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假續航之後,車企PHEV車型假油耗宣傳也該停手了

2020-12-17 車檸檬

因為消費者對電動車有了裡程焦慮,車企才有了假續航,但最終,不但沒有緩解裡程焦慮,還讓消費者對電動車以及車企產生了不信任。車和家CEO李想在微博上的一段話,點醒了很多人,也讓行業內的眾家媒體取得一致意見,那就是不管車企是否宣傳假續航,媒體只以綜合工況續航(NEDC標準)為準則來評價電動車續航裡程,目前這已經在車媒圈內達成共識。

純電動車測試中,60公裡等速續航顯然與實際用車場景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產品應用時出現較大的續航誤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樣的測試規則自然是有弊端,便車企避重就輕,拿最大等速續航當成噱頭來宣傳的做法就有點兒「耍流氓」。

到這裡,假續航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也基本形成了共識,但是有關新能源車的問題還有很多,除了這兩天公布的2019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外,還有一件和假續航一樣令人鬧心的問題,那就是插電混合動力(PHEV)車型的假油耗宣傳,我認為也是時候停止了。

比如:比亞迪秦Pro DM工信部綜合油耗1L/100km、比亞迪唐DM工信部綜合油耗1.8L/100km、長城WEY P8工信部綜合油耗2.3L/100km、名爵6插電混動版工信部綜合油耗1.5L/100km、榮威eRX5插電混動版工信部綜合油耗1.6L/100km、吉利博瑞GE PHEV工信部綜合油耗1.6L/100km……不勝枚舉。

看完感覺,哇,好厲害!如果開車都是這樣的油耗水平,我們的「碧水藍天」也許很快就能實現了。百公裡才1個多油、2個多油,即使油價漲到10塊一升,也照樣燒得起不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還用得著擔心石油枯竭嗎?

不用說,依舊是不合理的測試規則的惹得禍!

和60公裡等速續航標準測試規則一樣,我國工信部對PHEV車型的油耗測試GB/T 19753-2013《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標準進行的,其中的說明比較繁鎖,大家也沒有功夫看,我在這裡用個公式簡化一下就是:

工信部綜合油耗=(純電行駛裡程×純電油耗 + 空電行駛裡程×空電油耗)÷(空電行駛裡程+純電行駛裡程)

具體的測試場景是,先將車充滿電,跑一次測試,記下公裡數和油耗(實際為0),然後把電用光,再用發動機模式跑一次測試(只有25km),記下油耗,再將以上數據據應用到公式中,得出工信部測試油耗。但實際上,在純電模式下測試,油耗肯定就是0,所以,以上公式可以進一步簡化為:

工信部綜合油耗= 25×空電油耗÷(25+純電行駛裡程)

這種PHEV車型的油耗計算肯定是不科學的,但也沒辦法,因為這種油耗計算辦法壓根也不是我們中國發明的,而是從歐洲法規裡照搬過來的,看來,一向以嚴謹著稱的歐洲法規也玩這套把戲!

要正常來講,比如只是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學之類的,少用油、多用電,甚至,不用油、只用電,這個油耗水平也沒準能實現,但是,在當前一些奇奇怪怪的政策鼓勵下,以及很多車主只是為了掛個綠牌暢行無阻的心理下,街上出了很多從來不用電的插電混動車……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以這種方式測出來的假油耗,我認為還算不打緊,但尾氣汙染的排放量也是按照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所以PHEV車型的汙染排放物是打了折的。而我們知道,一臺插電混動車的電池雖然沒有純電動車那麼大,但也得幾百斤,而如果不用電,只用油,天天拉著這麼重的電池跑來跑去,實際的油耗比同款的燃油車還要多很多,相對的,其在發動機模式下的汙染物排放就更多。有人測試過,一款純電續航裡程為100km的PHEV車型,其在空電狀態下,汙染物排放是工信部公布標準7倍!

不禁要問,這真的環保嗎?

