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的夜與霧》:看起來恐怖吧,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2020-12-20 未來電影局

如果說《天水圍的日與夜》是許鞍華給香港底層小人物編織的一出童話的話,隔了一年拍攝出來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一場典型的給底層人物的醒世錄。

它用一個真實改編的案件為切入點,在構建和解析底層居民如何應對整個經濟環境萎縮下的困頓和自我平衡。

雖然,在內地觀眾看來,這種解析還是站在香港本土居民的立場上,在給自己找理由。而且劇情裡有意無意的在將當事人家庭悲劇的責任,往內地嫁去的女方身上帶入!

雖然《天水圍的日與夜》許鞍華標榜的是用寫實的鏡頭拍攝真實的香港底層人物的現實生活,可劇情裡交代的桂姐和她周邊的所有人,都是充滿了正面偉光正的人物弧光,以及飽滿溫柔的人性溫度的,因為太過於美好而讓人覺得不太真實。

而《天水圍的夜與霧》則在努力刻畫在逼狹的空間裡,逐漸狹窄的生存空間逼迫下,人性是如何轉入陰暗,最終崩潰決裂,將一個曾經溫馨的小家庭徹底撕碎的過程!

和《日與夜》裡著重挖掘人心善意為主不同,《夜與霧》裡面,許鞍華試圖在生活常態下發掘出掩藏已久的罪惡,並且通過她的發掘去探索罪惡的本源。

可惜,用心不錯但是用力的方向錯了——她在解構任達華飾演的李森如何一點點沉淪到最後喪失人性的過程裡,並沒有忠實的剖析出真正的原因,而在過程裡轉移視線,將所謂的原生家庭悲劇理論錯誤的引入,誤導了主題,抹殺了真正的罪惡源頭。

就個人而言,李森的悲劇,從他自身來找原因比較直接,至於他妻子曉玲,則是完全的受害者,在事態裡的責任,完全對最終的結局沒有絲毫影響。

李森在劇情裡是一個底層的勞動者,沒有啥學識和專業技能,從事的也僅僅是最簡單的工種。但是,在那個時間段裡,他的原住民身份,對於曉玲這個內地去香港討生活的女性,還是有實質性的好處和誘惑力的。

因為香港本地經濟實力的優勢,劇情前期一直在鋪墊曉玲和李森的婚姻是女性追求物質穩定而進行的一次類似交易的性質。這一點,不僅僅是對內地外來人員的不友好,還是整個劇情裡李森的情緒變化的節點。

想當然,一個臆測的節點,加上並不客觀的原因,《天水圍的夜與霧》這個拿著案件探討人性和社會問題的劇情,必然在後來會有失偏頗,甚至於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李森在前期,在妻女的面前是絕對佔據主導地位的,甚至在劇情中段,他的經濟實力在曉玲的整個家族面前,都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他有香港居民的身份,有香港正式的,收入在內地而言算高額的工作,他的那些驕橫和對年輕肉體的貪戀(整個情感變化的扭轉點,在李森在曉玲老家,強暴了曉玲的妹妹那裡,變得不可理喻)都被理解為男性權威。

可是實質上,他刻意保持的男性權威在香港本土卻是岌岌可危——他沒有學歷和足夠的專業技術,不僅僅工作一直在底層,而且他從事都純體力勞動會因為逐漸的體力消失而導致工作朝不保夕,輕而易舉就能被取代。

而他對於自己能力的認知,使得他拒絕在社會環境面前做出改變,於是,迅速而自然而然地,他成為了被淘汰的人。

隨著經濟主導地位的迅速缺失,他以前那些光環迅速褪色。但是習慣了對於家庭的絕對掌控,他抗拒自己的落拓,牴觸自己現今的失意,為了強調他都權威,逐漸產生了掌控力的變異——他將妻女的人身自由和正常的生活工作強行變成自己的掌控範圍。

面對失去經濟來源的家庭現狀,曉玲需要出去工作來維持最基本的日常開銷。

可是這樣正當行為,在李森看來是對他男性實力的一種羞辱——一方面,他擔心正值年輕美貌時節的曉玲找到更好的物質依靠而拋棄他,另一方面,認為女性成員的工作是對他賺錢能力的貶低與否定——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一直在影響李森對於男性權威的認知。

可是他並沒有從源頭上找自己權威失落的原因,而是自顧自地歸結為社會和曉玲對於自己的不公平。(這論調,像極了當前某一些香港本地人的心裡不平衡!)

所以,最後李森變得暴戾和不可理喻,妻子原本正當的職業需求,女兒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成為一家之主對於生存物質條件不能滿足的拷問,他不斷把這種失職強加到妻子身上,家暴,調解,再次家暴,持續調解……

(這裡許鞍華在用案件披露香港的基層機構問題,可是,案件本質都沒有搞清楚,又妄加線索,使得最後結構變成了各種花樣百出的推卸責任!)

