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古代的第一步詩歌總集,《詩經》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戰爭的,諸如《破斧》、《東山》、《擊鼓》、《伯兮》等;有描寫愛情的,諸如《關雎》、《靜女》、《子衿》、《出其東門》等;也有很多反映當時百姓生活狀態的,諸如《臣工》、《芣苢》、《豐年》、《十畝之間》等。
《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寫的也是當時百姓的生活和勞作的場景,這首詩從從七月寫起,按照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生活畫面,涉及到了古代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首最長的詩,就是收錄與《國風·豳風》中的《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這是《七月》的第一段。
「流火」中的火,其實是星名,也就是心宿。流,流動。每年夏曆五月,黃昏時候,心宿在正南方,過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所以為「流」。授衣,既開始準備冬天的衣服了。因為古代的衣服全靠手工,製作非常費時,所以要提前準備。「一之日」指的是十月以後第一個月的日子,「觱發」,指的是大風碰觸物體的聲音,「慄烈」,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這段詩的整體內容,就是說七月的時候,心宿開始向西流動,九月的時候,女子們開始縫製冬衣。十一月開始刮北風了,十二月的天氣寒冷無比。但是我們還沒有衣服,該怎麼度過這個年?正月開始整理農具,二月下田去耕種,我的妻子和兒子,將飯給我送到田間去,監管農田的官員看到了非常高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採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這是《七月》的第二段。
這一段文字開頭,就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春景。春天的太陽暖洋洋的,天空中有鳥兒在鳴唱。女子背著筐子,沿著田間的小路,去採桑葉。春天的白天也變長了,採蘩的人絡繹不絕。女子一邊勞作,心中一邊浮出淡淡的憂傷,她們怕被公子帶回家去。這裡的「公子」,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男性的公子,即女子被公子們搶回去做女奴;一種認為是女性的公子,即採桑女成為女公子們的陪嫁。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這是《七月》的第三段。
「蠶月」指的是三月。七月心宿向西移動,八月就要把蘆葦割。三月要修建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砍掉高高的枝條,攀摘下細嫩的桑葉。七月伯勞鳥聲聲鳴叫,八月又開始織布紡麻。將織好的布染成黃色和黑色,染成的紅色的布更鮮亮,要送給公子們做衣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於公。」這是《七月》的第四段。
每一個月,每一天,農人們都在不停地忙碌,四月遠志結了穗子,五月知了嘰嘰喳喳地叫不停。八月忙于田間的收穫,十月樹上的葉子落了。十一月上山打獵,將打來的狐狸皮毛,送給公子做裘。十二月獵人們會合在一起,繼續打獵,打到小豬歸自己,獵到大豬要獻給王公貴族們。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燻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這是《七月》的第五段。
這一段描寫的是田野間的小生物,隨著時間的改變,也在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五月蚱蜢彈腿叫,六月紡織娘震動著翅膀,七月蟋蟀在田野中,八月就來到房簷下,九月進入房門口,十月鑽到了床底下。塞住老鼠洞燻老鼠,將窗戶縫也都封號了。替我的妻子兒女嘆息不已,馬上就是新的一年了,咱們暫且在這間房內安身吧。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這是《七月》的第六段。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這是《七月》的第七段。
這兩段文字,繼續描寫農夫們辛苦的勞作,一年到頭,幾乎沒有歇息的時候。要收穫田裡的農作物,要製酒,要採苦菜,要砍柴,要修築打穀場,要將莊稼放進穀倉。剛剛忙完了農活,又要為官宦人家修築宮室。白天要去割茅草,晚上要趕著搓麻繩,要修好房屋,等一切都忙完了,又該開始春天的播種了。
一年忙到頭的農夫們,什麼時候才能歇一歇,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呢?只有第八段中的一小節內容,「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三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這最後一段文字,依然是以忙碌為主,嚴寒的冬日,要為貴族們鑿冰,藏冰。要服侍貴族們祭祀,九月開始降霜的時候,要趕緊打掃穀場。直到最後,這些忙碌操勞了一整年的農夫們,才有機會約上幾個親朋,喝上幾杯美酒,登上主人的廟堂,舉杯祝願主人們萬壽無疆。
一首《七月》,是《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也寫盡了古代農人們一年到頭,不停的勞作和辛苦,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最真實的生活描述,讓我們穿越數千年的時光,窺知了古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