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2020-12-13 老張侃詩詞

我們之前讀那些精彩的唐詩,就會發現李白和杜甫他們兩個人的交情是很深的。而且李白相對杜甫而言,仕途更加成功,詩詞的名氣也更大,而且還要年長上幾歲。所以杜甫對於李白是很有幾份敬仰之情的。

兩個人也有不少的詩詞作品相互唱和。不過相對而言,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歌要少了一些,杜甫思念李白的詩篇卻有很多。由此也能夠看得出兩個人在交際當中的地位懸殊。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杜甫送給李白的一首唐詩。雖然表達敬佩之情,但是其中所用的詞語在今天看來卻並不什麼好詞。且看這首唐詩的全文。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這首唐詩的題目非常簡單,只有三個字,就是《贈李白》,全文吸引我們的詩句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很容易被最後一句的前四個字所吸引。「飛揚跋扈為誰雄」,這裡面有一個成語就是飛揚跋扈,在今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但是在當時杜甫的詩句當中,為什麼會用這樣的貶義詞來寫給李白呢?

查閱相關的史料,我們能夠發現,這是杜甫送給李白的贈別詩。兩人一同有過一段交流的歲月,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彼此的了解也更深了一步。所以杜甫就用這首古詩來表達對李白的看法。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第一句唐詩寫兩人的離別之情。秋天離別的時候,兩個人都是依依不捨,但隨後各自都像「飄蓬」一樣到處飄蕩。接下來的詩句轉向於對李白人生態度的評判。「未就丹砂愧葛洪」,你有這麼高的道家思想的修養,沒有去求仙真的是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葛洪乃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由此也能夠看得出李白道家思想的修養之深厚。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在杜甫看來,李白每天都是痛飲狂歌,看上去有那麼一點兒浪費時間,白白地消磨日子。你這樣的意氣豪邁,看上去頗有幾分飛揚跋扈,如此稱雄是為了誰呀?

這唐詩看上去是杜甫在規勸李白。既然對道家思想有如此的追求,為什麼不能學習西晉的葛洪那樣潛心求仙呢,為何要終日痛飲狂歌,虛度時光呢?

但是仔細咀嚼杜甫的唐詩當中的言外之意,我們能夠得到別樣的答案。那就是表達了對李白人生經歷的感慨,對李白生性豁達的讚嘆和對其悲劇命運的扼腕之情。雖然李白有如此「飛揚跋扈」的姿態,但是最終收穫的結局卻是淪落漂泊。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卻因為自己內心的豪放曠達,不能夠得到施展。這樣的遭遇這樣的經歷,如何不讓人嘆息?

