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2020-12-12 小珏說歷史

在中國歷史的詩壇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對閃耀千古的雙子星座。李詩的豪放瑰麗,杜詩的沉鬱頓挫,是唐詩最華麗的篇章,也讓無數後人如醉如痴。然而,他們在世的時候,雖然都懷才不遇,但兩人的影響力卻是完全不同的。

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

幸好在那個時代,李白和杜甫不僅相識而且相知,而且還有過共遊梁地的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他們的交往之中,杜甫自然是小迷弟,對名滿天下的李白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

在這些詩中,不僅有讚美李白才華的「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還有發洩無盡相思的「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夢李白二首(其二)》),但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他刻畫了狂傲的李白形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然而,對於李白的狂,寫得最為傳神的,寫得最絕的,還是這首七絕《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這首詩的開頭一句,就寫盡了兩人離別的慘狀——「秋來相顧尚飄蓬」。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告別了曾經寄託無限希望的官場。他與同樣不得志的杜甫在山東見面,並且結伴同遊。天寶四年的秋天,兩位大詩人在魯郡分別。杜甫感嘆就此分離後,就會如同飛蓬一樣到處飄蕩。

第二句「未就丹砂愧葛洪」是指杜甫認為沒有去求仙,是愧對了西晉那位煉丹大家葛洪。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格調不高,但實際上卻是為後面做好了鋪墊,我們等下可以繼續解析。

後面兩句,生動刻畫了李白的形象:他痛飲狂歌,狂放不羈,無比豪放,無比瀟灑。可是,杜甫卻用了「空度日」和「為誰雄」,提出了委婉的意見。他雖然崇拜李白,寫過無數詩歌讚頌他,但他卻也認為,這種終日醉生夢死的生活,放蕩不羈的態度,並不應該是李白的全部人生。

那應該是怎樣的呢?對偶像提意見,杜甫自然是小心翼翼的,他的主張就是第二句,那就是應該尋仙問道。從現在看來,這自然也是消極的人生,但是我們應該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物命運中尋找答案。

與李白不同,杜甫是典型的儒家文人,他崇尚的理念就是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認為,雖然仕途已經斷絕,顯然不能顯達,但完全可以獨善其身。在這裡,獨善其身當然包括了隱居山林,過著陶淵明似的生活,也包括了尋仙問道,過著葛洪一樣的生活。

總之,杜甫是在規勸自己的偶像,並不該自暴自棄,還是應該在精神層面上修煉意志。這樣終日飲酒作樂,到頭來還不是白白消磨時光,遊戲人生,看起來灑脫,卻有什麼作用,到底為了誰呢?

杜甫的勸告,李白肯定聽得懂,可他肯定也沒聽進去。倒是「飛揚跋扈」這個成語,從此走紅。它並不是杜甫首創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唐高宗顯慶四年成書的《北史》之中:「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在《北史》中,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侯景的桀驁和鷹揚,但在這首《贈李白》中,卻是褒義,它表現了李白的不守常規,狂放不羈。隨後這個成語火了千年時光,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貶義,但杜甫在此處,卻將李白的氣挾風雷的驕子形象,刻畫得生動無比。

