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熱管理提升電動車續航裡程可達50%?看馬勒「MEET」概念車如何...

2020-12-14 蓋世汽車資訊

隨著消費者對舒適性體驗的需求不斷提升,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車輛熱管理都已成為必選項。早在幾年前,發動機冷卻的主要任務還停留在防止缸體過熱層面,特別是在高負荷工況下。此後,對油耗、排放和乘坐舒適性的要求便與日俱增,動力總成電氣化的進程也在不斷發展。於是,動力總成冷卻逐漸發展成了複雜的熱管理。隨著燃油及排放標準的日益嚴苛以及新能源汽車對於續航裡程要求的提高,熱管理在城市電動交通的普及、電池壽命的延長、續航能力的提升和驅動系統性能改善上起著關鍵的作用。

從長遠來看,電動交通是實現城市出行二氧化碳排放平衡的關鍵。在此領域,馬勒同樣致力於推動創新。對車輛所產生熱流的精細管理是實現電動車輛更好的表現、更久的續航能力和更長使用壽命的基礎。馬勒的精細熱管理技術在概念車「MEET」(MAHLE Efficient Electric Transport,馬勒高效電動車的英文首字母縮寫)中得到了實際的運用。「MEET」是專為城市交通設計的48伏概念車,其技術焦點在於能源效率的最大化,因而融合了各種動力總成和熱管理系統的節能技術。這些技術帶來了續航裡程的大幅提升,在極低的外部環境條件下,這種對比尤其明顯。

馬勒48V概念車「MEET」

在2017年的法蘭克福國際乘用車展上馬勒48V概念車「MEET」首度亮相,展示了其創新的整體式熱管理系統和相關產品與技術,「MEET」同時通過48V動力總成和環保二氧化碳製冷劑及人性化的分區溫控等熱管理節能技術的有效融合實現了效率的提升(其中48V技術可參見《馬勒48V純電驅動「MEET」概念車來到中國,展示未來城市交通新理念》一文),最大程度的幫助車企實現節能降耗。馬勒智能熱管理系統對「MEET」概念車的性能、續航裡程、充電時間和舒適性等各方面都能兼顧,所有的措施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同一個目標,即高效利用可用能量從而提升續航裡程。

純天然二氧化碳製冷劑更環保和安全

當前,車輛消耗熱量和所需熱量之間的相互影響比以往更複雜,電機的熱循環與內燃機也截然不同。因此,電動交通的熱管理是一項核心技術,也是「MEET」概念車實現高能效的關鍵。在寒冷的冬季,熱管理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內燃機可以為車廂升溫供應充足的熱量,而電機用來為車廂供暖則有些力不從心,電動汽車在電池充電期間會產生廢熱,但其廢熱量遠遠少於內燃機。通過熱管理既可散熱以保護組件,又可高效地進行溫度調節。電動汽車能做到局部零排放,「MEET」概念車更是把熱管理的環保理念帶到了車輛內部:R744空調迴路完全以二氧化碳為天然製冷劑,在確保能效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

據了解,從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歐盟新註冊車輛必須使用GWP值(全球暖化潛勢)低於150的製冷劑。GWP值是衡量一個物質對於全球變暖的影響程度的(相對)度量標準。與目前廣泛應用的R134a製冷劑(GWP值為1300)相比,二氧化碳製冷劑(GWP值為1)同樣無毒無害,不會分解出刺激性物質,不可燃、不會爆炸,更重要的是二氧化碳製冷劑對環境更加友好,不會破壞臭氧層並且製冷速度更快。此外,在GWP值低於150的限定下,雖然R1234yf製冷劑是除了二氧化碳製冷劑之外唯一能夠滿足標準並且已經工業化生產的製冷劑,但是相比R1234yf製冷劑易燃的特性,二氧化碳製冷劑是更安全的選擇。

早在90年代初,馬勒就開始研究環保型的製冷劑,藉助長期積累的經驗,在很短的開發周期內,開發出以二氧化碳為製冷劑的R744空調迴路系統,既滿足了客戶對舒適性的高要求,又解決了R744系統的技術難題,為駕乘者帶來舒適怡人的車廂內環境。

個性化分區溫控帶來舒適的駕乘體驗

要實現車內的冬暖夏涼,實際上需要耗費電動車輛50%的能量,這嚴重影響了續航裡程,同時也說明在這方面有巨大的節能空間。在「MEET」概念車中,這種潛能得到了系統性的發揮,滿足了消費者對車輛續航裡程和駕乘舒適性的雙重需求。在傳統車輛中,主要採用空調出風為乘客營造涼爽或溫暖的環境,部分車輛還配備了座椅和方向盤加熱,這些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在電動車輛中並不具備經濟效益。因為,無論是從能源利用的角度,還是乘客舒適性的角度,這些不同的溫控方法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協調利用。

