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一個人最高的品質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是善良。
當一個人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很多人都會誇讚他說他善良,說他擁有人世間最高的品質,我們都喜歡和善良的人打交道,同樣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成為寒冷冬天的一抹暖意。
但在《知行合一》中王陽明提出了一個觀點:「長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
「長善」是什麼?「長善」就是沒有原則的善良,以為一直持續付出、寬容的善良能夠幫助一個人,殊不知當善良變得沒有限制的時候就是「大惡」。
「大善」則是天地之間的善,在天地間所有人有可能會被老天眷顧,但也會被老天棄之不顧,因為天地的善是最無情的善,一個人的好壞全憑自己的造化。
王陽明:「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應該是點到為止。」
當我們行善事的時候,不要一味的不計後果的施善,尤其要牢記善良是需要分人的,對於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我們的善,不僅無法改變他還有可能會為我們惹禍上身。
一、最好的善良是扶弱
王陽明: 「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是懂得扶持弱勢群體。」
我們身邊不乏缺少一些老弱病殘的群體,這些人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他們活的很辛苦、也很卑微,面對這群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善良去幫助他們、改善他們的生活。
如果,在弱勢群體中出現「爛泥扶不上牆」的人,我們在給予恰當的幫助之後也要及時收手,否則我們的善良就會變成大惡。
二、最好的善良是濟貧
王陽明: 「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是懂雪中送炭。」
人活一世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對於正處在落魄和貧困中的人,我們的一點善意對於他們就是天大的幫助,當我們身邊的人陷入生活的困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懂得濟貧,幫助他們慢慢站起來,讓生活重新走向正軌。
當然,在濟貧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一個觀點「救急不救窮」,一個人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原因而落魄,但如果他一直窮就證明他的窮肯定是有原因的。
三、最好的善良是慈悲
王陽明: 「人世間最好的善良,是擁有一顆慈悲之心。」
善良是人世間最高的品質,擁有一顆慈悲心便是擁有人世間最高的品質。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就是為自己存功德,不僅快樂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
要知道「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慈悲心,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小小的善舉都能夠讓我們生活更加的有意義。
人生在世一定要讀一讀王陽明!
王陽明,明朝第一大儒,他開創的「陽明心學」更是受到海內外許多名家的追捧,清朝重臣曾國藩就深受其「心學」思想的影響,傳世至今在日本依舊有「一生伏首拜陽明」之說,日本經濟之父稻盛和夫更是將自己對心學的感悟寫成了一本名叫《心》的書,繼續向新一代年輕人傳授「心學」思想的厲害。
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孔聖人另一位就是王陽明、王聖人,還有半個就是深受王陽明「心學」影響的曾國藩,王陽明之所以能被世人稱之為聖人,正是因為他的「心學」思想非常的實用,對人生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人活一世,世間有太多嘈雜之事擾亂我們的心智,一旦心不夠堅定、不夠通透,人生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倒黴事,人為什麼會走黴運?究其根本就是心不夠堅定,沒有守住自己的底線,所以好運才會消失。
所以,我們就需要修心,王陽明的「心學」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隨時隨地修心,幫助我們把內心變得更加強大,心如磐石塵世間萬事萬物便沒有能打敗我們的。
學習王陽明「心學」就一定要了解「心學」的發展和「心學」到底是什麼,所以就需要讀一讀王陽明的傳記《知行合一》和心學第一書《傳習錄》。
《知行合一》:記錄王陽明勵志的一生是如何「由凡至聖」怎麼從人生低谷邁向萬丈光芒;《傳習錄》:一本則是通過記錄王陽明的書信與語錄,傳授王陽明心學智慧與哲學思想。
無論你是什麼人,身處何處,身居何位,只要你內心有過浮躁的時候,就需要修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心變得愈發強大,或許可以改變你現在的生活,讓你的生活少一點煩惱。
人生多讀一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