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悲劇的釀成,不止只有家暴者一人

2020-12-20 新過期青年

今天,我們來說說婚姻中最咬牙切齒的事——家暴。

不知你是否經歷過家暴,不知你是否覺得家暴離自己的生活很是遙遠,但不可否認有許多人正遭受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儼然成為社會話題。

圍繞家暴的國產影視作品,腦海裡能想到的就有兩部。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扎紮實實的童年陰影,一想到馮遠徵這個人就引起不適。

而《天水圍的夜與霧》改編自2004年發生在香港天水圍的真實案件,影片以插敘的戲劇表現形式,一段婚姻幸福到破滅的來龍去脈,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相比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留下的陰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窒息感,還有層層遞進的絕望。

就像是影片的名字一樣,霧何時才能散去,夜晚何時才能迎來曙光?

縱觀全片,任達華飾演的李森是釀成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他對妻子阿玲不斷的羞辱和施暴,不顧及兩個雙胞胎女兒的感受,最後親手殺害了她們,包括自己。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參雜著希望的悲劇,女主有好幾次的機會可以逃離魔爪,但又一次次陷入絕望。

因此,這場悲劇的釀成,不僅僅是施暴者李森,還有這三方面,把阿玲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阿玲,這個婚姻遭受家暴的不幸女人,看她是如何一步步「作死」。

根源一:原生家庭

阿玲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年紀輕輕就出社會打工賺錢。但是阿玲的工作並不體面,以嫖妓為生補貼家用。

這有一點很重要,影片呈現出來的感受,阿玲的父母把阿玲當作賺錢的工具,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就此體現。

阿玲在嫖妓的時候認識了來自香港的李森,兩人日漸生情,李森為了阿玲,不惜跟前妻離婚,跟隨著阿玲回到四川老家。

李森到阿玲的老家也沒閒著,幫阿玲的父母裝修房子,而且當時李森的經濟條件也不錯,這給阿玲的父母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因此,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阿玲和李森被父母邀請上桌吃飯。

她的兩個妹妹只能在一旁,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由此可見,阿玲的家庭說到底就是向物質看齊。自己的女兒吊到金龜婿,能為這個家做出貢獻,還能改變家庭貧困的現狀,高興都來不及。

正因為阿玲的原生家庭,使得她在李森眼中的地位顯得很是卑微和軟弱。

家暴的悲劇,原生家庭是根源之一。

根源二:旁人冷漠

阿玲跟著李森回到香港後,才發現李森是靠救濟金為生的無業游民,他窮到連兩個女兒的學費都拿不出手。

為了女兒的教育得到保障,阿玲決定去餐廳賺錢。正是這個舉動,引起了李森的強烈不滿。

李森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生怕阿玲跟著別人跑了,因此兩人爭執不斷,甚至大打出手。

有次李森一氣之下,把母女三人趕出家門,無奈之下阿玲去尋求幫助,後來她在救助站安定下來。

身處在家暴中的女人,她們都會試圖向外求助,

但是她們的求助常常得不到回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家暴的嚴重性,以為這是夫妻間的矛盾而已。

現實,迫使她們只能繼續忍受煎熬。

我印象深刻的是阿玲的兩次求助,一次是她向警察求助卻無果,還有一次是她面對李森的步步緊逼,她向母親講了來龍去脈,可母親卻告訴她要忍耐。

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顯得格外的安靜。

只有當悲劇真正發生的時候,才會被身邊人引起關注,多麼可悲啊。

家暴的悲劇,旁人的冷漠和不作為,也是根源之一。

根源三:妥協原諒

悲劇的釀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受害者的一次次妥協與原諒,讓施暴者變本加厲,最終走向了不可收拾的殘局。

當阿玲被送去救助站後,李森並沒有放過阿玲。

一開始李森不斷恐嚇威脅,到後來聲淚俱下地跪求原諒,此時的阿玲心軟了。

她傻傻地以為李森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痛改前非,實際上都是李森的把戲。

阿玲回到家之後,等待她的又是一頓毒打。

無奈阿玲返回救助站,可沒過多久李森又打電話威脅阿玲,如何不回家兩個女兒的命就不保了。

阿玲心急火燎地回到家,這次等待她的不是毒打,而是一把刺向她的尖刀。

最終,母女三人都倒在血泊中,李森想要偽裝現場,也向自己的腹部插一刀,結果下手太重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了。

如果當初,阿玲沒有選擇妥協原諒,或許下場就不會這麼悲慘。

當然了,以上的三個根源相輔相成,最終釀成了滅門的結局。

不得不說,《天水圍的夜與霧》是一部出彩的電影,它引起許多人對於家暴的反思。

很多人處於親密關係中,常常感受不到危險的氣息,面對家暴,很多人不把它當一回事,甚至都不懂得自己是否在遭受家暴。

這樣的觀念,往往是比家暴本身更可怕的。

真正的暴風雨來臨之前,哪怕有半點察覺,悲劇也不會上演。

希望大家通過這部電影,能夠有這樣的意識:家暴,必須是零容忍!

