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根本書籍知多少 | 打卡精選

2020-09-06 新網師



審核 | 楊茜

編輯 | 張翠琴

第二講,教師專業閱讀預習題的作業一是「站在當下,思考自己的根本書籍是哪本書?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本書是你的根本書籍?課程組十分願意聆聽你和該書之間的故事。」

第三講,什麼樣的書籍是根本書籍呢?魏老師對此也做出了解釋:根本書籍,也稱原典型書籍,是指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成其專業思維方式的經典書籍。此外,那些大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現過深刻地影響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氣質的書籍,也被稱為根本書籍。

第二講,教師專業閱讀預習題的作業一是「站在當下,思考自己的根本書籍是哪本書?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本書是你的根本書籍?課程組十分願意聆聽你和該書之間的故事。」

第三講,什麼樣的書籍是根本書籍呢?魏老師對此也做出了解釋:根本書籍,也稱原典型書籍,是指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成其專業思維方式的經典書籍。此外,那些大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現過深刻地影響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氣質的書籍,也被稱為根本書籍。

161412馬冬梅老師的根本書籍——《給教師的建議》


2019年我學習了《給教師的建議》課程,買了這本書,為了完成預習作業,在馮美娣老師的引領下,開始進行專業的閱讀。當我翻開的目錄,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的每一條建議,都是在教育教學中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我發現自己竟然第一次被一本專業的書籍吸引,覺得每一個章節都是我所要尋找的答案,我迫不及待的去閱讀,都不知道先從哪一個問題開始讀起。深入閱讀後發現,每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例和深入淺出的分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還有具體的實施方法。這讓我原本混沌的腦袋自然的把之前學過的碎片性的知識和方法形成了系統:原來的點逐漸形成了線,線與線又形成了面,面與面又形成了體。一下子可以解決原來在頭腦中存在的幾乎所有的問題。知識之間的打通就在讀這本書之後產生了,我第一次有了恍然大悟、醍醐灌頂的感覺。有很多我一直探索的問題,竟然在這裡得到了印證。比如學生為什麼不會思考,我經過研究思維困難學生,發現學生之所以思維遲滯,是因為她很少接觸周圍的世界,不知道事物之間的聯繫,所以導致解決應用題困難,我給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讓家長多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小事。當時我還以為自己獲得了一項重大的發現,異常興奮。沒想到早在近百年前蘇霍姆林斯基就已經有深刻的認識了。我雖然不是首創,但是我的發現竟然能夠和著名的教育家的理論相一致,也足夠讓我產生職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幸福指數陡然攀升。

我曾經像無頭蒼蠅一樣,苦苦追尋的答案,竟然都在《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裡面。這真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我早就知道這本書,然而我卻用了20年的時間才找到了這個開啟我的教育專業大門的鑰匙。20年,整整20年的寶貴時光就這樣失去了。我為逝去的時光感嘆,為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而感嘆,但又馬上清醒過來,告訴自己:失去的無法補救,我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我應該從閱讀教育經典入手,從學習理論入手,結合實踐,來不斷的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184230馬增信老師鍥入生命的根本書籍——《清單革命》

我選擇《清單革命》作為自己的根本書籍。理由是:這是改變了我思想和學習走向的書籍,它為我的人生打開另外一扇窗,讓我感受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正是因為這本書,重構了我的認知,讓我走向真正的閱讀。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給《清單革命》的推薦語是:在生活節奏日益快捷、社會分工日趨多元的現代社會,如何才能做到這樣的從容?本書提供了一個簡潔易行的清單工具,讓古老的東方從容智慧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一個載體。作者阿圖·葛文德說,清單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場觀念的革命。用清單,持續、正確、安全地把事情做好,擺脫高速生活的混亂、無序、和迷茫。在我看來,清單,也是一種讀書方式。用清單,可以對自己的讀書生活進行有序管理,有效監督,最大限度的避免讀書的倦怠、隨意性和盲目性。

受《清單革命》一書的啟發,2019年9月3日,我開始嘗試為自己訂立《學習清單》。這張簡單的清單,我一直堅持到現在。這一張小小清單,已經伴隨我走過了360多天。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我想,對於一個成人,自我管理還是應該能夠做到的。所以,我想依靠《學習清單》,把自己一天的學習規範一下。在學習清單中,涵蓋了一天的四個階段: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其實,時間段沒有必要那麼嚴格的劃分和執行。因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們只能抓住最容易支配時間進行讀書學習。也正是這張不起眼的清單,讓我無論是在外講學,外出診病,住院治療,還是忙亂的「帶娃」生活,單位緊張的工作任務中,我都能比較好保持讀書的習慣,沒有一天放棄讀書,讀書也在這個過程中成為我的生活日常。可以說《清單革命》不僅改變了我的學習習慣,也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2020年5月11日,因突發耳聾,我決定去濟南齊魯醫院進行診療。我的一日軌跡如下