馬勒「MEET」概念車採用柔性薄膜加熱元件組成的內飾表面發熱技術是一種另闢蹊徑的高效供暖方式。這些薄膜僅用於與乘客直接接觸的位置,如座椅、門板和扶手。這種直接接觸的制熱方式,可以幾乎不受車廂整體溫度的影響而快速為乘客營造舒適的環境。此外,其具有的另外一項優勢:分區獨立控制的發熱內飾能夠更為精確地滿足駕駛員和前排乘客不同的冷暖需求,因為不再會有冷熱氣流交匯的情況發生。

除了車內可自由設置和自動控制的舒適區,「MEET」也有暖風功能,與高效精準的內飾表面發熱技術相輔相成,使能效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它利用的是熱泵輸送的驅動系統產生的餘熱,以及電池充電過程中存儲的熱能,因此能以更低的電能消耗實現更舒適的乘坐環境,節約的能量使續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大幅降低能耗 提高電動車在城市交通中續航裡程  

對純電動車輛而言,雖然純電動力總成看似簡化了熱管理任務,汽車在減少各種迴路實現零排放的同時,也缺少了一個最重要的熱源——內燃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裡,對車內溫度控制是個挑戰,這事關車輛的舒適與安全。車廂供暖因此成為純電動車輛在能源儲備上面臨的一大難題,由此諸如產生暖風等與溫度相關的功耗給電池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勢必會影響到車輛的續航裡程。

「MEET」概念車在實現能效最大化的同時確保駕乘者的舒適體驗,通過熱電熱泵、雙區空調和分區獨立表面加熱薄膜等產品和技術的使用,平衡了加熱和製冷需求,實現了熱效率最大化。通過利用電機和電力電子器件產生的餘熱並配合馬勒的冷卻液熱泵,可提升20%的續航裡程(0℃環境下)。此外,48V純電驅動裝置是「MEET」提高能效的另一個關鍵組件。100km/h的最高速度是根據城市交通的實際需求而優化調整的,非常適合市內通勤和短途出行,這同樣顯著提升了車輛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充電過程中會產生損耗。充電過程越快,需要電流越強,由此產生的熱能損耗越多。要給電池快速充電同時避免使其過早老化,就要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冷卻迴路來提供足夠的冷卻,同時也要考慮外部溫度的影響。舉例來說,當外部溫度較高時,空調系統要為快速充電中的電池提供12千瓦的冷卻功率,當前用於「MEET」車內冷卻的系統功率僅為8千瓦。諸多技術加持之下,「MEET」充一次電便可以滿足7天的市內通勤需求。更具體來說,智能的熱管理技術使汽車的續航能力在夏天提升了5%,在冬天更是提升了50%之多。

「熱能管理是未來移動出行概念的重要助推力之一,馬勒的熱電技術能夠全面優化車內的熱能舒適度。」馬勒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兼CEO JörgStratmann博士表示,「對電動車而言,熱管理系統的高效性及全新整合方案能夠大大提高駕駛裡程,並為駕艙內部空間布置提供更多可能性。」

整體式智能熱管理是電池驅動車輛得到廣泛應用的基本前提,這種熱管理要求在其他驅動形式比如燃料電池中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個領域,馬勒能夠憑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能力開發和執行整體式解決方案,不僅用於「MEET」純電驅動概念車,還能為混動、電池驅動、乃至燃料電池驅動的各類車輛提供滿足其複雜的熱管理要求的產品和系統。

「MEET」來到中國

繼在去年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進行全球首秀之後,「MEET」概念車及其全套技術理念即將在5月初來到中國開展「MEET the future駕遇未來」主題巡展和技術論壇。欲了解更多「MEET」概念車相關信息或報名參加活動,請發郵件至info@cn.mahle.com。