相關焦點

  • 杜甫在春日寫給李白的詩,極盡讚美之詞,還隱藏著一個絕美成語
    的卻如此,一個是永遠抬頭看天自信而浪漫的詩仙李白,一個是永遠俯視大地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儘管他們的年齡相差11歲,性格和詩風也頗為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生的知己。杜甫對李白的崇拜,就像李白對孟浩然高山仰止的仰慕之情。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杜甫寫給李白的第一首詩,生動刻畫了李白傲岸、狂放的精神品質!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與杜甫在山東兗州分別,杜甫寫下了第一首贈與李白的詩(現有資料顯示是最早的),用詞淺顯,但是卻將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風貌刻畫的入木三分:——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
  • 李白最「狂」的6首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天寶元年,公元 742年,42歲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他認為,自己的理想終於可以實現了,興奮的寫下了這首詩。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有人說,這是李白最狂的一句詩。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這也使他更多地觀察到社會中的醜惡與不公、社會風氣的敗壞與貧富不均的巨大差距。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丞丈二十二韻》),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萬姓瘡痍合,群兇嗜欲肥」(《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等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
  • 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不過相對而言,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歌要少了一些,杜甫思念李白的詩篇卻有很多。由此也能夠看得出兩個人在交際當中的地位懸殊。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杜甫送給李白的一首唐詩。雖然表達敬佩之情,但是其中所用的詞語在今天看來卻並不什麼好詞。且看這首唐詩的全文。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李白」二字寫入詩中,世人至今都無法超越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那個朝代最鼎盛的文學。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今天先不提其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單就只拿出唐詩來講一講。
  • 李白最「狂」的9句詩,只想跪下唱《徵服》
    蘇軾」、「李白」、「杜甫」,看精彩文章中國詩人,最狂的,當屬李白。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詩詞君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這人比李白還狂,留下一個成語,李白、辛棄疾、曹寅對其羨慕不已
    張季鷹以他的「縱任不拘」被時人稱道,並把他與「竹林七賢」之一的大文學家阮籍並列;阮籍是北方人,曾任步兵校尉,別稱「阮步兵」,這生在吳郡的張翰就被稱為「江東步兵」了。這張季鷹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蓴鱸之思」,這個成語也是一個著名的典故。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的年輕時期。「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邱旁」(《壯遊》),這是杜甫的青年時期。這都是詩人自己的說明,不是後人的推測之詞。
  • 李白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時光,依舊激勵人心!
    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幾乎是個全能型人才,無論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體詩,都有經典詩作流傳於世,而且數量眾多。正如余光中稱讚李白所說的那樣:「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那「詩魔」「詩鬼」「詩神」「詩佛」「詩狂」又是誰呢?
    【導讀】你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那「詩魔」「詩鬼」「詩神」「詩佛」「詩狂」又是誰呢?
  • 被詩詞耽誤的化學家——李白、杜甫
    牛頓一生多半時間都在做化學實驗,在化學方面卻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成就,被稱為最後的鍊金術士。在我們中國,化學的原始形式則是煉丹術。化學在那時的目的就是煉製長生不死丹藥;雖然長達千年的煉丹實踐沒有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李白杜甫活到今天,但是日夜不熄的爐火中還是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比如最早倡導煉丹的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成為窮人的肉;比如唐宋間道士們發明了火藥,作為四大發明之一,讓我們一直驕傲的現在。
  • 杜甫這首寫給李白的唐詩,呈現出的完全是一個粉絲的心態
    在唐代詩人的群體當中,李白,杜甫都是名氣很大的。他們在後世的名氣不相上下,但是在當時,李白的名氣要比杜甫高很多。李白曾經有過輝煌的人生經歷,畢竟在詩人中能夠直接服侍唐玄宗、楊貴妃的人不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他的地位。
  • 讓李白、杜甫都甘拜下風的詩,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乃至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他們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是中國古代文學星空的雙子星座,光耀千年。然而,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李白和杜甫雖然都很厲害,但是也有很多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並不比李白和杜甫遜色,甚至還有可能略勝一籌!
  • 被詩詞耽誤的化學家--李白、杜甫
    牛頓一生多半時間都在做化學實驗,在化學方面卻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成就,被稱為最後的鍊金術士。在我們中國,化學的原始形式則是煉丹術。化學在那時的目的就是煉製長生不死丹藥;雖然長達千年的煉丹實踐沒有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李白杜甫活到今天,但是日夜不熄的爐火中還是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比如最早倡導煉丹的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成為窮人的肉;比如唐宋間道士們發明了火藥,作為四大發明之一,讓我們一直驕傲的現在。
  • 杜甫這首詩中沒有一個「喜」字,卻寫盡了詩人不多見的喜悅之情
    杜甫的詩作,以「沉鬱頓挫」的風格行走詩詞江湖。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杜甫詩作的所有內容,所有風格。比如的杜甫的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寫出了「漫捲詩書喜欲狂」,又比如本文要寫到的杜甫的一首詩,詩中沒有一個「喜」字,卻寫盡了詩人不多見的喜悅之情。
  • 太陽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杜甫早已欽佩李白的詩才,這番朝夕相處,李白奔放、率真、浪漫的情懷,張揚的人格魅力,都讓杜甫傾慕不已。我們不難想像,在他們的交往中,李白是主導者,杜甫是追隨者。杜甫注視「偶像」的目光裡,該有多少的崇拜和欽敬。所以,在分別多年之後,杜甫曾多次寫詩回憶這段日子。李杜攜手暢遊洛陽,談詩論文,當然,更少不了舉杯暢飲。
  • 李白寫下這首千古絕詩給杜甫,病榻之上懷念友人,道盡思念的滋味
    唐代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二人的詩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李白曾在病榻之上寫下一首經典絕詩,懷念友人杜甫,回憶過往曾經的點點滴滴,感慨時光匆匆和人生悲歡。今天我們便要來一起品讀這首思念杜甫的詩歌,感受這份友誼的珍貴和思念的滋味。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