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氓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2020-12-13 95國學
詩經衛風氓

詩經衛風氓賞析

《氓》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被丈夫拋棄的女子哀傷悽楚的心境,是一首典型的「怨婦詩」。《毛詩序》亦持此說,不過更進一步認為此詩創作的背景是「宣公之時,禮義消亡」,男女競相「淫奔」,而有始亂終棄之風,此詩正是對這一時弊的諷刺。

與《汝墳》《日月》《谷風》這類怨婦詩不同,《氓》一詩保持了故事情節的高度完整性,細述了從自己從愛戀到成婚,從相愛到背棄的全部歷程,可以說不僅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敘事詩。

全詩共有六章,每章十句,在《詩經》中應屬較長的篇幅,主要應用賦法鋪陳,兼用比興。第一、二章記述了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確定婚期中的波折,以及結婚前的準備。從「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一句,可看出女主人公還抱持著需要「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觀。然而她對於「氓」又是真心愛戀,所以會擔心他發怒,而將婚期確定在秋天,第二章中「不見」和「既見」兩種情景的鮮明對照也佐證了這一點。

第三、四兩章記述了男子對女主人公由熱戀到生厭的轉變。其中以桑葉未落的「沃若」之狀,喻女子年輕貌美,婚姻生活和美幸福;以桑葉已落的「黃隕」之態,喻女子年老色衰,婚姻生活出現裂縫,兩喻皆是興中有比。「淇水湯湯」兩句暗示女子返回娘家,後文即交代其因:自己毫無差錯,他卻悖逆正德,懷有二心。面對此事,女子無辜而又不解、憂傷而又無奈的心緒自然難以排遣。

第五、六兩章是女子對自己出嫁後生活的回憶,寫自己為家操勞付出卻遇丈夫暴虐之行,而兄弟家人不但不理解安慰自己,反而予以嘲弄譏笑,真是所謂訴苦無門、雪上加霜。回想起二人孩提時代青梅竹馬的快樂時光,還有成婚時所發的「及爾偕老」的旦旦誓言,如今早已化為烏有、蕩然無存,再多的追思感懷又有何益?因此詩人最後發出了「亦已焉哉」的長長哀嘆,餘音久久不絕。

這首詩的創作,採用了比興、對比、呼告等表現手法,和借代、頂真等修辭手法,將一位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演繹得一波三折、動人心魄。由於敘事和情感的複雜性,本詩未能採用疊詠結構,然而疊詞和嘆詞的頻繁運用也使詩歌增加了不少音韻美,讀來如同一出引人入勝的傳奇好劇,令人沉潛其中,欲罷不能。

詩經氓原文

氓[1]之蚩蚩[2],抱布貿[3]絲。

匪[4]來貿絲,來即[5]我謀[6]。

送子涉淇[7],至於頓丘[8]。

匪我愆期[9],子無良媒。

將[10]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11]彼垝垣[12],以望復關[13]。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14]笑載言。

爾卜爾筮[15],體[16]無咎[17]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18]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19]。

於嗟[20]鳩兮,無食桑葚。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21]。

士之耽兮,猶可說[22]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23]。

自我徂[24]爾,三歲食貧[25]。

淇水湯湯[26],漸車帷裳[27]。

女也不爽[28],士貳[29]其行。

士也罔極[30],二三[31]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32]。

夙興[33]夜寐,靡有朝矣[34]。

言既遂矣[35],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36]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37]。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38]則有泮[39]。

總角之宴[40],言笑晏晏[41]。

信誓旦旦[42],不思其反[43]。

反是[44]不思,亦已[45]焉哉[46]!