早6:00起床,聽《學習強國》,並完成任務;

早7:30早餐 聽《得到》「羅胖精選」;

早8:30騎共享單車去汽車站(原來一直利用牙耳機聽書,現在耳朵出了問題,沒有使用)

9:00-10:30分,侯車,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下冊375-393

10:30—14:30 乘車到達齊魯醫院,看新網師公眾號、啃讀者,構思文章《你本不優秀,只是假裝優秀而已》;

15:00-17:00 候診,簡單吃午飯,間隙看《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394-419 273-293

17:30-20:00等計程車,看書,返回武城,其中,等車期間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294-327

20:30—23:30 休息,晚飯。投屏觀看《學習強國》慕課《薪火相傳·中國傳統哲學通論》1-4 共計200分鐘

這是特殊的一天,也是平凡的一天。一張張密密麻麻的清單真實記錄了我360多天學習的軌跡。一張小小的清單,既是一種規矩,更是一種自我監督的警省。

魏老師說過:不是所有老師都擁有自己的根本書籍。許多老師終其一生都被流俗所影響,漂浮於詞語之中而不自知。郝老師也說過: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提倡每天至少閱讀1小時,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能有多少?
我很慶幸,我努力堅持做到了。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清單革命》對我的影響。我感覺它已深深鍥入我的生命深處,成為我精神人格的一部分。《清單革命》作為我的根本書籍,應該是實至名歸。雖然我的覺醒時間有些晚,但我仍然是幸運的。我也將在知性閱讀路上繼續探索,堅持走下去。

199405徐麗敏老師迷茫中啟航的書籍——《靜悄悄的革命》

朱永新教授這樣描繪新教育彼岸的模樣:「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長大的孩子,從他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 閱讀朱永新教授的話,欣賞文字美的同時總是發人深思、令人警醒。教育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就是不求回報的辛苦付出。教室是一頭挑著課程,一頭挑著生命。教師就是肩負重任的挑者。教師是培養人才的引領者,而學生卻不是裝知識的機器。又是簡單而容易理解的道理,但要具體去實施,還是需要行動來證明。因此,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從書中學到的不僅是知識,而是要把知識變成智慧,用智慧的頭腦去「種樹」、「成林」、「參天」、「成材」。我就為這樣的目標努力耕耘、不斷閱讀。但是,由於之前自己沒有高人的指點、沒有理論的指導、沒有重要的他人幫扶,閱讀一直停留在文學類消遣、故事類娛樂等的淺閱讀,即使手捧專業書籍,也是為了完成任務一知半解地走形式。就這樣荒廢了大把的閱讀時間,浪費著大好的閱讀時光,還自以為是個愛讀書的人。走進了新網師後,有種被自己愚弄的感覺:活了大半輩子,竟然不會讀書,不知道怎樣讀書!

是《靜悄悄的革命》把我從迷茫的閱讀中「撈」上岸,被郝老師重新修整,重新建構,讓經典走進生命,開啟新的航行。是《靜悄悄的革命》讓我重新啟航,而且不僅看到了航線沿途無限風光,還真正領略到海上航行的艱難。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雖然風浪兇險,暗礁湧動,但是「船長」和「舵手」以及「船員」們的團結一致,讓我這個新水手學會了遊泳,不再握著一張教育的舊船票,重複昨天的故事。從《靜悄悄的革命》開始,每天堅持打卡,每天倒逼閱讀輸入再輸出,要求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和別人比,和自己的過去比。現在的我,雖然沒有遇見更好的那個自己,但一定是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因此,遇見《靜悄悄的革命》,遇見了「明亮」,重新起航……

你的根本書籍是哪本書呢?記得在第二次預習作業中記錄下你最真實的思考,別忘了9月2日晚23:59提交哦!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將慎重選稿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

