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真正聰明的人,都有這3種飯局生存指南

2020-10-19 瑞希

    作者 | 孫瑞希

    有個讀者給瑞希留言:「部門領導特別喜歡攢飯局,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收斂了不少。最近疫情相對平穩,又開始張羅起來。」

    「不去,怕領導有想法,以後給自己穿小鞋;去,又非常反感這種飯局文化,該怎麼辦呢?」

    01

    職場飯局,去不去

    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有個在事業單位工作的熟人老薛,算個不大不小的領導。他有個下屬,是個90後妹子,業務能力很強,但就是太「耿」。

    單位飯局能推就推,就連團建也不太積極。老薛是位70後,他非常惋惜:現在的年輕人咋這麼不懂人情世故呢?

    老薛原打算多給那位下屬一些歷練的機會,不過她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樣子,也就打消了念頭。

    第二個故事。

    我的客戶成總是一位私營業主,有一次,獵頭推薦了一位Y先生來應聘副總經理的職位。

    面試結束那天,眼看到了中午,成總便邀請Y先生共進午餐,並邀請幾位部門經理作陪。

    從入席、點菜、敬酒到飯桌上的話題,Y先生表現得都非常得體。特別是敬酒,因為下午還有工作,Y先生點到為止,不勸酒。

    面試時,成總就對Y先生印象不錯,這頓飯吃下來,近距離接觸,更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Y先生順利入職成總的公司,在以後的工作中,表現得也非常不錯。

    為什麼要講這兩個故事呢?

    你看:飯局,吃的不是飯,而是看「局」。

    特別是職場飯局,成了很多領導識人用人的場所。你說該去不該去?

    02

    吃飯事小,出局事大

    我跟90後的外甥談起飯局這件事,他說:「憑啥拍領導馬屁?有一技之長,做好本職工作,對得起薪水就行了。你們油膩膩的那一套,我們可學不來。」

    油膩膩嗎?當然不是。

    其實飯局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並發展成為原始人最重要的社交場景。只是當時並沒有「飯局」這樣的叫法而已。

    英國有位考古專家叫馬丁·瓊斯,他曾經擔任劍橋大學考古系主任。他通過對史前時期的農業交流、人類分享食物的起源的研究,寫了一本書叫《飯局的起源》(某寶有售)。

    這本書非常有趣,馬丁·瓊斯教授指出:隨著原始人心智能力的發展,他們開始慢慢改變早期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向農耕生活邁進。

    但是這有一個局限,那就是一個部落能夠馴化的動植物是有限的,如果依靠自己的部落自給自足,食物來源會比較單一,人可能會營養不良。

    所以,部落和部落之間就需要合作。原始人會在特定的季節聚在一起,舉行盛大的宴會,帶上各自部落盛產的糧食、牲畜等以物易物,互通有無。

    宴會將人類的社交活動從部落內部拓展到部落外部,並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被保留了下來。

    中國社會到了宋朝的時候,開始有了「飯局」這個詞彙。你看,歷史夠悠久吧,1000多年了。

    為什麼叫「局」呢?

    因為「局」本是下棋術語,引申出「情勢、處境」的意思,「飯」與「局」的組合,引申為飯桌上的套路實在太多了。

    一場飯局,既能是親友之間聯絡感情,也能是對手間的「刀光劍影」。所謂圈層、人脈,最後都繞不開飯局。

    《圓桌派》曾經有一集就是討論飯局的,以工作飯局為例:請客的核心人物叫「局主」;能喝酒又會搞氣氛的叫「局託」;局託的託,負責補漏周全的叫「局精」;最後買單叫「局奴」。

    看一個人經常混跡於什麼樣的飯局,就可以大致判斷他的身份、地位。

    真的,有些局,段位不夠,壓根兒就沒人帶你玩兒。

    所以,吃飯事小,出局事大。

    03

    怎樣減少飯局對生活的影響

    有人說:一天一飯局是大紅人,一天三飯局是交際花,一天N飯局是端盤子的。

    對於那些內向型,不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的人來說,怎樣減少飯局對生活的影響呢?

