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回了蘇州。獨自一人,少了依附,生活開始真正歸入有序。每天早睡早起,三餐不落,偶爾也會運動。沒有什麼雜事瑣事,看書、學習的時間無比充裕。有時候查資料讀文獻到思維混沌偏頭痛,有時候看看閒書和電影就是一整天。這或許是我今年所過的,最輕鬆、最飽滿的一段日子。
我經常在中午慢悠悠地走去食堂,吃窗口打的小碟飯菜。有時是用土豆或鵪鶉蛋一起燒的肉,小塊的,味道甜而濃厚,有時是一顆小拳頭大小的紅燒肉圓子,混了薑末,香甜、微鹹。再配一兩個素菜,就可以吃得很舒服。
傍晚在宿舍陽臺上活動時,可以看到籃球場上方的天空,黃的橘的紅的雲霞,有水晶糖塊般的色澤和脆感。天黑下來了,就去操場跑步,路邊的欒樹在黑暗中只顯出一個溼鬱的暗影。此時抬頭,能看到絲絲縷縷的雲在夜空中遊弋,詭譎而又奇異。
籃球場上的夕陽
在這個回歸的九月,這些普通平淡的日常,於我,都是久違而珍貴。
我向來是不太愛下雨天的。但九月的雨下了一場又一場,我在宿舍裡,聽著窗外的雨聲淅淅,也不覺得惱。樓下樟樹的葉子被雨水淋得透亮,空氣溼潤、涼爽。遠遠地,還有鳥雀的叫聲,但隔了一層雨,模模糊糊的,聽得不太真切。
想著,這樣的天氣,去逛逛獅子林是再好不過的了。園裡的假山石在雨中會呈現出古樣的墨色,深淺濃淡,都是雨水的點染。而松樹枝上會掛滿晶瑩的小水珠,風一吹,就簌簌抖落,落成一池的玉屑和星光。
去誠品那天,也是一個雨天。但回來時,雨已經早早停了。我下了公交車,往校門去。地面半乾,空氣潮潤且清潔,整條街上,闃無一人。小河邊的松樹上凝滿細密的雨珠,在路燈下,毛茸茸亮晶晶的,像滿樹碎金。走在路上,路燈一盞一盞在我前方亮著,恍然間,我覺得好像全世界的光都照在我身上了。我簡直要跳起舞來。
獨墅湖邊看看雲
這種細微的、零星的、未及時說與人聽的快樂,我都留給我自己了,連著那些同樣未能言說的悲傷一起。它們長在我的身體裡,成為了我的秘密。
桂花好像是在一夜之間開放的。小小的鵝黃色花朵,一簇簇地、細碎碎地綴滿枝頭,帶來鋪天蓋地的香。一年四季,有那麼多的花兒,但我最愛聞桂花的香,甜甜暖暖的,讓人安心。
蘇州人最愛以桂花入饌。白糯糯的糕團上,是要點綴桂花的;熬得濃稠瑩潤的糖粥,要撒桂花添香;夏末秋初上市的鮮靈雞頭米,要用桂花、冰糖同煮,才最有滋味;冬至時節要喝的桂花冬釀酒,必是浮著一星一星淡黃的桂花的。街上賣的現蒸的熱騰騰的桂花糕,口感蓬鬆,香氣更濃。其他如桂花糖藕、桂花酒釀小圓子,也是最平常的吃法了。
蘇州滿城桂花香
我愛吃桂花食。由桂花製成的食物,都是甜口,又多配有糯米,香香甜甜糯糯,最撫人心。家裡的老月餅,餡兒裡也有桂花,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甜香。我最喜歡。關注的美食博主最近做了桂花千層,受到啟發,想回家試著做個桂花戚風。軟軟綿綿的戚風蛋糕加上香香甜甜的桂花奶油,一定美味得直上雲霄。
這個月,閒書看了六七本。麥家的《人生海海》長而無聊,看到後面簡直是折磨。餘秀華的《無端歡喜》瑣碎而無味,遠不如她的詩歌有靈氣。葡萄牙人佩索阿的詩文集《坐在你身邊看雲》偶有佳句,但許是外譯的原因,文字流於平庸,不怎麼美。這幾本書,都不推薦。
《南貨店》和《王考》
張忌的《南貨店》在一家20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南貨店展開,描摹舊時世情、街景、人像,頗有江南地域風味,是我鍾愛的題材。但後半部的敘述驟然轉入官場,飯局酒會,拉扯周旋,看得人疲憊。童偉格的《王考》讓人驚喜。他筆下的故事多發生在海濱山村,人物面孔模糊,時間開合自由,非日常話語帶來獨特的魔幻性和夢境感,盡顯意識的奇異和瑰麗。
