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類|比較隋朝和元朝大運河的差異

2021-03-05 高中歷史直通車

【題目】

圖1、圖2分別是隋朝和元朝大運河示意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

根據圖1、圖2大運河的相關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條運河走向的差異及其原因。

【參考答案】

差異:隋運河以洛陽為中心,迂迴曲折,航程較長;元運河在山東裁彎取直,航程縮短,經通惠河直達大都。

原因;隋朝時,北方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江南地區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隋王朝營建東都洛陽及其附近糧倉,隋運河的這種布局是為了南糧北運和鞏固統治的需要;隋朝時,黃河流入渤海。元朝時政治中心在大都,南方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南北經濟差距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運河路程縮短,可以減少南方財賦北運成本;元朝時,黃河改道,奪淮入海。

【解析】

本題以地圖形式考查隋運河與元運河走向的差異及其原因。首先要從地圖中找出其走向的明顯不同之處,即隋運河以洛陽為中心,迂迴曲折,航程較長;元運河在山東裁彎取直,航程縮短,經通惠河直達大都。然後從地圖中找到隋、元政治中心的轉移和黃河改道自然地理原因,並結合所學經濟重心轉移等知識,綜合說明兩者走向差異的原因。

更多試題及資料掃描二維碼加入知識星球

更多學習,歡迎加入QQ學習群(僅限學生):

QQ學習群1:534515582(2020年高考歷史學習群)

QQ學習群2:931801232(高中歷史直通車)

