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這四個字,寫盡「人慾」!點醒了無數人!

2020-12-14 文字溫暖心靈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卷首語

《金瓶梅》在人們的流言蜚語中,太多的人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價值所在,世人只知其汙,而不明其意。東吳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的一句話最值得深省:「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這就是讀《金瓶梅》,四種人有四種不同的感受,可見菩薩、君子、小人、禽獸四種人品。

一本書,其實就藏著一段人生。人性是最複雜的詩書,不同的讀者,在書中能看到各自不同的欲望。《金瓶梅》關於「人性」有獨到的見解,其開篇的《四貪詞》就提到,「酒、色、財、氣」乃人間之欲也,稍貪之,便會萬劫不復。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字,是怎麼寫盡「人慾」的。

第一、嗜「酒」。

酒,容易上癮,酗酒成性,喝多了容易醉,迷亂心智,傷肝、傷胃、酒精中毒等。玄石戒酒:昔者玄石好酒。為酒困,五臟燻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藥不能救。三日而後。謂其人曰:「吾今而後知酒可以喪人也。吾不敢復飲矣。」居不能閱月,同飲至曰:「試嘗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酒可助興,可壯膽,亦可毀人於無形。《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記載:劉備醉酒害黃忠,劉備為了給兩位義弟報仇雪恨,親率大軍討伐東吳。起初戰況十分順利,關興、張苞更是屢立戰功,劉備失口說道——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導致黃漢升賭氣出戰,最終戰死沙場。酒是穿腸毒藥,害人性命,應遠離。

第二、好「色」。

「世財紅粉歌酒樓,誰為三般事不迷。」意思是任何人都會被金錢、美女、盛宴所迷惑、吸引。但又不同於《心經》上記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所說的色。因此,色指的是一切主觀的認識和客觀的存在。即《金剛經》中所說的不執於相,不住於相的意思。

《孟子·告子上》上說:食色,乃人之性也。意思是說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本性,可見,色是人生命中最大的欲望。在古代,多少國王君主,提刀馭馬徵戰無數,卻因迷於女色,精盡人亡。千古流傳的典故「環肥燕瘦」,其中的漢成帝因「色」迷於趙飛燕,最終也就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精盡人亡的皇帝。好「色」若不自製,縱慾過度,必傷及根本。女色,應趨利以蔽之,方可命運順遂,福壽綿長。

第三、貪「財」。

「世上錢財倘來物,哪是長貧久富家。」意思是錢財是無意中得到的,貧不會永遠貧,富不會永遠富。《商芸小說》上記載:「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幾個人在一起各言其志,有的想做高官,有的想發財,有的想騎鶴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則想三者兼而有之。可見,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啊。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說:「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這些都說明了人如果貪得無厭,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東漢時期,任順帝大將軍的梁冀,為斂錢財不擇手段。結果被迫服毒自殺。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意外之財,常使人毀於意外。勿貪財,福報才能長久。

第四、逞「氣」。

逞「氣」就是任心鬥氣,起了嗔心,儘量不讓自己起嗔心,或者減少嗔心的發生。《紅樓夢》裡的黛玉一生鬱鬱寡歡,其實就是用「氣」太多。用「氣」太多,是一場災難。很多時候,不動「氣」,是放過他人,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我們要學會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逞「氣」是心上不見血的一把刀,切莫大意。

多去了解我們的內心,你會發現我們平時都是太過於執著。當心裡想要生氣時,我們就問一下自己「生氣就是在自己作踐自己」,這樣,因為心念不再執著煩惱,所以嗔火就不會再生起了。《和佛印禪師詩》詩云:「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酒、色、財、氣四個字,適度為最好。