    這裡,最重要的是識別自己在飯局中扮演的角色,然後見招拆招。

    1、湊數的局

    早年間,我老闆請到了一位技術大牛,並以此為契機組織了一次中層幹部聚餐。在這樣的飯局中,我們都不是「正主」,是湊數的。

    所以,湊數的局,如果你想讓領導覺得你乖巧聽話,就樂呵呵地去;如果你真的有更重要的事,跟領導提前打招呼,解釋清楚,不去也沒關係。

    2、團建的局

    團隊建設的方式很多,但有些領導偏偏喜歡把聚餐作為團建的一種形式,還不明說。就像文中開頭那位讀者的領導一樣。

    這樣的飯局,領導是要通過你的參與度,你在飯桌上的表現,來考察你和團隊的默契程度以及你對他的態度。

    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能參加儘量參加。

    當然,在兩種情況下你可以完全不用理會這類飯局:第一,你牛X到領導都要敬你三分;第二,你對升職加薪不感興趣。

    3、影響角色平衡的局

    一個人的一生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有個女同事,她要同時扮演好父母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兒子的媽媽、公婆的兒媳、工作者、學習者、管理者這樣諸多的角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說這些角色都能平衡嗎?

    不能!沒有平衡,只有取捨。

    所謂取捨,就是我們要根據各個角色對自己的重要程度為它們分配時間。

    比如,那位同事。她也會參加單位的聚會,但每遇周二、周四有聚會,她從來都不參加,因為要送孩子去輔導班。

    每次聚會晚上九點前必離場,確保十點前到家,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因為我們都熟知她的生活安排,所以對此並無異議。

    你看,其實我們有很多方法保證自己不被過多地打擾到。當然,生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時也避免不了要做一些妥協。

    其實,我們的很多機會都是在與他人共同進餐中發掘的。

    聰明人吃的不是飯,而是「局」中的機會。

    這樣想來,就平衡多了。


    作者簡介:孫瑞希,資深生涯規劃師,今日頭條籤約作者。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著有以職業生涯個案剖析為基礎的書籍《刻意成長》。

