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日月》‖一首怨婦詩,道盡了女人心中的幽怨與無可奈何

2021-01-07 愛琴海ai讀書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bǐ]也可忘。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xù]我不卒[zú]。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居,諸,語助詞,語尾助詞。日月,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處也可解為其本來之意。

照臨下土,照耀大地。

乃,可是。乃如,亦可理解為發語詞。之人,這個人。乃如之人兮,這個人啊!

逝不古處,不以舊故之情與人相處。逝,助詞,無實意。古處,一說舊處,和原來一樣相處;一說以古道相處。

胡,何,怎麼。定,止。指心定、心安。

寧,一說乃,曾;一說豈,竟然,難道。不我顧,倒語,不顧我。

冒,覆蓋,照臨。

相好,相愛。

報,答,回報。另外,古時父兄過世後,娶其妻為妻(生母除外)為「報」,暗有通好之意。

德音,善言,一解為好名譽。無良,不好,不良。

俾,使。

畜我不卒,好我不終。畜,歡悅,喜愛。卒,到最後。

述,說。一說,同「墜」,失之意。

『詩經故事』

這首《日月》是《詩經·國風·邶風》第四篇,也是《詩經》的第二十九篇。一首地地道道的怨婦詩。

相關焦點

  • 唐朝這位詩人只留下一首詩,短短20字卻句句懸念,布局太巧妙!
    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金昌緒,他的生平大多已不可考,詩歌也僅傳世一首,這一首便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篇。此詩名為《春怨》,語言並不出奇,抒發的思想情感也是比較常見的閨怨懷人,但最妙的就在於它的結構布局,非常巧妙,可謂句句生疑,環環相扣。
  • 許建峰: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閱讀《詩經》
    》」主題徵文活動舉辦以來,我們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許多讀者的投稿,今天我們擇優發表的是陝西讀者許建峰的文章:《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我對《詩經》的初步感知是從標題這副對聯開始的。
  • 林徽因很優美的一首田園詩,卻讓人讀出了無盡的憂愁,充滿幽怨!
    喜歡林徽因的人,不僅僅是林徽因的傾國傾城的容顏,更是她筆下的文字,她的文字讀來很特別,好像裡面有她人的影子,不看作者是誰,光讀她的詩,隱約就能感覺是她寫的,她的詩能有這麼特別,有女子的柔美和細膩,也有新月篇的影子,更有古典詩詞中很多種味道。
  • 杜牧和小女孩定下10年之約,卻生生錯過,一首詩道盡心中悵惘
    這樣的生生錯過讓他的心中愁苦到了極點,於是便下寫一首《嘆花》,道盡心中悵惘。 全文如下: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詩經》中的一首母愛詩,被朱熹評為「惡母詩」,哪一種理解對?
    比如在《詩經》中就有一首寫母親的詩歌: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這段詩歌出自《國風·邶風·凱風》。《詩經名物圖》中的棘儘管《凱風》內容通俗易懂,但由於詩本事(詩歌寫作背景等相關事件)的遺缺,詩歌主題也產生了不少爭議,歷來研究《詩經》的鴻儒們,也互不相讓給出了各自對《凱風》的解讀
  • 《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寫盡其艱辛
    作為我國古代的第一步詩歌總集,《詩經》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戰爭的,諸如《破斧》、《東山》、《擊鼓》、《伯兮》等;有描寫愛情的,諸如《關雎》、《靜女》、《子衿》、《出其東門》等;也有很多反映當時百姓生活狀態的,諸如《臣工》、《芣苢》、《豐年》、《十畝之間》等。
  • 杜牧的一首詩,描寫宮女孤寂的生活,縈繞著一股幽怨悽婉之意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是,描寫一位孤獨的宮女,在秋天的夜晚,無聊的望著天上的牛郎織女星,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表達了宮女孤寂無聊的生活。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豳風·七月》
    《豳風·七月》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這首詩反映了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日常生活情況,不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同時也是一首傑出的敘事兼抒情的名詩。古人的智慧都是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比如二十四節氣等。這首詩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 《詩經》裡最美的六句,寫盡了愛情中所有的悸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豐富的愛情詩,幾乎寫盡了愛情中的所有悸動。從有相思到告白,從約會到定情,那些愛戀、喜悅與愁懷,穿越了漫長時間,依然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一、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 詩經裡的這首詩,寫盡一個女子等待丈夫歸來的幽怨與甜蜜
