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3-5 | 動量 動量定理部分知識點總結

2021-02-19 高中物理

碰撞與動量這部分內容對進一步學習物理學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動量守恆定律是解決經典力學和微觀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

雖然動量這部分內容相對其他部分內容能難一些,但物理君已經為大家總結出了知識點,幫助大家在學習或者複習中解答該部分內容所涉及到的知識。

1、動量、衝量

2、動量變化量和動量變化率

3、動量、衝量


4、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1)選定研究對象,明確運動過程

(2)受力分析和運動的初、末狀態分析

(3) 選正方向,根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動量定理揭示了衝量和動量變化量之間的關係.

1.應用動量定理的兩類簡單問題

(1) 應用I=Δp求變力的衝量和平均作用力.

物體受到變力作用,不能直接用I=Ft求變力的衝量.

(2) 應用Δp=Ft求恆力作用下的曲線運動中物體動量的變化.

曲線運動中,作用力是恆力,可求恆力的衝量,等效代換動量的變化量.

2.動量定理使用的注意事項

(1) 用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題,用動量定理也能解決,題目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用動量定理求解更簡便.

(2) 動量定理的表達式是矢量式,運用它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衝量、動量及動量變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是物體或系統所受的合力.

3.動量定理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的應用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安培力往往是變力,可用動量定理求解有關運動過程中的時間、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1、動量守恆定律內容

如果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這就是動量守恆定律.

2、動量守恆定律表達式

(1) m1v1+m2v2=m1v′1+m2v′2,兩個物體組成系統相互作用前後,動量保持不變.

(2) Δp1=-Δp2,相互作用的兩物體組成的系統,兩物體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Δp=0,系統的動量變化量為零.

3、對動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1) 矢量性:只討論物體相互作用前後速度方向都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情況,這時要選取一個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各矢量的方向.

(2) 瞬時性:動量是一個狀態量,動量守恆指的是系統任一瞬時的動量恆定.

(3) 相對性:動量的大小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4) 普適性:①適用於兩物體系統及多物體系統;②適用於宏觀物體以及微觀物體;③適用於低速情況及高速情況.

1、應用動量守恆定律的條件

(1) 系統不受外力或系統所受的合外力為零.

(2) 系統所受的合外力不為零,比系統內力小得多.

(3) 系統所受的合力不為零,在某個方向上的分量為零.

2、運用動量守恆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

(1) 確定研究對象並進行受力分析和過程分析;

(2) 確定系統動量在研究過程中是否守恆;

(3) 明確過程的初、末狀態的系統動量;

(4) 選擇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恆定律列方程.

3、動量守恆條件和機械能守恆條件的比較

(1) 守恆條件不同:系統動量守恆是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是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重力或彈簧彈力以外的其他力不做功.

(2) 系統動量守恆時,機械能不一定守恆.