相關焦點

  • 山東、河北兩省之間的衛運河,是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嗎?
    但是如果有心人去看由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隋朝地圖時,會發現今天衛運河的河道與隋朝大運河永濟渠的河道並不在一起,兩者之間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僅有兩個點相交,在一些地方的今、隋兩條河道直線距離相距最遠甚至有20、30公裡。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當時陸上運輸只有騾馬大車和肩扛人挑,運輸速度緩慢,運輸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不能滿足統治階級的需求。只有利用水道運輸,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所以,當時開鑿運河是時代的需要和歷史的必然,不能把隋煬帝楊廣這個暴君窮奢極欲,愛好遊玩,當成主要原因。但是,開鑿運河的艱巨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徵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
  • 能否從萊州灣到膠州灣挖一條運河,將山東半島變成島?
    如果你看山東省的地圖,可能會有一個想法,就是在萊州灣和膠州灣之間挖一條運河,連通渤海和黃海,這樣渤海灣裡的遠洋貨輪就可以不用繞山東半島轉一圈,就可以很快南下了。其實,很早就有人提出過這樣的想法,而且在古代也曾經就這麼幹過。
  • 清朝之前各朝代地圖,元朝地圖看著真霸氣
    這是一張夏朝的地圖,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建都在黃河北岸的山西安邑,當時屬於夏王朝有很多的小部落。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後,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
  • 元朝北疆劃到北冰洋沿岸這科學嗎?(附精美地圖)
    本文的討論基礎主要依據2000年3月刊載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上的《元朝北疆範圍研究》一文,並參考了網絡資料和個人藏書地圖。文中觀點綜合了他人意見和個人思考,不喜勿噴。元代是中國王朝中十分特別的一個,元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結束了唐末以來幾百年的分裂割據,不僅繼承漢唐以來的中國版圖,而且還將疆域擴大了不少。
  • 353年前洋人畫的中國地圖 西湖和運河很清晰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353年前,世界上第一本中國地圖集《中國新地圖集》由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繪製。昨天,這本泛黃的大書靜靜地躺在西湖博物館展廳,其中數十張影印地圖則放大掛上了牆。  看古中國第一張擁有經緯線的地圖,看中國在西方人眼中形象的變遷,讀圖過後,你會發現不虛此行。  地圖大多用黃色勾邊,點綴著灰色的山脈和細黑點的湖泊,早些時候的地圖,標註模糊些,到了17世紀中葉,中國各省的間隔線開始清晰起來。  在一張放大的華東區域地圖上,記者還發現了西湖和運河。
  • 唐朝和元朝都設立的中書省,有何不同?
    唐朝的中書省和元朝的中書省雖然名稱相同,但是職權大為不同。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邗溝地圖東晉南北朝開鑿修治浙東運河隋朝隋煬帝開鑿通濟渠,溝通黃河和淮河。疏浚邗溝以及疏鑿長江以南的江南運河,開鑿永濟渠,直抵涿郡。實現了大運河第一次大溝通,對京杭大運河的貢獻最大。唐宋維護和大規模疏浚以及改建部分航道。
  • 基於語義地圖的北京話和成都話意外類語氣詞類型比較
    基於語義地圖的北京話和成都話意外類語氣詞類型比較陳振寧1,陳振宇2(1. 江漢大學 人文學院,武漢 430056;2.復旦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 200433)摘要:北京話和成都話各有一批和「意外」範疇密切相關的語氣詞,在預期性、句類、行為、確定性、求答性、言談對象、情感、情緒、立場9 個維度上設置了27 個特徵對其進行分析,運用「贏多輸少」算法生成特徵語義地圖,再進行聚類和最大關聯挖掘,從而在語義地圖基礎上分析出兩者的類型差異:北京話的意外類語氣詞以「啊」最為常用而一家獨大
  • 隋朝為何能如此的富庶?得益於南北朝的發展,及合理的經濟政策
    有隋一代,最讓人所熟知的事情中,多數都與工程有關,比如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築馳道、營建江都等等,而這些工程無一例外全都是大工程,且基本上都是在隋煬帝一朝完成的。我們先不提這些大工程到底是否勞民傷財,僅僅只是看隋煬帝居然能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去開啟這幾項規模龐大的工程,亦可看出隋朝的富有。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七下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課後自測題
    「中國大運河是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組成。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材料中窮困子弟「躍登上第」的途徑是(   )A.軍功大小B.門第高低C.地方推舉D.科舉考試8.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A.隋朝開通大運河B.統治者的酷虐殘暴C.農民起義的打擊D.北方外民族的入侵9.(2017·黑龍江大慶)「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
  • 古代史料記載的中國主要朝代疆域:還是元朝和清朝最為霸氣
    而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也給每個朝代記錄下了疆域的大概範圍,雖然大部分的記載不夠詳細,但是總體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並且能夠為歷史地圖的創作者提供必要的依據。中國第一個王朝為夏朝,出現了4000年前。對於夏朝的版圖,大多數學者認為處於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帶,以伊洛河流域的洛陽為中心。
  • 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
  • 運河博覽|世界知名運河簡介: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蘇伊士運河簡介
    隋朝時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然後連通到了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大都,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前身。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這次申遺共包括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相關遺產58處。
  • 關於元朝的四大冷知識:元朝疆域曾直達北冰洋?
    唐宋元明清,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後五個朝代,在這其中,元朝的歷史最短,也最神秘。由於元朝本身在歷史上的一些習慣,我們迄今為止都對元朝歷史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作為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朝代,元朝本身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 他一眼認出自己的祖父 多幅民國地圖講述運河故事
    運河測繪地圖前不久,揚州晚報刊登了一則關於92年前「江北運河工程局」合照見證揚州運河往事的文章,市民孔令坤一眼就發現前排左二是他的祖父孔繁超。孔令坤家住東關街道徐凝門街社區,是一名文史愛好者和研究者。看到本報刊發的92年前「江北運河工程局」合影后,他發現前排左二是他的祖父孔繁超,今年84歲的父親看後確認,小時候家裡掛過這幅大照片,報紙上刊登的部分不全,應該是中間部分。「我的祖父孔繁超民國時期曾擔任江蘇省建設廳副廳長,所以遺留下一些運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料。」孔令坤介紹,他曾祖父孔寅伯,號步青,在揚州行醫,是當時的名醫。
  • 元朝版圖竟如此之大!
    元朝國土面積是一個劇烈變化落差很大的數字,無法確定。在地球歷史上,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元朝更大。最大的時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大。若是以佔領過的地方來計算,那麼,元朝疆域最東邊的地方,在白令海峽,對岸就是今天美國的那個遠離本土的以720萬美元購買來的阿拉斯加州——中國曾經與美國是鄰國,這是今天的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想不到的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