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民營醫院達123家 海內外醫療機構入駐帶來新模式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有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民營醫院123所(含民營護理院31所),佔全市醫院總數的66.5%。近年來,蘇州民營醫院不僅在增多,也在不斷做強。它們的出現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醫療資源,為病家提供了多元化選擇。其中的成功者,或是填補了蘇州醫療地區發展的空白,或是為蘇州引進了全新的醫療模式,或是在某一專科領域獨樹一幟……不可否認的是,民營醫院正與公立醫院相互補充,成為蘇州市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報記者 王駿 朱曉奕

  海內外醫療機構的入駐

  帶來與眾不同的新模式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民營醫療機構入駐蘇州,更多別具一格的診療模式也被帶到了蘇州市民身邊。兩個月前,蘇州明基醫院試水蘇州產後護理服務,就在這兩天,該院「產後護理之家」正式揭幕。

  什麼是「產後護理之家」呢?據了解,臺灣的「產後護理之家」的照護模式,在整個亞洲都受到了普遍肯定。「在臺灣,只有通過衛生部門審核的產後護理機構才能成為『產後護理之家』。」蘇州明基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陳璐敏介紹,與普通的「月子中心」不同,該院的「產後護理之家」不僅嚴格執行臺灣「產後護理之家」的操作規範,幫助媽媽們進行產後調理,還會依靠全科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提供專業的產後恢復和新生兒護理方案,為媽媽們提供從生理到心理的全面醫護。

  從兩個月試運行情況來看,入住蘇州明基醫院「產後護理之家」的主要是兩類人,一種是兩岸家庭,他們對臺灣的「產後護理之家」模式比較熟悉,因此願意在蘇州感受類似的醫療服務;另一類則是二胎家庭,陳璐敏表示,「兩孩政策」的開放將讓類似的「臺式醫療」成為更多二胎媽媽的選擇。

  而上周才開業的蘇州新世紀兒童醫院則為蘇州綜合性兒童醫院帶來了「新氣象」。據了解,該院將為蘇州地區對醫療、護理及環境有較高要求的0-18歲患兒提供綜合醫療保健服務,兒童全科、專科醫生可為患兒提供一對一、續慣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作為蘇州首家依照國際JCI 醫療標準建立的兒童綜合醫院,該院採用預約診療模式,普通門診診療費為300元。通過提前預約醫師,小患兒和家長可以省去等候時間。而在診療過程中,小病人將各自擁有獨立診室,由醫護人員進入診室提供「一站式」診斷,並保證每個患兒的問診時間不少於20分鐘,輸液、住院也都配有單人獨立病房,以此來避免交叉感染。另外,未來該院還將開通高端醫療商業保險支付服務。

  除此之外,許多在蘇開辦的「洋診所」,也讓蘇州市民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診療方式,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就醫保健之路。

  選準突破口的「一招鮮」

  貼合需求是發展王道

  今年11月,「蘇州男子捧兩根斷指從非洲打飛的回國做手術」的這條微信在蘇州的朋友圈內刷屏。大家除了佩服這名蘇州男子的毅力外,成功為男子做手外科手術的蘇大附屬瑞華醫院也著實火了一把。要知道,在經歷三十小時後,仍能將手指接續上,這技術水平可真不是吹出來的。

  事實上,作為蘇州最早主打專科特色的民營醫院,瑞華醫院手外科早就名聲在外,近兩年來,更是先後成為市、省級工傷醫療定點醫院。追溯它的發展之路,不難發現瑞華從一開始就堅持打造特色科室,與公立醫院錯位,同時也彌補了蘇州醫療體系內的空白和短板。

  1996年,瑞華創始人侯瑞興從廣東回到蘇州創業,當年,蘇州的經濟已由蘇南模式完成向外向型的轉變,製造業開始興盛,各類工傷也隨之有了抬頭的趨勢。侯瑞興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在製造企業密集的吳中區開辦瑞興醫院,主打科室就是手外科。業精於勤,由於集中力量專攻手外科這一領域,瑞興醫院很快就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隨後,侯瑞興又先後在吳江、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木瀆開辦了以手外科為主打的工傷醫療機構,一下子就形成了頗具優勢的「瑞華模式」。