(3) 系統機械能守恆時,動量不一定守恆.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選修3-5動量、衝量知識點總結
    (3)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4)動量的相對性:由於物體的速度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所以物體的動量也與參考系選取有關,因而動量具有相對性。題中沒有特別說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5)動量的變化:
  • 高中物理知識點釋義: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乾貨 | 高考歷史選擇題易考易錯知識點匯總,考試用的到!    1、衝量---求恆力和變力衝量的方法。恆力F的衝量直接根據I=Ft求,而變力的衝量一般要由動量定理或F-t圖線與橫軸所夾的面積來求。2、動量---動量及動量變化的求解方法。求動量的變化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動量定理。
  • 高中物理動量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動量怎麼學高中物理動量知識點總結  1.動量和衝量  (1)動量: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即p=mv。是矢量,方向與v的方向相同。兩個動量相同必須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衝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該力的衝量,即I=Ft。
  • ​1.1 動量 1.2 動量定理
    【學習目標】1.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2.理解衝量的概念,知道衝量的定義,知道衝量是矢量;3.知道動量變化量也是矢量,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的計算;4.
  • 【高中物理】動量與衝量定理知識點專題總結,看到即賺到!
    (2)利用動量定理 Ft=ΔP.主要解決變力的衝量計算問題,但要注意上式中F為合外力(或某一方向上的合外力)。1、動量定理:物體受到合外力的衝量等於物體動量的變化。(2)動量定理中的衝量和動量都是矢量。定理的表達式為一矢量式,等號的兩邊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階段,動量定理的應用只限於一維的情況。這時可規定一個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負,這樣就把大量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3)動量定理的研究對象一般是單個質點。求變力的衝量時,可藉助動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衝量定義式。
  • 高考物理難重點解析: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恆力F的衝量直接根據I=Ft求,而變力的衝量一般要由動量定理或F-t圖線與橫軸所夾的面積來求。2、動量:動量及動量變化的求解方法。求動量的變化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動量定理。3、動量定理: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為:10明確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20分析研究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30選取正方向,確定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始末兩狀態的動量;40依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 高二物理選修3—5第十六章:動量定理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物理解決運動學的三大支柱:牛頓定律、功能關係和動量我們在高一已經學過了牛頓定律和功能關係,我們從高二開始學習用動量解決運動學問題。首先我們先看動量發展的歷史回顧:物理學家在不斷的探索中,才給動量確定了完整的定義。我們把物體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動量用字母P來表示:即P=mv。這個概念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動能非常像,但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大家要注意區分。
  • 高考物理重難點解析之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恆力F的衝量直接根據I=Ft求,而變力的衝量一般要由動量定理或F-t圖線與橫軸所夾的面積來求。動量及動量變化的求解方法。求動量的變化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動量定理。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為:明確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分析研究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選取正方向,確定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始末兩狀態的動量;依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 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的比較
    我們先看一看它們共同之處:1.兩個定理都不用考慮中間過程,只考慮始末狀態。動量定理只考慮始末狀態的動量,動能定理只考慮始末狀態的動能。過程中的速度加速度變化不予考慮。2.兩個定理不僅適用於恆力,也適用於變力。3.兩個定理不僅適用於直線運動,也適用於曲線運動。
  • 高中物理動量定理的分析及應用
    用動量定理求變力的衝量求變力的衝量,不能用Ft直接求解,可藉助動量定理由動量的變化量間接求出。練習:物體A和B用輕繩相連接,掛在輕彈簧下靜止不動,如圖3(a),A的質量為m,B的質量為M。當連接A、B的繩突然斷開後,物體A上升經某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v,這時,物體B的下落速度為u,如圖3(b)所示。
  • 高考物理難重點解析之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恆力F的衝量直接根據I=Ft求,而變力的衝量一般要由動量定理或F-t圖線與橫軸所夾的面積來求。2、動量:動量及動量變化的求解方法。求動量的變化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動量定理。3、動量定理: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為:10明確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20分析研究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30選取正方向,確定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始末兩狀態的動量;40依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 高中物理說課稿:《動量定理》
    >這一章講述動量的概念,並結合牛頓定律推導出《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定理》體現了力在時間上的累積效果。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新的途徑,尤其是打擊和碰撞的問題。這一章可視為牛頓力學的進一步展開,為力學的重點章。《動量定理》為本章第二節,是第一節《動量和衝量》的延續,同時又為第三節《動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在本章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同時《動量定理》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 高考物理知識點:動量
    1.動量和衝量   (1)動量: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即p=mv。是矢量,方向與v的方向相同。兩個動量相同必須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衝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該力的衝量,即I=Ft。衝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決定。
  • 知識點:高中物理動量定理及應用,都學會了嗎?
    一、動量定理動量定理反映的是物體在狀態變化過程中動量與外力衝量的關係,是物體所受合外力的衝量等於物體動量變化的關係,表達式為:動量定理說明合外力的衝量是物體動量變化的原因。2. 動量定理是矢量式,它說明合外力的衝量與物體動量的變化,不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在應用動量定理解題時,要特別注意各矢量的方向,若各矢量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可選定一個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各矢量的方向,就把矢量運算簡化為代數運算了。3. 由動量定理得
  • 高中物理知識點釋義:動量與能量
    2、研究某一物體受到力的持續作用發生運動狀態改變時,一般用動量定理(涉及時間問題)或動能定理(涉及位移問題)去解決。3、若研究的對象為一物體系統,且它們之間有相互作用,一般用兩個守恆定律去解決問題,但須注意研究的問題是否滿足守恆條件。
  • 高三物理備考:巧用動量定理
    動量定理的基礎知識:1、內容:物體所受合力的衝量等於物體動量的增量。2、表達式:F·Δt=Δp=p′-p。3、矢量性:動量變化量方向與合力的方向相同。3、適用範圍:不僅適用於恆定的力,也適用於隨時間變化的力,這種情況下,力F為變力在作用時間內的平均值。3、動量定理的表達式F·Δt=Δp是矢量式,運用它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衝量、動量及動量變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是物體或系統所受的合力。
  • 高中物理中的動量是什麼知道嗎?動量定理你真的了解嗎?
    2) 表達公式:3) 分析:動量是矢量,方向是與v的方向相同;4) 兩個動量相同必須是大小相同,方向一致.二、衝量1) 衝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力的衝量;2) 表達公式:3) 分析:衝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決定.
  •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匯總:動量、衝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
    在應用公式I=Ft進行計算時,F應是恆力,對於變力,則要取力在時間上的平均值,若力是隨時間線性變化的,則平均值為3、動量定理:動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時間積累效果的,其表示式為I=ΔP=mv-mv0式中I表示物體受到所有作用力的衝量的矢量和,或等於合外力的衝量;ΔP是動量的增量,在力F作用這段時間內末動量和初動量的矢量差,方向與衝量的方向一致。
  • 高中物理 | 動量部分知識結構
    (3)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4)動量的相對性:由於物體的速度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所以物體的動量也與參考系選取有關,因而動量具有相對性。題中沒有特別說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5)動量的變化:
  • 【物理】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匯總(三):動量、衝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
    在應用公式I=Ft進行計算時,F應是恆力,對於變力,則要取力在時間上的平均值,若力是隨時間線性變化的,則平均值為3、動量定理:動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時間積累效果的,其表示式為I=ΔP=mv-mv0式中I表示物體受到所有作用力的衝量的矢量和,或等於合外力的衝量;ΔP是動量的增量,在力F作用這段時間內末動量和初動量的矢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