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企如何應對冬季續航難題?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魚非魚

對於北方的電動車用戶來說,長久以來一個最大的痛就是,車輛一到冬天,不僅動力性能減弱,充電速度變慢,更重要的是,續航會大幅縮水,嚴重影響使用體驗。

為什麼電動車在冬季的使用續航會大幅下降呢?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冬季車廂內製暖消耗了大量的電能。這一點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有巨大的不同,後者發動機運轉時除去驅動車輛前進以外,同時還產生了大量廢熱,而這些廢熱自然可以用來給車廂內取暖,相當於取暖是沒有任何額外能耗的。而電動汽車的電機運轉時卻幾乎沒有廢熱(實際上相當於廢熱都在發電廠發電階段產生了),巨大的供暖能耗必須來自於車輛電池儲存的電能。而這使得電動汽車冬季能耗直接上升了10-25%。

另一個續航下降的原因則是電池在低溫狀態下性能下降,不但充放電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表現的電池容量也會下降10-20%。

以上兩點的疊加,就導致冬季電池續航相比春秋適宜溫度時有明顯的衰減,根據車型不同需要打6折到8折不等。如果再考慮到汽車即使在適宜溫度下實際能耗也往往高於實驗室較理想的NEDC工況下測試出來的工信部標稱續航,冬季電動車的實際續航可能只有標稱續航的40-70%。原本以為能跑400多公裡的電動汽車,可能只能跑200多公裡,稍微要出趟遠門就會捉襟見肘。

更糟糕的是,不但低溫會讓電池當時的表現容量下降,在低溫下放電還會對電池的容量造成不可逆的損害。也就是說,標稱400多公裡續航的電動車,今年冬天能跑200多公裡,到明年可能連200公裡都跑不了。這導致寒冷地區的消費者如果購買電動車,可能沒用幾年就必須要花費大量成本更換電池,不然十幾萬的汽車就幾乎成了一堆廢鐵。

顯然,深知這一劣勢的電動車企,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緩解這一困境。

在制暖方面,最主要的改善方法,就是將傳統電加熱制暖(一般是使用PTC熱敏電阻來發熱制暖),改變為熱泵制暖。這一變革實際上類似於家庭從電暖氣片取暖更改為用空調製暖。因為熱泵制暖並不是全部的熱能都由機器自己產生,而是通過壓縮機熱交換利用了外界空氣中已經存在的熱能,制熱效率可以達到200%甚至更多,可以將車廂制暖的能耗降低一半左右,也就大大減少了制暖對續航的損耗。

這兩年新推出的電動車有不少改用了熱泵/空調製熱,自主品牌中榮威的Ei5,Marvel X,長安的CS75 PHEV,理想One;國際品牌的特斯拉Model Y、後期型號的Model 3,寶馬i3,都採用熱泵而非PTC加熱的方式給車廂供暖。

而對於低溫對電池容量的影響,不管是暫時性的表現下降,還是長期的容量下降,都需要通過給電池加熱,保證電動汽車在使用時電池都工作在合適溫度來解決。近幾年生產的電動汽車,基本都已經加裝了電池加熱系統。只不過,多數電池加熱系統仍然還不夠理想。

目前電池加熱主流的技術形式,主要是PTC加熱和本質上很類似的加熱膜加熱,這兩種形式都是相當於在電池外加了電暖氣片,通過電暖氣片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給電池加熱。雖然確實能解決電池壽命降低的問題,但對續航裡程減少的作用卻相對較小。原因就在於,雖然電池容量不再會因為低溫而降低,但加熱的電能還是來自於電池,而電阻發熱式加熱的能耗本身不小,如果是普通「電暖氣片」式的加熱,效率也不算特別高,並不能保證所有產生的熱量都用於給電池保溫,而有相當部分流失到了其他部分。

要進一步改進,大體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增加充電保溫功能。同樣是加熱電池,如果能在充電時用來自充電樁的電流一直保持電池溫度足夠,就能夠避免使用車載動力電池的電量,那麼節省的這些電量就可以增加續航。目前威馬、蔚來等廠商在充電時都提供了這一功能。其中威馬使用的是仍然是最常見的PTC加熱,而蔚來的充電保溫則是採用交流預熱系統,直接讓電池自身發熱,減少熱量浪費,效率更高,但局限性則是只能適用交流慢充樁。

當然,如果在充電過程中長期開啟充電保溫功能,浪費的電力畢竟比較多,為了節省用戶成本,一些車企還設計了遙控預熱功能,可以在用車前在APP上開啟預熱,精準的預熱電池。

