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bǐ]也可忘。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xù]我不卒[zú]。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居,諸,語助詞,語尾助詞。日月,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處也可解為其本來之意。
照臨下土,照耀大地。
乃,可是。乃如,亦可理解為發語詞。之人,這個人。乃如之人兮,這個人啊!
逝不古處,不以舊故之情與人相處。逝,助詞,無實意。古處,一說舊處,和原來一樣相處;一說以古道相處。
胡,何,怎麼。定,止。指心定、心安。
寧,一說乃,曾;一說豈,竟然,難道。不我顧,倒語,不顧我。
冒,覆蓋,照臨。
相好,相愛。
報,答,回報。另外,古時父兄過世後,娶其妻為妻(生母除外)為「報」,暗有通好之意。
德音,善言,一解為好名譽。無良,不好,不良。
俾,使。
畜我不卒,好我不終。畜,歡悅,喜愛。卒,到最後。
述,說。一說,同「墜」,失之意。
『詩經故事』
這首《日月》是《詩經·國風·邶風》第四篇,也是《詩經》的第二十九篇。一首地地道道的怨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