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感悟:《天水圍的夜與霧》

2020-12-20 二孩兒影評

《夜與霧》是阿倫雷乃的名作,後來日本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夜和霧成為人性黑暗的代名詞。許鞍華是我喜歡的導演,她的電影市井和詩意總是能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次也不例外。  一個「小姐」出身的大陸妹王曉玲(張靜初飾演)嫁到了香港,沒有想到香港的李森(任達華飾演)只是一個依靠綜援而生活的「邊緣人」,生活的困頓使得兩個人連發衝突,李森最後殺死了妻兒。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但是,許鞍華顯然試圖去尋找人性的根據,而不是尋找什麼社會根源。人之相遇相知相愛到結成解不開的生死結,這裡面有太多無法透視的盲區。媒體總是會將這些事件歸結為某個社會根由,而文學和電影,關注的是那個看不見的黑暗的區域。

沒有人知道王曉玲從四川淳樸的鄉村來到繁華都市,是如何成為一個以色相來換取生活的人,這樣的故事有成千上萬。但是,王曉玲顯然不是我們概念上的「墮落者」,她有夢想,而當李森在她生活裡出現後,她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愛給了他。在一般社會意義上看,這是一場交易,但是,任何一種邂逅都必有理由,王曉玲的生活裡出現的這個男人真的跑到她貧瘠的老家,為她修了一棟當地最好的樓,其實他沒有錢,有的只有力氣和泥瓦匠的手藝。當電影以閃回的形式呈現這段匪夷所思的愛情的時候,你確信,他們有愛,而且瘋狂,不計後果。四川的貧瘠山村和傳統的氛圍顯然承載不了這段愛情。於是有了電影開頭香港天水圍的生活。但是,香港也承載不了這段情感。他們的內心都有一個盲區,這個盲區沒有交疊,也從沒有被撕扯開來過。

導演站在悲天憫人的高度,對人們說:原諒他們吧,因為他們做的,他們不知道。他們被命運驅遣到了一起,他們一如別人一樣相愛,生子,生活,在他們生活裡面,有太多詩意的時刻,殘酷的命運使得這種詩意更被凸顯得明亮,但是連這些詩意也是盲目的。在李森看來,佔有一份情感和珍惜一段情感是一回事;對王曉玲而言,給李森生兒育女,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一切。愛沒有教會他們如何相處和如何珍惜。許鞍華將社工、律師、司法、警察等等也全部放置在了盲目的位置上,他們的努力如果不是敷衍塞責,就是完全無法進入人性的深處。事實上,電影裡的一切人都是盲目的,一如曹禺在《雷雨》中曾經尋找到過的「原始力量」,沒有人能夠阻止悲劇的發生。

當我們把日常生活裡的所有人都當作街頭熙來攘往的「風景」,當我們與那些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永不「再見」,當所有的人事成為電視或者其他媒體上的熱鬧的談資的時候,命運,人性,都會被一種刻板的模式所詮釋並給我們提供「安全感」,因為我們依賴這樣的詮釋而自認為靈魂得救,我們因為這樣的詮釋,學會了對人性的淡漠和陳詞濫調的同情,我們不知道,我們心靈深處,也有這樣的黑暗的區域,從來沒有被陽光照射過。

