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事|娘的百日祭

2021-01-08 七品草民

《娘的百日祭》

文/圖 七品草民

娘「老了」。

都過去一百多天了。

在我們老家,忌諱說人死了,也不說去世了,而是說「老了」。

其實,娘其實並不老,才六十七歲,原以為她至少還可以再陪伴我們十年或二十年的,實在不行,哪怕五年也好。

然而,娘卻「老了」,我們未能挽留住,癌症病魔帶走了她。眼睜睜看著,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娘,永遠印在我的腦海中。

2012年冬天的悽涼來的特別早,接連幾場意想不到的雪。雪雖然很小,夾雜著海水溼氣,小風侵肌入骨,讓我格外清醒。

下夜班回家,睡了不足四個小時,從床上爬起來,來不及吃飯,匆匆搭乘公交車從青島奔向膠南。

娘躺在膠南人民醫院病床上。因為,醫生告訴我,「母親所剩時日不多」,但不確定「時日不多」是多少天,一個月抑或幾個月,又甚至是幾天。

作為兒子,我所能做的僅僅是在「時日不多」的日子裡,陪伴著她。讓她安心,接受醫院的治療,或者說可以減輕痛苦;讓她放心,孩子一直在身邊,不要再擔心其它;還有讓一直守護她的大,有時間稍微休息一下。

……

12月7日,告別了寒冷,天氣漸轉暖。

娘看到我之後說,「咱們回家吧」。冥冥之中,娘應經是有所感覺。我也知道,娘的大限之日到了。果然,九點多拿到了醫生的出院通知。

12月8日,娘清醒了許多。或許癌症的折磨輕了許多,一夜她並未喊叫。

在炕上,我和小舅在一側,哥哥和小姨在一側,這是從醫院返回家的第二天。

小姨說,「這是老大,那邊是老二,我和他舅都在這守著你。」

「我知道。一樣親。」娘很清醒而且說話清晰但卻無力,言語簡潔卻意義頗多。

是的,她知道。她並不糊塗,因為病在肚腹,而非頭腦。在身邊陪伴的都是親人,她清楚大限已至,雖然留戀卻已無可奈何。

是的,她也知道,這幾天來的探視的人,她都熟知。但是她顧不上,雖然來來往往的那麼多好友,她已經沒有力氣一一打招呼。畢竟,癌症折磨了許久,吞噬了她的精力。

是的,一樣親。兩個兒子就像左右手,豈能分彼此?兩個兒子上學、工作、結婚、生子,雖然讓她操碎心,但她卻引以為驕傲。

是的,一樣親。姥爺、姥姥撒手人寰時,生活的重擔和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落在了母親肩上。那年,母親剛14歲,小姨才9歲,小舅僅7歲。

娘努力睜開眼睛,想再看看這個家。我卻猛然發現她的眼睛乾澀了,就像乾癟的葡萄,不再圓潤晶瑩,也沒有了光澤。

與她對視,她卻沒有看我,我俯身貼在她耳朵旁邊輕聲道,「娘,翻個身。」娘的肚子腫脹得厲害,渾身無力,翻身這個簡單的動作也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完成。

「好。」聲音由高而低,像嘆氣一樣從牙縫裡擠出來。

大聞聲從東間闖入,爬到炕頭。「起來坐坐?」一如往常,夫妻對話沒有稱呼,連「孩子他娘」都省去了,嘴上說著卻用眼睛去徵詢娘的意見。

娘又費力地擠出來一個字「好」。

在大的幫助下,娘「坐」起來了。與其說「坐」著,不如說「躺」著。娘並非成九十度角的端坐,因為肚子腫脹的讓她無法「坐」好,只能依靠在大的身上,大用背膀支撐著。

娘環視了一圈,這個她操持36年的家。太累了,僅僅就看了一圈,她便把頭靠在大的後背上,看看左右——她的親人,弟弟妹妹,還有兩個兒子。

然後示意繼續躺著。

躺下之後面對著大,她把胳膊抬起,很親密地環扣在大的脖子上。

大眼睛噙著淚水,情緒已難以控制,開始抽泣。

「不弄樣啊」。

娘勸說大不要哭泣。

「足了」。

大告訴我,娘像早知道病情一樣,在醫院時就告訴他「足了」。14歲挑起家庭重任,撫養了弟弟妹妹,並且幫助他們成家立業。如今兩個兒子也都已成家而且孫子孫女都有了。所以「足了」。

其實,我知道「足了」還應該有另外一個意思,娘在重病期間,是大一直悉心照料著,這讓她感到知足。

她雖然知足了,但是她放不下大。

早飯是輪流吃的,必須有人時刻守在娘身邊。

我吃得快,也沒吃什麼,因為沒有胃口。替換小姨去吃飯。大沒有怎麼吃,一會兒也跟過來了。

我跟大商量,「不能讓娘不明不白的『走吧』」,要把病情告訴娘。

我跪在娘身邊,俯下身告訴娘。「娘,你也太能忍了,病了這麼久才告訴我們。癌症晚期了,青島、北京的醫院專家都會診過。」

「不用說了。我都明白了。」

娘以為像感冒忍忍就過去了,不願意給兒子添麻煩。但她不知道癌症這麼殘酷,她也不知道兒子多希望有娘在身邊。

(2013年4月5日 夜於青島 )

