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寫給李白的唐詩,呈現出的完全是一個粉絲的心態

2020-12-16 老張侃詩詞

在唐代詩人的群體當中,李白,杜甫都是名氣很大的。他們在後世的名氣不相上下,但是在當時,李白的名氣要比杜甫高很多。

李白曾經有過輝煌的人生經歷,畢竟在詩人中能夠直接服侍唐玄宗、楊貴妃的人不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他的地位。相比而言,杜甫的生活就更為悲慘。他一生很不得意,甚至到年老的時候,連家人的餬口都成問題,確實人生極其失敗。

撇開這個不談,就文學成就上來說,當時的杜甫對於李白是充滿敬仰之情的。詩仙和詩聖曾經有過幾次郊遊相聚,李白寫給杜甫的詩不多。但是杜甫懷念李白,想念李白,期待和李白再次相見的古詩,卻有好幾篇。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杜甫寫給李白的一首思念對方的古詩。在這首古詩當中,杜甫極盡溢美之辭,誇讚李白的詩詞才華,呈現出來的完全是一個粉絲的心態。且看: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春日憶李白》,題目當中就非常直接了當的寫出了杜甫對於李白的想念。而且古詩的前兩句更是直接了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在杜甫看來,李白的詩歌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是才華無人能敵,他那詩詞創作的敏銳以及才華橫溢,要遠遠的超出一般人。

而後豆腐更是列舉了兩個在古代很有名氣的詩人,來進一步闡述李白的詩作風格。「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在杜甫看來,李白的唐詩很有「庾開府」(南北朝庾信)的「清新」之氣,也很有「鮑參軍」(南北朝鮑照)的「俊逸」,極盡溢美之辭誇讚對方的詩詞才華。

這首古詩的前四句表達對李白詩詞才華的傾慕,後面四句則著重於表達對於對方的思念。「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這兩句古詩寫兩人的距離之遠,杜甫當時身在「渭北」,而李白當時已經遊歷「江東」。

其中的「春天樹」和「日暮雲」兩者之間的對比也很有意思。杜甫「春天樹」顯然寫自己所處之地比較固定,當時的杜甫身在長安,也渴望能夠在當地長久居住;不過此時的李白正在江東遊歷,就如同「日暮雲」隨意飄蕩,也寫出了兩人各自的性格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最後的兩句古詩體現出了杜甫對於兩人相聚的盼望。「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我們什麼時候能夠一同相聚、飲酒,同時對於詩詞創作進行心得交流呢?杜甫很傾慕李白的才華,也可望能夠得到對方的指點,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來。