詩經氓朗讀

詩經氓注釋及注音

[1]氓〔méng〕:本指外來的百姓,此處作為男子代稱。

[2]蚩蚩〔chī〕:敦厚老實貌,一說通「嗤嗤」,笑嘻嘻貌。

[3]貿:交易。

[4]匪:「非」的假借字,後同。

[5]即:靠近,接近。

[6]謀:商量。

[7]淇:淇水,衛國河名。

[8]頓丘:衛國地名,在今河南清豐。

[9]愆〔qiān〕期:延期,誤期。愆,過錯、罪過,此指延誤。

[10]將〔qiāng〕:願,請。

[11]乘:登上。

[12]垝垣〔guǐyuán〕:倒塌的牆壁。垝,坍塌,毀壞。垣,牆壁。

[13]復關:從關口返回,一說為返回的車,一說為男子所居之地。

[14]載〔zài〕:嵌在動詞前的詞綴,無實義。

[15]爾卜爾筮:爾,你。卜,燒灼龜甲的裂紋以判吉兇。筮,用蓍草佔卦。

[16]體:卦兆之體。一說通「履」,體驗,實行。

[17]咎:災禍,不吉。

[18]賄:財物,此指嫁妝。

[19]沃若:潤澤貌。

[20]於嗟:嘆詞。於,同「籲」。

[21]耽:迷戀,耽溺。

[22]說〔tuō〕:同「脫」,解脫。一說解說。

[23]隕:墜落。

[24]徂〔cú〕:去,往。

[25]食貧:過貧苦的生活。

[26]湯湯〔shāng〕:形容水勢浩大貌。

[27]漸〔jiān〕車帷裳〔cháng〕:漸,淹沒,浸溼。帷裳,車旁的帷幔。

[28]爽:差錯,失誤。

[29]貳:背離,懷有二心。一說同「忒」,差錯。

[30]罔極:背離中正之道。罔,無。極,最高的準則、標準。

[31]二三:謂不專一,反覆無定。

[32]靡室勞矣:家中的勞務盡皆操持。靡,無。室,家中。

[33]夙興:早起。

[34]靡有朝矣:非一天是這樣,意即天天如此。朝,早晨,此指一天。

[35]言既遂矣:言,語氣助詞,無實義。既遂,已經實現,指家業有成的願望已經實現。

[36]咥〔xī〕:笑,譏笑。

[37]躬自悼矣:獨自傷心。

[38]隰〔xí〕:低溼的地方,此指漯河,黃河支流,流經衛國境內。

[39]泮〔pàn〕:通「畔」,岸,水邊。

[40]總角之宴:總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把頭髮紮成丫髻,形似兩角,此處指代童年、少年時代。宴,安樂,快樂。

[41]晏晏:和悅貌。

[42]旦旦:誠懇貌。

[43]反:違背。

[44]是:此,這。

[45]已:了結,終止。

[46]焉哉:嘆詞,語氣詞連用以加重語氣。

詩經衛風氓翻譯

那個男子敦厚樸實,懷抱布匹交換蠶絲。

其實並非前來換絲,而是找我商量婚事。

送他離開渡過淇水,終於到達頓丘之地。

並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無良媒之禮。

但願你不因此發怒,就以秋天作為婚期。

登上那方坍塌牆垣,遠眺關口返回之人。

不見他從關口返回,涕泣交加流落不止。

既已見他返歸關口,歡聲笑語接連不斷。

你去佔斷又去卜筮,卦體沒有顯露兇兆。

去將你的車子趕來,把我的嫁妝搬運走。

桑樹之葉未落之時,樹葉滋潤而有光澤。

哎呀這些鳩鳥們啊,不要吃光那些桑葚!

哎呀眾位女子們啊,不要耽迷於那男子!

男子如果耽溺愛情,尚且有法可以脫身。

女子若是耽溺愛情,卻是無法可以脫身。

桑樹之葉零落之時,樹葉變黃往下飄墜。

自我嫁到你家之後,多年忍受生活貧苦。

淇水滄茫而又浩瀚,浸溼車子兩側帷幔。

女子所做並無差池,男子行為卻有二心。

男子背離中正極則,反覆無定德不專一。

嫁你為婦已有多年,家中勞務盡悉操持。

清晨即起深夜方睡,沒有一天不是如此。

興家之願既已實現,繼而變得兇暴乖戾。

兄弟不知其中實情,反而對我譏笑不已。

靜下心來仔細思想,只有獨自黯然神傷。

當年發誓與你偕老,偕老之說今使我怨。

淇水奔流終歸有岸,低溼水沼亦有邊畔。

孩童之時多有快樂,談笑之間和悅欣然。

猶憶當初信誓旦旦,不料如今全然違背。

違背此誓莫再思尋,也就至此終結了吧!