相關焦點

  • 雪鐵龍AMI微型電動車發布 續航可達70km
    其實雪鐵龍AMI最早是一款概念車,曾在去年的日內瓦以及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是一款專供城市移動出行服務的產品,今天發布的則為這款概念車的量產版車型。外觀方面,雪鐵龍AMI整體造型非常小巧可愛,新車前風擋玻璃角度豎直且面積較大,圓形的大燈則凸顯一種復古的味道。
  • 續航裡程610km!「準概念車」日產Ariya有戲嗎?
    日產Ariya作為一款高性能純電動車型,代表了日產在純電動車市場的全新品牌形象,在外觀、配置、續航裡程和智能搭配方面自然要精益求精。,其他都是純電動車市場上的主流配置,可能還有一些配置官方沒有透露,說不定是為了在量產之後給消費者一個驚喜。
  • 續航超過100公裡的5款電動車,哪款是你心中的「長跑王」?
    近幾年,隨著製造水平不斷提升以及用戶需求不斷擴大,電動車行業出現了眾多的長續航車型。今天,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續航超過100公裡的5款電動車。根據測試,臺鈴豹子勁遠版最遠續航裡程超過200公裡。3、小牛MQiGT據了解,小牛MQiGT採用了3000W的博世電機,這使得車輛動力更足,加速性能更強。此外,該車可選配雙節2000Wh電池,這意味著電動車續航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提升。而搭配全面升級的V35 Cloud ECU、智能儀錶盤等配置,使得車輛操作更加便捷。
  • 『湯叔解惑』是什麼決定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無疑是用戶在選購新能源車時最關心的性能,沒有之一。那麼一臺純電動車續航裡程的長短到底由哪些性能來決定?我們購買一臺純電動車,又有多少成本投入到了續航裡程當中去?本期就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最直觀的影響因素:電池容量電池容量對續航裡程的影響最好理解,就好比我們的手機或者小時候玩的遙控車一樣——電池的帶電量越大,電氣設備使用時間就越長,反映到純電動車上就是續航裡程更長。
  • 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越長越好?最佳續航裡程竟然是……
    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越長越好?300km+?400km+?500km+?選購一臺純電動汽車,人們考慮最多的要素,肯定少不了續航裡程。它的邏輯很簡單,似乎只要續航裡程夠長,焦慮就追不上你。目前,國內的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已經突破了300km+、400km+。今年6月12日執行的最新補貼政策也取消了對續航裡程150公裡以下純電動車的補貼;此外,新政最大的特點就是續航越長,補貼額度越高。我們不難看出,整個市場呈現出對純電動車更長續航裡程的偏好。
  • 三星公布固態電池進展:電池體積縮小50% 續航可達800km
    三星公布固態電池進展:電池體積縮小50% 續航可達800km 新車評網  作者:其原型電池體積比相同容量傳統鋰離子電池縮小50%,單次充電可達到800公裡續航,循環次數高達1000次。
  • 春風Cyber Concept電動摩託車首亮相,NEDC續航裡程130+公裡
    一、ZEEHO量產概念車Cyber Concept亮相 NEDC續航裡程130+公裡在發布會現場,全新ZEEHO品牌打造的電摩概念車Cyber Concept首次亮相,這款電動車搭載了大功率水冷中置電機,最大功率10kW,NEDC續航裡程130+公裡。在電池方面,採用定製化軟包動力電池,具有高達285Wh/kg的能量密度。
  • 未來3年即將上市的10款電動車
    日產執行長Carlos Ghosn將在下個月的CES展上發表主要演講,據悉會展示新款電動車。至於是擁有長續航裡程的新款LEAF還是新款電動車,還需拭目以待。很少有車企像大眾集團一樣致力於量產電動車,他計劃在2025年前生產200萬到300萬輛純電動車。作為研發首款純電動車的一部分,奧迪對特斯拉Model X進行了反向研究。奧迪表示,奧迪Q6 e-tron四輪驅動SUV的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但是此數據只是新歐洲行駛循環(NEDC)標準,實際全球續航裡程可能接近250英裡。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2、48V20Ah常裝於老款電動車或電動摩託車。這種電池全新的續航裡程在40公裡左右,相對於48V12Ah的電池續航裡程有所提高,對上班路程稍遠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 充1度電,你的電動車能跑多遠?這個辦法可以算出續航裡程
    電動車是一種非常經濟的交通工具,購置成本很低,使用成本也不高。250cc摩託車行駛100公裡大概需要2升汽油,使用成本10多元。那麼,我們來算算,充滿一度電(5毛錢),電動車能跑多遠?這個辦法可以算出續航裡程。
  • 從比亞迪漢續航縮水說起:NEDC續航裡程 電動車企的遮羞布
    汽車記者,記錄汽車日前,車聚網一篇《漢EV續航縮水多嚴重?一位山西用戶冬天只能跑200多公裡》再次把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的話題再次被引爆,不同陣營的人為此爭論不休。到底這個200多公裡的「真實續航」的「真實性」如何,電動汽車潛在購買者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
