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處的時刻 | 九月雜記

2021-02-17 九夏和三冬

 

九月,回了蘇州。獨自一人,少了依附,生活開始真正歸入有序。每天早睡早起,三餐不落,偶爾也會運動。沒有什麼雜事瑣事,看書、學習的時間無比充裕。有時候查資料讀文獻到思維混沌偏頭痛,有時候看看閒書和電影就是一整天。這或許是我今年所過的,最輕鬆、最飽滿的一段日子。

 

我經常在中午慢悠悠地走去食堂,吃窗口打的小碟飯菜。有時是用土豆或鵪鶉蛋一起燒的肉,小塊的,味道甜而濃厚,有時是一顆小拳頭大小的紅燒肉圓子,混了薑末,香甜、微鹹。再配一兩個素菜,就可以吃得很舒服。

 

傍晚在宿舍陽臺上活動時,可以看到籃球場上方的天空,黃的橘的紅的雲霞,有水晶糖塊般的色澤和脆感。天黑下來了,就去操場跑步,路邊的欒樹在黑暗中只顯出一個溼鬱的暗影。此時抬頭,能看到絲絲縷縷的雲在夜空中遊弋,詭譎而又奇異。

籃球場上的夕陽

在這個回歸的九月,這些普通平淡的日常,於我,都是久違而珍貴。

 

我向來是不太愛下雨天的。但九月的雨下了一場又一場,我在宿舍裡,聽著窗外的雨聲淅淅,也不覺得惱。樓下樟樹的葉子被雨水淋得透亮,空氣溼潤、涼爽。遠遠地,還有鳥雀的叫聲,但隔了一層雨,模模糊糊的,聽得不太真切。

 

想著,這樣的天氣,去逛逛獅子林是再好不過的了。園裡的假山石在雨中會呈現出古樣的墨色,深淺濃淡,都是雨水的點染。而松樹枝上會掛滿晶瑩的小水珠,風一吹,就簌簌抖落,落成一池的玉屑和星光。

 

去誠品那天,也是一個雨天。但回來時,雨已經早早停了。我下了公交車,往校門去。地面半乾,空氣潮潤且清潔,整條街上,闃無一人。小河邊的松樹上凝滿細密的雨珠,在路燈下,毛茸茸亮晶晶的,像滿樹碎金。走在路上,路燈一盞一盞在我前方亮著,恍然間,我覺得好像全世界的光都照在我身上了。我簡直要跳起舞來。

獨墅湖邊看看雲

這種細微的、零星的、未及時說與人聽的快樂,我都留給我自己了,連著那些同樣未能言說的悲傷一起。它們長在我的身體裡,成為了我的秘密。

 

桂花好像是在一夜之間開放的。小小的鵝黃色花朵,一簇簇地、細碎碎地綴滿枝頭,帶來鋪天蓋地的香。一年四季,有那麼多的花兒,但我最愛聞桂花的香,甜甜暖暖的,讓人安心。

 

蘇州人最愛以桂花入饌。白糯糯的糕團上,是要點綴桂花的;熬得濃稠瑩潤的糖粥,要撒桂花添香;夏末秋初上市的鮮靈雞頭米,要用桂花、冰糖同煮,才最有滋味;冬至時節要喝的桂花冬釀酒,必是浮著一星一星淡黃的桂花的。街上賣的現蒸的熱騰騰的桂花糕,口感蓬鬆,香氣更濃。其他如桂花糖藕、桂花酒釀小圓子,也是最平常的吃法了。

蘇州滿城桂花香

我愛吃桂花食。由桂花製成的食物,都是甜口,又多配有糯米,香香甜甜糯糯,最撫人心。家裡的老月餅,餡兒裡也有桂花,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甜香。我最喜歡。關注的美食博主最近做了桂花千層,受到啟發,想回家試著做個桂花戚風。軟軟綿綿的戚風蛋糕加上香香甜甜的桂花奶油,一定美味得直上雲霄。

 