相關焦點

  • 春花秋月何時了 秋季成語知多少
    【春花秋月】 來源: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詩詞朗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 千古傑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竟是後主李煜的絕命詞!
    千古傑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竟是後主李煜的絕命詞! 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 春花秋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出自: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指春秋佳景。春花秋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成語釋義: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成語出處: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說說「空杯心態」| 網師打卡
    現在學了懷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後,才知個人的認知的最佳狀態,是始終處於一個開放狀態,要接受「生動活潑的知識」,才能成為具有活躍的思想並能夠靈活運用他的知識的人。這樣他才不會過早被「呆滯的思想」填滿大腦,堵住專業持續發展的道路。由此,我也更能深入理解郝院長的一再叮囑:在新網師學習,一定要有「空杯心態」!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我與詞牌《虞美人》第一次接觸《虞美人》這個詞牌是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後愛上了這個詞牌長短交替的節奏、錯落有致的音律和平仄轉換間的流暢自如。後來又讀了這個詞牌下的許多作品,也嘗試著創作了幾首《虞美人》,選出一首,在懇請方家斧正的同時藉此拋磚引玉,與諸君盤點一番我所喜愛的七首《虞美人》。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04李煜的結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更是引起很多人廣泛的共鳴。特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句,為人們廣泛所傳頌。在高二的時候學到李後主的《虞美人》,初讀一遍,給我的感覺是憂傷,悲壯。在仔細的品味,在這首隻有幾十字的詞中,蘊含的憂國傷懷的感情是無窮無盡的。
  • 春花秋月何時了 秋褲軼事知多少?
    @寸木岑樓333:經歷一番寒徹骨,才知必須穿秋褲;春眠不覺曉,秋褲不能少;請君試問東流水,為何都在穿秋褲;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已穿秋褲;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穿著秋褲。 @jjyymmhh:欲窮千裡目,多穿條秋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秋褲暖我情;生若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褲之靜美;非寧靜不能支援,非秋褲不能禦寒。
  • ​我們眼中的「教育的目的」| 打卡精選
    多年不動筆的我,為了一篇打卡絞盡腦汁,倒逼輸入;多年消遣閱讀的我,為了一份預習作業,有時竟然整宿琢磨……很多時候真的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就像戀愛中的人鬧彆扭那樣備受折磨又不舍放棄……然而,慢慢地,我發現真的愛上了這個「他」,甚至被「他」弄得魂不守舍,每天惦記著和經典對話……當我能用書中的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時,我興奮的心情只有「他」知道,於是,我們開啟了真正的浪漫之旅……
  • 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煩躁的我決心從基礎工作做起,研究一下流程模擬背後的原理,看看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後就開始了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鑽牛角尖:先是買了本《石油煉製工程》,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初心呢?說好的不忘初心呢?6年了,加上實習的那兩年,應該說已經8年了,還是沒完成學生到職場人的過度,職場人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應該是怎麼解決問題,怎麼創造價值。
  • 《春花秋月》秋月喜歡春花有點彆扭還有點隱晦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看這部劇名字的時候想的一首詩裡的一句。看它始於它的名字,終於裡面李宏毅飾演的上官秋月。就是那種很像小說裡面描寫的那種有點冷,有點邪,有點小變態。可是動情之後當然現在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已經有些苗頭。他會變的那種很專情,很柔遠。
  • 春花秋月何時了,京劇臉譜知識你知多少?
    什麼角色需要畫臉譜,京劇臉譜有多少種,如何區分,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那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京劇臉譜那些事。先說什麼角色需要畫臉譜?生、旦、淨、末、醜是我們張口就來的京劇五個行當,但隨著京劇行當的發展演變,總的趨勢是由繁而簡,我們熟悉的五大行當中的末行逐漸歸入生行,形成了今天的生、旦、淨、醜四大行當。
  • 拾事—春花秋月何時了,伯克利分校知多少?
  • 春花秋月何時了,影響幼兒遊戲的因素知多少
    完整的家庭結構和家庭成員之間和諧關系所營造的氣氛是幼兒健康成長和遊戲水平發展的根本保證。相反,父母在婚姻問題上的糾紛以及家庭氣氛的緊張,使孩子感到焦慮不安、膽怯、孤僻等,這都會對幼兒遊戲產生不利的影響,表現為遊戲發展遲緩、異常。(二)同伴有無同伴、夥伴的熟悉程度、同伴的年齡、夥伴的性別都會影響幼兒遊戲。
  • 日裝拍照何時了,精日分子知多少?
    日裝拍照何時了,精日分子知多少?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精日事件們,似乎已經告一段落。精日分子這一群體,現在已經被人所知。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日本的文化、精神、傳統等一切,都有著病態的崇拜,甚至日本的一切都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