結束語

朋友們,你們讀過《金瓶梅》嗎,讀後都生了什麼心?不妨談談各自的感受!《金瓶梅》中這四個字,寫盡「人慾」!你們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雨果最精闢一句名言,僅24個字,卻寫盡了無數人真愛的第一個徵兆
    很多人肯定會回答,感到無比幸福,幸運。那么女孩呢?會把幸福寫在臉上,開心,每天甜蜜蜜地,這是許多人都會這麼回答的。這樣回答,無疑是不夠深刻,不夠打動人心。因為那些都是情感反應,而非徵兆。而徵兆,往往都是預感下一步會發什麼事,這樣才叫徵兆。這麼說,很多人或許又感覺找到了答案。
  • 千古奇書《金瓶梅》中的5句俗語,本意令人害臊,如今卻育人無數
    其實無論世人如何評價,我們也要學會古人所告誡我們的一句話,叫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在這部被人們帶著有色眼鏡所欣賞的著作中,有何能讓人學習到的呢?其實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很多俗語,都是出自這本書,而他們本身令人害臊的原意,如今卻也育人無數。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比如範仲淹就寫過《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千古傳唱;比如崔顥寫《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上過學的人都背過。靈隱寺是國內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勝。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至今已1694年了。北宋時期的靈隱寺就成了天下禪宗聖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無數名士遊訪。
  • 世界上最短的對聯,加起來一共4字,堪稱一字千金,卻點醒無數人
    總之要讀起來朗朗上口,給人一種巧奪天工的美妙感受。如果要追索這種文學形式的起源,可以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易經》扯上關係,《易經》中曾經寫過「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對」一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樸素最根本哲學觀,而對聯便帶有很深刻的陰陽對稱規律。
  • 徐志摩很痴情的語錄,寥寥幾句,卻寫盡了無數人曾經的渴望!
    但我們永遠都沒有一些名人想得好,比如說三毛就有一句痴情話曾感動過無數人,這痴情話是對荷西說的,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讓人讀完忽然明白了撒哈拉和太平洋是這樣來的。比如近代情話王子沈從文也一生也留下了許多痴情的話,如他的這段:「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 《裝臺》:順子1句話點醒蔡素芬,編劇7個字暗示6人結局
    在最新劇情中,順子一句話點醒蔡素芬,編劇7個字暗示6人結局。眾所周知,在原著中,大雀兒的女兒因意外燙傷而毀容,大雀兒為了給女兒籌集整容費用,省吃儉用,積勞成疾,最終病重不治而逝。刁大軍半生漂泊,以賭為生,最終債臺高築,客死街頭。此外還有刁菊花、韓梅、順子、蔡素芬等人都是悲劇結局。然而電視劇會不會不同呢?
  • 楊林夕:女性·符號·情慾——論《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
    如果說其他三部小說中的女性是道德或政治的符號、成大事業的困難的象徵, 那麼 《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就是欲望的符號。《金瓶梅》的這些慾海沉浮的淫娃蕩婦有幾十個, 她們都貪戀財色而有所側重, 本文根據對情慾的不同追求, 將她們分為「慾海沉淪者」和慾海超脫者 」兩類。
  • 《金瓶梅》的世界裡滿是飲食男女,人間煙火中有世人看不見的慈悲
    就著張愛玲的話,如果說《金瓶梅》是一部寫盡了人間欲望的書,物慾、情慾、生老病死、功名利祿、貪嗔痴怨……大概就比較客觀和厚道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諸『世情書』中,《金瓶梅》最有名。」關於座次排序的這番話,應伯爵說得格外圓滑,讓西門慶拒絕不得還滿心歡喜,評價他是個「本性又好又知趣、沒有一個不依順的、做事十分停當」之人。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徐朔方:《別頭巾文》不能證明《金瓶梅》作者是屠隆
