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附庸風雅,攜兩位歌妓納涼,寫下這首不汙的雲雨詩,香豔無比

2020-12-19 雲上小詩文

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從先秦時期的《離騷》和《詩經》到唐宋時期的《唐詩》和《宋詩》再到現在的《白話詩》和《現代詩》,可以說詩歌從沒有在我國歷史文化上斷絕,一直都是文學裡的掌上明珠,文化歷史上的瑰寶,具有其他國家所不可比較的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和文化。

詩歌在歷史上有兩個發展的高峰期,一個是先秦:出現了詩歌這樣的文學體裁;一個是唐宋,繼承、發展弘揚並傳承了詩歌,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毫無疑問,唐代是詩歌發展最輝煌時期,不僅產生的詩歌數量多,而且所產生的詩歌精品並流傳下來的也是比較多的。一是確立了詩歌在文化文學中的地位,二是詩歌是科舉考試的一項題目,三是詩歌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起到了關鍵作用,四是整個社會形成了以詩歌為文化主旋律的風氣。

從而培養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甚至流芳百世的詩人,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等等,個個都出類拔萃,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風格,讀他們的詩,簡直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享受。

而然在他們之中,又有兩座令其他詩人只能望其項背的高峰,這兩位就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作為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以豪放飄逸的特點為主,瀟灑自由、不拘一格;詩聖杜甫則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其詩以沉鬱頓挫的特點為主,憂國憂民、恪守格律,其詩《登高》被稱為「千古第一格律詩」。

杜甫,字子美,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自己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的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因此他會見了春天的花開而憂傷落淚,聽見了鳥鳴令自己心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同樣,即便自己已經到了極度困難的境地,可依然還是為他人著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所以,杜甫才會成為我國偉大的愛國現實主義詩人,總是把國家和他人放在第一的位置,而不管自己,無論最後自己活得多麼艱難。詩聖杜甫一生窮困潦倒,他筆下的詩作大多抒發憂國憂民之情,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多災多難、為民請命、心中無時無刻不掛念著老百姓的詩人,竟也有像詩仙李白那樣風流之時。

一個夏日的傍晚,杜甫跟隨著自己的朋友們,附庸風雅,攜兩位歌妓納涼,寫下這首雲雨詩,香豔無比卻不汙:

《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唐·杜甫

(其一)

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

(其二)

雨來沾席上,風急打船頭。

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

纜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

歸路翻蕭颯,陂塘五月秋。

從標題就可看出,這是杜甫在描寫自己的風流韻事,而且第一首的最後一句「應是雨催詩」已經說出,這兩首詩是因為被下雨所逼才寫下的。

這兩首詩以「下雨」為分界點,第一首是寫的下雨之前的情景,第二首是下雨中和下雨後的情景。

第一首的首聯描寫的的夏日的夜晚在江中泛舟的情景,「落日」點明了時間是傍晚,第二句預示著要下雨,為下文做了鋪墊。頷聯寫的是到了地點「竹深」之地,正式靠在滿池荷葉的地方開始納涼,放鬆自己。

頸聯寫的是公子們正在用冰水降溫,突出了此時的天氣炎熱,因此才要到此處用如此方式納涼,旁邊的歌妓們也在幫忙除掉嫩藕的白絲,也是為了更好地納涼。尾聯就交代了將要下雨,於是詩人就寫下了這兩首詩。

第二首一上來的首聯就在描寫下雨的場景,雨還不小,緊緊接著第一首的最後一聯展開寫作。頷聯通過描寫自己所攜帶的兩位歌妓被雨淋溼後的妝容和各自的神情,再次說明這次的雨有些大而且很是影響自己與歌妓的心情。

頸聯寫的是下雨時大家都收起了一開始玩樂放鬆的好心情,大家迅速地把纜繩系在柳樹上,風雨吹打得船上的帳幔翻卷,浪花拍擊著船頭,更加說明了此次降雨來勢兇猛,自己還沒玩過癮,都成了這樣,很是鬱悶。尾聯寫出了天氣的溫度的變化,去的時候還是炎熱的夏天,需要納涼,回來的時候風吹在自己的身上,感覺瑟瑟發抖,猶如秋天。

縱觀全詩,此詩按著時間的順序分別描寫了去納涼、納涼中、遇雨、雨中和雨後回來的整個過程,自己雖然說是出去納涼,但中途遇雨,導致了也沒玩盡興。表達了自己開心到最後鬱悶的轉變,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場雨,使得自己沒有盡情。