相關焦點

  • 高以翔百日祭之後,女友bella與好友出海衝浪,心情大好!
    高以翔百日祭之後,女友bella曬出一段和朋友們出海衝浪的視頻,視屏中bella穿著性感的泳衣,戴著深色墨鏡,對著大海噘嘴擺拍。大秀好身材,難得見他這麼開心,距高以翔過世快要四個月了,終於看到Bella的狀態越來越好,真替她開心。
  • 執劍之刻版本更新,百日祭預熱活動開啟!萌新:這回又能十連抽了
    如今,即將迎來《執劍之刻》的百日祭,在百日祭到來之前,遊戲開放了長達一周的百日祭預熱活動。今天小狸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在這次預熱活動中究竟放出了哪些內容呢?本次預熱活動開放時間統一為11月8日5:00a.m~11月15日5:00a.m秋風足跡活動期間,所有玩家每天登陸即可獲得日之鈴等豐厚獎勵,機會難得,小夥伴記得每天上線領取獎勵哦!
  • 執劍之刻百日祭活動正式開啟,精彩福利享不停!SSR武器免費送!
    如今我們即將迎來《執劍之刻》手遊的百日祭,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本次活動開放之後會給遊戲帶來什麼全新不一樣的改變吧!本次預熱活動開放時間統一為11月16日5:00am~11月23日 5:00am祈願神降首先,要說是新卡池,本次的祈願神降之後開放的兩名角色分別是德川光國和松尾芭蕉。
  • 執劍之刻:百日祭活動來襲,5大活動組團上線,特惠禮包等你拿!
    不知不覺間,《執劍之刻》已經快上線有100天的時間了,官方為了慶祝這場盛宴,也是決定開啟百日祭活動,有許多的福利即將上線,一起來看看吧!秋風足跡:屬於籤到性質的活動,玩家在11月8日活動開啟之後,每天登錄遊戲就可以領取到「日之鈴」等獎勵,玩家可以用這些資源去抽取更多的角色哦!
  • 《塵生》第一章往事悠悠
    …(一)悠悠往事心突然間很痛,胸腔驟然收縮無法呼吸。似乎又看到明亮眩目的夏陽裡,男人抬手間把那杯啤酒象流水樣倒進了嘴巴。瞬間所有的喧囂都隱去,只聽得到酒滑過喉嚨、流過腸胃時發出寂寞的咕咚聲。閉了眼睛,塵生做了一個深呼吸。蟬鳴聲聲的時候她就是一個30歲的女人了。
  • 高以翔去世百天,高母發文緬懷兒子,曬百日祭現場花束並感謝粉絲
    3月5日,是高以翔去世百天,按照習俗家人在墓園為他舉辦了百日祭,據悉當天到場的除了高以翔的父母和家人外,還有不少粉絲自發到場。因為有些粉絲到不了現場,所以有網友通過直播的方式悼念高以翔。通過鏡頭可以看到,高以翔的父母已經哥哥都有到場,值得注意的是,哥哥相比此前消瘦很多,想必這段時間過得不是很好。
  •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關中地區習俗,分為新生兒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兒百日是為時滿百天的嬰兒舉行慶賀祝福的禮儀,也叫慶百日。   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滿百天時舉行的悼念儀式。在此之前,蒙喪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時間,每七日祭弔一次。屆時兒女都要在死者墳前和家裡的神位、靈屋前進行燒香、焚紙、拾魂等儀式。百日這天,死者的主要親友和鄰裡都要前來參加祭祀活動,並將放在神位前的靈屋拿到墳前燒化。蒙喪家這天要宴請賓客,以示謝忱。做百日之後,死者家屬即轉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悠悠」的歲月
    「悠悠」歲月 作者:趙雁明 東北的地域文化個性很強,有個盛傳的東北「四大怪」 ,其中的「養活孩子吊起來」,就很讓域外人費解,養活小孩子,為什麼要吊起來呢? 其實不是把孩子吊起來,而是讓小孩子躺的「悠車子」,那「悠車子」只有東北才有,是一種很好的育兒「神器」。 我們都是睡「悠車子」長大的,睡「悠車子」,是非常幸福,非常舒服舒坦的。
  • 臺灣七夕習俗 祭七娘媽辦成年禮拜月老
    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  這天,臺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著他帶著供品到七娘媽廟酬謝,答謝「七娘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臺南地區要為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 臺灣民眾認為,小孩在未滿16歲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鳥――鳥母照顧長大的。
  • 上望往事 《海祭》