相關焦點

  • 《天水圍的夜與霧》:撕開家暴的外衣,是對親密關係的誤解與藐視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一部由家暴所引起的一部悲情劇,也是突出家庭親密關係與家暴現象的一部代表作,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一、《天水圍的夜與霧》:親密關係中的突出矛盾——家暴1、王曉玲與李森的相識、結婚王曉玲是一個來自四川農村家庭的小姑娘,由於家庭的貧窮與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王曉玲因此很小就出來工作,但她所做的並不是什么正當的工作,而是一位嫖妓。
  • 《天水圍的夜與霧》:看起來恐怖吧,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如果說《天水圍的日與夜》是許鞍華給香港底層小人物編織的一出童話的話,隔了一年拍攝出來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一場典型的給底層人物的醒世錄。它用一個真實改編的案件為切入點,在構建和解析底層居民如何應對整個經濟環境萎縮下的困頓和自我平衡。
  • 許鞍華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被家暴的女人為何很難擺脫深淵
    看《天水圍的夜與霧》有種莫名的難受,女主角似乎讓人可憐又可恨,一次次被家暴又一次次沒有掙脫深淵。這部許鞍華作品把視線放在香港的底層人物身上,並把作品放在底層人聚集的天水圍。而這部電影來自一個真實的案件。阿玲是內地嫁到香港的一個女人,男人是失業的裝修工人,還有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
  • 《天水圍的夜與霧》:有些人不能嫁,家暴的警示,沒有盡頭的黑暗
    引言用夜與霧來形容家暴非常恰當,一眼望不到邊,無盡的暗和絕望,唯有熬過去才會天明,但熬不過去的曉玲永久的留在了萬聖節的夜晚。正文《天水圍的夜與霧》以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真實事件改編拍攝的劇情片,還原社會家庭暴力一隅,由許鞍華執導,任達華,張靜初,羅慧娟,覃恩美等主演,2009年上映。
  • 《天水圍的夜與霧》:鄉下妹遠嫁香港,背後的家暴到底有多可怕?
    文/羅小可許鞍華是小編最喜歡的華人女導演之一,她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揭示真實的人性,即使十年過去依然經典。電影是根據2004年香港真實事件改編,有張靜初、任達華主演,是一部既深刻又壓抑的家暴片,獲得了29屆香港金像獎。
  • 《天水圍的夜與霧》:愛情中的依附往往會造成婚姻中的悲劇
    一部電影,尤其是一部帶有悲劇性質的電影,最讓人害怕看到的幾個字是什麼?有人說是"本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我們害怕的不是電影的悲痛與荒唐,而是那樣的悲痛與荒唐,曾經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真實的慘烈發生過。《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這樣一部殘忍的電影。
  • 《天水圍的夜與霧》:解讀影片背後的親密關係及家庭衝突
    《天水圍的夜與霧》這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同時於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正式上映,影片的劇本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引人入勝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雖是一部揭露家庭衝突的影片,但裡面講述的親密關係和家庭暴力又是那麼似曾相識,因此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相關思考。
  • 《天水圍的夜與霧》原型,天水圍滅門慘案,男人把一家人養肥再殺
    《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導演許鞍華天水圍系列的第二部,這個案件是根據04年天水圍一部真實的案例改編,2004年,天水圍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寰的「一家四口滅門慘案」,一名男子殘忍的殺死妻子及兩個女兒後自殺身亡,其中,這位金姓母親來自於四川,而當年的6月底時許鞍華便去拜祭死者,並搜集相關資料,
  • 香港劇情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哈嘍,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述的一部電影叫做《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來自真實事件改編。以2004年,天水圍發生的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劇情片。大家對於家暴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小編個人對於這件事是深惡痛絕的,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不要認為這個人會改,狗吃了屎你教訓它一次難道它就不會吃第二次了?不會。家暴者同理,千萬不要相信他說的我再也不會做了,我們好好的,我真的錯了。這句話是最噁心的。他的求饒只不過是想要讓你心軟回頭的一個方式,但是回去之後會發生什麼?他真的會改嗎?今天小編為什麼會提到這件事呢?
  • 舊影感悟:《天水圍的夜與霧》
    《夜與霧》是阿倫雷乃的名作,後來日本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夜和霧成為人性黑暗的代名詞。許鞍華是我喜歡的導演,她的電影市井和詩意總是能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次也不例外。在一般社會意義上看,這是一場交易,但是,任何一種邂逅都必有理由,王曉玲的生活裡出現的這個男人真的跑到她貧瘠的老家,為她修了一棟當地最好的樓,其實他沒有錢,有的只有力氣和泥瓦匠的手藝。當電影以閃回的形式呈現這段匪夷所思的愛情的時候,你確信,他們有愛,而且瘋狂,不計後果。四川的貧瘠山村和傳統的氛圍顯然承載不了這段愛情。於是有了電影開頭香港天水圍的生活。但是,香港也承載不了這段情感。
