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醫美難言美:違規銷售藥品、刷單代寫問題大量存在

2020-12-20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財經三劍客

「新氧醫美,美美美美,女人美了才完美,做女人美好。」咆哮式的廣告語,搭配著音樂無限重複,在狹小的電梯間裡,不知道你有沒有被新氧醫美的廣告「洗過腦」。

醫美行業頭部平臺新氧被曝出銷售違禁藥品後,最近幾天又出事了!這家「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又能走多遠呢?

大量違禁藥品違規項目赫然在架

公開資料顯示,新氧科技成立於2013年7月,業務涉及教育、科普、內容、醫械等領域。截至目前,新氧在中國、韓國、新加坡、日本、泰國5個國家的351座城市開展業務,吸引7000餘家正規醫美機構和25814名有執業資格的醫生入駐;2500萬用戶在新氧平臺上留下搜尋和消費的足跡。

然而,這家號稱醫美界的「小紅書」的新氧科技從成立至今就頻頻被曝出問題。新氧就被媒體曝光存在涉嫌違規銷售肉毒素、人胎素等藥品和服務的行為。彼時新氧曾回應表示,已第一時間下架涉事機構,並配合監管部門對涉事機構的後續處理。

然而,近日,多家媒體曝光,新氧科技其旗下「新氧APP」違規銷售人胎素等問題仍然存在。

人胎素屬於我國有明確監管規定的出入境特殊物品,未經申報審批禁止入境。廣東省藥監局曾表示,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從未批准人體胎盤素等人體胚胎美容藥品生產,也未批准進口有關胎盤製劑。

除了人胎素,平臺上還存在幹細胞療法、PRP自體血清美膚等其他多個國內尚未獲批的醫療服務項目。

以幹細胞治療為例,目前,除了已有規定的、未經體外處理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被允許的,包括醫美整形在內的其他各類型幹細胞療法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並未獲批上市。而新氧平臺上,此類「治療」項目不在少數。

「自體血清美膚就是通過採集自體靜脈血液,用離心濃縮製成高濃生長因子,再把這一自體血液注入皮膚。」該項目的客服稱。

但實際上早在2005年,原衛生部就發布了《關於加強「血液療法」管理的通知》,要求相關醫療機構立即停止「血清療法」等臨床治療項目。

粗略統計,在新氧平臺上,上架「血清療法」項目的機構有近200家,其中有的項目預約量高達6600多例。

那麼,新氧是如何讓這些涉嫌違規產品、項目上架的?

據新氧內部運營人士透露,實際操作中,新氧對項目的審核標準主要是不能用第一、最好等形容詞過度包裝,一般提交當天就能完成審核上架。

代寫、刷單問題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氧,屢登監管黑榜的機構,依然能獲得高曝光量。

比如,幾家知名的莆田系醫美連鎖機構和品牌——美萊、華美、藝星、薇琳、美貝爾等,在新氧平臺各大城市的「品質機構榜單」中,要麼名列前三,要麼佔據首位。

不僅如此,按照整形項目、日記搜索,這些機構推出的相關內容也都有不錯的排位和展示。求美者在新氧平臺搜索醫美項目,最先看到的,也大量是由這些機構提供的。

屢次違規、訴訟不斷的機構,為何能在新氧的「品質機構榜單」名列前茅?

據內部人士透露,這和新氧的刷單競價規則以及灰色地帶的代寫服務不無關係。

「新氧的美麗日記有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業內都是心知肚明的。」據成都某整形醫院運營人士透露。

目前,淘寶、QQ、貼吧等平臺有諸多販賣整形日記的商家。「原創素材20套,含日記和套圖,可發新氧、更美、悅美等APP,售價88元。」金妹兒在淘寶某店鋪看到。

此外,金妹兒了解到,伴隨新氧APP的崛起,目前還滋生出一些專業的代管運營團隊,從醫生包裝、項目包裝到文案撰寫、案例更新都由第三方專業團隊運營,形成了一條醫美品牌代運營產業鏈。

據某代寫商戶表示,對於全套代運營服務,多家公司給出的報價在7000-10000元/月,部分代運營還要從機構線上銷售額抽5個點的佣金。

更為觸目的是新氧平臺本身悄然向商家推出「優享拍」「優量通」等競價排名和廣告政策。

據悉,新氧的榜單排名主要依據是各機構對新氧的貢獻值高低,其中佣金尤為關鍵。佣金,即機構在新氧平臺每成交一單,新氧要按一定比例抽成。

營銷費用攀升

未來之路在哪裡?

