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倡導關注學生言語、邏輯以及空間認知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發展。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各方面智能飛速發展階段,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中,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對於促進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注學生個體,挖掘學生潛力
相關教師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全面了解,進而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形成對學生學習狀態的全面認識。只有掌握學生的整體狀況,才能挖掘學生沒有展示出來的學習潛力,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各種機會,使學生看到自身發展的更多可能性,進而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逐步提升自身素質。
初中教師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與學生保持友好關係,打破學生對教師的距離感與陌生感。教師應多參與學生的各類活動,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與學生的交談發現學生在課堂之外所具有的特點,從而看到學生身上更多的閃光點,進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師應將與學生交流的內容進行整理,並做出合理分析,建立起班級學生的專屬資料庫,在動態更新中發現學生的成長特點,以此為依據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尊重個體差異,制定明確目標
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特質,在同一班級內部,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現總是會有所差異,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所具有的差異成為影響課程效率的重要因素。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具備開放的教育心態,尊重不同個體的差異,傾聽不同建議與觀點,更加客觀地看待教學目標,在包容學生多樣性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能夠比較容易地觀察到學生之間所具有的差異,有的學生能夠很快「複製」教師的講解,掌握對應知識點,但有的學生卻總是「慢半拍」,需要多一些時間才能夠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類似差異不僅體現在學生語言能力方面,還體現在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面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預設不同的階段目標,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實現課程教學的整體目標。
開展合作實踐,提升綜合實力
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更加強調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多元智能理論注重促進學生不同素質的協同發展,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各項素質的基本水平與發展潛力,作為後續教學的參考。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應充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與其他學生合作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以及運用所學關照社會的能力等,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通過開展不同形式與內容的課堂合作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場所。
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當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需要教師更加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並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利用各種方式促進教學效率提高,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作者單位:河北省任丘市華北油田鑽二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16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