    《詩經》解讀第33篇《詩經·小雅·採綠》終朝採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終朝採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寫這首詩之前,心內想的一直是待我長髮及腰裡的一段「待我長髮及腰,與君相約溪橋。山間薄霧暗縈繞,清風拂過眉梢。簾外翠竹清高,皓月不問今朝。把酒撫琴醉良宵,莫道紅塵客少。待我長髮及腰,金榜題名可好?對鏡梳妝戴玉騷,只博檀郎一笑。舞姿展盡妖嬈,梨花暗自輕飄。洞房花燭杯相交,攜手今生到老。」這裡是一個女子最溫柔的期待和最纏綿的愛。
  • 今夜無眠,一懷幽怨問明月
    今夜無眠,一懷幽怨問明月。一曲幽怨的離騷,道不出寂寞的孤影。風起,紅塵翻滾,你我終不能相聚執手,任由風葉對峙,從此,天各一方。即便碾落成泥,也無法走入相思的夢中,痛,徹骨的痛,淺淡抹過,卻不能彌補那道長長的傷痕。道不盡憂傷琴聲萬裡曲傾城。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4句話道盡他的無限鄉愁,入圍《全唐詩》
    從古至今多少熱血男兒為了心中的理想而背井離鄉。有些人可能半生回鄉一次,也有些人落葉都不曾歸根!翻開古老的詩詞書冊,透過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體會彼時那些身為羈旅行役的詩人一生奔波名利,不得還鄉的無奈和悽涼!其中比較經典的詩詞有柳永的《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高柳亂蟬嘶。
  • 《詩經》中生僻字最多的一首詩,鏗鏘有力,剛柔並濟,不可不讀
    提起《詩經》,大家在讚嘆其言語精煉,意境優美,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卓越非凡的同時,也難免會有一絲感嘆——《詩經》中的生僻字太多了,讓我們這些現代人往往很難順順噹噹的讀下去,隨便哪首詩中,都難免有幾個生僻字,這些生僻字就像攔路虎,阻擋了很多小夥伴讀《詩經》的興致。
  • 「誦讀經典」陳宸:《日月》——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這是一首棄婦申訴怨憤的詩。《毛詩序》說:「《日月》,衛莊姜傷己也。遭州籲之難,傷己不見答於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朱熹《詩集傳》說:「莊姜不見答於莊公,故呼日月而訴之。言日月之照臨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處,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都說此詩作於衛莊姜被莊公遺棄後,以此詩作者為衛莊姜,所指責的男子為衛莊公。
  • 詩經氓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衛風氓詩經衛風氓賞析《氓》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子哀傷悽楚的心境,是一首典型的「怨婦詩」。《毛詩序》亦持此說,不過更進一步認為此詩創作的背景是「宣公之時,禮義消亡」,男女競相「淫奔」,而有始亂終棄之風,此詩正是對這一時弊的諷刺。與《汝墳》《日月》《谷風》這類怨婦詩不同,《氓》一詩保持了故事情節的高度完整性,細述了從自己從愛戀到成婚,從相愛到背棄的全部歷程,可以說不僅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敘事詩。
  • 《詩經》中最大氣的一首詩:我要選一位淑女,與我一同輔佐君王
    而今天要說的,則恰恰是與之相反的一首詩,也是《詩經》中最讓女子糾結的一首詩,因為她必須要給丈夫再找一個老婆,不僅要與她人分享丈夫,而且還要自己親自尋找,有什麼比這讓人更加揪心的呢?那這又是一首什麼詩呢?
  • 蘇軾最後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奈,也盡顯豁達
    這道光芒中,有「大江東去」的豪邁、有「江海寄餘生」的恬淡、有針砭時政的銳利,當然,還有一種對塵世的勘破,流露出一種平和。他用這種目光,打量著眼前的風景、打量著身邊的親人,他看到牆壁上,有一幅他的畫像,是他的好友李公麟所畫。
  • 《詩經》中成語最多的一首詩,講述了愛情與婚姻的真諦
    愛情與婚姻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所關注的話題,《氓》是《詩經·衛風》中的一篇,它是一首上古民間歌謠,講述了一個關於婚戀的故事,揭示了在感情的世界中,用情太深的一方往往受傷更深。「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可你並沒有找媒人,這樣的親事我怎麼答應,可看到你這樣不開心,我又心中不忍,答應你到了秋天就來迎娶。「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回到家中天天思念你,向著你的方向遙望,想你的時候,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
  • 《詩經》中最經典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詩經》中最經典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內容豐富,形象而生動地反應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社會面貌。《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傳世共311篇。可能大家對整個《詩經》沒有通讀,但都知道其中一首詩的開頭兩句,因為這兩句太經典,驚豔了世人。
  • 杜甫筆下最孤獨的一首詩,尾句10字最悽涼,道盡世間酸楚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送別詩」「思婦詩」等等,他們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運用的意象和寫作方法也各有所不同。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多會用秋天的蕭瑟來表現,用月亮來代替自己的情感抒發方式,正是因為如此時至今日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才會如此絢爛多彩令人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