最終不可避免的李森殺死曉玲來強調自己的掌控權,釀成了最後的悲劇。

許鞍華在失去《日與夜》裡面原著劇本的加持之後,對於《夜與霧》的深層解構,在敘事裡流於表面得很明顯。她站在一貫的本地人的優越感上面,試圖從曖昧的中港兩地關係入手來分析案情。

她自己已經預設了立場,所以一直在渲染當地和內地的經濟差距,刻意渲染曉玲故鄉的愚昧落後,然後實質上是在為李森那種經濟實力決定掌控權的思想做辯解,這種態度本身就不可能解析清楚李森那種這變態與殘暴的性格從何而來,最終只能草草收場,用了個「生來就是」的失敗結論來胡亂結尾。

也難怪本來是姐妹篇的兩部電影,僅僅相差一年時間上映,評分口碑差別卻那麼大!

相關焦點

  • 舊影感悟:《天水圍的夜與霧》
    《夜與霧》是阿倫雷乃的名作,後來日本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夜和霧成為人性黑暗的代名詞。許鞍華是我喜歡的導演,她的電影市井和詩意總是能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次也不例外。  一個「小姐」出身的大陸妹王曉玲(張靜初飾演)嫁到了香港,沒有想到香港的李森(任達華飾演)只是一個依靠綜援而生活的「邊緣人」,生活的困頓使得兩個人連發衝突,李森最後殺死了妻兒。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但是,許鞍華顯然試圖去尋找人性的根據,而不是尋找什麼社會根源。人之相遇相知相愛到結成解不開的生死結,這裡面有太多無法透視的盲區。
  • 《天水圍的夜與霧》原型,天水圍滅門慘案,男人把一家人養肥再殺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這個案件是根據04年天水圍一部真實的案例改編,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一名男子殘忍的殺死妻子及兩個女兒後自殺身亡,其中,這位金姓母親來自於四川,而當年的6月底時許鞍華便去拜祭死者,並搜集相關資料,
  • 深度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悲劇的釀成,不止只有家暴者一人
    不知你是否經歷過家暴,不知你是否覺得家暴離自己的生活很是遙遠,但不可否認有許多人正遭受著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儼然成為社會話題。圍繞家暴的國產影視作品,腦海裡能想到的就有兩部。而《天水圍的夜與霧》改編自2004年發生在香港天水圍的真實案件,影片以插敘的戲劇表現形式,一段婚姻幸福到破滅的來龍去脈,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相比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留下的陰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窒息感,還有層層遞進的絕望。
  • 《天水圍的夜與霧》:解讀影片背後的親密關係及家庭衝突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同時於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正式上映,影片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引人入勝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雖是一部揭露家庭衝突的影片,但裡面講述的親密關係和家庭暴力又是那麼似曾相識,因此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相關思考。
  • 許鞍華《夜與霧》上演血腥慘劇 取材真實案件
    《夜與霧》劇情:天水圍上演的血腥和悲情《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果也可以是灣仔或九龍城故事,許鞍華就告訴我們,其實這部相輔相成的《夜與霧》,一樣會出現在元朗或者觀塘。《瘋劫》也早說明了,奇案只是借題發揮,人性和社會悲劇才是她的關注。
  • 許鞍華為我們重現了這場人間慘案——《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8年,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後。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轟動,因此2009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第二部《天水圍的夜與霧》得以上映。對比一下兩部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極端。現在看來,最後成型的這兩部電影其實更具備現實意義。
  • 《天水圍的夜與霧》:鄉下妹遠嫁香港,背後的家暴到底有多可怕?
    文/羅小可許鞍華是小編最喜歡的華人女導演之一,她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揭示真實的人性,即使十年過去依然經典。電影是根據2004年香港真實事件改編,有張靜初、任達華主演,是一部既深刻又壓抑的家暴片,獲得了29屆香港金像獎。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25 日《天水圍的夜與霧》
    今日主題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英語:Night and Fog)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內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 天水圍的夜與霧:整部電影的社會價值,已遠遠超過了它的商業價值
    2004年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雖然不是香港十大奇案,但是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這個事件造成的轟動並不小。許鞍華導演先後在2008和2009年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兩部,後者就是改編自這個事件。
  • 張靜初主演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哈嘍,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講述的是一部劇情片《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是根據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影片,女性一直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沒有那麼弱勢,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很多事情的發生。而這部影片的曉玲,就經歷非常不幸的事情。