  • 許鞍華為我們重現了這場人間慘案——《天水圍的夜與霧》
    2008年,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之後。在當時引起了一陣轟動,因此2009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第二部《天水圍的夜與霧》得以上映。對比一下兩部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極端。「日與夜」是非常明顯的自然景觀相比之下,「夜與霧」是不清楚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你面對的是「夜」還是「霧」在這兩種景象之間,可以自由自在地轉換所以,當你想要認真的去了解這個秘密的時候,你可能會有點疑惑即使是影片中的阿玲,相信她也會感到疑惑沒有像前篇一樣平淡的故事反覆閃回和小故事讓我看整體阿爾琳的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發生了如果注意到一些細節
  • 《天水圍的夜與霧》:父母懦弱,自我虛榮,婚姻的不幸早已註定
    作者:一朵 圖片:源自網絡 關於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此前已經看過一次,國慶假期閒來無事,不經意間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推薦,花了兩個小時又刷了一遍,和多年前的感受一樣震撼,只是這次,多了些許思考。
  • 天水圍的夜與霧:整部電影的社會價值,已遠遠超過了它的商業價值
    2004年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雖然不是香港十大奇案,但是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這個事件造成的轟動並不小。許鞍華導演先後在2008和2009年拍攝了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兩部,後者就是改編自這個事件。
  • 一個鄉下女孩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生活,解讀《天水圍的夜與霧》
    領頭的阿姨發現了她,主動叫她加入一起跳舞,可是月費竟然要50塊錢,她藉口要問過老公,逃也似地跑了……這是許鞍華的執導的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裡面的劇情,以發生在香港的天水圍的真實事件改編,任達華和張靜初擔當主演。這是一部以「家暴」為題材的電影,講述是一位「大陸妹」嫁給「香港大叔」後的種種遭遇。
  • 許鞍華《夜與霧》上演血腥慘劇 取材真實案件
    《天水圍的夜與霧》海報網易娛樂6月3日報導 金像獎大熱之作《天水圍的日與夜》及其姐妹篇《天水圍的夜與霧》於6月2日結束了在香港地區的全部放映《夜與霧》劇情:天水圍上演的血腥和悲情《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果也可以是灣仔或九龍城故事,許鞍華就告訴我們,其實這部相輔相成的《夜與霧》,一樣會出現在元朗或者觀塘。《瘋劫》也早說明了,奇案只是借題發揮,人性和社會悲劇才是她的關注。
  • 人性深處的恐懼和絕望——天水圍的夜與霧
    本期小編給大家說一部關於家暴導致的慘案影片。由導演許鞍華,和演員任達華與張靜初聯手演繹。這是一部值得反覆品味的電影,家暴這個詞對我們觀眾朋友來說,或是陌生遙遠的,但對於這世上的一部分人來說,家暴又是實實在在存在於生活裡絕望的縮影。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25 日《天水圍的夜與霧》
    今日主題影片:《天水圍的夜與霧》。 《天水圍的夜與霧》(英語:Night and Fog)是2009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其同系華語電影還有《天水圍的日與夜》,不過電影風格各異。故事內容是以倒敘法講述一宗在香港新界天水圍發生的家庭倫常慘劇。
  • 《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如何破解?
    香港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滅門慘案的背後故事。故事發生在香港的知名街區天水圍,該街區在某一年發生了一樁滅門慘案,受害者為一名少婦以及其兩個孩子,兇手殺死受害者後自殺身亡,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殘忍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這家的主人,兩個孩子的父親,少婦的丈夫。
  • 張靜初主演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哈嘍,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講述的是一部劇情片《天水圍的夜與霧》,這部電影是根據2004年的香港天水圍滅門慘案為藍本拍攝的影片,女性一直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沒有那麼弱勢,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很多事情的發生。而這部影片的曉玲,就經歷非常不幸的事情。
  • 如何破解《天水圍的夜與霧》: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香港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告訴我們大屠殺背後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香港著名街區天水圍,一年之內,這個街區發生了一場大屠殺,為了一個年輕的女人和她的兩個孩子,兇手殺死了受害者然後自殺了,不料,兇殘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家庭的主人,兩個孩子的父親和年輕女子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