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在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閃亮符號。一些唐代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留下了燦若星河的偉大作品,僅《全唐詩》就收錄的就有近5萬首。那麼在這麼多詩歌中,哪一首可以算上第一唐詩呢?
2011年,武漢大學文學教授王兆鵬出版了一本書叫做《唐詩排行榜》,在書中,他運用統計學的方法選出了排行前一百名的唐詩,排名第一的不是出自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詩人,而是崔顥的《黃鶴樓》,全詩如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創作年代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創作者崔顥雖然名氣遠不如李、杜那麼響亮,但是也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詩人,有多篇佳作傳世,這首《黃鶴樓》是他獲評最高的作品。
在詩中,作者以傳說故事起筆,引出黃鶴樓。接著以近、遠景相互交替的形式,將黃鶴樓登臨江上、高聳入雲、煙波浩渺的壯美和周圍綠樹芳草、白雲悠悠、水天一色的秀美巧妙的進行結合,使整首詩將仙人傳說、樓上秀色和樓外美景融為一體,大氣磅礴卻又柔情萬種。
此外,這首詩不僅在寫景,更是通過寫景將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晴朗的傍晚,崔顥登上黃鶴樓,向自己家鄉汴州所在的西北方向眺望,只看到了漢陽樹木和鸚鵡洲的芳草。因此引發「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感嘆。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首詩雖然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是在唐朝那個詩歌異常繁榮的年代,它為什麼能力壓其他作品,被排第一呢?
其實這個排行榜並不是對唐詩的藝術性進行排名,而是根據他的古代選本數量、現代選本數量、6歷代點評數量、相關論文數量以及全錄、摘錄次數等數據進行的綜合影響力排名。在這些數據排名中,《黃鶴樓》有三個單項數據排名第一,綜合指標得分最高,因此被排為《唐詩排行榜》第一名。
雖然這個排名不涉及藝術性,但是,這首詩的藝術成就也是不容忽視的。南宋詩人嚴羽就曾說過:
唐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更著名的應該是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為此詩擱筆的傳說。
據說,李白在武漢遊歷期間,想要寫首讚美黃鶴樓的詩,但是,在他看到崔顥的這首詩後,便擱筆不提,而是說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前頭」的名言。後來,李白更是模仿《黃鶴樓》的風格寫出了《鸚鵡洲》《登金陵鳳凰臺》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