    高三畢業留言冊上,一位陳姓女同學還以《海祭》為內容給我寫留言。1990年上半年,柯方駿老師把它推薦上去參賽,獲了全國一等獎。我記得獎狀還是金梅瑩同學寄過來給我的。因為我彼時已經在溫師院讀大學。記得那天完成此詩後,我如釋重負,走出高二(2)教室,散步於西峴山的月下,仿佛完成了一個重大的、在心裡壓抑了幾十年的任務。並深深地想起堂哥那張古銅色的瘦削的臉。
  • B站手辦「2233娘」拍出98億,這是真2333…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昨天,B站搞了個拜年祭限量版拍賣,其中第2017號2233娘手辦拍出98億天價。98億一夜之間成了一個梗:沒有98億還想買手辦?還敢說自己是二次元?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在拍賣傳國玉璽!
  • 霞浦「百日娶」的婚俗
    在福建省霞浦縣民間有一種特殊的婚禮習俗——「百日娶」,也稱「孝娶」。事因適齡男女雙方家中,如一方家中遇祖父母或父母去世,按當地舊俗一般在守孝哀痛期間是不宜嫁娶的,但由於特殊原因,如早訂婚約或家中缺少人丁或其他原因不能等到守孝三年期滿,需在百日(一百天)內結婚。
  • 兩岸同祭臨水夫人祈平安(圖)
    兩岸同祭臨水夫人祈平安(圖)     10對身著漢服的新人在臨水夫人神像和海峽兩岸信眾的共同見證下舉行漢服傳統婚禮
  • 長詞三首:紅塵滾滾思不盡,往事悠悠憶曾經
    往事悠悠《七聲阮·四季情》(中華新韻)一聲阮,春花二月吹風寒,玉蘭清裝上枝端。往事悠悠四聲阮,春花秋月匆離遠,唱落花期月也寒。傾訴相思,期盼重逢,月下相依暖。往事悠悠《七段箏·念秋情》(中華新韻)新箏第一聲,中秋時令麥播耕, 凋零楓葉斜倚影。
  • 落花啼鳥情難了,紅妝綠淚誰調笑;十首小令,往事悠悠多少
    花開花落,誰能記取往事幾多?落花啼鳥情難了,紅妝綠淚誰調笑。春色醉人又增愁,誰能把愛恨情仇都看透?飛雨落花,無情的淚,終究痛了誰的心扉?幸福和痛苦只不過都是過眼雲煙,或許輪迴,只是妄想來世的千年一醉,很美。——皛玊題記春來了,記得你說過,看花落、聽水流,是最好的陪伴。還記得,你說天涯海角,是最美的相隨。怎知轉身便相忘於紅塵,獨留一人空回憶。
  • 曹六娘獵蚌祖(民間傳說故事)
    曹升頓時灰了心,認定自己這輩子都沒有生兒子的福分了,於是拍著六娘道:「罷了罷了,六娘啊六娘,我且將你當作男兒養大。」從此,六娘穿男兒衣服,行男兒之事,拜師學藝,戲水練武,生生養成了小子。東漢建武十八年,宮裡走水,燒壞了一頂龍冠,光武帝令曹升重製一頂,正巧東南夷民祭祀蚌祖,得了一顆無瑕明珠,便進貢給朝廷。
  • 夜神親娘慘死,後娘索命,親爹冷漠利用!
    我來說一段悲催的往事!天帝庶子夜神殿下為洞庭湖鯉魚精所生,但是一出生就和她娘一樣見不得光,因為天帝沒有給他娘任何身份地位。在天帝看來那不過是一段前塵往事,不值一提,鯉魚精在天帝心中沒有半點位置。夜神潤玉一出生就不招人待見,他是個不知道爹是誰的野種。他娘看著他就來氣,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她被無情拋棄甚至厭惡!
  • 深情詞五首:悠悠遠望殷殷盼,歲歲年年心念念
    哽哽咽咽幽幽問,前塵往事難回首。總以為,時間的流逝會帶走沉重的思念。每當翻開記憶的詩篇,依然看見光影綽綽,時光淺沒在筆尖的相思,婉轉成年華,流轉了時間的痕跡。悠悠遠望殷殷盼,歲歲年年心念念。遠去的身影在時光裡醞釀,不捨去埋葬那一段憂傷。春來已久,深情一片,只願與你長牽手。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住,子寧不刷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住,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閥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傳統的解釋,青衿是學生服。為什麼會解釋成學生服呢?因為《詩序》認為這首詩是譏刺學生逃學的。如果聯繫下文中的「青青子佩」,不難推測,青衿、青佩指的是與佩玉相關的絲帶,與學生服沒有任何聯繫。為什麼姑娘一再提起佩玉絲帶呢?還記得前面所選的《木瓜》詩嗎?
  • 難忘寧波「窠娘」——保姆與僱主之間,除了契約,還有什麼?
    何為「窠娘」?那是浙江寧波地區對伺候產婦的娘姨的稱呼。這樣的職業,類似於現在城市裡照顧產婦的月嫂,但又完全兩樣。上海作家葉良駿的生命中,有一位刻骨銘心的「窠娘」。一雙皮鞋、半張鞋樣、幾十雙鞋底、一件毛背心、一把鋼調羹……這些經窠娘的手留下的遺物,每一件都有讓人感動的故事。葉良駿在文中深情回憶往事,描述窠娘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從幼年一直到中年,這是長者對後輩最無私的愛,也是人間質樸純真的親情。而作者在寫這些往事時,並非一味讚頌窠娘,也伴隨著反思,甚至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