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義山水詩選,
.
【簡介】
楊宗義,別署知止堂,長沙大溈人。
● 知止堂詩選 ●
終南山溪曉行
太乙中峰下,晴嵐悄悄生。
月華經夜白,秋水向人清。
石憶前賢臥,橋先長者行。
坐看雲又起,徒有問樵情。
夔門道中
動容千載下,過客幾淹留。
水遠夔門路,雲高白帝秋。
亂魚橫浪底,早雁落沙頭。
好詠嗟誰得,飄飄一葉舟。
過東鶩山高山寺故址
風磴連雲近,因緣適俗情。
嶺前深樹氣,雨後落花聲。
有客貪山色,無僧憶寺名。
泠泠巖下水,獨為野人清。
四知橋
古橋銘古訓,閭裡重輝光。
樹蔭漢家石,路連楊氏牆。
清流通晚市,綠野認前堂。
再渡憐何事,臨風一曲長。
官山張魏公南軒父子墓
上國龍塘外,留光鶴柏間。
功名全半璧,父子死同山。
去去臨安遠,悠悠湘水還。
無為徒此揖,慚說鬢將斑。
識山樓
識山樓上月,今夜照誰家。
弄影多青竹,無言走白沙。
遠分歸馬地,自熟野人瓜。
疏密蟲聲裡,何將聽菊花。
西驛
西驛古山崙,由來氣象繁。
慢雲登嶽頂,急瀑下溈源。
車入松間路,煙生竹裡村。
客心此何寄,遠磬出僧門。
奉題郭處士山居
卜築煙霞裡,溈烏此合流。
水通魚穴晚,山似鹿門秋。
草木有自愛,雲泉無外求。
佳辰欲盟醉,來往莫猜鷗。
●知止堂詩選 ●
訪雲仙寺明理禪師惠賜《覺者之行》謝答二首其二
雲前本歸處,衲履未沾塵。
道覺須彌小,仙家歲月貧。
長泉不避客,真石善藏身。
農舍山門外,福田耕有鄰。
龍泉村山寺訪僧來厚
補衲不知歲,悠悠雲水間。
煙空接輿宅,樹密祖師山。
雪茗斟無相,神機卜一閒。
五峰毒龍定,留瀑下塵寰。
註:去山北四十餘裡,傳聞曾為楚狂陸接輿棲隱處。
雨中瞻芷江受降紀念坊
春老寒猶剩,雲重天淚垂。
花飛雪恥地,人仰止戈碑。
杜宇哀何徹,蒸民苦有時。
此間無限意,留與後來知。
春次黔陽見吾鄉先賢黃本驥陳梅仙夫婦遺刻本驥嘗為前清黔陽教諭
化俗文翁去,遺碑在古津。
雲山三楚舊,衣服五溪新。
坐釣求朱鯉,行估待善人。
江樓自無語,詩客詠來頻。
城牆大山無名谷
天水下丹壑,春風圍翠屏。
人來麋鹿隱,櫻落杜鵑醒。
煙靄定非定,芷蘭名未名。
少停還復去,只道不曾經。
東山梅王寨
古寨飛簷外,東山第一峰。
草青馬何在,花白鳥從容。
落澗自傳響,高風無去蹤。
梅王昔凝望,壁上二三松。
入「在此山」
入山名在此,出澗水多姿。
鳥語幽人聽,兔巢香草滋。
徑迴憐竹暗,春早惜花遲。
不問清遊事,同來味各知。
秋日玉華宮肅成院故址
秋煙下寒石,足跡踵詩翁。
隔世山猶似,尋幽夢不同。
試穿蒼鼠壁,來沐大唐風。
報得先行者,霜林漸欲紅。
● 知止堂詩選 ●
過大明宮遺址
古泥埋翡翠,深草寂榮光。
城上雲無盡,人間劫已常。
西風不問路,老柳又吹黃。
殘礎依龍首,何磚屬大唐。
西安鐘樓
去去高樓下,長安市正譁。
有鍾惟不響,何事獨生嗟。
黃落三秋葉,紅消百日花。
四圍無壁壘,猶得走香車。
南嶺道中
粵北三番雨,湘南幾片雲。
雨中秋漸盛,雲上雁為群。
橋過蘇公驛,山藏杜甫墳。
導航時有語,指點路途分。
晚次衡州
自別蒸湘路,風塵二十年。
碧山新飽雨,秋水暗浮煙。
罷逐輕肥夢,又回鴻雁天。
故城無大事,石鼓老江邊。
登衡州合江亭
