看看大小,真是是體溫計裡顏值最高的了: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幫大家看了一下,某東和某寶都有銷售,大家各處比比價,找相對靠譜的渠道購買就好。
說實話,當初最早討論是否要做評測欄目的時候,我們三個學經濟、學英文的媽,真不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啥優勢,評測這件事按理說應該是理工男的專利。
我們不會做實驗,沒進過實驗室,這件事一想想就覺得太難了。
但我們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越是有挑戰的事情越是覺得「好嗨喲」。吉米媽在化妝品行業工作了很多年,她對這個領域非常熟悉,也有很多專業團隊的資源,我十幾年前剛工作時曾經和那時候名噪一時的很多雜誌、網站配合過很多很多的電子產品的評測。
我們分頭做了調研,還把三個爸爸召集起來,群策群力。最後我們決定,既然我們三個媽媽沒有實驗能力,那就找專業外援團隊一起來做這件事。我們的要求有點龜毛,光有學術能力不夠,還需要有相應的實驗室能夠支撐我們的評測需求。
中科院研究精細化工的化學博士七姐是被吉米媽第一個拉進我們評測小組的,緊接著北師大的生物博士老王,北理工的物理教授五老師都陸續加入了我們。
才有了我們的「三媽測評「欄目。
後來我們還有部分讀者自願加入了我們的評測小分隊,作為產品體驗官為我們提供「主觀評測「的數據,也讓我們的評測做得更全面了。
過去的兩年時間,我們完成了包括食品、洗護、電子用品以及學科教材等等類別的產品評測。最近我們也在聯繫北大相關專業博士團隊的繼續加入,希望能把這個欄目越做越專業。
評測真的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一個測評我們需要忙前忙後很長時間。但當看到我們的「三媽測評」的欄目收到了很多媽媽的認可,而且真的幫大家解決了選擇上的困擾後,我們三人更堅定要把這個欄目更好地做下去。
不得不說,是讀者群裡媽媽們的加油打氣、評測志願者媽媽們的一次又一次的付出和努力以及越來越多外援團隊的幫助,才支持我們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
最後最後,打個廣告。
如果你是有資源有能力的專業人士,最好可以有實驗室做測評分析,很歡迎加入我們的評測小分隊。我們不敢承諾很高的工作費用,但是一定會支付合理的勞務,專業的價值理應獲得市場化的對待。
或者你是一個對評測非常感興趣的熱情媽媽也可以加入成為我們的評測志願者,這樣您就能不定期免費收到我們準備的各式各樣的評測樣品,你也有機會跟著我們的博士團隊一起漲姿勢。
有興趣加入的盆友,快快聯繫我們的小助理吧!添加微信jojomememe 。
想看我們往期評測的盆友,關注我們,在後臺回復「三媽評測」就能看到了。
查找你需要的內容:
關注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在消息欄輸入關鍵字,就能看到你想看的信息了。
回復【幼兒園選擇】,三個媽現身說法,公立、私立、國際幼兒園到底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