但描寫自己所攜帶的兩位歌妓是卻是那麼的香豔無比「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一點也不汙。然而在雨中,則更加體現出兩位歌妓的美和風姿,後來的事雖然詩中沒有明確點明,但我們可自行腦補。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相關焦點

  • 少男少女在船上幽會,歐陽修寫下了這首雲雨詞,句句香豔卻不汙
    這不,我們所熟識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學家歐陽修歐陽文公就曾寫下關於少男少女在船上幽會的雲雨詞,句句香豔曖昧卻不汙,將他們青年男女之間單純而又美好的愛情細緻入微地展現在了我們讀者的眼前:《漁家傲》宋·歐陽修近日門前溪水漲,郎船幾度偷相訪。
  •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但詞確實牛
    這也許都是因為他那率真灑脫的性格,不會虛與委蛇、趨炎附勢。這大概是大部分文人的通病,也許只有文人保持如此這般內心的純潔,不與外界同流合汙,方能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蘇軾到了晚年,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王朝雲也從自己身邊離去,蘇軾更是無比痛心。失去了這個紅顏知己,最終留下了自己一個,再也無法真實訴說心中的情感。
  • 李白最「汙」的兩首詩,一首婉約含蓄,另一個卻奔放得嚇掉你的牙
    李白最「汙」的兩首詩,一首婉約含蓄,另一個卻奔放得嚇掉你的牙 並不是對杜甫不敬,但是若是從他們兩個中選一個最愛,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李白! 其實,李白的詩歌,不止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氣,「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浪漫,有時還有一點汙! 特別是在酒後,李白往往能有出格的舉動,有時甚至汙得讓你懷疑人生!
  • 李清照和蘇軾都在自己新婚時候寫下一首詩,「香豔」程度不分伯仲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兩個人都在新婚之夜寫過一首詞,其「香豔」程度不分伯仲。蘇軾跟自己的第一任原配夫人結婚當晚,洞房花燭夜,郎才女貌的兩個人共處一室,蘇軾詩興大發,寫下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嬌妻,就是這首《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寒玉細凝膚。
  • 呂洞賓寫了一首雲雨詩,被稱為「汙詩之王」,還被此書當作開篇詩
    而很多的作品,都在「情」之領域有所體現,比如歷史名人呂洞賓便曾經寫過一首雲雨詩,被後世之人稱之為「汙詩之王」,甚至還被《金瓶梅》當作開篇詩。 詩與歌,世與情:書能解千憂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修道之人,卻也對凡塵之事有所感悟,並給後世留下了一首非常經典的雲雨作品,而這首作品的名字便是《警世》。 《警世》唐末·呂洞賓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 歐陽修最香豔的一首詞,寫於和歌伎幽會後,令人無法直視
    這應該算是歐陽修最香豔的一首詞,令人無法直視。 關於這首詞的背景,也是眾說紛紜。 令人浮想聯翩的是歌妓在歐陽修入席後,才姍姍來遲。 在座的不好盤問歐陽修,只能質問歌妓「何故來得這般遲?」 歌妓答曰:「中暑往涼堂睡著,覺而失金釵,猶未見。」 眾人聽了解釋仍不罷休,便道:「若得歐陽推官一詞,當為汝償。」
  • 唐詩三百首丨杜牧與歌妓分別,揮筆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離別詩《贈別》,這首唐詩是杜牧離開揚州時與紅顏歌妓分別時所作,字裡行間之中充斥著離別的不舍和二人深厚的情感,這首詩情真意切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被後人整理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杜牧的這首《贈別》吧!
  • 中國「汙詩之王」:被當作《金瓶梅》開篇詩,作者後來成了「神仙」
    1.呂洞賓從一個儒生修的大道,普渡眾生感情是我們人生必經之事,對於感情不同的經歷,也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悟,就如同歷史名人呂洞賓,就曾因為感情寫過一首雲雨詩,這首詩也讓他被後世之人稱之為是"汙詩之王",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作品竟然可以成為《金瓶梅》的開篇詩呢?
  • 晚年窮困潦倒的杜甫,卻寫下首霸氣無比的詩,詩聖酷起來一飛沖天
    正所謂「李白不考,杜甫不過」,李白不屑於通過科考進入仕途,而一生流離困頓的杜子美卻從未被世界溫柔對待。公元767年,杜甫55歲,距他離世僅剩3年不到,可他早已是折戟沉沙,仍在異鄉孤獨地漂泊。唐玄宗開元三年,杜甫曾觀賞過公孫大娘的《劍器》與《渾脫》二舞,流暢飄逸,精彩絕倫,令少年杜甫心馳神往。而這李十二娘正是公孫大娘的弟子,兩次賞舞相差了近五十個年頭,曾經志氣昂揚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成窮困潦倒的白髮老者,杜甫心間自然感慨萬千。
  • 杜甫一口氣寫下六首絕句,嬉笑怒罵整個詩壇
    杜甫的七律是十分工整的,並且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語句都很自然,絲毫不影響情感的抒發。所以,很多學習寫律詩的人都以杜詩為樣本。其實,杜甫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那就是擴展了絕句表現的內容,不論什麼題材,他都可以寫成絕句。