綜合來看,這首古詩表達出了杜甫對於李白一往情深的相思之情,呈現出的就是一個粉絲的心態。因為是粉絲心態,所以才會不吝嗇溢美之辭誇讚對方的才華;因為是粉絲心態,所以才會在兩人地位不對等的情況下,表達對於對方的敬意;因為是粉絲心態,所以才渴望得到對方的指點。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我們之前讀那些精彩的唐詩,就會發現李白和杜甫他們兩個人的交情是很深的。而且李白相對杜甫而言,仕途更加成功,詩詞的名氣也更大,而且還要年長上幾歲。所以杜甫對於李白是很有幾份敬仰之情的。兩個人也有不少的詩詞作品相互唱和。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中國歷史的詩壇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對閃耀千古的雙子星座。李詩的豪放瑰麗,杜詩的沉鬱頓挫,是唐詩最華麗的篇章,也讓無數後人如醉如痴。然而,他們在世的時候,雖然都懷才不遇,但兩人的影響力卻是完全不同的。幸好在那個時代,李白和杜甫不僅相識而且相知,而且還有過共遊梁地的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他們的交往之中,杜甫自然是小迷弟,對名滿天下的李白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唐詩三百首 |《渡荊門送別》李白
    而今天的這首詩卻只寫了「渡荊門送別」這五個字,寫了地方,寫了送別,卻根本沒提到送別的對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李白送別的究竟是誰呢? 詩題中送別,有的研究者認為便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因為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別情緒,所以如清代著名詩人詩歌批評家沈德潛在他的《唐詩別裁》中就認為這首詩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就說送別這兩個字可以刪除了。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要是說起唐朝的詩人我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李白和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但是杜甫則不一樣,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活著的時候是不怎麼受到重視的,直到死後才開始被承認。你要是問我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那杜甫一定是其中之一。
  • 唐詩103 《天末懷李白》 (杜甫)
    《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
  • 這是最早表達懷才不遇的唐詩,全文僅22字卻深刻影響了李白杜甫
    唐詩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實際上其興盛經歷了漫長的積累。李白杜甫出現在唐朝絕非偶然,但是卻也是多少代詩人們的積澱後的結果。我們今日談論唐詩,談論李杜,只不過是摘取了文學史上最燦爛的花朵。而它的蛻變過程,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新生一樣,經歷多少坎坷,多少波折。
  • 杜甫在春日寫給李白的詩,極盡讚美之詞,還隱藏著一個絕美成語
    的卻如此,一個是永遠抬頭看天自信而浪漫的詩仙李白,一個是永遠俯視大地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儘管他們的年齡相差11歲,性格和詩風也頗為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生的知己。杜甫對李白的崇拜,就像李白對孟浩然高山仰止的仰慕之情。
  • 唐詩三百首中排名第一的七律,非杜甫的《登高》莫屬
    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排名七律第一,在全唐詩乃至所有詩中就都能排名七律第一了。詩歌的體裁不同,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等多種,其中以五言和七言為多見,四言、三言、六言等比較少。在古詩的範圍內,沒有人能和李白比,在律詩的範圍內,沒有誰能和杜甫比。
  • 唐詩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有何成就?除了李白杜甫沒想到還有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杜甫寫給李白的第一首詩,生動刻畫了李白傲岸、狂放的精神品質!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與杜甫在山東兗州分別,杜甫寫下了第一首贈與李白的詩(現有資料顯示是最早的),用詞淺顯,但是卻將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風貌刻畫的入木三分:——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流浪時寫給李白,最後10字的悲涼冠絕古今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幾乎在生活的任何場景,杜甫都能夠觸目生情,想起好友李白,而李白一共給杜甫寫了3首,還有1首不怎麼工整,聽著有打油詩的味道。但是單單從這個角度,是根本不足以判斷杜甫和李白之間的關係的。杜甫天生一個熱心腸,又是儒家心性,關注現實社會,對於社會和集體的重視程度肯定是很高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偶像,李白的關心也會來得多一點。
  • 高適樂觀,杜甫悲觀,李白顛覆三觀
    李白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實力派旅遊達人,他偏偏玩出偶像派,靈魂和肉體一直在路上。「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所謂盛唐氣象,他年輕時就開始吞吐了。看看李、杜的旅行軌跡,會發現他倆目的性不強,在哪兒玩不重要,只要不在家待著就行。而高適完全不同,他的目的清晰明確。
  • 李白、杜甫、王維各寫一首《少年行》,這一回合,王維勝出
    「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史」杜甫。這三位,在詩歌的成就上非常之高,各自的粉絲群也非常強大,特別是李白與杜甫二人。他們一位驚才絕豔、飄然若仙,舉手投足之間、縱酒高歌之時,一篇千古名作便揮灑而出;一位心懷天下、集近體詩之大成,一支穩健的筆,抒寫了一段令人嘆息的歷史。他們三人到底誰最厲害呢?
  • 誰是李白最大牌的「粉絲」,是他是他就是他!
    有意思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和杜甫竟然還有交集,不僅有交集,杜甫還是李白的「粉絲」。杜甫一生中給李白寫過許多首詩,從標題到內容都可見杜甫對李白的崇敬和喜愛,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裡白二首》《天末懷李白》等等。
  • 《全唐詩》四萬多首,論懟人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高級的發脾氣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雖是多年好友,但在很多人看來,兩人的脾氣卻完全不一樣。從存世的詩作來看,詩仙應該是個脾氣不小的人,被刺史李邕怠慢,他直接就是一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你別瞧不起人。另一次,則是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戲為六絕句.其二》。《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論懟人小美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什麼是高級的發脾氣。我們來讀一讀全詩:《戲為六絕句.其二》唐.杜甫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 把唐詩窄化成《唐詩三百首》,還有比這更大的災難嗎? | 對話西川
    這其中有高峰有低谷,有平面有坑窪,而讀《唐詩三百首》你只會領悟唐詩那沒有陰影的偉大。接收到這種批評的詩人應該不少,但用寫書方式給出回應的現今好像是只有你一個。西川:不光是我們這一代人,我們前頭的人,比如艾青那一代,郭沫若、聞一多那一代,一定都受到過這種質疑。聞一多寫過《唐詩雜論》,馮至寫過《杜甫傳》,郭沫若寫過《李白與杜甫》。
  • 唐詩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這首,李白曾為其題詩,跟張若虛無關
    唐詩在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閃亮符號。一些唐代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留下了燦若星河的偉大作品,僅《全唐詩》就收錄的就有近5萬首。那麼在這麼多詩歌中,哪一首可以算上第一唐詩呢?
  • 杜甫:如果能重來,我還選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李白尊稱「詩仙」,杜甫尊稱「詩聖」。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合稱大李杜,那你們知道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嗎?李白和杜甫兩人實際年齡相差11歲(李白比杜甫大),但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他兩卻也是忘年之交。這還得從兩人第一次相遇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