這個月,閒書看了六七本。麥家的《人生海海》長而無聊,看到後面簡直是折磨。餘秀華的《無端歡喜》瑣碎而無味,遠不如她的詩歌有靈氣。葡萄牙人佩索阿的詩文集《坐在你身邊看雲》偶有佳句,但許是外譯的原因,文字流於平庸,不怎麼美。這幾本書,都不推薦。

《南貨店》和《王考》

張忌的《南貨店》在一家20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南貨店展開,描摹舊時世情、街景、人像,頗有江南地域風味,是我鍾愛的題材。但後半部的敘述驟然轉入官場,飯局酒會,拉扯周旋,看得人疲憊。童偉格的《王考》讓人驚喜。他筆下的故事多發生在海濱山村,人物面孔模糊,時間開合自由,非日常話語帶來獨特的魔幻性和夢境感,盡顯意識的奇異和瑰麗。

《樹猶如此》收錄了多篇白先勇先生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文章。或憶舊人,或記師友,或談文學創作,都是赤誠表達。我最愛他的《樹猶如此》這篇,雖是懷緬至愛之人,但無一字帶血帶淚,疏疏筆觸,只言兩人修園種樹,飲酒吃蟹,輾轉奔波,尋醫問藥。直到末了,才落筆一句:「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愣愣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補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讓人的心,猛地一痛。

《樹猶如此》和《泥與焰》

本月看的書中,我最愛的是黑陶的《泥與焰》。整本書寫的都是舊時江南的鄉野物事,文字質樸而滾燙,充滿了蓬勃的詩性。

我讀過許多人寫江南的文字,或是只平鋪直敘,或是只堆疊意象,或是只自顧抒情,大多都不得精魂。而黑陶生在江南、長在江南,他洞悉江南鄉鎮的一切細節。那些蓬生的故鄉記憶,那些潮潤的少年往事,訴諸筆端,即是滿紙深情。他的這些私人化的書寫,是一部真正的、有靈有魂有神性的南方筆記。

 

看到《南方》一篇,歌單正好播到達達的《南方》

電影看了十來部,都很喜歡。我尤其愛《新龍門客棧》,情仇,俠義,痴嗔,愛怨,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張曼玉的金鑲玉最為迷人。她在大漠屋頂上赤身歌唱,裹著幡旗與初見的男子大膽調笑,丰韻嫣然。她的風騷在體態,撩人的蜜意在眉在眼,而甜媚在骨。你說她圓滑世故,最善逢場作戲、最好一夜風流吧,可她偏偏要在亂箭中取了他人的信物交還,偏偏要一把火燒了客棧,追隨所愛之人浪跡天涯。

世間女子千千萬,我唯獨偏愛這種看著嬌柔軟媚,實則硬朗颯爽、有著一腔孤勇的女子。

 

《新龍門客棧》裡的張曼玉,絕美

《秋天的童話》是近期看過的最舒服的一部愛情片。鍾楚紅一頭蓬蓬鬆鬆的短髮,兩頰粉撲撲,帶著幾分天真、嬌憨和可愛。周潤發邋遢痞氣,天生的熱血樂天派。兩個人在異國他鄉,樓上樓下,是極容易發生愛情的。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平淡溫暖,像一杯熱茶,熨著內心。

《秋天的童話》,兩人都超可愛

看了一部紀錄片,1980年日本拍的《中國之食文化》。極真誠極珍貴的影像,構圖雅致,旁白樸實,沒有多餘的支線,食物是絕對的主角。片子不僅記錄了北京、廣州、江浙滬和四川這四地的飲食文化,而且一併帶出了這些省市在那個年代所特有的社會風貌。那時候街上還沒有花花綠綠的招牌和漫天飛舞的塑膠袋,去菜市場的人,人手一個小籃子。物質清貧,人們對待食物,都是敬重且愛惜。

 