相關焦點

  • 詩經相鼠朗讀_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相鼠詩經·國風·鄘風·相鼠原文相[1]鼠有皮,人而無儀[2]。詩經相鼠朗讀詩經相鼠注釋及注音[1]相〔xiàng〕:視,看。[2]儀:指莊重威嚴的儀容外表。[3]何為:做什麼,表詰問。一說為何。
  • 詩經新臺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 邶風 新臺詩經·國風·邶風·新臺原文新臺[1]有泚[2],河[3]水瀰瀰[4]。詩經·新臺朗讀詩經·新臺注釋及注音[1]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臺名,故址在今山東甄城黃河北岸。[2]有泚〔cǐ〕:鮮明貌。有,語氣助詞,無實義。[3]河:黃河。
  • 詩經幹旄_朗讀_注音_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幹旄詩經·國風·鄘風詩經幹旄朗讀詩經幹旄注音及注釋[1]孑孑〔jié jié〕:獨立突出貌。[2]幹旄〔gān máo〕:一種以旄牛尾飾旗竿作為儀仗的旌旗。幹,猶竿、杆,後同。[3]浚〔jùn〕:春秋時衛國邑名。
  • 詩經·邶風·北門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北門詩經·國風·邶風·北門原文出自北門,憂心殷殷[1]。終窶[2]且貧,莫知我艱。北門朗讀北門注釋及注音[1]殷殷:憂愁深切貌。[2]終窶〔jù〕:終,始終。窶,貧窮。[3]已焉哉:感嘆詞,表達失落無奈之意。
  • 詩經二子乘舟 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原文二子[1]乘舟,泛泛[2]其景[3]。詩經·二子乘舟朗讀詩經·二子乘舟注釋及注音[1]二子:二個人,一說指衛宣公之子公子伋和公子壽。[2]泛泛:漂浮貌。[3]景:通「憬」,遠行貌。
  • 詩經·召南·採蘋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採蘋詩經·國風·召南·採蘋原文於以採蘋[1],南澗之濱。採蘋朗讀採蘋注釋及注音[1]蘋:亦稱大萍、田字草,多年生水生蕨類植物,莖橫臥在淺水泥中,全草可入藥。[2]藻:水藻,隱花植物的一大類,沒有根、莖、葉等部分的區別,海水和淡水裡都有。
  • 詩經·召南·小星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小星詩經·國風·召南·小星原文嘒[1]彼小星,三五[2]在東。小星朗讀小星注釋及注音【注釋】[1]嘒〔huì〕: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2]三五:參宿三星和昴宿五星,一說舉星之數。小星翻譯小小的星微光熠熠,參宿和昴宿在東方。尚在夜晚就匆忙出行,從朝至夕只為奉公。這確實是命運不同。小小的星微光熠熠,原來是參宿和昴宿。
  • 詩經牆有茨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牆有茨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牆有茨[1],不可掃也。詩經·牆有茨朗讀詩經·牆有茨注釋及注音[1]茨〔cí〕: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於地面,果實有刺,可入藥。[2]中冓〔gòu〕:內室,此指衛國宮室。[3]道:說。
  • 詩經·邶風·旄丘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旄丘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旄丘[1]之葛[2]兮,何誕[3]之節[4]兮?旄丘朗讀旄丘注釋及注音[1]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2]葛: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可編籃做繩,纖維可織布。[3]誕〔dān〕:延,長。
  • 詩經·周南·桃夭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原文桃之夭夭[1],灼灼[2]其華[3]。之子[4]於歸[5],宜[6]其室家[7]。桃之夭夭,有蕡[8]其實。桃夭朗讀桃夭注釋及注音[1]夭夭:鮮妍美盛貌。[2]灼灼:茂盛鮮明貌。[3]華:同「花」。[4]之子:這個人,此指這位女子。
  • 詩經·召南·何彼襛矣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何彼襛矣詩經·國風·召南·何彼襛矣原文何彼襛[1]矣,唐棣[2]之華。何彼襛矣朗讀何彼襛矣注釋及注音[1]襛〔nóng〕:花木繁盛貌。[2]唐棣〔dì〕:又作棠棣、常棣,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栽培供觀賞。一說為鬱李,薔薇科櫻屬灌木,花朵桃紅色,繁密如雲。
