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除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還是西方宗教傳教布道的聖地

2020-12-22 一淵寓言

南京作為曾經「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地,千百年來佛緣深厚,也成為西方教派傳教布道的首要開發之地。

400年前,義大利的利瑪竇漂洋過海來到了南京,買地建築教堂,開始了以江南為中心的傳播天主教的行動。

到了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南京又因為近得長江口岸、船舶交通之便,不僅表面上的對外商貿繁榮異常,就連西方各個教派都想從這裡開始自己的布道之路。

南京的宗教之地,確實還蠻多元化的,很好地體現了一個大城的情懷和廣博。除了佛教名剎之外,目前還有如下聖堂寶地:

1. 秦淮區昇州路28號的清真大寺淨覺寺

南京曾有一段非常繁盛的伊斯蘭教盛行的歷史。元末明初,朱元璋因為得到回族將士的助力良多,因此在天下初定後,就抱著感激的心態,在各地興建清真寺。而伊斯蘭教的諸多譯著,也是在南京興起的。

只是,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建立都城時,36座清真寺也多遭遇了毀滅性的破壞,僅留下淨覺寺、花牌樓清真寺、吉兆營清真寺和草橋清真寺留有原址殘寺。

2003年,花牌樓清真寺被拆;2005年,草橋清真寺被拆,異地重建;2009年,吉兆營清真寺翻新;2008年由明太祖敕建的淨覺寺據說是「修舊如新」,但規模遠不及當初的十分之一。

2. 「南京傳教之始」的石鼓路天主堂

這就是400多年前利瑪竇傳教士的故居的所在地,後來被繼任的傳教士修建成了「聖母汙染原罪始胎堂」,曾一度非常的高調,太平天國時被毀,原址新建之後即為今天的石鼓路天主堂。

作為民國首都的主教堂,當時前來參拜的政要很多,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堂之一,遠不是今天所看到的低調樸素模樣。

3. 南京最早的基督教禮拜堂「莫愁路堂」

距離石鼓路天主堂不遠,就是南京基督教的主要傳教布道之地——莫愁路堂,位於白下區莫愁路390號,還有當年的附屬教會學校「明德女子學書院」。

哥德式的造型,坐西朝東,青磚牆面,已經是修葺後的模樣,缺少了歷史歲月沉積,如今的莫愁路堂更像是批量建造的歐式建築。

4. 見證了昔日繁華的聖保羅堂

南京太平南路上的昔日繁華,如今可見一斑的,也只有聖保羅堂、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和中南銀行大樓的舊跡了。

聖保羅堂建於1913年,是由基督教聖公會傳教士季盟濟所主持修建的。南京淪陷時,也曾被日軍所佔。

如今,聖保羅堂建築表面上的藤蘿纏繞,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藤蘿之下的歐式建築,也帶有滄桑的氣息。

5. 已被廢棄的「基督教青年會」

基督教青年會的組織,是由英國人喬治·威廉在1844年的倫敦所創建的,1885年傳入中國,1912年在南京成立。

孫中山還帶頭為其募捐了3000銀元,可見當初期望其「養成完全人格之大學校」的心願有多急切。青年會成立之後,做了很多公益活動,老樓廢棄後還殘留著「中國農民銀行」的痕跡。

6. 南京醫科大學校園內的百年堂

建於1921年,是美國南卡拉那省的脫城三一堂捐獻的,現為辦公樓。

7. 南京市第二中學內的道勝堂

建於1915年,採取了中西合璧的風格,據說,當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拍攝了大量日軍暴行證據的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就曾經居住在此地。

