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產後坐月子第一周應該怎麼吃?

2020-12-18 珠海同輝家政66

新媽媽坐月子大概需要一個月,但是第一周相對來說是產婦順利度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已不同於平常的特別生活方式度過產褥期,儘快讓新媽媽在產後快速恢復健康。

那麼產後第一周的早中晚膳食怎麼吃,吃什麼呢?

這些坐月子常見的飲食誤區,包括大量吃雞蛋,大量吃肉類,急於進補而攝入大量油脂的濃湯,大量的紅糖,還有不吃蔬菜水果等。

其實專家都是建議產後恢復補充營養是有原則的,產後哺乳期其實應該食物多樣化且不過量,補充多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

產後恢復的第一周膳食營養的目的是排淨惡露、化瘀消腫、癒合傷口、催生乳汁等等。因此產後營養原則應有針對性安排,飲食上熱量要充足,蛋白質要佔到飲食的14~15%,脂肪約佔20~30%,碳水化合物佔50~55%,粗雜糧佔1/3,減少精製糖的攝入。

以上是比較實用月子餐第一周的食譜吃法,根據這些原則,我們給產婦每天早中晚安排不同的食物。比如早餐可以吃小米紅棗粥、肉菜包子、生化湯,玉米雞絲羹;午餐吃蝦皮蒸雞蛋羹、木耳炒青菜、排骨麵湯、牛肉菜心粒粥;晚餐吃淮山米飯、雲耳蒸雞腿肉、蒜炒黃瓜、配方奶。