  • 詩經·召南·羔羊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羔羊詩經·國風·召南·羔羊原文羔羊之皮,素絲[1]五紽[2]。羔羊朗讀羔羊注釋及注音[1]素絲:本色的絲,白絲。[2]五紽〔tuó〕:形容縫製細密。五,交午,縱橫交錯之意。紽,古代量詞,五絲為一紽。[3]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一說減食。
  • 詩經·召南·採蘩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召南·採蘩原文於以[1]採蘩[2],於沼[3]於沚[4]。於以用之,公侯之事[5]。於以採蘩,於澗[6]之中。採蘩朗讀採蘩注釋及注音[1]於以:於何,在何處。一說為語氣助詞。[2]蘩〔fán〕:白蒿,二年生草本,莖、枝被類白色微柔毛,可入藥,嫩葉可食。[3]沼:水池。
  • 詩經·周南·卷耳_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卷耳詩經·國風·周南·卷耳原文採採[1]卷耳[2],不盈頃筐[3]。卷耳朗讀卷耳注釋及注音[1]採採:採了又採。[2]卷耳:又名蒼耳,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可入藥。[3]頃筐:亦作「頃匡」,斜口的竹筐。[4]懷人:心中懷想之人。
  • 詩經·召南·行露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行露詩經·國風·召南·行露原文厭浥[1]行[2]露,豈不夙夜,謂[3]行多露。行露朗讀行露注釋及注音[1]厭浥〔yā yì〕:潮溼。[2]行〔háng〕:道路。[3]謂:通「畏」,害怕,擔憂。一說奈何。
  •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匏有苦葉詩經·國風·邶風·匏有苦葉原文匏[1]有苦[2]葉,濟[3]有深涉[4]。匏有苦葉朗讀匏有苦葉注釋及注音[1]匏〔páo〕: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2]苦:味苦,一說同「枯」,指匏瓜葉枯成熟。[3]濟: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經山東匯入渤海。
  • 詩經·邶風·泉水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泉水詩經·國風·邶風·泉水原文毖[1]彼泉水,亦流於淇[2]。泉水朗讀泉水注釋及注音[1]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湧流貌。[2]淇〔qí〕:春秋時衛國水名,發源於今河南淇山,流入衛河。[3]衛:衛國。
  • 詩經鄘風載馳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載馳詩經鄘風載馳賞析及題解公元前661年,衛國為狄人所滅,衛懿公死。清代魏源考證,《詩經》中除此篇外,尚有《泉水》《竹竿》兩篇亦為她的作品。她的詩作往往帶有濃厚的懷鄉愛國的情懷,對後世同類題材的詩文影響極其深遠。詩經載馳原文載馳載驅[1],歸唁[2]衛侯[3]。驅馬悠悠,言[4]至於漕[5]。
  • 詩經·召南·摽有梅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摽有梅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原文摽[1]有[2]梅,其實七[3]兮。摽有梅注釋及注音[1]摽〔biào〕:落下,一說擲拋。[2]有:語氣助詞,無實義。[3]七: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4]庶:眾多。
  •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
    一、說教材 《詩經兩首》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課,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學生自己誦讀與聽配樂範讀相結合,並且教師對學生的朗讀加以指導,通過反覆誦讀,培養語感,掌握四言詩歌的誦讀節拍,熟悉課文內容並且落實詩中出現的重要實詞虛詞。由教師設置情境,組織學生討論,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變化,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愛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