相關焦點

  • 飯局識人:假如一個人在飯局上有這4種表現,大多沒啥能力
    職場中人們總難免會出席各種應酬,假如你認真觀察馬上會察覺不同的人,在飯局上會有不同的表現。俗語說酒品看人品,有時一個人在飯局表現,常常能看出來這個人的城府與為人處世方法,說不上絕對,但也大概能知道一個人的人品怎麼,能力怎麼。假如一個人在飯局上有以下4種表現,大多在職場沒太多能力。
  • 飯局上,越是混得差的人,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很準別不信
    飯局上,越是混得差的人,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很準別不信表面上來看,飯局和職場之間的關係不大,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卻是緊緊相連。飯局就相當於職場的縮影,一場聚會下來,能夠從中看出人生百態,明白哪些人該結識,哪些人該遠離。很多時候,原本在公司不起眼的小職員,通過一場飯局後,瞬間就成為了領導身邊的紅人,只要有提拔的機會,領導就會想到他們。
  • 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有這3大特徵,為人處世有一套
    在職場中,有工作能力強的,也有弱的,但是能力強的不一定混得好,而能力差的也不一定混得不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往往具有這三大特徵,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1.適時保持沉默人人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受別人想法的影響。和別人交流時,可能可以聽取一點不同的想法,但別人的話,未必適合自己。
  • 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有這3種特點,希望你有
    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有這3種特點,希望你有飯局應該是很多職場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般來說,飯局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人脈交往為主,一種則是朋友聚會為主。雖然兩種飯局有著不同的特點,但參加飯局的人可能有著某種相似點,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聚會而已。那麼,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有這3種特點,希望你有。1、喜歡分享生活很多時候,飯局上喜歡拍照發朋友圈的,大多數都屬於那種喜歡分享生活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 職場飯局上,有這3個行為的人會很勢利,不建議深交
    在很多人眼中,飯局只是單純的吃飯聊天的地方,但是在職場中的飯局則需要注意更多的東西。飯局上3個行為很勢利1、碰杯只和領導碰在職場中的飯局基本上不會是單純的吃飯,經常會涉及到酒文化,不管是哪個職場飯局都會 稍微喝點酒來培養感情,這個時候的喝酒就可以看出來很多東西。
  • 飯局上,領導親自給你倒酒,最好不要只說謝謝,還要做到這3點
    人在職場,參加應酬是難免的,因為這很有可能會關係到你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正所謂成也飯局,敗也飯局,有的人在飯局上會說話,懂做人,獲得重用;但有的人,因為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參加飯局反而得罪了領導,斷送了自己的前途。
  • 飯局識人術:沒本事的人,在飯局上往往有3種表現,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中國式酒局應酬學》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意場上,我們總免不了各種應酬,要麼是自己主持飯局,要麼是被人邀請去參加飯局。然而,參加飯局是一門學問,如果你細心一點,你會發現人們在飯局上的表現,真可謂是形態各異。
  • 出入職場這5種飯局,你「去」還是「不去」
    進入職場免不了會去參加一些飯局,很多人認為飯局只是吃吃飯喝喝酒就結束了,但是真正懂得的人會辨別哪些飯局是值得去,哪些飯局並不值得去選擇,初入職場要認清以下這5種飯局。【1】讓你湊數的飯局--不去這種飯局都是臨時邀請的,其實邀請的人並沒有把你放在心上,只是為了多個人能夠多點熱鬧,而且這種飯局就是一些酒肉局沒有什麼營養,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有一些過分的要求,很多人覺得多個朋友可以多條路,但是交友要謹慎,並不是說朋友越多就越好,那些只會把你當樂子,對你開玩笑的人,對你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 學會應酬,半生不愁:飯局上有這3種表現的人,多半難成大器
    職場潛規則多不勝數,本期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職場飯局的那些事兒。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職場飯局有什麼可在意的,不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頓飯、喝頓酒嘛,哪有那麼多講究?都是一些無聊之人杜撰出來。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職場飯局中的潛規則,一點不比工作中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飯局上,從不給人敬酒的人一般是這3種人,看看自己是不是
    飯局上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是一個社交場合。一般來說,我們會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展現,但是,在職場上,我們總是會碰到一些不給人敬酒的人。過來人可能會會心一笑,但一些理解能力較弱的人可能會覺得你是不給他面子,在故意給他難堪。
