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書法文字講究的是是這個,居然很多人不知道!

2020-12-13 韻書大當家

中國的古詩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中國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他的意思是詩言志,詩傳情。所以,我們學習古詩不僅豐富學生的知識,還是要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與審美情趣。這樣非常有意義的!

我們作為一個現代讀者,在這裡我認為在讀作品之前,我們大家的心裡首先要明確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正是正確進行書法欣賞的基礎。其次是要掌握書法欣賞的方法,許多年以後,這是進行書法欣賞的關鍵所在。最好書法教育的帶方法,就是多學,多看!

我們中國書法的點畫線條都是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很多的表現力有不同之處!這樣的表現力,不是在於他的本身,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我們看到的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要求具有節奏感和立體感。

我們看到的,不同的觀點,要多餘形狀和色彩!中國書法整體的空間結構、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這種結構不是一般就學的會,要慢慢學。

書法的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布局三部分。

單字的結體 。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寬度適中,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最終就形象自然。

整行的行氣。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不同的藝術形式,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中國的書法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遊絲牽引。

整體的布局。中國的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整個的「得意忘形」就基本上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鹹了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

平時的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我們要注意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參差錯落,變化多姿。我們最後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這樣的書法文字才叫完美!

相關焦點

  • 何應輝暢談「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
    書法大家何應輝為聽眾講解「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何應輝成為首位主講嘉賓,為群眾講解了中國文字與書法的發展歷程。【實錄】1書法藝術何以產生?漢字與毛筆是物質的兩個基礎    「中國文字和書法發展概說」,這是很大的題目。但是它又是我們了解文字和書法所必須的。根據我們今天大多數聽眾的情況,我只能把它來一個「概說」。    中國漢字,已經有三四千年歷史。
  • 文字與小篆書法
    書法楷書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我。別人我不知道,只能說限制了我。於是就想用隸書,看看能不能更通達。後來拜了老師之後,確實在學習過程中練習過程中感覺到隸書與人的情懷接的比較緊密。在練習隸書的過程中發現漢字的魅力。因為在寫隸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的文字跟我之前學的文字不一樣。它與繁體字還不一樣,繁體字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還能夠掌握一個規律。但是隸書因為它當時所成書的年代比楷書更久遠。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心裡感受不同欣賞的層次也不同,所獲得的藝術享受也就不一樣了。但是,作為一幅書法作品來講,最基本的字法、筆法、墨法、章法都要有美的體現,整幅作品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我把這「四法」稱為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當然了,涉及到書法創作,有很多原則和因素,但這四法是最基本的,有了這四法,才能稱其為作品。
  • 阿拉伯文融合漢字書法 一氣呵成手法講究多
    張艾布:對,所以說現在在中國寫阿拉伯書法,一句話寫一幅字的時候,是根據中國的,比如說寫一個造型或者是寫一個漢字都可以寫出來,用漢字寫一個字,或用其他的字寫不出來,阿拉伯用阿拉伯語言或者是阿拉伯文字可以寫出一些中國漢字一類、造型一類的,或者說鷹、老虎之類的圖像都可以寫出來,比起其他的書法更有藝術感。
  • 書法家用本民族文字在紙上共書「羊」字(組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禮維):再過半個月就是春節,中國農曆羊年即將到來。在不久前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傳承》展覽上,各民族的書法家用他們本民族的文字在一張紙上同寫了一個「羊」字,表達對羊年到來的祝賀。這些別具一格的「羊」字,分別出自漢字、彝文、女書、蒙古文、藏文、傣繃文、東巴文及哈薩克文書法家之手。
  • 為何外國文化中沒有書法藝術,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特有產物?
    書法並不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全球的藝術表現形式,事實上,它只存在於中國和一些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在歐美等地都是沒有這種傳統的,他們雖然也講究寫字漂亮,但是並沒有將書法當成一種藝術形式。事實上,如今的國際市場上,書法的熱度雖然很高,但是它們的買家也往往都是中國人,曾鞏、蘇軾、宋徽宗,這些人的書法作品個個價值不菲,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中國人在買賣。有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除了中國文化的地區,其它地區都不講究書法藝術呢?書法不是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圖的畫,無行的舞,無聲的樂」嗎?
  • 書法臨摹是最消耗人的工作!很多人還不知道臨摹真正的意思
    在初學書法的時候,必須要懂得臨摹有很多注意事項,很多人粗枝大葉,學習的效果就很不好。書法是一個極其注重細節的項目,每一個微小的環節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結果不理想。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臨摹的具體細節。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做到一個字,慢。一開始,慢慢寫,和一個安靜的環境,是練習書法的必要條件。
  • 書法藝術必須是寫字的,又必須是講究形式、技法的
    「書法是以書寫文字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創作的,不寫字無以為『書』,這是一;糊塗亂抹則無以稱『法』,這是二。所以,書法藝術必須是寫字的,又必須是講究形式、技法的。」書法之創新,固當講求技法、形式,然不論風格之如何變態千萬,皆必以書寫漢字為基礎。