  • 電動車續航裡程怎麼算?一般能行駛多少公裡?
    電動車續航能力公裡數,行業裡叫續行裡程,它電池電壓、電流有關係,還和電機類型、額定功率、輸出效率、負荷量等有關係。電動車分為電動和電摩2種,電動車跑的裡程是根據電池組的容量來決定的,首先說電動的吧、按新車算48V12A的可以跑40公裡左右、48V20A和64V12A的70公裡左右、60V20A和64V20A的90公裡左右、72V20A的120公裡左右:電摩的48V20A的40公裡左右、60V20A和64V20A的55公裡左右72V20A的也才70來公裡,電動的一般是350W的控制器和350W的電機,同樣
  • 未來汽車長啥樣 評法蘭克福車展概念車
    然而在一款款首發新車中,概念車的關注度可謂非常之高,畢竟它們代表了各大車企未來新的設計方向。無論是超前的造型設計,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是續航裡程達到新高度的純電動系統。我們都可以把其視作為各大車企未來新車的一次提前展示。而在今天的文章裡,我們就來一一點評在本屆法蘭克福車展上發布的8款重量級概念車。
  •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也有假?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作為用戶消費電動車重要的衡量標準,也是補貼標準的主要劃定依據,續航裡程對於電動車而言,無疑是它的命脈所在。更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而如何能更精準、人性化測量出續航裡程,更是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NEDC:新標歐洲循環測試NEDC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很多時候,我們在瀏覽汽車網站尋找純電車數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某某品牌的純電動車,經NEDC測試續航裡程為:……公裡。
  • 世界最強的4款電動摩託車,尤其是最有一款,續航裡程可達140公裡
    世界最強的4款電動摩託車,尤其是最有一款,續航裡程可達140公裡!CWndSlider:這款來自工業強國的BMW C evolution電動踏板車,可謂是摩託車界的「特斯拉」,是目前電動踏板車裡頭性能最為強悍的車型。從靜止到50公裡每小時僅需2.7秒,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0公裡每小時。
  • 這幾款車續航裡程最高達460公裡
    電動車都快成街車了。下面第一車網小i給大家推薦幾款當紅緊湊級純電動車。比亞迪e5續航裡程:305公裡新車指導價:19.59-21.59萬二手車價格:8.80-12.80萬新車所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容量43千瓦時,續航裡程已超過300公裡,城市用於上下班通勤的車主而言,日常使用甚至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電。帝豪EV續航裡程:300公裡新車指導價:19.58-21.58萬二手車價格:11.50-15.90萬
  • 居家旅行必備「神器」,不僅支持做飯,而且續航裡程可達680KM
    長安CS55純電版在重慶上市,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新車以605km超長NEDC工況續航裡程打破了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裡程焦慮。長安CS55純電版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515/1860/1690mm,軸距為2650mm。
  • 馬勒源自德國紮根中國 熱管理和機電一體化推動未來增長
    ●電氣化時代 熱管理和機電一體化將是未來重要的增長因素在諸多的路線中,電氣化無疑是未來的主推方向。Jörg Stratmann博士指出,在馬勒目前的業務板塊中,熱管理和機電一體化將是未來重要的增長因素,而傳統發動機系統和零部件以及濾清系統所佔的比例將會逐步縮減。
  • 你們不是很關心續航嗎?快來看這些600km續航的電動車
    隨著市場倒逼車企,如今400km+、500km+續航裡程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的主流續航。從各車企發布的新車信息中不難看出,不斷打破天花板的續航裡程,也將在今年抬高至600公裡。所以,2020年又將會有哪幾款純電動汽車值得期待?
  • 雙電池模式最遠可跑240km,九號電動車續航趕超電動汽車
    三年前九號機器人決定用智能技術重做這個行業,今天,我們帶來了『真智能』兩輪電動車產品,我們希望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和功能幫助用戶做減法,讓消費者使用時省時省力,享受超級舒適便捷的中短途出行。」圖:九號電動E系列產品在續航和速度方面,九號電動E也幾乎碾壓市面上所有同價位競品,比如頂配版E200P極速能達100km/h,續航最高可達200km,0-40km/h加速時間3秒,並配備帶有前後碟剎,博世10代雙通道防抱死剎車系統(ABS),以及瑪吉斯半熱熔運動輪胎;此外,E100、E125還支持電池擴展,在雙電池模式下續航分別可達200km和24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