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不僅僅是提升語言能力,更要系統培養孩子的品格、思維、行為,教給孩子多元的知識。」11月28日晚,著名外語教育專家龔亞夫現身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分享「兒童英語學習與未來教育方向」,強調要通過語言教育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為在線英語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考與研究方向。
據悉,龔亞夫老師從事基礎英語教育30多年,現任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兒童教育與成長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等,參加編寫、改編、主編數套中小學英語教材,其中包括《PEP小學英語》、《新目標英語》、《新維度英語》等,並設計製作、主講數部大型電視教學片,如《走遍美國》、《澳洲之旅》等。
未來教育會發生什麼變化?龔亞夫老師在分享會中指出,今後的基礎教育會發生一個很大的轉變——每個學科將從本學科知識與能力體系轉向以立德樹人為總目標的學科教學體系。換句話說,每個學科將通過本學科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龔亞夫老師以體育教育為例,援引姚明的觀點,指出傳統概念中的「體育教育」僅僅局限於簡單的身體鍛鍊,而忽略了其教育本質——體育是個體塑造人格、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途徑。針對英語學科,龔亞夫老師提出,無論是學校和機構都應轉變英語教學理念,英語教育最終應實現多元目標,包括語言交流、思維認知,以及社會文化目標。
具體而言,多元目標英語課程將打破學科邊界,在英語教學場景中,融入品德與社會生活、生命與健康、數學、安全與應急、自然與環境、戲劇創作與表演、廢物利用設計、社交文明禮儀等多樣性話題,讓學生在多元目標英語課程中,吸收跨學科知識,提升個體核心素養。
同時,龔亞夫老師還強調,要通過「任務」發展核心素養。他贊同郭允漷的看法,「指向素養的學習必須是『真實學習』,『真實學習』必須要有真實情境與任務的介入。只有在真實情境下運用某種或多種知識完成特定的任務,才能評估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
「今後的考試將基於學生整體的發展,去進行形成性的評價,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包括他的行為習慣、思想、價值觀念、品德,這些叫做非語言因素。我們今後的考試,要超越目前的紙筆測試,才能真正考察學生的能力,而今後的評價,可以藉助信息技術,實現這個目標。」龔亞夫老師總結道。
正如龔亞夫老師在活動現場所強調的英語教育理念,麥奇教育科技也始終認為,英語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背單詞和學語法上,更重要的是在發展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包括邏輯能力、想像能力、自信心等。
讓英語教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融入靈動的跨學科學習,以及以任務為核心的教學路子,不僅是孩子的願望,也是教育從業者和社會的共同期待。在龔亞夫老師推動多元目標英語教育理念落地時,作為行業領先的在線教育品牌,麥奇教育科技也正以此為己任,藉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幫助孩子觸達最佳語言教育效果,助力行業的革新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