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就「大補」的觀點很危險,建議新媽媽本周吃些清淡,開胃的食物和排惡露的食物,不宜大補。
寶寶的營養都需要從新媽媽的乳汁中攝取,據測定,每100克乳汁中含鈣34毫克,如果每天泌乳1000--1500毫克,新媽媽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鈣。如果攝入的鈣不足,就要動用骨骼中的鈣去補足。所以新媽媽補鈣不能懈怠,每天最好能保證攝取2000---2500毫克。如果新媽媽出現了腰酸背痛,肌肉無力等症狀,說明身體已經嚴重缺鈣了。
另外,新媽媽在分娩時流失了大量的鐵,產後缺鐵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母乳餵養的新媽媽更易缺鐵。哺乳期新媽媽每天攝入18毫克的鐵才能滿足母嬰需求。
必需脂肪酸能夠調整激素分泌,減少炎症發生。新媽媽在生產之後,必需脂肪酸能夠幫助子宮收縮,使子宮恢復到懷孕前的大小。因此必須脂肪酸對新媽媽的身體恢復至關重要。芝麻中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新媽媽可以在菜中撒上一些,既有營養又美味可口。
月子餐要保證身體儘快復原,就必須要選擇考究的原料,如選擇時令新鮮蔬菜,水果,湯品首選魚湯,熱量低且營養價值高。同時,食材的選購也要注意選擇天然無汙染的種類,最好到正規菜市場或商場,超市購買。
雞蛋富含蛋白質,是許多新媽媽的首選補品。煮雞蛋,蛋羹,蛋花湯是不錯的食用方法,既能殺滅細菌,又能使蛋白適當受熱變軟,易與胃液混合,有助於消化,是脾胃虛弱的產後新媽媽的補益佳品。
很多新媽媽覺得好不容易生下了寶寶,終於可以不用在吃上顧慮那麼多了,趕緊挑自己喜歡吃的進補吧。殊不知,不挑食,不偏食比大補更重要。因為新媽媽產後身體的恢復和寶寶營養的攝取均需要大量不同的營養成分,新媽媽千萬不要偏食和挑食,要講究粗細搭配,葷素搭配等。這樣既可保證各種營養的攝取,還可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對新媽媽身體的恢復很有益處。
燉上一鍋鮮美的老母雞湯,是很多家庭給新媽媽準備的補品。其實,產後哺乳的新媽媽不宜立即吃老母雞。因為老母雞的雞肉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產後馬上吃老母雞,就會使新媽媽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增加,抑制催乳素髮揮作用,從而導致新媽媽乳汁不足,甚至回乳。此時最好是選擇用公裡燉湯。
產後不宜天天喝濃湯,既脂肪含量很高的湯,如豬蹄湯,排骨湯等,因為過多的高脂肪食物不僅讓新媽媽身體發胖,也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新媽媽應適當喝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營養素的湯,如瘦肉湯,蔬菜湯,蛋花湯,鮮魚湯等。而且要保證湯和肉一塊吃,不能只喝湯而不吃肉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