更高級的充電保溫系統,則往往要結合能夠更好的儲存熱量達到保溫效果的材料。近幾年國際電動車開發的新趨勢,是將電池的冷卻系統(主要用來避免夏季和高負載下電機和電池的過熱)從自然冷卻和風冷系統改為液冷系統,這種系統採用的冷卻液比熱容較高,可以保存較多的熱量,除了用於避免電池和電機溫度過多升高以外,同樣可以用來減緩溫度下降的速度,給電池保溫,也叫做冷卻液恆溫系統。這樣一來,充電時給電池預熱就可以儲存更多的熱量並持續保溫更長時間,進一步減少從車輛動力電池取電,而電池長期高負載工作溫度升高時產生的熱量也能更多的被用於停車後的電池保溫。

蔚來ES8、比亞迪E6、宋、榮威eRX5,以及特斯拉全系都採用了液冷恆溫系統。

PCM(相變)電池加熱技術效果類似,但技術尚在發展中,目前還沒有量產車應用。

另一個方向,則是更精準的加熱電池,避免熱量的流失。交流加熱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但主要只適合在交流慢充時使用。如果要在行車時達到類似效果,則需要熱管系統。這種系統相當於一個類似毛細血管的直徑在微米量級的加熱管線系統,可以更精準的加熱電池各部件,效率相比傳統PTC加熱有明顯提升,但目前也還沒有真正量產應用。