事實上,新氧科技一直備受資本青睞。截至目前,新氧科技已進行6輪融資,是國內唯一一家進入E輪融資的醫美平臺。

新氧宣布完成7000萬美元E輪融資,躋身網際網路醫美獨角獸陣列;新氧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

新氧在醫美垂直領域遙遙領先是顯而易見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的醫美APP市場份額上,新氧更是佔到84.1%。

不久前,新氧發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新氧本季度總營收額3.024億元,同比增長79.6%,淨利潤達到4050萬元。

然而,高利潤的背後卻是其超高的營銷費用。

從新氧的招股書公布的數據可見,2018年,新氧4.766億元的經營費用中,研發費用為9473萬元,佔比20%;營銷費用為3.064億元,佔比64%。

可以看出新氧在營銷層面的投入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醫美行業看似暴利,但高毛利低淨利困局愈演愈烈,同質化嚴重下,營銷推廣費用不斷攀升。」業內人士表示。數據顯示,新氧科技銷售費用及研發費用佔據淨利潤比重已達316.43%、114.78%。

另一方面,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家逐步加強的監管也讓全行業面臨新的挑戰。

「新氧一邊聲稱加強措施,一邊卻繼續銷售違規產品、違規項目,平臺還明目張胆推出競價排名,放任代運營,讓平臺的醫美社區模式畫上巨大問號。」

此外,新氧科技面臨著多起訴訟。據天眼查顯示,新氧科技的法律訴訟達64起,其中有關肖像、名譽、人格權糾紛達40起,涉及到的明星包括鹿晗、李小璐、林志玲、黃渤、張豐毅等。

可以看到,作為具備醫療屬性的產品,安全規範是醫美行業的基本底線。然而新氧平臺的醫美亂象簡直可以稱得上愈演愈烈,如此這般「作」法,新氧的醫美社區模式又能走得到多長呢?