《中國之食文化》

我的九月,大抵就是這些。生活開始回到正常的軌道,一個人怡然自處。謝謝你讀到這裡。提前祝中秋快樂哦。



More

時光的胎記 | 八月雜記

等不到的晴天,要做自己的小太陽 | 七月雜記

衝進夏天的陽光裡 | 六月雜記

一點點的光,一點點的甜 | 五月雜記

平凡生活的驚喜,都發生在晴日裡 | 四月雜記

熱愛當下,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事 | 三月雜記

門外的春天,是長在我身體裡的一片雲彩 | 二月雜記

在春天來臨之前,抱緊自己 | 一月雜記

相關焦點

  • 蓓蓓美國疫情雜記(八) —— 不說再見
    尤其是那麼多朋友,包括那些文學功夫遠在我之上的,主動轉發朋友圈;讓沒見過大世面的我一時來勁了,竟高自標置,產生出使命感來。於是連篇累牘作文,寫疫情中的所見所聞,試圖讓國內同學和朋友從中了解些美國人文。然日趨緊張的中美關係,嚇得我一頭縮進世外桃源裡。我本芸芸眾生中一個小小分子,何必給自己添堵?再寫,有違於我的寫作初心。
  • 九月九日重陽節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 又到九月九,重陽夜要喝酒|這九月九的酒,到底是什麼酒?
    文/喬平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可是,你想過沒有,歌詞中唱到的九月九重陽夜沒有酒,這九月九的酒,到底是什麼酒呢?大家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在古代,重陽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易經》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古人認為,重陽是個非常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具體是怎麼慶賀的呢?
  • 「三禮」會讀簡報 | 第009期 |《禮記註疏》之《雜記(三)》
    《雜記》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的情況,但是在父親大祥祭之時,孝子仍須先為父親舉行除服之祭,然後再穿回應為母親服喪時所穿的相關喪服。聶崇義《新定三禮圖》中的「斬衰衣」圖2、身有父母之喪,而諸父、昆弟死孝子在為父母服三年喪之時,如果有死去的期(一年)或大功(九月)的諸父或昆弟將要除喪,則先為他們舉行除服之祭,然後再穿回原來的相關喪服。
  • 非人哉:九月「白富美」巔峰時刻,資產身價過億,白馬王子迎娶!
    不僅如此,就此成為了「白富美」的九月還被引誘上了一枚白馬王子,可見,九月此生的巔峰時刻到來了!九月出手相救,好運滾滾來!麒麟小吉被馬路上的井蓋兒卡禿嚕了角,卻湊巧讓九月撞見了。這小吉雖說是角大,但怎麼著也不可能倒立著被卡了角,這一點著實令人疑惑。
  • 你好九月,心懷希望,花自盛開
    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歇,年輪的轉動從未停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九月的鐘聲就已響徹大地。渾渾噩噩中,這一年就已經走完了三分之二。多想留住時間,多想重新再來,可偏偏什麼也留不住,什麼也得不到。時間走得太快,一切發生的太突然,讓人應接不暇,也讓人叫苦連連。
  • 【前端雜記】20200211
    這種業務場景是頁面自刷新的時候可以考慮用到的。本期雜記由@飄飄分享。
  • 疫期雜記--1 席捲全球的冠狀病毒來了
    疫期雜記目錄:1 席捲全球的冠狀病毒來了         疫期雜記二十分鐘後,女兒終於交處了她的答卷。和老公邊讀邊暗自偷笑,預料之中,溫室裡長大的美國華裔孩子,如香蕉般皮是黃的,心已是白的,單純可愛,就她列的這些東西估計兩個星期都熬不過。
  • 九月初九,一起來品詩詞之美,過《詩意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為什麼叫重陽?很多人認為與《周易》有關,《周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到了九月九日這天就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因此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在古代又叫「重九節」、「九月九」、「菊花節」、「登高節」。重陽節的起源很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發源,那時候就叫 「重陽」「九月九」「九日」。
  • 【獄中雜記】八 狗血愛情
    -推薦閱讀山西自駕遊記:地上穿越三千年山東自駕遊記:齊魯興衰各有時【獄中雜記】 七 生不如死【獄中雜記】 六 監視居住【獄中雜記】 五 張老闆【獄中雜記】 四 付局長【獄中雜記】 三 吳博士【獄中雜記】 二 小和尚【獄中雜記】 一 初進看守所關於拉達克:事實和觀點特色式愛國:雞賊和自戀的道具統一與分裂自古以來:大陸和臺灣的關係變遷中美軍艦「對抗」: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南海問題?