圖|網絡及相關截圖

相關焦點

  • 從比亞迪漢續航縮水說起:NEDC續航裡程 電動車企的遮羞布
    汽車記者,記錄汽車日前,車聚網一篇《漢EV續航縮水多嚴重?一位山西用戶冬天只能跑200多公裡》再次把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的話題再次被引爆,不同陣營的人為此爭論不休。到底這個200多公裡的「真實續航」的「真實性」如何,電動汽車潛在購買者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
  • 穿大衣、蓋棉被……冬季電動車續航受限,聽專家揭秘用電動車到底有...
    唐立強開的是一輛電動車,因為擔心續航銳減,他在冬天的時候一般不敢調高車內空調溫度。「只能通過這些土法子讓車輛儘可能多跑點里程。」唐立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冬天一到,不少與唐立強一樣的新能源車主會倍感苦惱。
  • 直面電動車冬季出行難題,漢EV有話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2日訊 數九寒冬,冷空氣來襲,「動力電池怕冷」、 「電動車冬季續航減少」、「開電動車再冷也不敢開空調」等言論喋喋不休,有些電動車車主陷入了冬季用車的困擾。大多數人知道電動車在冬天續航會衰減,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冬季續航縮水66%,電動汽車還能不能好,關鍵看它們!
    例如所謂的NEDC續航,本質上它並不是一個「消費者指標」,而是一個「車企指標」,車企只要達到這個標準,這款車就能獲準上「工信部目錄」,可以對外銷售了,這是一個基本門檻。以電動汽車為例,真正的消費者指標是:冬季續航、夏季續航、城市擁堵路況續航、高速續航等,對主機廠來說,把這些數字測試出來,實在是太容易了,但它們就是喜歡躲在「NEDC標準續航」的遮羞布下,並經常以「這是國家標準,難道國家標準還不夠你臭屁的」來壓制你,完全沒有消費者思維。
  • 電動車假續航之後,車企PHEV車型假油耗宣傳也該停手了
    因為消費者對電動車有了裡程焦慮,車企才有了假續航,但最終,不但沒有緩解裡程焦慮,還讓消費者對電動車以及車企產生了不信任。車和家CEO李想在微博上的一段話,點醒了很多人,也讓行業內的眾家媒體取得一致意見,那就是不管車企是否宣傳假續航,媒體只以綜合工況續航(NEDC標準)為準則來評價電動車續航裡程,目前這已經在車媒圈內達成共識。
  • 電動車真實續航為什麼離譜?揭秘「60km/h等速續航」的騙局
    3月1日,車和家CEO李想發布微博表示:「不少汽車品牌推廣電動車的時候還在用60km/h等速宣傳續航裡程,甚至直接把這樣的虛假續航裡程數字貼在車屁股上,真有點大躍進的感覺。」言外之意很明顯,那就是直指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60km/h等速續航」裡程是虛假宣傳。
  • 電動車什麼牌子好?雅迪冠能T5帶你突破行業難題
    提到電動車什麼牌子好,國內電動車品牌雖然數量不少,但是真正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時贏得消費者新來的電動車品牌並不多。其中雅迪電動車算是目前行業標杆級企業,旗下產品前衛時尚的造型、高端智能的工藝、領先對手的硬核實力,都讓自己的產品在行業裡面有一席之地。
  • 冬季續航討論,多個品牌推出裡程計算器,蔚來ES8提示續航縮減46%...
    、愛馳這樣在官網將裡程計算器給你放出來了的車企好算好的,而像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以及更多新能源品牌依舊沒有在這個方面直面消費者,難道說就沒有問題了嗎?回過頭來看,其實這些年電動車的興起,最大的推動並不是車企而是政府,有補貼,不交稅,部分地區還減免停車費,關鍵是不限牌、不限號,對於那些多年來搖不到號的消費者來說,這個誘惑太大了。
  • 倍耐力帶有電動車輪胎技術ELECT的輪胎,延長電池續航裡程
    2020年11月25日,米蘭——低滾動阻力延長電池續航裡程,低路面噪音提升了舒適性,瞬時抓地力提升動力表現,特殊的結構為支持電動車重量而設計,這些均為倍耐力與主要汽車製造商共同研髮帶有電動車輪胎技術Elect的輪胎的關鍵特性,目標是滿足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技術要求。
  • 「新能源」動不動六七百公裡續航的純電動車?真的靠譜嗎?
    在純電動車領域有一個名詞叫續航焦慮,意思是這類車的客戶對電動車的續航普遍非常不放心,而因為大多數電動車的續航裡程都很差,而充電本身也是個很大的難題,更換電池組更是不可能,更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純電動車續航裡程的焦慮感。
  • 智能熱管理提升電動車續航裡程可達50%?看馬勒「MEET」概念車如何...
    馬勒的精細熱管理技術在概念車「MEET」(MAHLE Efficient Electric Transport,馬勒高效電動車的英文首字母縮寫)中得到了實際的運用。「MEET」是專為城市交通設計的48伏概念車,其技術焦點在於能源效率的最大化,因而融合了各種動力總成和熱管理系統的節能技術。這些技術帶來了續航裡程的大幅提升,在極低的外部環境條件下,這種對比尤其明顯。
  • 冬季會如何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和充電速度?電動汽車車主這樣說
    但冬季的續航問題和充電問題依然是困擾電動車主的最大障礙,也是車企研發人員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解決了這個難題,電動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就一馬平川了。全文如下:配圖用電動自行車(電瓶車)純屬惡搞,我今天要說的是電動汽車。從我提車到現在,經歷了比較完整的夏季和秋季,開電動汽車一直超爽,從我平時在微博上的分享大家也能看出來。
  • 2020新能源汽車續航排行榜
    2020新能源汽車續航排行榜:1、小鵬P7 續航706KM2、特斯拉Model 3 續航668KM3、特斯拉Model S 續航660KM4、廣汽AION LX 續航650KM5、蔚來EC6 續航615KM事實上
  •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也有假?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作為用戶消費電動車重要的衡量標準,也是補貼標準的主要劃定依據,續航裡程對於電動車而言,無疑是它的命脈所在。更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而如何能更精準、人性化測量出續航裡程,更是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NEDC:新標歐洲循環測試NEDC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很多時候,我們在瀏覽汽車網站尋找純電車數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某某品牌的純電動車,經NEDC測試續航裡程為:……公裡。
  • 純電動車冬天不敢開暖風,如何充電才能提高續航裡程?丨視知車學院
    純電動車冬天不敢開暖風,如何充電才能提高續航裡程?丨視知車學院 2018-02-07 19:11 來源: 視知車學院 開過純電動車的人都知道,冬天相當難熬。
  • 電動車續航300公裡就足夠,這是真的麼?
    隨著國家補貼退坡,越來越多的車企推出了續航裡程更長的新能源汽車,在今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車中,續航裡程普遍都在400或是500公裡。題主所問的電動車續航300公裡就足夠,是胡說還是實話?這個問題其實上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的,不能簡單地說是實話或者說是胡話。
  • 2020年電動車續航排行榜,國產崛起,打破特斯拉一枝獨秀
    經公開資料查詢,本文整理了2020年國內在售純電動車續航排行榜:1、特拉斯 Model s,電池容量:100 kWh,售價:79.39萬,工信部續航:660 km。7、特拉斯 Model X,電池容量:100 kWh,售價:80.99萬(進口),工信部續航:575 km。——7款純電車續航最高達660公裡,最低27.96萬即可買到續航達650km的電動車。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實際上,除了電池容量之外,影響電動車續航裡程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騎行速度、電動車功率、載重強度、騎行習慣、氣溫、電池老化程度等,電動車用戶要想電動車跑得更遠,除了靠電動車基本裝備外,還要特別注意日常保養,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
  • 電動車耐用排行榜,續航超100km,車友:它是我心中的「長跑王」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汽車企業都在生產研發新能源汽車,如今也是頗有成效。除了推廣新能源汽車之外,我國還推出了限行政策,雖然減少了尾氣排放,但是這也給很多車主造成了不便,正因如此,現在很多人都更趨向於購買電動汽車,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非常靈活,而且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品牌可供消費者挑選,別提有多方便了!
  • 冬天如何讓電動車跑得更遠?教你四招,讓電動車多跑10公裡!
    最近,氣溫驟降,不少電動車用戶都向我反映,自己的電動車續航越來越不行了,原先可以跑50公裡的電動車,現在只能跑30公裡了,問我冬天該如何讓電動車跑得更遠?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老師傅,教大家四招,讓你的電動車多跑1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