  • 65歲劉曉慶書法欣賞:見字如見人,用墨講究,字裡行間有法度
    關于欣賞書法這一個文化性的知識點,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也沒有一個真正關於它的定義。大家喜歡書法也是因為書法是一種文字藝術的美,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喜歡練書法,也不一定是要帶著某一種功利性進行,喜歡就是喜歡,是一個簡單的興趣愛好罷了。
  • 由文字構造的書法藝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獨到之處呢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在社會立足需有一技之長。所以說,在這個社會上,「手裡有活」有多麼的重要。就拿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會的寫字來說,如果你能寫得一手好字,別人對你的眼光看法自然也就不同,俗話不是說「見字識人」嘛。那麼這小小的字究竟能變換出多少玄妙的藝術呢?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中國書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由實用性的文字演變而來。後經幾千年的演變,為了使用方便和適應欣賞的要求,產生了不同的字體種類以及書寫風格流派。章草的代表人物有漢代的史遊、杜度、崔瑗(音院)、張芝、張旭等,三國時期有皇象、索靖等人。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漢代的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草聖」。歷代很多書法名家都善今草,象黃庭堅、趙孟、鮮于樞、祝允明、文徵明、徐渭、張瑞圖、傅山、王鐸等書法大師都留下了許多墨寶。狂草字的寫法和今草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寫得狂放、連帶、省略更多,最能體現書者狂放的性情。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一、中國書法在國外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十一、中國書法在國外日本人書法日本的書法稱書道。日本國有一個書道院,它的性質跟咱們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差不多,是政府領導下的一個人民團體,原書道院的院長大角凡澈是我的一個外國朋友,我們因書法結緣,至今都在保持聯繫。日本的書法一開始是從中國而來,據《日本書記》記載,是一個叫王仁的到達了日本,帶去了系統的漢字和漢文的典籍,因此這算是日本人學漢字的開始。後來日本與隋朝建立了邦交,隨著留學生和留學僧的歸國帶回了中國的書法,這大概就算是日本書法的起源了。
  • 中國十大國粹,第一名竟然是這個,其他很多人不知道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國的國粹,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非常具有文化內涵的國粹,其中有十個號稱中國十大國粹,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九名:剪紙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被稱為中國藝術的瑰寶,在西漢的時候就有了,藝術特色非常的重。第八名:圍棋這種智力遊戲是中國發明的,已經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古人所說的琴棋書畫,其中圍棋在古人的基礎教義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 你不知道的中國書法,日本人卻頭頭是道—摘錄《中國書法理論史》
    路召俠又與大家見面啦,今天路召俠要跟你們聊得可不是什麼娛樂圈八卦了,都知道書法是咱們中華的吧?但咱又了解這書法知識多少呢?路路的書法字還很難看,慚愧慚愧。不過呀,日本一位先生呢卻將咱們中國書法理解和了解的比咱們普通人透徹啊,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書法文化需靠我們代代相傳!下面就來看看這位中田勇次郎先生就唐代書法發展是怎麼說的吧!
  • 如何欣賞中國書法?
    近來越來越多的人表示看不懂藝術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且不談現在世界藝術的豐富性搞不明白,其實,中國藝術最典型的高峰書法藝術,大多數的人也沒有辦法領略其美感。在中國的藝術中,一直有一個很獨特的存在,就是中國的書法。說起書法,我們總是會聯想到文字,書法固然與文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從文字變為書法,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賦予美感的過程。文字是書法的載體,書法是文字的升化。
  • 「邪真失則」是書法的規矩,很多人都知道,卻無法解釋
    而對於書法來說,規矩、法度亦同等重要——沒有規矩的書法,絕對不是好書法。帶著「規矩」一詞,開始今天的文章:張懷瓘《書法用筆十法》之六「邪真失則」。邪真失則:邪即非正;真即正;失則即失去法則。難道正和非正便失去法則?好像不對,看來單從字面上解釋很難理解。
  • 中國書法時空觀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文字成為了文明、文化記錄與傳承、傳播的載體、工具。人類若不造文字,萬古長如夜,也就沒有文明史的記載、積累、發展。也就是說,文字的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人類生活生存、生產實踐、社會進步的記錄的工具而發現、發明的。隨著人類文化文明的不斷進步,文字除了最初的記錄功能,文字書法的美學需要,也就邁向了新臺階。文字與書法,須臾不可分離。
  • 學習「英文書法」10年 他用怪筆寫下這些美麗文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張白紙、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單詞或者一句話……最近,幾段有關「手寫英文」的小視頻在網上火了,字體之美令很多人感嘆「不敢相信是手動完成的」,稱之為「英文書法」。手寫英文作品。
  • 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書法的美不只是文字,換一種形式更令人震撼
    書法的美,往往被固化在文字美上。比如說某某人的字真漂亮。這都是書法的文字美。書法的美不止於文字,換一種形式表現,更美我們來看一看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上的一些書法作品:作者把碑刻和墨跡兩種形式放在了一起,把古樸和秀美放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對比,由此產生了另一種形式的書法美。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相傳,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裡的風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終日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並且從中獲得書法靈感,他每天不知疲倦的練字,不停的洗筆洗硯,最後竟然把山上的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池都染黑了。又一天夜裡,王羲之還在練字,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的滿地都是,但還是不滿意,後來實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