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來自龍虎網動漫中心
1937-2020,83年過去了,歷史的苦難早已遠去。
如今的南京,紫金草的花絢爛地盛開著,芬芳、美麗。一切都是生機勃勃,一切都是靜謐安好,在高樓大廈間,在車水馬龍中,似乎找不到一丁點兒當年戰爭的痕跡。
只是,南京城牆上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累累白骨還在無聲哭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死難者300000」赫赫刺目……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著,過去的苦難終將過去,過不去的歷史總該始終銘記。
2014-2020,7年過去了,國家公祭日的影響日益深遠。
這七年,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有人擔心,倖存者的消逝是否會帶著歷史記憶遠去?侵略者的槍炮聲是否會湮沒在時間的塵埃裡?當然不會!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帶我們重回並銘記那段兵戈搶攘、百孔千瘡的歷史時空。
七年來,每年國家公祭期間,都有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俄羅斯、德國、荷蘭等數百個僑團在五大洲共同舉辦海外悼念活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還與美國、法國、日本等國的戰爭與和平主題博物館建立了和平與友好館際關係。
七年來,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捷克總統澤曼專程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我們在丹麥奧爾胡斯、日本大阪等30多座國外城市舉辦了展覽、證人證言集會及和平交流活動。
七年來,和平志願者隊伍不斷龐大。不僅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後代爭當紫金草志願服務隊志願者,來自美國、韓國、伊朗、巴基斯坦等17個國家的73名新上崗的紫金草學雷鋒國際志願者也成了和平理念的傳播者與和平的守護者。
七年來,南京這座城市成了中國首座且唯一一座國際和平城市;《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草案)》在促進國家公祭活動保障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方面填補了立法空白;「史上最完整」南京大屠殺同胞叢葬地電子地圖上線;「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已經進入第四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呈現方式、標準化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未來,南京市18所普通高中國際班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都需接受「行前一課」教育,讓留學生學好歷史,打好一個中國人的底色……
倘若今天還有人問,設置國家公祭日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僅僅是因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冥思廳照壁上刻的那段話——「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鑑,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更是為了與世界更好地溝通,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於人權和文明的態度,體現中國擔當和世界胸懷,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龍虎網新聞評論員 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