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領域,都又最厲害的那個人,可以說是領域裡的標杆,在詩歌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李杜」,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可以說已經是獲得了詩人裡最高的榮譽,不過似乎沒有人將他們兩個人進行過比較,大多都是捆綁式的誇讚,不過如果真要進行比較,到底這兩個人誰會技高一籌呢?
有人提出,兩人都為長江寫過詩,不如通過這個來進行比較,答案自然就見分曉了。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關於他的身世,任何唐史上都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有野史上稱,李白其實是流落在外的皇室宗親,這一說法真實與否無法證明,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李白一生都沒能入仕。
公元734年他給玄宗獻過《明堂賦》,向玄宗講述自己的抱負與宏圖,但是沒有被採納,此後李白更是多次與官場人士的想法相悖,失望之下,李白開始流連酒肆,並且創造出了諸多的傳世之作。
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雖說和李白僅相差11歲,但是卻實實在在差了一個盛唐,公元755年唐朝運勢由盛轉衰,可以說李白一生都在紙醉金迷的盛唐時期,而杜甫則是壯年時期經歷了山河飄零,因此這就導致了兩人詩歌的風格幾乎不同,杜甫的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驚為天人。
兩人可以說是唐朝最傑出的兩個詩人,後人長將兩人拿出來舉例,但是似乎沒有人將他們兩進行過比較,到底誰更加出名更加厲害一點。有人說杜甫的更好,因為他寫實,而且更加注重愛國情懷,元稹就非常喜歡杜甫。
而蘇軾和黃庭堅等人也稱,在詩詞技法上,杜甫其實要比李白更勝一籌,不過也有更支持李白的,認為他的詩詞放浪不羈,很少有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其實從他們對長江的描述就能看出來,在《望天門山》中,李白描繪了一幅長江日落的美景。
而在《旅夜書懷》中,杜甫渲染了一種緊張的趕路氛圍,兩首詩無一處相像,但卻都是絕世佳作。兩人所擅長的風格不一樣,一個是浪漫主義,而一個是現實主義,所處的環境不一樣造就了風格的迥異,因此兩人各有千秋,沒有技高一籌之說,都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才子。
關於詩詞還有很多,文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紹,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本古詩詞鑑賞大全,裡面有很多優美又富含哲理的詩詞,並且有詩詞、注釋、賞析,硬殼精裝,可以陪伴小朋友一起學習成長,現在店鋪有活動,原價98,限時特價只要56元,良心推薦,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