  • 杜甫經典律詩十二首,堪稱古典律詩的最高成就
    這首詩寫泰山,通過描繪泰山的巍峨和雄壯,讚美了泰山的氣勢,嘔歌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在詩的後半段,詩人由泰山而抒發了人生不斷向上的感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經成為勵志的名句。
  • 李白寫下這首千古絕詩給杜甫,病榻之上懷念友人,道盡思念的滋味
    唐代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二人的詩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李白曾在病榻之上寫下一首經典絕詩,懷念友人杜甫,回憶過往曾經的點點滴滴,感慨時光匆匆和人生悲歡。今天我們便要來一起品讀這首思念杜甫的詩歌,感受這份友誼的珍貴和思念的滋味。
  • 這首詩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一氣如注,古今絕唱也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年代。我們身處在這個智慧與愚昧、信仰與懷疑、光明與黑暗、希望與失望並存的世界,我們好像什麼都有,又似乎一無所有。小時候看杜甫的這些詩,老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直到現在,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身世之感,有的句子,是一讀起來就要掉眼淚的。
  • 杜甫與朋友久別重逢,酒足飯飽寫下一首詩,中年人讀後不禁落淚
    李白和杜甫兩位頂級詩人,猶如兩個武林高手,他們以筆為劍,在詩壇上佔據無人能夠撼動的地位。年輕時喜歡李白的詩歌,那種飄逸灑脫的情懷,總能讓人熱血澎湃,恨不得站在瀑布之上,觀賞「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象。隨著歲月流逝,社會閱歷也逐漸豐富,經歷酸甜苦辣之後,仔細品讀杜甫的作品,會覺得越來越有味道,他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不愧為備受追捧的「詩聖」。
  • 張謂杜甫的「世態炎涼」對決,各寫下一首交友詩,深入人心,盡千古世態
    《古詩源·古詩》中曾說:「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這四句詩,以採葵為比喻,道出了人生某種正確的交友方式,那便是不以交貧窮的朋友而感到羞愧,因為富貴時所交的朋友,很難去判斷這份友情是否真的可靠。
  • 李白的這首詩,香豔極致卻不汙,引人無限遐想,網友:不愧是詩仙
    李白的詩大多數都是豪氣縱橫的,但有的時候李白也會寫一些描繪男男女女之間情感的詩,雖然這一類的詩數量並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稱是精品,深刻的體現了李白的才華。 比如說這首李白為一名15歲小歌姬寫的詩,整首詩為41個字,寫的非常的香豔,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時又不俗氣。 《對酒》李白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 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這些詩中,不僅有讚美李白才華的「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還有發洩無盡相思的「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夢李白二首(其二)》),但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他刻畫了狂傲的李白形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大唐最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飄逸灑脫的詩仙李白,一位是憂國憂民的詩史杜甫。他們的詩篇,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束光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光耀你我心房,故要時常吟誦、品味其中的美與智慧。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登上嶽陽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據記載,當時的杜甫已經五十七歲,距他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且杜甫身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只能靠飲藥維持生命。正是在這樣一個處境艱難,悽苦不堪的情況下,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嶽陽樓,寫下了這首詩。
  • 「附庸風雅」與「到此一遊」
    那些塗鴉者難道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字跡都不如狗爪子瞎劃拉留下的線條好看嗎?當然不是,這些人知道自己的字跡確實不咋樣,但真的不覺得塗鴉的醜陋要甚於他們那兩筆硬刷子。如果他們知道那是一種卑鄙的亮醜行為,他們是不會幹的,就像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裸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