  • 想當年|《天水圍的日與夜》:平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曾經,天水圍是個讓我充滿好奇的地方,在我的想像中,它被蒙上一層浪漫的面紗,它和九龍城寨、籠屋、重慶大廈一樣,是香港特有的產物,在這片井然有序的彈丸之地,它們於邊緣地帶雜草叢生,藏汙納垢且藏龍臥虎。後來和在香港從事了多年城市規劃工作的好友深聊過才知道,想像畢竟只是想像。
  • 《天水圍的夜與霧》:有些人不能嫁,家暴的警示,沒有盡頭的黑暗
    引言用夜與霧來形容家暴非常恰當,一眼望不到邊,無盡的暗和絕望,唯有熬過去才會天明,但熬不過去的曉玲永久的留在了萬聖節的夜晚。正文《天水圍的夜與霧》以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真實事件改編拍攝的劇情片,還原社會家庭暴力一隅,由許鞍華執導,任達華,張靜初,羅慧娟,覃恩美等主演,2009年上映。
  • 一個鄉下女孩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生活,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
    「拿不出50塊錢」,一個鄉下女孩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生活香港的公園,一群婦女聚集在一起跳廣場舞,來自四川的妹子看著好生羨慕。領頭的阿姨發現了她,主動叫她加入一起跳舞,可是月費竟然要50塊錢,她藉口要問過老公,逃也似地跑了……這是許鞍華的執導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裡面的劇情,以發生在香港的天水圍的真實事件改編,任達華和張靜初擔當主演。這是一部以「家暴」為題材的電影,講述是一位「大陸妹」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種種遭遇。
  • 中國新聞周刊:許鞍華,回到天水圍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許鞍華,回到天水圍  經過離開後的探索與困惑,回到香港熟悉氛圍的許鞍華越來越明白,拍自己熟悉的東西才最對路  本刊記者/孫冉(發自香港)  許鞍華在香港生活了一輩子,除了去倫敦留學那幾年,她幾乎沒離開過港島這一片地方
  • 《天水圍的夜與霧》:愛情中的依附往往會造成婚姻中的悲劇
    有人說是"本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我們害怕的不是電影的悲痛與荒唐,而是那樣的悲痛與荒唐,曾經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真實的慘烈發生過。《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這樣一部殘忍的電影。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個慘絕人寰的案件,一名男子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與女兒之後自殺身亡,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一家四口滅門案"。
  • 《天水圍的夜與霧》首映 任達華下功夫「殺妻」-搜狐娛樂
    《天水圍的夜與霧》前晚於圓方戲院舉行首映禮,導演許鞍華與男主角任達華出席外,鮑起靜、陳麗雲、詹瑞文、羅君銳、張婉婷、羅慧娟等也到來捧場。    任達華很高興能與許鞍華合作,並表示觀眾看完該片除懂得珍惜親人以外,朋友及同事都要好好對待。戲中他要殺妻,他曾經慣演變態角色,今次是否駕輕就熟?
  • 香港劇情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哈嘍,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述的一部電影叫做《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來自真實事件改編。以2004年,天水圍發生的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劇情片。大家對於家暴這件事是怎麼看的?李森一氣之下砸死了曉玲家的狗,帶著曉玲來到了香港的天水圍住了下來。剛開始李森很疼愛兩個女兒也很疼愛曉玲,一家四口在狹窄的出租屋裡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經濟危機導致李森成了無業游民,一家人吃著政府的救濟金勉強度日。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為了養家曉玲只能去餐廳做服務員,但是因為長得漂亮遭到很多顧客的調戲。這讓李森非常不滿,兩人開始吵架。
  • 《天水圍的夜與霧》:撕開家暴的外衣,是對親密關係的誤解與藐視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一部由家暴所引起的一部悲情劇,也是突出家庭親密關係與家暴現象的一部代表作,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一、《天水圍的夜與霧》:親密關係中的突出矛盾——家暴1、王曉玲與李森的相識、結婚王曉玲是一個來自四川農村家庭的小姑娘,由於家庭的貧窮與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王曉玲因此很小就出來工作,但她所做的並不是什么正當的工作,而是一位嫖妓。
  • 《天水圍的夜與霧》:父母懦弱,自我虛榮,婚姻的不幸早已註定
    作者:一朵 圖片:源自網絡 關於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此前已經看過一次,國慶假期閒來無事,不經意間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推薦,花了兩個小時又刷了一遍,和多年前的感受一樣震撼,只是這次,多了些許思考。
  • 許鞍華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被家暴的女人為何很難擺脫深淵
    看《天水圍的夜與霧》有種莫名的難受,女主角似乎讓人可憐又可恨,一次次被家暴又一次次沒有掙脫深淵。這部許鞍華作品把視線放在香港的底層人物身上,並把作品放在底層人聚集的天水圍。而這部電影來自一個真實的案件。阿玲是內地嫁到香港的一個女人,男人是失業的裝修工人,還有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