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為曾經「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地,千百年來佛緣深厚,也成為西方教派傳教布道的首要開發之地。
400年前,義大利的利瑪竇漂洋過海來到了南京,買地建築教堂,開始了以江南為中心的傳播天主教的行動。
到了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南京又因為近得長江口岸、船舶交通之便,不僅表面上的對外商貿繁榮異常,就連西方各個教派都想從這裡開始自己的布道之路。
南京的宗教之地,確實還蠻多元化的,很好地體現了一個大城的情懷和廣博。除了佛教名剎之外,目前還有如下聖堂寶地:
1. 秦淮區昇州路28號的清真大寺淨覺寺
南京曾有一段非常繁盛的伊斯蘭教盛行的歷史。元末明初,朱元璋因為得到回族將士的助力良多,因此在天下初定後,就抱著感激的心態,在各地興建清真寺。而伊斯蘭教的諸多譯著,也是在南京興起的。
只是,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建立都城時,36座清真寺也多遭遇了毀滅性的破壞,僅留下淨覺寺、花牌樓清真寺、吉兆營清真寺和草橋清真寺留有原址殘寺。
2003年,花牌樓清真寺被拆;2005年,草橋清真寺被拆,異地重建;2009年,吉兆營清真寺翻新;2008年由明太祖敕建的淨覺寺據說是「修舊如新」,但規模遠不及當初的十分之一。
2. 「南京傳教之始」的石鼓路天主堂
這就是400多年前利瑪竇傳教士的故居的所在地,後來被繼任的傳教士修建成了「聖母汙染原罪始胎堂」,曾一度非常的高調,太平天國時被毀,原址新建之後即為今天的石鼓路天主堂。
作為民國首都的主教堂,當時前來參拜的政要很多,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堂之一,遠不是今天所看到的低調樸素模樣。
3. 南京最早的基督教禮拜堂「莫愁路堂」
距離石鼓路天主堂不遠,就是南京基督教的主要傳教布道之地——莫愁路堂,位於白下區莫愁路390號,還有當年的附屬教會學校「明德女子學書院」。
哥德式的造型,坐西朝東,青磚牆面,已經是修葺後的模樣,缺少了歷史歲月沉積,如今的莫愁路堂更像是批量建造的歐式建築。
4. 見證了昔日繁華的聖保羅堂
南京太平南路上的昔日繁華,如今可見一斑的,也只有聖保羅堂、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和中南銀行大樓的舊跡了。
聖保羅堂建於1913年,是由基督教聖公會傳教士季盟濟所主持修建的。南京淪陷時,也曾被日軍所佔。
如今,聖保羅堂建築表面上的藤蘿纏繞,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藤蘿之下的歐式建築,也帶有滄桑的氣息。
5. 已被廢棄的「基督教青年會」
基督教青年會的組織,是由英國人喬治·威廉在1844年的倫敦所創建的,1885年傳入中國,1912年在南京成立。
孫中山還帶頭為其募捐了3000銀元,可見當初期望其「養成完全人格之大學校」的心願有多急切。青年會成立之後,做了很多公益活動,老樓廢棄後還殘留著「中國農民銀行」的痕跡。
6. 南京醫科大學校園內的百年堂
建於1921年,是美國南卡拉那省的脫城三一堂捐獻的,現為辦公樓。
7. 南京市第二中學內的道勝堂
建於1915年,採取了中西合璧的風格,據說,當年南京大屠殺期間,拍攝了大量日軍暴行證據的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就曾經居住在此地。
南京城裡,還佇立著更多曾經的歷史,期待著今人的重新發現和審視,為往日繁華記錄著人事變遷吧。還有哪些宗教的聖地,我們一起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