坐月子階段還需要注意口味要清淡為主,拒絕油膩,可以多吃些橙子、柚子、獼猴桃等水果,有開胃的作用。

不論是哪種分娩方式,新手媽咪在剛剛升級的最初幾日裡會感覺身體虛弱、胃口比較差。如果這時強行添加重油膩的「補食」只會讓胃口更加減退。

在產後的第一周裡,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均衡。

產後坐月子後第一周這樣吃的重點為了讓新媽媽開胃,而不是滋補,這樣才會食之有味,吸收更好,讓產婦輕鬆做好月子。

摘自:http://www.thjz168.com/news/130.html

相關焦點

  • 新媽媽產後第一周這樣吃,輕鬆坐月子!
    新媽媽坐月子大概需要一個月,但是第一周相對來說是產婦順利度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已不同於平常的特別生活方式度過產褥期,儘快讓新媽媽在產後快速恢復健康。 那麼產後第一周的早中晚膳食怎麼吃,吃什麼呢?
  • 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月子餐怎麼進補?
    傳統觀念認為坐月子是女人改善體質、有效進補的最佳時機,但是產婦產後月子餐的飲食是要分階段調理的。只有合理科學地進補,產婦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而對吃母乳的寶寶來說也是有益處的。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好?
  • 產後新媽媽必看:科學坐月子,還能產後塑身!
    即便現在強調科學坐月子,但是仍然有的人還是按照老傳統,我覺得導致這個狀況的原因不外乎兩個:①家中老人觀念傳統,比較專斷,按著老方法伺候新媽媽月子;②新媽媽自己沒有了解,對怎麼看孩子坐月子不了解,別人怎麼說怎麼來。
  • 產後有哪些飲食原則?新媽媽參考:產後1-7周營養計劃
    文/可馨育兒 對於產婦而言,新媽媽飲食上要特別當心,由於這關乎新媽媽的營養以及身體健康,還關係到寶寶的營養是否充分,新媽媽剛經歷分娩,其胃腸能力沒有恢復正常,因此,儘可能不要一次性反飯吃得過飽,宜少食多餐的飲食特點,可確保營養攝入均衡,不會給胃腸帶來負荷
  • 產後坐月子 新媽媽最重要的是要吃對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我們都知道,坐月子是女性健康的一個轉折點,月子期間飲食調理正確,可避免很多因分娩帶來的疾病和不適。分娩消耗了新媽媽的不少體力,照顧寶寶又很費精力,此時還要為寶寶供應足夠的高質量乳汁,所以新媽媽需要更全面的營養補充,在均衡攝入各種營養的基礎上,還要重點補充營養。一些產後不適也需要通過精心的飲食調理。
  • 坐月子可以吃什麼水果?別錯過這幾種水果,有助新媽媽產後恢復
    水果的種類很多,新媽媽應該吃什麼水果呢?新媽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水果。如果新媽媽是寒性體質的,應少吃或不吃寒涼水果,如:西瓜、木瓜、柚子、梨子、楊桃、香瓜、哈密瓜等。可適當多吃龍眼、蘋果、草莓、櫻桃、葡萄等水果。如果新媽媽是熱性體質的,不宜多吃荔枝、龍眼;可少量吃些蘋果、草莓、櫻桃、獼猴桃、香蕉等。
  • 月子餐怎麼吃才科學?「排調補修」分階段,新媽媽恢復快奶水足
    醫學上通常將產後的6周叫做「產褥期」,也就是中國俗稱的「坐月子」。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在「坐月子」時,除了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最重要的就是月子餐啦!在產後的第一周裡,飲食要儘量清淡爽口,多食用易消化,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 產後第二周吃什麼 產後第二周吃什麼能收內臟
    坐月子第二周怎麼吃坐月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對於一些生育之後的女性的一些身體條件和營養補充。很多人都知道,生育之後的女性身體是非常虛弱的,而且由於生育的時候會產生一些損傷,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段時間休息,而這個時間就叫坐月子。很多人在月子期間都會吃一些對身體有好處的東西,那麼坐月子第二周應該吃什麼東西才是最好的呢?
  • 孕婦坐月子第一周食譜 孕婦坐月子第一周食譜大全
    孕婦坐月子第一周食譜不管怎麼樣在任何的時候肯定都是需要很多的東西準備的。特別是對於那些生完孩子的女性來說準備什麼東西在生完孩子之後用都是要提前準備的。如果不提前準備的話等到孩子真的生出來了以後可能會非常的麻煩,所以準備什麼東西媽媽們肯定要了解的。那麼產後產婦需要些什麼東西呢?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想要科學坐月子應該怎麼做?
    那麼,美媽咪今天來說下想要科學坐月子,產婦該怎麼做呢? 1、注意休息 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產後一定要在家裡靜養,注意睡眠,不要讓自己過度疲勞,但也要注意不要整個月都躺在床上。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二天,產婦就應該下地走動,活動身體,有助於產後恢復。
  • 產後第一周,月子餐怎麼吃才科學?
    不論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產後一周的身體處於大規模調整的關鍵階段。除了首要任務排出惡露、收縮子宮外,媽咪們還要在生產過後要為寶寶提供營養乳汁,因此媽咪的身體健康要求和營養需求都很重要!那月子餐第一周到底該怎麼吃呢?
  • 產後第三周吃什麼 產後第三周吃什麼青菜比較好
    產後第三周吃什麼產後母乳不回奶,是正常現象,是產婦身體虛弱,身體不能提供足夠的奶水,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外力來催乳,可以選擇人工催乳,也可以多吃一些營養品來催乳,保證奶水的充足。產後第三周可以吃一些葡萄,芒果,西瓜,雪蓮果,增強新陳代謝,提高產婦身體的恢復。
  • 產後月子餐怎麼吃?科學坐月子分四個階段,餐餐有不同
    產婦產後飲食不科學是導致產後堵奶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產後如果補充營養過度或者食入過於油膩的食物,容易誘發產後堵奶的情況。臺灣莊淑祈博士曾提出一套著名的坐月子理論,她指出:產婦月子裡的進補首先要分階段進行,滿足各個階段不同營養需求;其次要按照個體情況而定,根據產婦坐月子的實際情況來調整。
  • 產後第一周食譜不可忽視
    產後第一周食譜,具有一定功能的康復食物,達到有助於產婦排氣、癒合傷口、收縮子宮、活血化閼、促進惡露排出的目的。主食:必吃薏米飯1份/天,和具有平補作用的紅豆米飯(粥)、白米飯(粥),溫性糯米油飯,甜糯米粥(飯)可適量選食。
  • 產後第一周飲食很重要,三個湯幫大忙,吃對了月子就坐好了一半!
    熬過手術之後的六個小時,剖宮產的新媽媽就可以吃些流質的食物了,比如米湯、菜湯。需要注意的是,不好消化,會引起脹氣的流質食物這個時候不要給新媽媽吃,比如豆漿和牛奶。等腸道通氣之後,新媽媽可以吃一些半流質食物,軟爛的麵條和稀粥都是不錯的選擇。產後四天,怎麼吃?
  • 產後護理很重要,新媽媽子宮恢復如初
    一般來說,產後子宮恢復到原來的大小一般需要6~8周。在分娩之後,子宮就會開始收縮,在腹部可以摸到一個很清楚的硬的球狀體,就是正在收縮的子宮。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大概1~2釐米,大約在產後10~14天,子宮變小,降入到骨盆腔內。
  • 產後第4周看重點護理,可適量運動,有助於新媽媽器官的恢復
    產後第4周是身體恢復的關鍵期,各器官仍在恢復中,產後新媽媽可以開始按照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原則進補,同時還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月子病。一、及時補鈣,預防產後腰背疼。二、天氣晴朗時去室外散步。四、雞蛋清巧除產後妊娠紋。五、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去斑。六、不盲目吃減肥藥瘦身。產後第4周時寶寶開始食量增加,老人們就會主張多吃魚、肉、人參等大補下奶的東西,好讓奶汁充足。
  • 坐月子的禁忌,產後媽媽多了解,身體恢復棒
    產後坐月子之所以要42天是因為產婦身體的許多器官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大概需要6周左右,在醫學上成為「產褥期」。42天坐月子的過程需要增加營養、充足休息等,才能恢復的更好,如果沒有把月子坐好,對將來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腰疼、手麻、偏頭痛等。 那麼,怎麼坐好月子呢?
  • 坐月子產後第一周飲食宜忌
    所以新媽媽補鈣不能懈怠,每天最好能保證攝取2000---2500毫克。如果新媽媽出現了腰酸背痛,肌肉無力等症狀,說明身體已經嚴重缺鈣了。另外,新媽媽在分娩時流失了大量的鐵,產後缺鐵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母乳餵養的新媽媽更易缺鐵。哺乳期新媽媽每天攝入18毫克的鐵才能滿足母嬰需求。宜加強對必需脂肪酸的攝取必需脂肪酸能夠調整激素分泌,減少炎症發生。
  • 產後「720小時」該怎麼吃才健康?
    在我國很多地方的習俗中,女性在產後都得休息滿 1 個月的時間,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算起來,孕媽媽們在產後的720小時裡都在坐月子。不少人認為,這一個月內不僅要大魚大肉,還要遵守各種禁忌。那麼這些禁忌到底是否科學呢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關於坐月子,究竟有哪些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