  • 飯局上,在這3件事上裝傻的人才是高手,你都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鄧,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記得點下屏幕右上方關注下,我每天都會持續更新一些職場上的乾貨分享給大家!相信大家都參加過各種各樣的飯局,飯局也是一種社交方式。我們可以通過飯局來聯絡彼此的感情,還能讓彼此之間的友情升溫,所以說,飯局往往都是最輕鬆,自然的場合!
  • 識人術:飯局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往往很不簡單,別小看!
    識人術:飯局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往往很不簡單,別小看!對於領導來說,他們也是比較喜歡懂禮不會說大話的人,因為這些人不會將整個局面搞得一團糟,審時度勢才是一個職場人真正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2.做事有分寸之人飯局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懂得分寸,該敬酒的時候就去敬酒,該去幫忙的時候就去幫忙,可以說這麼一類人是比較高情商,在為人處事方面比較強的。
  • 職場飯局上,介紹別人有這3個禮數,你知道嗎?
    職場飯局上,介紹別人有這3個禮數,你知道嗎?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飯局這一傳統。在職場上,也是非常常見。飯局是一個在職場上和同事,領導,客戶聯繫感情的重要方式。但是,有的時候飯局上的禮數也是特別多的。
  • 飯局識人:沒本事的人,在飯局上會有4種表現,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人這一生多多少少都會經歷到飯局,人們在飯局上各個顯懷鬼胎,有的人想靠飯局一步登天,升職加薪;有的人想靠飯局談下訂單,但也有一些混日子的,就只是想和一起吃頓飯,說話大大咧咧,這種人往往都會被命運淘汰。每一次你在飯局上的表現,都會影響著你未來的命運走向。
  • 飯局上,越是高情商的人,不會出現這3種「吃相」,希望你沒中
    飯局上,越是高情商的人,不會出現這3種「吃相」,希望你沒中老話說得好:「飯局上能夠看盡人生百態」,而這也就意味著在參加飯局的時候,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思,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需要根據場合而有所改變。可以說,飯局是對職場上員工的一種考驗,同樣也是很多職場人得以展現自己,被領導看重的重要場合。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學習一些餐桌上的利益,以免到了重要場合的時候,出現讓人尷尬的情況。那麼,飯局上,越是高情商的人,不會出現這3種「吃相」,希望你沒中。
  • 有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不明白的搶著去
    提起飯局,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意味著「機會」,因為我們通過飯局,可以結交人脈,或者是趁機求人辦事,畢竟酒桌上是最容易讓別人辦事的場合,很多東西都是很好商量的。然而,有3種飯局,聰明人從來不參加,不明白的搶著去。
  • 飯局上,領導說「不能再喝了」,職場新人一句話當場被「炒魷魚」
    其實小張已經有幾分不清醒了,沒經過大腦一般脫口而出:當我是兄弟這酒就必須喝。本來歡聲笑語的酒桌一下子變得靜悄悄。所有人都看著小張和領導。領導的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地,僵在原地。其實像小張這樣的職場新人大有人在,他們就是不懂飯局上的潛規則,講話不懂區分時機。通俗一點說就是太幼稚了,你以為的領導跟你稱兄道弟是真的把你兄弟,但是像領導這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太懂得抓住人的內心,跟你稱兄道弟只是打的人情牌,只是為了讓你更死心塌地的工作。
  • 飯局上,懂得在這2件事上裝傻的人,十有八九是真正的聰明人
    如果你懂得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裝傻,十有八九會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會被別人重視和欣賞。在飯桌上談收入裝傻真的很聰明。我有一個朋友犯了同樣的錯誤。他話多話少。畢業不久的聚餐,別人工資一萬多,他卻老老實實說自己月薪3k。結果他的朋友們幾乎沒有和這些人接觸過。人有天生的優越感。
  • 人到中年為了面子,這3種飯局務必要參加,還有5種飯局千萬不能去
    在職場上,參加飯局可以更好地促進同事之間的關係,增進友誼,平時在工作中不方便說的事,在飯局上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參加飯局也要視情況而定,否則去了不但對自己的人生起不到幫助,反而會害了自己。作為中年人,在青年時期經歷過打拼,在職場和社會上已經擁有了一定的人脈資源,也具有了一定的處事能力,很多中年人對朋友比較珍惜,尤其是對身邊的同事,他們覺得只要多參加飯局,就能不斷促進同事之間的友情。
  • 飯局多證明人際好?聰明人不去4種飯局,不差這頓,避免惹麻煩
    禮多人不怪,職場上的飯局一定程度上正是代表著各種情理。人際關係好、人緣廣、善交際,自然請你吃飯的飯局就多。很多人也把飯局多,當成很有面子的事情來炫耀,讓人覺得朋友多。但其實,在一些人眼中,飯局並不是越多越好,相反有的覺得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純粹是浪費時間,特別是這4種飯局,聰明的人都不參加的。1、別人想在你身上下功夫的飯局:這是一個充滿現實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似乎都有趨利本質。或許你手頭有不少資源,或許剛好可以給別人帶來某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