所以這個詞「飛揚跋扈」並非表達貶義,而是表達李白性情豪邁的一面。同時用這兩句唐詩慨嘆李白的人生命運,其實也把自己的憤懣之情、把自己內心的懷才不遇也融入其中,頗有幾分深刻的思考。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甫這首寫給李白的唐詩,呈現出的完全是一個粉絲的心態
    在唐代詩人的群體當中,李白,杜甫都是名氣很大的。他們在後世的名氣不相上下,但是在當時,李白的名氣要比杜甫高很多。李白曾經有過輝煌的人生經歷,畢竟在詩人中能夠直接服侍唐玄宗、楊貴妃的人不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他的地位。
  • 唐詩103 《天末懷李白》 (杜甫)
    當時杜甫在秦州,地處邊塞,所以說天末。  2.君子:指李白。  3.鴻雁:比喻書信。  4.這是為李白的行程擔憂之語。  5.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命:命運,時運。文章:這裡泛指文學。這句意思是:老天總是妒忌有文才的人,文章好了命運就不好。  6.魑魅:傳說中的妖魔鬼怪,它喜歡有人經過,以便吞食。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崔顥的詩歌不多,但是僅此一首《黃鶴樓》,便足以名垂萬古。這首《黃鶴樓》,曾令詩仙李白自嘆弗如。《黃鶴樓》亦曾多次被認為是唐詩七律的巔峰之作。3.秋興·其一 ——杜甫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
  • 有一種情感,叫「杜甫和李白」
    唐朝,是中國歷史朝代中公認的最強盛的朝代,在享國的289年中,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方面,湧現出不少豪橫中華民族歷史的人物,尤其在詩歌方面,唐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素養,而唐詩的作者們中,李白和杜甫則是頂級流量代表人物。
  • 唐詩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有何成就?除了李白杜甫沒想到還有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唐詩三百首中排名第一的七律,非杜甫的《登高》莫屬
    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排名七律第一,在全唐詩乃至所有詩中就都能排名七律第一了。詩歌的體裁不同,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等多種,其中以五言和七言為多見,四言、三言、六言等比較少。在古詩的範圍內,沒有人能和李白比,在律詩的範圍內,沒有誰能和杜甫比。
  • 這是最早表達懷才不遇的唐詩,全文僅22字卻深刻影響了李白杜甫
    唐詩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實際上其興盛經歷了漫長的積累。李白杜甫出現在唐朝絕非偶然,但是卻也是多少代詩人們的積澱後的結果。我們今日談論唐詩,談論李杜,只不過是摘取了文學史上最燦爛的花朵。而它的蛻變過程,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新生一樣,經歷多少坎坷,多少波折。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要是說起唐朝的詩人我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李白和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是杜甫則不一樣,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活著的時候是不怎麼受到重視的,直到死後才開始被承認。你要是問我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那杜甫一定是其中之一。
  • 《全唐詩》四萬多首,論懟人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高級的發脾氣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雖是多年好友,但在很多人看來,兩人的脾氣卻完全不一樣。從存世的詩作來看,詩仙應該是個脾氣不小的人,被刺史李邕怠慢,他直接就是一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你別瞧不起人。但杜甫不一樣,其詩作沉鬱,所以很多人便認為他的脾氣應該是極好的,性格也是很穩重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杜甫一生存詩1500餘首,在這些詩中他發了兩次火,寫出了兩首千古名作。一次是公元761年前後,看不慣大將花敬定賞樂時用天子的禮制,他寫了首《贈花卿》。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諷刺人能到這個程度,讓人以為是誇人,當真是高明!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
  • 李白很博大的一首詞,後人評其有「杜甫筆法」,成宋詞「祖師爺」
    文/顧無【引觴漫談】李白是個能給人驚喜的人,總能打破我們強加在他身上的刻板印象。寫過很多棄婦幽怨詩,寫過很多成仙煉藥詩,偶爾還嘗試一下新出現的「詞」這種文學形式。這樣的讚譽不得不讓人感嘆,天賦這個東西呀,真的是羨慕不來的。李白特別出名的詞有兩首,一首寫離愁別緒,「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首詞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賞析過,第二首仍是寫女子思念愛人,「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 唐詩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這首,李白曾為其題詩,跟張若虛無關
    唐詩在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閃亮符號。一些唐代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留下了燦若星河的偉大作品,僅《全唐詩》就收錄的就有近5萬首。那麼在這麼多詩歌中,哪一首可以算上第一唐詩呢?
  • 李白一首詩短短四句,包含五個地名,唯有杜甫這首絕句更勝一籌
    唐詩絕句,僅有四句詩,多則二十八字,少則二十字。篇幅短小卻要承受很大的信息量,自然會對語言的精鍊度要求極高。詩論家曾有言:詩中絕句、詞中小令,一句一字不得閒著,末句最當留意,須有不盡之意。可見,絕句雖短,卻要小心翼翼不能浪費一字一句,歷來詩人作絕句也是務求精煉。
  • 把唐詩窄化成《唐詩三百首》,還有比這更大的災難嗎? | 對話西川
    藉由本書,西川回到唐代詩人寫作的現場,以詩人的身份走向李白、杜甫們,並用文字讓他們活轉過來,再次成為有血有肉的人,進而與他們展開寫作者之間的對話。現今的讀者接觸的唐詩,大部分來自課本,有些讀者讀過《唐詩三百首》,而了解《全唐詩》的人少之又少。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古人寫諸葛亮的詩,這一首被視為壓卷之作,讓李白杜甫黯然失色
    唐朝被譽為詩的國度,以諸葛亮為題材的詩歌也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詩聖杜甫和詩仙李白,都曾有過緬懷諸葛亮的詩篇。杜甫寫諸葛亮的詩,最有名的莫過於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唐詩丨3【新嫁娘詞】
    《新嫁娘詞》是王建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是王建組詩作品《新嫁娘詞三首》中的第三首。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便是描寫了一位剛剛嫁入夫家的新媳婦的感受,反映了當時新媳婦難當的現實,具有普遍性社會意義。通過寥寥幾筆,就把新娘子欲討好婆婆卻又唯恐得罪婆婆這種進退兩難的心境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歷來廣為傳誦。這首詩也是王建唯一一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詩作。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您心目中的詞聖和詞仙是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詩聖」是杜甫,但是沒有人說誰是「詞聖」,題主還提供了幾個著名的詞人:李後主、蘇軾、辛棄疾、周邦彥、姜夔……我們知道,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麼詞聖需要具備什麼特點呢?老街認為詞聖應該有這個幾個特點:首先,是男性詞人(不是歧視女性啊);其次,其作品應該有憂國憂民之心;另外,他的作品數量與質量都應該比較高。
  • 精讀《唐詩三百首》083: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杜甫的詩,多寫身世之愁,家國之恨,語多悽苦,而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詩中少數欣喜歡快之作的代表。清代浦起龍稱,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通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