相關焦點

  • 新氧醫美的「七宗罪」
    除了對明星的侵權違法外,新氧平臺中還充斥著大量的未獲國內審批的藥品、器械。 早在去年7月份,新京報就報導稱:知名醫美平臺「新氧APP」上,詳述五種違禁肉毒素藥品,其入駐醫美機構低價吸引客戶,卻拒絕驗藥,違禁藥可預約注射。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來源:商界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導讀:為何被網際網路「賦能」的醫美服務平臺總遭受外界的質疑?《商界》記者了解到,有些醫美機構,沒有在平臺頁面展示出「人胎素」等違禁藥品,但等客戶到店後,卻私下銷售違禁藥品。雖然,銷售、上架違禁藥品的問題責任歸屬很清楚,涉事的商家、醫療美容機構,但新氧作為平臺方,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這也是其現階段最大的問題。
  • 新氧:灰色的醫美,灰色的廣告
    前不久,新氧上線了一則「女人美了才完整,做女人整好」的電梯間廣告,引發廣泛質疑,不少聲音認為該文案存在性別歧視。對此,新氧並未公開回應。但後來,該廣告文案已被悄然改為「女人美了才完美,做女人美好」。
  • 鳳凰網315大調查:更美和新氧成消費者最想揭露黑幕的醫美公司
    醫美行業「坑」太多,更美和新氧成為消費者最想揭露黑幕的公司。新氧醫美(共計137377票,佔比34.46%):存在涉嫌違規銷售肉毒素、人胎素等藥品和服務的行為。更美APP(共計47277票,佔比12.02%):涉嫌違規使用明星照片用於宣傳。中國醫美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已進入千億級規模,但醫美不僅是一個民生行業,更是新經濟的典型代表。
  • 新氧醫美亂象:醫託橫行 消費者利益難保障
    據新氧發布的《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市場在高速發展,2017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為1629萬,僅次於美國的1634萬,且中國年增速26.4%,遠超美國的3.9%,以此推算,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這些醫美消費大國,居全球第一。
  • 號稱是「醫美第一股」新氧APP涉售違禁藥,「變美日記」也可造假
    而部分「愛美」的朋友們並沒有僅僅局限在「欣賞」的階段,更是開始了「模仿」,這不僅僅是妝容上的改變,部分的消費者也是開始投身到了醫美整形之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約有2200萬人進行醫美消費,2018年中國正規市場規模更是達到了4953億,而醫美整形行業的加速爆發,也帶動了數千家醫美機構的湧入。
  • 新氧回應商家涉售違禁藥:均來自韓國醫美機構
    【TechWeb】7月15日,今日新京報報導《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變美日記」可造假》,報導中提及新氧平臺上有對違禁藥品的介紹,入駐機構線下私售違禁藥,以及新氧APP社區的日記、問答背後存在代運營、代寫代刷的造假行為。
  • 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變美日記」可造假
    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20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餘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在今年5月2日於美國上市,其運營矩陣中最主要的產品新氧APP,也隨著中國逐年擴大的醫美市場規模,躋身行業「獨角獸」行列。
  • 新氧淨利大降97%,踩多個"醫美大坑",能"整"出新高度嗎?
    不僅如此,新氧還曾多次捲入銷售違禁藥品、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流行等風波,平臺中的醫師和機構資格也屢遭質疑。以此來看,醫美行業八大坑,新氧幾乎全踩。  近年來,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在經歷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出各類違法違規問題。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曾稱,在醫療行業中要做"慢公司",然而隨著美團、阿里等巨頭的入局,新氧還有慢下來的時間嗎?
  • 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 「變美日記」可造假
    ■ 「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變美日記』可造假」追蹤   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20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餘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在今年5月2日於美國上市,躋身行業「獨角獸」行列。   但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新氧APP平臺存在商家涉售違禁藥,代寫虛假「變美日記」等內容。
  • 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ELLE美妝之星榜單點讚新氧模式
    近日,被譽為「年度購物必備指南」的ELLE美妝之星榜單發布,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越來越多優質醫美醫生匯聚到新氧,國內終於出現了一家涵蓋優質醫生資源、大量求美者以及聚合品牌效應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
  • 新氧科技CEO金星:醫美線上化加速,僥倖心理是黑醫美猖獗原因之一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醫美市場線上化是一個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疫情影響下,醫美市場整個線上化的速度加速了。」 12月19日,在2020年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
  • 醫美黑幕:獵頭出租執照,商家代替刷單
    醫美市場亂象紛呈,出問題的不止小紅書一家。招股書顯示,藝星醫美曾牽涉77宗肖像權糾紛;其存在30起醫療廣告違規以及4宗醫療事故;而新型網際網路醫美新氧APP則被爆售違禁藥、違規抽獎、虛假營銷。醫美黑市利益鏈盤根複雜,諸多「黑交易」手段也從網際網路平臺中蔓延而出。
  • 醫美界「奧斯卡」: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順利舉行
    為行業專家、產業夥伴、大咖醫生、醫美達人搭建交流平臺,分享行業前沿趨勢,表彰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每年12月定期舉辦的醫美盛典因其行業影響力而被稱為醫美界的「奧斯卡」。今年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國內醫美市場亂象叢生,嚴重破壞這個行業的形象。據悉,2019年黑醫美致殘致死大約10萬人,平均每年有2萬起醫美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黑醫美」盛行。原因有三點: 1)供需不平衡,國內醫美市場起步較晚,藥品器械及服務機構的供給無法滿足國內龐大人口支撐的醫美需求。
  • 新氧7年之癢「零容忍」亂象與決策權之思
    自然,新氧也不輕鬆。2020年第二季度,新氧銷售與市場費1.85億元,同比增長75%。2020年第一季度1.09億元,同比增長45%。疫情來襲,營銷費用不降反升,也說明一個問題:營銷支出對其十分重要,甚至是否已有裹挾企業發展之意?
  • 新氧上線美次卡產品,旨在進軍醫美C端市場
    以新氧原本就具備的「視頻諮詢」功能為例,在網際網路醫院的加持下,其可升級為「視頻面診」。醫生可在新氧平臺中開展線上問診、開具電子處方、快遞藥品等深度覆蓋醫美全鏈條的服務,進一步拓寬自身的服務半徑。助力行業標準建立在拓寬了自身的服務半徑,試水C端後。
  • 醫美降至護膚品價格,新氧醫美「99皮皮節」大促開幕
    而這時,新氧「99皮皮節」的到來簡直恰逢其時,平臺上重磅專屬變美福利,第一時間解救你的秋日皮膚。秋季皮膚護理迫在眉睫,醫美護膚療效更佳據悉,從9月1日起至9月8日,新用戶只要來新氧App註冊,就能領取199元無門檻抵用券,並可直接用於該平臺199元以下項目付款使用。
  • 新氧公益救助迎來首例乳房修復手術 主刀醫生吳毅平痛斥黑醫美
    然而,超範圍經營一直以來是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生活美容機構違規開展醫美項目,醫美門診部、診所違規進行全麻手術,只能做一二級手術的機構,像是醫療美容門診部,打著醫院的旗號,超範圍做腹壁成形術、顴骨降低術、巨乳縮小術等三四級手術。
  • 在線醫美第一股新氧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哪?
    2013年3月,金星開始第三次創業,選擇了醫美領域,新氧就此誕生。那時候,國內醫美行業方興未艾,尚處於爆發前夜,市場空間很大,但問題也很多。顯然,這時投身醫美行業,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4]「經驗分享+定向推送+引導消費」的新模式,依託大量的用戶真實反饋,不僅縮短了決策周期,轉化率也明顯提升。以新氧為例,2018年新氧營業收入(廣告與佣金合計)僅佔線上總獲客收入的3.4%,但通過新氧促成的醫美交易總額高達21億元,佔線上預定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