不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設計的初衷的確希望少用油、多用電,但理想是一回事,現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因此,我在此呼籲,無論是假鄉續航、還是假油耗,都該停一停手了!同時,相關部門研究出符合實際的、接近真實水平的續航測試、油耗測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也有假?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作為用戶消費電動車重要的衡量標準,也是補貼標準的主要劃定依據,續航裡程對於電動車而言,無疑是它的命脈所在。更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而如何能更精準、人性化測量出續航裡程,更是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在電動車還沒有流行的時候,NEDC主要來測試傳統燃油車的排放水準和續航裡程,現在電動車越來越多,也就用來測試電動車的續航,至於排放就不需要了。
  • 除了純電動車的Plan B計劃!插混車型の放送!
    純電動車寫了這麼多,來來回回產生質疑的都是續航問題,萬一高速路上趴窩了怎麼辦?天氣冷了掉電怎麼辦?怎麼辦,條條大路通羅馬,新能源車型還有phev款啊!可油可電,可給勁兒可省油,幾種款式任君挑選,下面就來看看吧!
  • 「新能源」動不動六七百公裡續航的純電動車?真的靠譜嗎?
    為了解決續航焦慮,最近新出來的幾款純電動新車,無一例外都在宣傳高到嚇死人的續航裡程,動輒五六百公裡,甚至700多800多的續航裡程目前幾乎成為純電動新車宣傳時的標準話術。而大家要知道的是,一輛普通的汽油車,續航裡程大概也就是450-600公裡(視乎油箱大小而定)左右。這麼說,現在純電動車在續航上,已經可以吊打燃油車了?這麼屌的嗎?
  • 如果認真追究,很多車企都是汽車圈的「辛巴」,行業水太深_易車網
    ,而那些真正的性能車卻很少進行大範圍的宣傳,比如寶馬M、奔馳AMG、奧迪RS等昂貴汽車,或者豐田86、斯巴魯BRZ等較親民的汽車,因為很小眾讓買這些車的人目標明確,該買啥基本不會有任何其他猶豫,能在豐田86和豐田亞洲龍之間猶豫的人,我覺得為0。
  • 2021新能源車補貼再退坡,消費者和車企都有哪些影響?
    在2021新能源補貼政策中,車輛享受補貼的門檻沒有改變,依然要求車輛的續航裡程達到300公裡及以上、車企的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達到10000輛、補貼前售價低於30萬元(換電車型除外),變的僅是補貼額度。 對於續航裡程大於等於300公裡且在400公裡以內的純電動車,補貼額度為1.3萬元,相比2020年少了0.32萬元。
  • 電動車真實續航為什麼離譜?揭秘「60km/h等速續航」的騙局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該來的還是來了。3月1日,車和家CEO李想發布微博表示:「不少汽車品牌推廣電動車的時候還在用60km/h等速宣傳續航裡程,甚至直接把這樣的虛假續航裡程數字貼在車屁股上,真有點大躍進的感覺。」言外之意很明顯,那就是直指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60km/h等速續航」裡程是虛假宣傳。
  • 你續航的是「裡程」,還是「水分」?
    隨著近年「等速續航裡程」的宣傳被「打假」之後,消費者唯一能認的便是車輛的NEDC工況續航裡程。不過,NEDC續航並不能完全真實反映電動車複雜工況下的實際續駛裡程。為什麼這麼說呢?或許我們得先進一步了解NEDC工況標準的測算方法。首先解釋下什麼是「工況」。
  • 吃得少幹得多,800KM續航2L油耗,途觀L PHEV是汽車永動機?
    要不是看到這條消息之後我特意去查了一下,還真不知道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惡化到了這種地步.臭氧層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就是保護人類不被太陽直射,因為太陽光有大量的紫外線,直接照射會讓人類產生癌變,甚至是變異,所以臭氧層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沒有了它那麼人類社會離毀滅也不遠了。
  • 盤點2019年油耗超低的幾款混動車型
    文/UC資訊 汽車頻道 愛咖號如今,新能源汽車是個發展的大趨勢,純電動車也漸漸的多了起來。不過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純電動車離徹底取代燃油車還有一段距離,畢竟便利度欠缺了許多。而且純電動車駕駛起來基本沒有任何操控的樂趣,這點也讓部分人難以接受。
  • 【易曉車】車企官降看似很熱鬧 其實都是假高潮
    摘要:新年伊始豪華車企就領頭掛起了官降風,但車企的官降真的對車市管用?再官降的大潮中我們該什麼時候出手...近日,有這樣的一些消息引起了車市行業的震蕩,那就是由豪華車領頭開啟了新年伊始的第一輪官降風。
  • 從比亞迪漢續航縮水說起:NEDC續航裡程 電動車企的遮羞布