    這四篇是卷四的《醒迷論》、卷五的《別(祭)頭巾文》《勵世篇》及卷六的《秋蟬吟》。而《別頭巾文》又見於《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此書卷一題「卓吾先生編次,笑笑先生增訂,哈哈道士校閱」,卷三題「卓吾先生編次,一衲道人屠隆參閱」。他主要根據以上資料提出論文《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
  • 梅東偉:論《金瓶梅》中的夫妻關係圖景及其意義
    [13]23此外,還有人倡導夫婦關係中男子的「義」行,社會上許多有關「義夫」的真實故事和小說家創編的白話小說也流傳開來,[16]這一現象昭示著晚明夫妻關係、夫妻倫理的新的動向,其中包含著對夫妻情感的強調和對日漸強化的偏庇男性的倫理反撥。這種夫妻倫理的動向即便在情慾瀰漫的《金瓶梅》中也有所體現。最後,《水滸傳》構成了《金瓶梅》中夫妻關係書寫的「母體」語境。
  • 《金瓶梅》作者可能是平江人
    《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應為何方人氏?至今仍是文史界的一大謎團。大凡考證一個人,先是要有檔案,這沒有,蘭陵笑笑生顯然是筆名。真名為何?生於何處?無確鑿記載。次是有笑笑生之同代人或晚輩有回憶文字存真亦可算證詞,我想也無,不然也就無爭議了。再是可根據《金瓶梅》所描述的地方來考證,倘依此類推,笑笑生應是山東人氏。
  • 兒女是否有出息,與分數無關,曾國藩6字箴言,點醒無數糊塗父母
    「成績要從娃娃抓起」,這是無數父母的心聲,為了這一目標,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起,就張羅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爭取讓孩子踏上人生之帆。但曾國藩認為,兒女未來是否有出息,其實與成績無關。他作為晚清時期的名臣,用6字箴言養育自己的子孫後代,並助力他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才,也點醒了無數的糊塗父母。
  • 兒女是否有出息,與分數無關,曾國藩6字箴言,點醒無數糊塗父母
    「成績要從娃娃抓起」,這是無數父母的心聲,為了這一目標,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起,就張羅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爭取讓孩子踏上人生之帆。 但曾國藩認為,兒女未來是否有出息,其實與成績無關。
  • 《金瓶梅》中的奴婢也是有所求的,這是人性的根本
    古希臘著名智者普羅塔哥拉首先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美國學者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中說:「是日常可見的人性而不是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形成了社會。」欲求是人生的原動力,也是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表現方面。
  • 大學中文系課堂詳錄:《金瓶梅》導讀
    王世貞為了報殺父之仇而寫作了《金瓶梅》,在書中浸透毒汁使書頁不容易翻開,然後獻給嚴嵩的兒子嚴世藩,欲使嚴在讀書時沾口水翻頁而將他毒死。張竹坡批評《金瓶梅》即有「苦孝說」,認為是孝子為報父仇而寫此書。張竹坡去明世未遠,他的結論恐怕有可靠的依據。因此,小說中所寫的主要人物西門慶,自然就是指嚴世藩了(嚴號「東樓」,故此寫「西門」,遙遙相對的意思)。
  • 黃霖:張評《金瓶梅》大連本是原刊嗎?
    三、《寓意說》全篇共出現四個「氣」字,前三處「至春吐氣」、「遇陶媽媽而吐氣」、「故西門死,氣如牛吼」,都是刻了當時規範通行的「氣」字,而唯獨在這227字中刻到「凌雲志氣,分外消盡」的「氣」字時,卻刻了很少見到的俗體字(如圖,梨花女大本、張衙本同):看來,這227字當是後來翻刻者所持的原本上,有人見有「留白」,即隨手批加上了此段文字,刻工受命而就依樣畫葫蘆,照此刊上了。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醒無數人!
    01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下聯:容易此聯相傳為【明】世祖和解縉所對。世祖曾言:「有一聯『色難』著實難對。」解縉應口而答:「容易。」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02 「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
  • 胡衍南:《金瓶梅》於《紅樓夢》之影響研究「1」(上)
    脂評提及《金瓶梅》的地方共有三處,最具代表性的在第13回,此回寫到賈珍為秦可卿買檣木棺材一段,有一條眉批:「寫個個皆知,全無安逸之筆,深得《金瓶》壺奧。」[2]從「深得」二字來看,脂硯齋似乎提示了二書的繼承關係,這般認知從此為大多數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