相關焦點

  • 《天水圍的夜與霧》原型,天水圍滅門慘案,男人把一家人養肥再殺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這個案件是根據04年天水圍一部真實的案例改編,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一名男子殘忍的殺死妻子及兩個女兒後自殺身亡,其中,這位金姓母親來自於四川,而當年的6月底時許鞍華便去拜祭死者,並搜集相關資料,
  • 《天水圍的夜與霧》:看起來恐怖吧,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如果說《天水圍的日與夜》是許鞍華給香港底層小人物編織的一出童話的話,隔了一年拍攝出來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一場典型的給底層人物的醒世錄。它用一個真實改編的案件為切入點,在構建和解析底層居民如何應對整個經濟環境萎縮下的困頓和自我平衡。
  • 許鞍華為我們重現了這場人間慘案——《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8年,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後。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轟動,因此2009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第二部《天水圍的夜與霧》得以上映。對比一下兩部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極端。「日與夜」是非常明顯的自然景觀相比之下,「夜與霧」是不清楚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你面對的是「夜」還是「霧」在這兩種景象之間,可以自由自在地轉換所以,當你想要認真的去了解這個秘密的時候,你可能會有點疑惑即使是影片中的阿玲,相信她也會感到疑惑沒有像前篇一樣平淡的故事反覆閃回和小故事讓我看整體阿爾琳的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發生了如果注意到一些細節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25 日《天水圍的夜與霧》
    今日主題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英語:Night and Fog)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內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 《天水圍的夜與霧》:解讀影片背後的親密關係及家庭衝突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同時於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正式上映,影片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引人入勝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雖是一部揭露家庭衝突的影片,但裡面講述的親密關係和家庭暴力又是那麼似曾相識,因此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相關思考。
  • 深度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悲劇的釀成,不止只有家暴者一人
    而《天水圍的夜與霧》改編自2004年發生在香港天水圍的真實案件,影片以插敘的戲劇表現形式,一段婚姻幸福到破滅的來龍去脈,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相比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留下的陰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窒息感,還有層層遞進的絕望。
  • 《天水圍的夜與霧》首映 任達華下功夫「殺妻」-搜狐娛樂
    《天水圍的夜與霧》前晚於圓方戲院舉行首映禮,導演許鞍華與男主角任達華出席外,鮑起靜、陳麗雲、詹瑞文、羅君銳、張婉婷、羅慧娟等也到來捧場。    任達華很高興能與許鞍華合作,並表示觀眾看完該片除懂得珍惜親人以外,朋友及同事都要好好對待。戲中他要殺妻,他曾經慣演變態角色,今次是否駕輕就熟?
  • 天水圍的夜與霧:整部電影的社會價值,已遠遠超過了它的商業價值
    2004年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雖然不是香港十大奇案,但是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這個事件造成的轟動並不小。許鞍華導演先後在2008和2009年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兩部,後者就是改編自這個事件。
  • 《天水圍的夜與霧》:鄉下妹遠嫁香港,背後的家暴到底有多可怕?
    文/羅小可許鞍華是小編最喜歡的華人女導演之一,她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揭示真實的人性,即使十年過去依然經典。電影是根據2004年香港真實事件改編,有張靜初、任達華主演,是一部既深刻又壓抑的家暴片,獲得了29屆香港金像獎。
  • 中國新聞周刊:許鞍華,回到天水圍
    《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鹹不淡的生活瑣碎徹底打動了香港人,那裡是他們無法逃避的庸常。但不是許鞍華想說的全部。  有關那個兇殺的故事,許鞍華終於拍成另一部《天水圍的夜與霧》。  如果說,人們還能在平靜中被感動,到了第二部,很多人卻在現實中不忍卒睹。兩部片子就像生活的AB面。
  • 《天水圍的夜與霧》:有些人不能嫁,家暴的警示,沒有盡頭的黑暗
    引言用夜與霧來形容家暴非常恰當,一眼望不到邊,無盡的暗和絕望,唯有熬過去才會天明,但熬不過去的曉玲永久的留在了萬聖節的夜晚。正文《天水圍的夜與霧》以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真實事件改編拍攝的劇情片,還原社會家庭暴力一隅,由許鞍華執導,任達華,張靜初,羅慧娟,覃恩美等主演,2009年上映。
  • 張靜初主演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哈嘍,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講述的是一部劇情片《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是根據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影片,女性一直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沒有那麼弱勢,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很多事情的發生。而這部影片的曉玲,就經歷非常不幸的事情。
  • 香港劇情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哈嘍,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述的一部電影叫做《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來自真實事件改編。以2004年,天水圍發生的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劇情片。大家對於家暴這件事是怎麼看的?李森一氣之下砸死了曉玲家的狗,帶著曉玲來到了香港的天水圍住了下來。剛開始李森很疼愛兩個女兒也很疼愛曉玲,一家四口在狹窄的出租屋裡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經濟危機導致李森成了無業游民,一家人吃著政府的救濟金勉強度日。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為了養家曉玲只能去餐廳做服務員,但是因為長得漂亮遭到很多顧客的調戲。這讓李森非常不滿,兩人開始吵架。
  • 《天水圍的夜與霧》:愛情中的依附往往會造成婚姻中的悲劇
    《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這樣一部殘忍的電影。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個慘絕人寰的案件,一名男子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與女兒之後自殺身亡,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一家四口滅門案"。同年6月底,導演許鞍華去祭拜死者,同時收集了相關資料,拍攝成了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
  • 許鞍華《夜與霧》上演血腥慘劇 取材真實案件
    《天水圍的夜與霧》海報網易娛樂6月3日報導 金像獎大熱之作《天水圍的日與夜》及其姐妹篇《天水圍的夜與霧》於6月2日結束了在香港地區的全部放映《夜與霧》劇情:天水圍上演的血腥和悲情《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果也可以是灣仔或九龍城故事,許鞍華就告訴我們,其實這部相輔相成的《夜與霧》,一樣會出現在元朗或者觀塘。《瘋劫》也早說明了,奇案只是借題發揮,人性和社會悲劇才是她的關注。
  • 《天水圍的夜與霧》:父母懦弱,自我虛榮,婚姻的不幸早已註定
    作者:一朵 圖片:源自網絡 關於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此前已經看過一次,國慶假期閒來無事,不經意間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推薦,花了兩個小時又刷了一遍,和多年前的感受一樣震撼,只是這次,多了些許思考。
  • 一個鄉下女孩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生活,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
    領頭的阿姨發現了她,主動叫她加入一起跳舞,可是月費竟然要50塊錢,她藉口要問過老公,逃也似地跑了……這是許鞍華的執導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裡面的劇情,以發生在香港的天水圍的真實事件改編,任達華和張靜初擔當主演。這是一部以「家暴」為題材的電影,講述是一位「大陸妹」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種種遭遇。
  • 《天水圍的夜與霧》:撕開家暴的外衣,是對親密關係的誤解與藐視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一部由家暴所引起的一部悲情劇,也是突出家庭親密關係與家暴現象的一部代表作,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一、《天水圍的夜與霧》:親密關係中的突出矛盾——家暴1、王曉玲與李森的相識、結婚王曉玲是一個來自四川農村家庭的小姑娘,由於家庭的貧窮與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王曉玲因此很小就出來工作,但她所做的並不是什么正當的工作,而是一位嫖妓。
  • 想當年|《天水圍的日與夜》:平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天水圍曾被作為「規劃失敗」的案例遭遇口誅筆伐,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根據發生在天水圍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在毛骨悚然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之前,許鞍華曾經拍過一部溫情脈脈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對於許鞍華而言,後者只是前者的鋪墊,真正的重頭戲還是想把這起駭人聽聞的滅門慘案搬上大銀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 如何破解《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香港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告訴我們大屠殺背後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香港著名街區天水圍,一年之內,這個街區發生了一場大屠殺,為了一個年輕的女人和她的兩個孩子,兇手殺死了受害者然後自殺了,不料,兇殘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家庭的主人,兩個孩子的父親和年輕女子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