壁險秋難倚,亭高遠可望。
長帆下雲夢,二水合蒸湘。
網落龍猶逐,洞開書不藏。
欄杆誰拍響?風起卷滄浪。
重登回雁峰
名山揮別久,江海兩難猜。
能許雁常住,何妨我又來。
雁翎梳白日,我履拭青苔。
簇樹高簷下,禪門閉復開。
題瀏陽淳口楓林湖村千五百年古銀杏
斯世為何世,遙山拱近山。
滄桑渾不管,風雨每重看。
地迥登臨易,天高放逐難。
千秋自榮茂,帝力豈相干。
龍田山居
地僻沙蓬長,門虛野客閒。
感風雲出石,過午雨涼山。
宛轉青蟬近,輕盈白鳥還。
才逢採菇女,小逕入松間。
●知止堂詩選 ●
初夏雨後桃花湖泛舟
同行七八子,轉過二三灣。
慢撥舟前水,貪看雨後山。
山雲留雨住,水荇拽舟還。
偶見斜飛鷺,來分釣客閒。
入花果園
背嶺入復入,田疇豁眼真。
相看荷鋤者,不是避秦人。
種芋柴門外,牽牛野水濱。
鄉茶欲有問,幽處未全貧。
雙獅嶺
嶺表無塵味,人來不減幽。
樹莓紅自落,坡草綠將流。
舊壘雄獅背,新聲野雀喉。
雲浮天北際,懶顧小山丘。
芙蓉寨
浮雲峰外短,晴氣嶺前長。
野徑無行客,春風自逐羊。
叢茅新苜蓿,亂石老池塘。
幽處仍憐鳥,相和近斷牆。
入聞峰閣
青氣下扶王,到山春拂面。
鵑花綴翠叢,蕨菜資清宴。
三五俊遊人,往來飛蹴燕。
溪聲共竹聲,聞欲開書卷。
溯潭溪澗
桃源不得入,洞口向嵯峨。
只有飛泉落,更無幽鳥過。
澗中小天地,塵外大摩訶。
何物修行久,寒苔老薜蘿。
行經鄭州
南客停無所,垂楊過眼繁。
適身猶北向,佳氣在中原。
清雨平蕪地,唐堯好友圈。
只堪行倥傯,不得訪軒轅。
登玉笥山
不知煙水外,千古幾憑欄。
欲去頻相問,登臨別有看。
重簷簇高樹,疊浪濯遙巒。
竹響風搖出,長聞楚調彈。
● 知止堂詩選 ●
鄜州羌村訪少陵故居
行行日腳西,去去山雲低。
緣溪入復入,巖上舊曾題。
羌村黃粱熟,得食走荒雞。
路轉寒窯外,長草與膝齊。
無人問遠客,野老自相攜。
焉知千年後,壞壁餘誰棲。
八方送秋籟,無復聞鼓鼙。
留照梨樹下,足沾聖人泥。
四方山「總統府」馬共負責人陳平流亡地
徑廻山林深,雲飛日光散。
苔蘚覆洞門,遺構觚稜斷。
蟲鳥晝夜鳴,鼠蛇上下竄。
花木不知年,四時自變換。
雄圖何足論,枉教世道亂。
白骨多豪英,誰作生民嘆。
陰洞幽幽風,餘聲空汗漫。
天道料有循,不勞人計算。
入蓮花六合古寺
曉入蓮花臺,山寺倚壁峭。
雜花迷細風,繁樹動碎照。
棲鳥在古簷,起能歌古調。
俗客聞茫然,那知迦葉笑。
神機佛不言,人事豈預料。
片葉落階除,衲衣歸雲嶠。
僧雲勿埽心,留塵亦微妙。
只此澄潭邊,絕勝受優詔。
暮春溯天龍峽
暖日澗不知,涼飆下深碧。
行行撥莽榛,仄徑不盈尺。
櫻青自搖風,藨紅偶堪摘。
谷口忽雷鳴,龍涎唾飛白。
亙古跳躍泉,長定無稜石。
緣溪山愈深,蛇蟲偶行跡。
何時曾瀉崩,壞道斷山腋。
更乃歷雪冰,折木遺絕壁。
亦作猿猱攀,高處倚松柏。
楚雲自去來,長鴻為振翮。
列笏峰不言,萬年立精魄。
我非避世人,豈分戀山澤。
龐公隱不還,鹿門共朝夕。
何異在人途,匆匆為過客。
●山水行吟 ●
文 字:楊宗義
圖片:來自網絡
編審 :安全東 陳顯赫
主編:陸玉梅
責編:侯明 青嵐
山水中國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