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誰寫的這首詩,為何連李白都自嘆弗如?

2021-02-13 中華楹聯

重要連結:

** 歡迎訂閱2019年中華楹聯報,微信支付寶訂閱更方便!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凡有名勝之地,必有名詩佳作流傳於世。先有了名勝才有名詩,還是先有了名詩才有名勝,有時就如同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無法說清。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一首名詩就可以讓一個地方名揚天下,比如張繼的《楓橋夜泊》就讓原本寂寂無聞的寒山寺名聲大振,甚至遠播海外。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地方,名滿天下,引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那就是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美譽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黃鶴樓地處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登樓即可面對萬裡長江,視野之開闊,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以黃鶴樓為題的古詩詞不勝枚舉。小編今天就圍繞黃鶴樓,介紹一首號稱"唐詩七律第一",並讓李白自嘆不如的詩歌,即崔顥的《黃鶴樓》,讓大家一起來領略詩歌的內涵和氣勢。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勳員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崔顥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裡。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

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請看他是怎樣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下這樣的結論絕不是哪一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開封人臉上貼金。

《唐詩三百首》是後人對唐詩的選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可見對此詩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有人說此說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

但我以為也決非全部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詩,我手頭就有兩首: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另一首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雖都與黃鶴樓有關,然皆另有所託,並非完全寫景。同時他的《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句法何其相似。

尤其是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詩亦如此,都有明顯仿崔詩格調的痕跡。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非李白之言,承認崔詩絕好,對於李白來說還是可以認定的。崔顥這首《黃鶴樓》,以豐富的想像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悽婉蒼涼。《滄浪詩話》(嚴羽)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這樣一來,崔顥的《黃鶴樓》名氣就更大了。關於這首號稱「唐人七律第一」的《黃鶴樓》,你覺得名副其實嗎?

(以上圖文資料綜合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重要連結:

** 2019年「文明三門峽」春聯賽事開啟,12月20日截稿

** 第122期「興隆杯」對聯擂臺,韓東林出句,12月20日截稿

** 《擂動九州》出版,受到楹聯愛好者青睞!《擂動九州》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郵購熱線15729028727

第129期「天鵝堡杯」對聯攻擂,郭新華出句,12月10日截稿

相關焦點

  • 這首詩寫得太絕,李白都驚得不敢下筆,後來還仿造寫了一首詩
    在唐朝歷史上,李白的名字是永遠的豐碑,不遜於任何帝王將相。與杜甫不同,李白在世的時候已經名滿天下,而且受到世人的尊敬。因此,他也有足夠的傲氣,並不是誰都看得上眼。他可以做到「天子呼來不上船」,也流傳著他讓高力士脫靴的故事。
  • 崔顥的《黃鶴樓》連李白都羨慕不已,那這首詩它到底好在哪裡呢?
    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可以說是眾多描寫黃鶴樓詩作中,最為經典的一首,而且在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這首詩的喜歡,可謂是不言而喻,人們從這首詩中,不僅感受到了唐詩的獨有的魅力,同時也讀到了千年黃鶴樓的壯觀;並且據說這首詩一問世,便是受到了當時李白的讚賞,也被崔顥的才華所折服。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這一樂府舊題,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雖然是沿襲鮑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詩意上卻寫出了新的境界,沒有襲舊的味道。這首詩,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但似乎當時只有前四句,因為老師要求背誦,所以到現在記憶猶新,後來長大後,看到了全詩,也看到了一些關於此詩的評論,仔細品味之下,卻發現這並非一首單純的寫月之詩。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夕,很多人都指出,這是一首諷刺、隱喻之詩。
  • 史上最狂妄的一首詩,連李白都自愧不如,網友驚嘆:詞太狂!
    其實這首詩很短,只有短短二十八字,但是字字精闢,是飲中八仙之李白篇作者呢,當然是杜甫先生。全詩文如下,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詞霸氣不?精闢不?只是在唐代時期,也有許多的文人騷客,而李白更是其中翹楚,為什麼呢,因為詩仙杜甫也很崇拜他,也寫了很多篇稱讚李白的詩句,當然了,李白也回贈了杜甫。
  • 李白這首小詩寫了一位美人,她內心的幽怨,短短的幾句寫得很深刻
    而且李白的詩作題材豐富,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這也正是李白另一個令人感動的地方,無論是描寫田園風光,還是描寫愛情,都是入木三分,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唐詩所獨有的魅力。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白的一首小詩《怨情》,這首小詩寫了一位美人,她內心的幽怨,短短的幾句寫得很深刻,所以這樣的一首詩作,那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李白在這首詩中把自己的腔熱情,全部的融入進了詩作中,這也使得此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感人。《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 李白一深情起來無人能及,他的這首描寫相思的詩,寫得纏綿悱惻!
    李白,字太白,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他給人的一種印象是一輩子好像除了遊山玩水,再也不用做其它的事情,累了的時候便是寫寫詩,可是一寫卻又是無人能及,而且還被後世稱為」詩仙」。縱觀唐朝眾多的詩人中李白可謂是特立獨行,無論是他的詩,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很少能夠看到那種悲傷的描寫,其實李白只要深情起來,他卻又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深情,譬如他的這首《怨情》,便是一首極為深情的作品,李白在這首詩中,把一位女子內心的相思之情描繪的可謂是活靈活現,通篇描繪的纏綿悱惻,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 李白生平詩作上千首,和月亮有關的幾十首,但為何從不寫中秋詩?
    月亮在文人墨客眼中向來是一個特殊的景物,古往今來創作出詠月詩的人有很多,然而李白一出,誰與爭鋒。李白生平創作的詩作有上千首,其中跟月亮有關的有幾十首,而每一首都堪稱一絕,或許終其一生,李白身上都有一種月亮情結。
  • 李白為何是天才,讀這六首絕句你就懂了,不常見但精妙,不讀可惜
    誰能不愛李白?請從他的這幾首五絕開始。這首詩寫得極美,美在適意灑脫,美在淡淡的孤獨之感。李白為何愛飲酒?酒可以讓他和這個操蛋的世界達成暫時的和解。故而李白離不開酒,酒也成就了李白的瀟灑飄逸和狂放傲岸。這句詩寫得灑脫曠達,也寫得喧鬧而盡興,可見李白心胸之曠達,性情之灑脫。李白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不扭捏,不做作,而是真情流露,率真曠達,故而這首詩雖傷感而不拘謹,更不憂愁。但是,朋友離別之夜為何如此狂放呢?
  • 李白和杜甫誰更略勝一籌?對比他們2首寫長江的詩,高低立見分曉
    每一個領域,都又最厲害的那個人,可以說是領域裡的標杆,在詩歌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李杜」,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可以說已經是獲得了詩人裡最高的榮譽,不過似乎沒有人將他們兩個人進行過比較,大多都是捆綁式的誇讚,不過如果真要進行比較,到底這兩個人誰會技高一籌呢?
  • 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這一首能排第一,李白也只能寫一首詩佩服
    每個詩詞愛好者的心裡,都藏著一個詩詞歌賦滿天飛的唐朝,哪怕是簡單學過幾首唐詩的青少年,心裡也有一首自己最愛吟誦的詩,有一個自己最欽佩的詩人,這詩可以說是你心裡的第一詩,這人可以說是你心裡的第一人。古人留下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其中一首可排第一,詩仙李白無可奈何,只能作詩一首表示佩服之情。
  • 李白這首詩看似很平淡,但是卻字字心酸,寫得無比憂愁!
    李白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會在初讀時覺得很平淡,但是只要真正讀進去了之後,才會發現詩作中真正所蘊含的哲理,以及詩人所描寫的憂愁,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最能夠體現出詩人的一片真情,讓人感受到李白的獨特之處;其實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屬於這一樣的一種類型,舉一個例子,譬如他的《贈汪倫》,可能初讀時真會覺得很平淡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另外他的一部分最為經典的詩作,還收錄在了課本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
  • 武則天稱帝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讓李白也甘拜下風,專家:誰敢寫
    其中,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應該就是李白了,從小我們就會背他的詩。李白這個人不僅最富才氣,而且他非常的豁達豪邁,在歷史上,還有人稱他為第一狂士。 武則天有這麼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她這個人的能力與才氣,在文化繁榮的唐朝,武則天也會寫詩,並且頗有名氣。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是寫給李治的情詩,就是因為這首詩,武媚娘才得到了寵愛,從中獲取了極大的利益。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說道我國的詩人,大家肯定會想到李白和杜甫,在唐朝是繁榮的時代,湧現了很多著名的大詩人,不僅有李白杜甫,還有白居易和王維,另外還有一個人大家也都很熟悉,對他的熟悉是因為一首詩《贈汪倫》,這首詩就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寫的,我們都知道在李白眾多的詩中,都是很出名的,被流傳至今,在他眾多的詩中,唯寫了這一首詩是給贈別人的,於是這首詩就顯得很稀有很特別,而且還寫出了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李白」二字寫入詩中,世人至今都無法超越
    只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一批詩人發憤圖強,將這種文學形式寫火了。這批詩人中有初唐四傑,也有盛唐的李白、白居易,還有中唐的杜甫,以及晚唐的李商隱、杜牧等等。而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了。
  • 讓李白、杜甫都甘拜下風的詩,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乃至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他們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是中國古代文學星空的雙子星座,光耀千年。然而,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李白和杜甫雖然都很厲害,但是也有很多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並不比李白和杜甫遜色,甚至還有可能略勝一籌!
  • 坑李白寫「反詩」的永王李璘,後來怎麼樣了?
    於是李璘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前往江陵,或許是官軍一路上聲勢太過浩大,就連大詩人李白都聞訊趕來投奔這支王師了。二,起兵造反李璘到了江陵後,本應該為朝廷修築江淮防線,防止安史之亂的戰火向江南蔓延。然而,江南無盡的繁華動搖了李璘的心志,李璘突然覺得,現在天下大亂,我又手握重兵,若能割據江南,也不失為另一個東晉呀。
  • 李白寫的這首詩,典故雖多卻渾然不覺,不愧是唐詩的最高境界
    在唐玄宗天寶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一生喜好漫遊名山大川的李白來到宣城,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蜀僧,兩人成為知己,並留下了這首千古名篇《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這首詩主要講述了李白聽琴的故事。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李白應當說是唐朝最有個性,也是最有才華,同時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例如他的《靜夜思》,那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成為了思鄉之作裡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實他除了這一首之外,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堪稱一流,同樣的也是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