    汽車記者,記錄汽車日前,車聚網一篇《漢EV續航縮水多嚴重?一位山西用戶冬天只能跑200多公裡》再次把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的話題再次被引爆,不同陣營的人為此爭論不休。到底這個200多公裡的「真實續航」的「真實性」如何,電動汽車潛在購買者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
  • 電動車企如何應對冬季續航難題?
    為什麼電動車在冬季的使用續航會大幅下降呢?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冬季車廂內製暖消耗了大量的電能。這一點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有巨大的不同,後者發動機運轉時除去驅動車輛前進以外,同時還產生了大量廢熱,而這些廢熱自然可以用來給車廂內取暖,相當於取暖是沒有任何額外能耗的。
  • Model S 660km續航一馬當先,續航最長車型大盤點,你還焦慮嗎?
    本期我們就盤點一下續航最長的TOP 5的在售量產車型:TOP 5:小鵬G3 520長續航版、騰勢X 純電經典版以下、比亞迪秦Pro EV600以上續航裡程:520km能夠達到排名第五位的車型一共有三款:其中包括小鵬G3 520長續航版、騰勢X 純電經典版以下、比亞迪秦Pro EV600以上三款配置的車型。
  • 假聲浪And假叫床,男人們從噪聲中獲得「安全感」
    其次,電動車相比燃油車確實在音噪方面要小很多,因此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汽車聲噪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車企通過控制產品風噪、胎噪以及發動機噪聲提升車內駕乘舒適性。玩車一族則是通過聲浪來尋求快感。普通車主則是通過一些異響來判斷自己是否應該去一趟修理廠了。而像我這樣的行人,則需要聆聽行車噪聲來判斷是該躲避還是豎中指!
  • 冬季續航討論,多個品牌推出裡程計算器,蔚來ES8提示續航縮減46%...
    某電動車車主,同時也是一名網約車司機,打開後排車門,就能看到一床粉紅色的被子放在後排。這也太貼心了8?不,這是因為電動車續航問題,網約車司機不敢開暖氣,只能用這種方式解決為後排乘客取暖。 、愛馳這樣在官網將裡程計算器給你放出來了的車企好算好的,而像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以及更多新能源品牌依舊沒有在這個方面直面消費者,難道說就沒有問題了嗎?
  • 充滿1度電、能跑200裡的電動車,到底是真還是假?
    充滿1度電、能跑200裡的電動車,到底是真還是假?能跑200裡」的長續航產品,木秀於林,被人質疑沒有權威認證、無法證明續航的真實性。公平公正,無一虛假,全程GPS監測,常規電池,常規速度,GPS裡程軌跡,星月神薇卡,用一次充電跑200裡的成績,再創中國電動車行業長跑奇蹟!據悉,星月神的長續航產品不是沒有權威認證,而是沒有公開宣傳。經過和工廠索要,我們看到了由權威部門「寧波海關技術中心」頒發的三份檢測證書: 4820電池一次充電200裡;6020電池一次充電240裡;充滿一度電能跑200裡!
  • 趣味車型:踏板摩託的排量那麼小,為何油耗可以接近汽車的一半?
    踏板摩託應當是所有摩託中最輕盈的車型,但是耗油量卻總是很高;然而這種摩託不應對比汽車,很多125cc的踏板車與500cc的跨騎車相比都還要費油一些,找到這個問題的原因才能找到準確的答案。在汽車領域中的無級變速器被歐美車企淘汰,原因後文再說明;只有日系車企熱衷於這種低成本的變速箱,並且通過各種手段的包裝使其具備了節油、高效、平順甚至高端等等標籤,但是這些都是假的。真實的無級變速器傳動損耗很大,而且耐用性也很差,因其傳動原理為「滾動摩擦」。
  • 廣州車展新能源車系列:這些熱門首發新車,都是車企的「壓箱底」
    對於車企們來說,有新車還不發留著「過年」嗎,所以都把「壓箱底」的車型拿出來了。相比技術層面相對穩定的燃油車,新能源車的看點無疑更多,各種新車型令人目不暇接。功夫汽車挑了一些關注度比較高的首發新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你們不是很關心續航嗎?快來看這些600km續航的電動車
    隨著市場倒逼車企,如今400km+、500km+續航裡程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的主流續航。從各車企發布的新車信息中不難看出,不斷打破天花板的續航裡程,也將在今年抬高至600公裡。所以,2020年又將會有哪幾款純電動汽車值得期待?
  • 百年車企打造的電動車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感受?奧迪純電e-tron試駕
    2019年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補貼政策的退坡,中國品牌電動車發展如火如荼,特斯拉國產,造車新勢力為了生存而戰,各路英雄豪傑你爭我奪好不熱鬧。而傳統豪強在經過了長時間按兵不動之後,終於在年末紛紛開始發力,入局電動車市場。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百年品牌奧迪的首款電動車型——奧迪e-t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