《樹猶如此》收錄了多篇白先勇先生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文章。或憶舊人,或記師友,或談文學創作,都是赤誠表達。我最愛他的《樹猶如此》這篇,雖是懷緬至愛之人,但無一字帶血帶淚,疏疏筆觸,只言兩人修園種樹,飲酒吃蟹,輾轉奔波,尋醫問藥。直到末了,才落筆一句:「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愣愣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補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讓人的心,猛地一痛。
《樹猶如此》和《泥與焰》
本月看的書中,我最愛的是黑陶的《泥與焰》。整本書寫的都是舊時江南的鄉野物事,文字質樸而滾燙,充滿了蓬勃的詩性。
我讀過許多人寫江南的文字,或是只平鋪直敘,或是只堆疊意象,或是只自顧抒情,大多都不得精魂。而黑陶生在江南、長在江南,他洞悉江南鄉鎮的一切細節。那些蓬生的故鄉記憶,那些潮潤的少年往事,訴諸筆端,即是滿紙深情。他的這些私人化的書寫,是一部真正的、有靈有魂有神性的南方筆記。
看到《南方》一篇,歌單正好播到達達的《南方》
電影看了十來部,都很喜歡。我尤其愛《新龍門客棧》,情仇,俠義,痴嗔,愛怨,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張曼玉的金鑲玉最為迷人。她在大漠屋頂上赤身歌唱,裹著幡旗與初見的男子大膽調笑,丰韻嫣然。她的風騷在體態,撩人的蜜意在眉在眼,而甜媚在骨。你說她圓滑世故,最善逢場作戲、最好一夜風流吧,可她偏偏要在亂箭中取了他人的信物交還,偏偏要一把火燒了客棧,追隨所愛之人浪跡天涯。
世間女子千千萬,我唯獨偏愛這種看著嬌柔軟媚,實則硬朗颯爽、有著一腔孤勇的女子。
《新龍門客棧》裡的張曼玉,絕美
《秋天的童話》是近期看過的最舒服的一部愛情片。鍾楚紅一頭蓬蓬鬆鬆的短髮,兩頰粉撲撲,帶著幾分天真、嬌憨和可愛。周潤發邋遢痞氣,天生的熱血樂天派。兩個人在異國他鄉,樓上樓下,是極容易發生愛情的。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平淡溫暖,像一杯熱茶,熨著內心。
《秋天的童話》,兩人都超可愛
看了一部紀錄片,1980年日本拍的《中國之食文化》。極真誠極珍貴的影像,構圖雅致,旁白樸實,沒有多餘的支線,食物是絕對的主角。片子不僅記錄了北京、廣州、江浙滬和四川這四地的飲食文化,而且一併帶出了這些省市在那個年代所特有的社會風貌。那時候街上還沒有花花綠綠的招牌和漫天飛舞的塑膠袋,去菜市場的人,人手一個小籃子。物質清貧,人們對待食物,都是敬重且愛惜。
《中國之食文化》
我的九月,大抵就是這些。生活開始回到正常的軌道,一個人怡然自處。謝謝你讀到這裡。提前祝中秋快樂哦。
More
時光的胎記 | 八月雜記
等不到的晴天,要做自己的小太陽 | 七月雜記
衝進夏天的陽光裡 | 六月雜記
一點點的光,一點點的甜 | 五月雜記
平凡生活的驚喜,都發生在晴日裡 | 四月雜記
熱愛當下,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事 | 三月雜記
門外的春天,是長在我身體裡的一片雲彩 | 二月雜記
在春天來臨之前,抱緊自己 | 一月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