南京城裡,還佇立著更多曾經的歷史,期待著今人的重新發現和審視,為往日繁華記錄著人事變遷吧。還有哪些宗教的聖地,我們一起繼續探討……

相關焦點

  • 南朝四百八十寺是真的嗎?盤點南京各式各樣的寺廟
    我國與佛教有關的寺廟有很多,杜牧在《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那麼曾作為南朝古都的南京,真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嗎?烏衣巷南京確實有許多寺廟,除了南朝時期修建,還有其他朝代,但數量最集中的還要數南朝時期,清朝的劉世琦早在《南朝寺考·序》中進行感慨:「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餘寺。」
  •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祈福許願求姻緣都很靈驗,就在南京市區內
    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有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叫《江南春》,其中有兩句千古絕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因為當時的皇帝崇尚佛教,就在當時的京城,現在的南京城裡大建寺院,在如今的南京市區內,有一座千年古剎,它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同樣也是很多南京人經常去的一座寺院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京「大報恩寺」
    酒店贈送的燈會門票對於初來南京人生地不熟的我來說,原本大報恩寺不在我的計劃行程之內,只是入住的酒店贈送了大報恩寺的燈會門票,而我也正有賞燈的打算,所以,在行程內臨時加了這麼一個目的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即使很多人不知道大報恩寺,但是對這兩句古詩應該並不陌生,多年前覺得這兩句寺不但描述了當年佛教文化得昌盛,更有些對命運得感嘆,句子頗有些浪漫。殊不知這四百八十寺之首就是「大報恩寺」。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擁有2500年的建城史,中外各種宗教都曾經在此傳播、生根和碰撞,但影響最著者無疑是佛教。南京有1780年的佛教文化傳播史,它既是古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中心,也是名副其實的研究中心、創論中心,堪稱古代中國名列前茅的佛學重鎮。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裡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詩裡隱藏著興佛滅佛的故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真樓臺還是假樓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指眼前景,煙雨之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不少寺廟裡的樓臺。《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中把杜牧刻畫景物的本事大大誇耀了一番,認為詩人用文字表達出了畫家難以企及的高度:二十八字中寫出江南春景,真有吳道子於大同殿畫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畫不能到此耳。
  • 南京這座寺院,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求籤拜佛的居然多為美女
    在這座山上,早在南朝宋大明年間,建平王劉宏就自己的府第改為寺廟,稱為棲元寺,後被齊朝改稱為建元寺。南朝梁武帝篤信佛教,在雞鳴埭附近建立同泰寺,他四次捨身同泰寺,每次都被朝廷用重金贖回。由於梁武帝的痴迷,南朝大建寺廟,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稱。侯景之亂後,同泰寺遭到焚毀。到了元朝,有人在雞籠山上建了一座普濟禪師廟。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3、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千裡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菸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活動
    最先採用的就是企圖在思想上教化中國百姓,來自西方世界的傳教士試圖將他們信奉的宗教傳入中國,在中國傳教布道,基督教思想就成為了他們宣揚和布施的主要內容。 明清時期的西方傳教士清楚的意識到想要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國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種新文化。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到底何意?古代文人們有爭議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不過就是這樣一首佳作,卻一直以來頗受爭議,尤其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更是讓古今詩詞專家爭論不休。那這兩句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會引起專家的爭論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的賞析。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將江南的美景盡收眼底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來到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花紅柳綠,一派春天繁華的景象,並且這景象綿延數千裡,讓詩人流連忘返,應接不暇。南朝是一個佛教盛行的朝代,但是正是杜牧的小詩讓南朝的寺廟聞名於古今。詩人將寺廟與煙雨並論,給神秘的寺廟一絲朦朧的美感,讓寺廟也不是那麼的高深莫測,而是給人一種美感,讓人去親近,去欣賞,留戀於其中。
  • 棲霞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故事最多的寺院,很有趣
    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念佛堂、藏經樓、鑑真紀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後有千佛巖等眾多名勝。寺前左側有明徽君碑,是初唐為紀念明僧紹而立,碑文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書法家高正臣所書,碑陰「棲霞」二字,傳為李治親筆所題。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珍貴文物。
  • 【公基常識小考點】世界的宗教
    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子, 是給人信心、 給人希望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相信和 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 進入中國的時間:東漢。僧人以白馬駝經書入中國。因此第一座寺廟以白馬命名, 即白馬寺, 被稱為祖庭。 佛教在中國的盛行:魏晉南北朝。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 少樓臺煙雨中」, 既說明了佛教在南朝的興盛, 寺院建築的華麗和宏大氣勢, 也指出了 佛教對百姓的影響。
  • 《文明6》宗教怎麼傳教 宗教傳教及影響效果詳解
    ,下面帶來由「聽風ting」分享的《文明6》宗教壓力與傳教方式詳解,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傳教的兩種方式 主動傳教 傳教士—使城市該宗教的壓力增加其宗教戰鬥力2倍的值,同時消除10%的其他宗教壓力(結果四捨五入)。若傳教士不是滿血狀態,則增加的宗教壓力會打折扣,消除的其它宗教壓力百分比則不受影響。
  • 醫史新論 | 宗教還是世俗:中國傳教醫學的多元結構
    摘 要 :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都認同西方傳教士是世俗化的推動者。20世紀中葉,許多世俗政府已經全面將教會學校和醫院國有化,這意味著基督教對於「文明」來說是多麼無關緊要。尤其是在醫學傳教方面,對生物醫學的需求消減了宗教的重要性。人們常常假定世俗化會持續、不可逆轉地侵蝕對宗教的篤信。但是,在中國拿撒勒人醫學傳教活動(1920~1942)的縮影中,可以發現現代醫學傳教並不能一概而論。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 金陵遊記 感恩篇
    感恩篇 穿越千年,在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裡為小營員們舉行感恩成長禮。此次南京之行,報恩也是其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從古至今,不斷地有人以「孝」聞名天下。因此,我心中「孝」的地位佔據非常高。夏令營開營第二天,我們頂著炎熱的陽光前來參觀大報恩寺琉璃塔遺址公園。 被烈日照耀映襯的新建琉璃塔,即使已經失去了之前神話般的光彩,卻也是無比地震撼著我的內心。 進入遺址公園的第一步,便是穿漢服。
  • 《文明6》宗教壓力與傳教方式詳解
    《文明6》中宗教勝利也是玩家取得最後勝利的方式之一,那麼我們如何做到讓自己的宗教在整個大陸上傳播呢,下面帶來由「聽風ting」分享的《文明6》宗教壓力與傳教方式詳解,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千年大報恩寺居然化身成了一個網紅聖地?打卡!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秦淮河畔古長幹裡。長幹裡是南朝寺廟的發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佛教文化綿延千年,根深葉茂。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這兩句詩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塔」,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
  • 調查顯示:大學生宗教信仰與傳教活動增多無關
    事實也證實,「雖然傳教活動更密集了,傳教渠道更多了,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又不太好,但大學生信教者的比例卻沒有明顯增長」。  信教人數沒有明顯增長  從2000年開始,教育部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設立了100個左右的研究基地,其中宗教學研究基地設在中國人民大學(以下簡稱人大)。這個研究基地除了承擔學理性的研究課題之外,也會就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作一些實證性研究。
  • 《文明6》怎麼傳教 傳教途徑一覽
    導 讀 《文明6》怎麼傳教呢?宗教信仰在遊戲中的影響是巨大的,那麼究竟如何傳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