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是不滿意的,因此他在生活中也不會快樂。而一個人想要過得幸福並不一定要追求很多的名利和地位,其實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快樂。
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早就被鬱悶死了。但王陽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生活中往往過得不開心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做到這三點。而王陽明總結的內心的快樂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快樂,這三點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和研讀。
一、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養此心,就能經常覺察到心的存在,這就是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嗎?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不要為來來還沒有發生的事,耿耿於懷,心有煩惱,這樣只會加重自己的心事,讓自己越來越不快樂,只有適當的釋放自己,活在當下,你才會快樂。
二、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真正的快樂,是忘我的,是一種與萬物融為一體,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境界。
過多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們把快樂建立在欲望上,一旦欲望不能被滿足,也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心。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當一個欲望被滿足後,另一個欲望又會出現。這樣無窮無盡,欲望就會把我們拖向痛苦的深淵。所以我們要刨除自己內心的執念,才能夠獲得快樂。
讓自己回歸到自然之中,解放天性,才是真正的快樂。
三、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
我們做事情,但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去一分人慾,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捷便易啊!人的內心無窮無盡的欲望,只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痛苦。本心是簡單的,也是輕快的,灑脫的。快樂就是回歸自己的本心。
定期審視自己的人生,才發現,有那麼多佔據自己精力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任何價值。人生從來不是加法,而是減法
有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內心的欲望得到滿足而快樂,但是如果自己內心的欲望得不到滿足的話,他所得到的就是痛苦。
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這三點,那麼我們的生活會增添很多的樂趣,我們會生活得越來越快樂。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讀王陽明能涵養福報,修心養性,《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我們的人生導師,其中的修行法、識人術、處世法,幫助後人少走彎路。
我們現在的選擇,往往影響著我們的未來,讀書也一樣,讀一本好書,勝過行萬裡路,如果你對讀書很盲目,不妨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讀經典一定沒錯,不要做21世紀的糊塗鬼。
點擊上方商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