  •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闢邪習俗及禁忌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古人認為數字「九」為老陽,農曆九月初九乃是所謂「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禁忌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的形成,傳說與漢代學道成仙的費長房及弟子桓景有關,據《後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費長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從壺公入山學仙,能醫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嘗學於長房。
  • 《侍衛官雜記》作者與周公館的淵源
    195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侍衛官雜記》等。抗戰時期,周恩來是中共駐重慶的最高代表,由於深孚眾望,首都各界尤其是進步人士出於尊崇,都親切地稱周恩來為「周公」。他在市區工作、生活的曾家巖50號,被稱之為「周公館」。《侍衛官雜記》是一本日記體小說,作者署名宋喬,他和周公館究竟有什麼淵源?且待筆者娓娓道來。
  • 九月九重陽節在北京去哪登高?乾隆帝就曾多次攜令貴妃來此並厚賞
    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載:「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三國時曹丕《九日與鍾繇書》稱:「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隋唐名醫孫思邈《千金方·月令》也記載到:「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歸。」
  • 揭西上砂旅深鄉親莊兆雲的鄉土文化著作《山鄉雜記——上砂莊氏...
    《山鄉雜記》出版 李維照、莊發榜 近期,揭西上砂旅深鄉親莊兆雲的鄉土文化著作《山鄉雜記——上砂莊氏軼事》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發行。 全書約15萬字,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述了揭西縣上砂鎮自南宋末年迄今七百多年來的歷史沿革、族群記憶、文化傳承、風俗習慣、人物故事等,勾勒出山鄉文化的演化和嬗變過程,並對山鄉的未來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了作者對故鄉風土人情的熱愛之情。
  • 八月再見九月你好說說朋友圈寄語大全 九月你好唯美圖片簡短句子...
    【1】九月你好朋友圈說說_九月你好唯美句子1. 九月的鄉村,是農人彈奏的樂章。2. 九月的月,就是一雙柔美的眸子,把不盡地愛戀賦予了塵世間多情的蒼生。雖無菊花遍地金黃,也未嘗有時間去梁子湖品蟹,但拂簾而入的陣陣涼風卻在斜風細雨處吹來一曲清悠。6.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後乘著一簇飛掠過山谷離開。7.
  • ​元偉丨​明代文言小說《西京雜記》《續巳編》為偽書考
    一、《西京雜記》 此《西京雜記》非舊題葛洪所著之漢晉間小說,而是明人小說,又名《西墅雜記》(如《中國古籍總目·叢書部》第2冊雜纂類「明代·叢10100058」條、《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叢部》彙編叢書類「類編古今名賢匯語」條著錄),題楊穆著。
  • 九月是個豐收的季節
    九月是個豐收的季節,經過七月八月的錘鍊,才成就了碩果纍纍的九月。九月的柿子熟了,甘甜可口。九月份是吃柿子,賞桂花的時刻,小廳小院的,柿子樹碩果纍纍的,掛滿枝頭,看這格外的喜慶,很有秋天的意境,豐收了,猶如一副油畫一樣的美。
  • 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知多少?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九月九,重陽節,是時候了解一些你不知道的菊花知識啦!來看看吧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產量居首是日本皇室的國花也是中國很多城市的市花太原、中山、 湘潭、 開封……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徵人們常把九月稱「菊月」「九」與「久」同音故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賞菊花、飲菊花酒更有意義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早期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寫道「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在道教文化中,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所以道教中的仙真多選擇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教認為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