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武康路上一家叫HINICHJOU(非日常)咖啡店在網絡上爆火,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持續刷屏,吸引很多顧客前來排隊打卡拍照,一躍成為武康路上新的網紅店。
這家熊爪咖啡店的外觀就很特別,整家店就是一面水泥牆,只有一個洞口,甚至不算規則。
作為咖啡的出口,飲品單二維碼掛在牆上,顧客可以自助掃碼下單,而遞出咖啡的卻是毛茸茸的「熊爪」。
毛茸茸的熊爪不單單是遞咖啡,還會和顧客互動,比耶、點讚、握手、擊掌、摸頭,賣萌技巧100分,隔著牆都能感受到「熊熊」的熱情。
但是吸引大家的不僅僅只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店鋪外觀或者營業方式,還有就是這隻熊爪的背後,還有著非常暖心的故事。
這家店的店長叫做YingYing,是一名聾啞咖啡師。店內還有兩名聾啞人擔任咖啡師,帶著熊爪遞出咖啡的店員曾經遭遇面部燒傷。
其實,除了特殊人士身份以外,店長YingYing曾獲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店員不僅僅了會賣萌,也在技術學校受過專業訓練。
喝過咖啡的顧客還說:「熊爪」的主人說話聲音特別好聽。或許,這就是上帝給膩關了一扇門時,卻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同時還將你引向了一條通往希望的路。
店長yingYing表示這個咖啡店的初衷就是幫助特殊人士解決就業問題,「想讓客人知道,殘疾聾啞人做出來的事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好。」
這些特殊人士一定也希望別人在看待他們的時候,首先認可的是他們的能力,他們為社會做的貢獻,而不是他們的特殊人士標籤。
這樣的一個營業模式,他們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一牆之隔,他們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同時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和理解。
這樣一種足夠暖心的設計,保全了特殊人士的體面。
牆洞前,他們不向顧客販賣同情;牆洞後,他們也只是專業的咖啡師而已。
這家咖啡店不僅僅是幫助他們實現了就業,也是在幫助他們實現社會認同感和人格平等感。
「熊爪咖啡店」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展示特殊人士才藝的窗口,說明他們也可以自食其力,為社會創造價值。
魔都從來不缺充滿創意的網紅店,但是當這個萌萌噠熊掌從洞口慢慢伸出來的時候,沒有人會抗拒這份溫暖,尤其是在了解了這家店的故事之後。
上海作為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在這次「熊爪」咖啡的突然爆火之後,表現出來的人情味值得讓人點讚。
大家不約而同的前往打卡、進行宣傳,無形中表達上海人對於特殊人群的關愛與尊重,拋棄有色眼鏡,認同他們、尊重他們、為他們鼓掌,展現了一個大城市的包容精神。
對於有需要的特殊群體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心靈隔閡的橋梁。
被社會需要,被社會了解、被社會認可、和普通人一樣與社會交流,才是他們內心真正想要的,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當被冬天的第一杯「熊爪」咖啡治癒的時候,衝淡了我們之間的不同。
要想讓大家平等的享受社會中一切正常生活權利,不僅僅是你點的一杯咖啡,他從洞中探出的毛茸茸的小手,更需要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他們的包容與理解。
咖啡只是一個工具,
販賣的是面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
那些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特殊人群,
他們沒有被粗糙的生活拉下馬,
而是始終高舉著希望,
照亮著生活中昏暗的角落。
圖文編輯:Am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