  近兩年,由於硬體條件限制,地處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瑞華醫院逐漸從瑞興醫院手中接過了主打的手外科,並先後成為市、省級工傷醫療定點醫院。而隨著業務越做越做大,瑞華醫院也逐漸從單一的手外科向更上層的醫療領域——工傷康復拓展。2014年,同屬瑞華醫院集團的瑞盛康復醫院在相城區落成開業,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職業康復中心,醫院擁有床位300張,在醫院的二樓到四樓,每層都設置有近2000平米的康復區,根據功能不同,分為職業康復區、兒童康復區、疼痛康復區等,提供從工傷預防到康復治療,再到職業技能恢復的一條龍服務。除了硬體給力外,瑞盛優勢還在於擁有全蘇州最為專業的康復醫療隊伍,他們針對手外傷、骨關節損傷、截肢、燒傷、脊髓損傷及腦損傷等疾患,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康復治療流程和規範的專業技術體系,並在手外傷康複流程、燒傷壓力衣的研製和系統康復訓練等方面形成較明顯的特色,康復技術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與城市的成長同步

  填補區域性醫療服務空白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院開院,標誌著家住園區的蘇州市民終於有了家門口的綜合性醫院。該院是由香港九龍集團投資13.5億元人民幣,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管理的一所綜合性中外合資醫院。明年初,該院運行將跨入第十個年頭,院長劉峰告訴記者,十年中,九龍醫院的發展是與園區的成長同步的。來九龍醫院看病的病人一大半都是住在園區的。

  劉峰介紹,十年來,該院接待門急診病人690多萬人次、出院病人23萬人次、手術約10萬例次,新生兒3.5萬人次,成功救治疑難危重病人約60萬人次;已有2個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4個蘇州市臨床重點專科、1個蘇州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擁有蘇州市首個國家級胸痛中心、成為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單位……如今的蘇州九龍醫院已成為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醫院。

  而這十年中,該院開創了政府、高校、社會資本三方合作的「九龍模式」,發揮三方優勢,實現了共贏局面。

  隨著蘇州園區的不斷發展,就醫需求的日益擴大,蘇州九龍醫院二期將在明年初投入使用,三期建設也已開始計劃。二期使用後,醫院合計可開放床位將從現有的1100張,增加到2050張,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民營醫院。未來九龍醫院將以園區為核心,儘可能為蘇州更多地區市民提供更多醫療服務。

相關焦點

  • 蘇州民營醫院達123家 海內外醫療機構紛紛入駐
    有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民營醫院123所(含民營護理院31所),佔全市醫院總數的66.5%。近年來,蘇州民營醫院不僅在增多,也在不斷做強。它們的出現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醫療資源,為病家提供了多元化選擇。
  • 盤點民營非營利醫療機構的經營之方
    事實上,近年來伴隨國家各項社會辦醫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民營醫院的發展。截至2018年底,社會辦醫療機構數量達到45.9萬個,佔比46%;社會辦醫院數量達到2.1萬個,佔比63.5%;社會辦醫床位、人員、診療量佔比均持續增長,但數量的增長並沒有帶來診量的增加和經營狀況的改變。
  • 臨沂和美家婦產醫院打造「港式」醫療新模式
    臨沂和美家婦產醫院  首家港式醫院 全新診療  惠澤百姓  曾體驗過港式醫療的臨沂市民周先生認為,他和身邊朋友選擇港式醫療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化的醫療團隊、高質的服務、細緻的護理、適度的醫療檢查。周先生說,:「在內地公立醫院都是以藥養醫的模式看個感冒都要一下子花兩三百元,港式醫療體系下,掛號費、診金、藥費等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130元左右。」  記者獲悉,臨沂和美家婦產醫院近日落戶臨沂,該院倡導「用港式醫療新模式惠澤沂蒙百姓」,鑑於對「港式醫療」的好奇,記者決定到位於蒙山大道和平安路交匯的和美家婦產醫院一探究竟。
  • 張強醫生集團合作杏仁門診,優質醫療資源開始向民營醫療機構流轉?
    2017年,浙江省衛生計生委批覆同意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開展醫技等共享服務試點。根據批覆,允許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這一消息的放出,無疑在整個醫療服務市場掀起了一陣新的浪潮。
  • 杭州大開「醫之門」 40家民營醫療機構獲準營業
    □ 記者 陶 侃  金報訊 再過幾天,全省首家民營女子專科醫院將在杭州正式開業,這樣一來,杭州市已批准的個私診所和民營醫院已超過40家,從而大大緩解市民「看病難」。  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看病難」是近年來杭城市民反映強烈的「難」題,為破這一難題,該局自開處方:放開醫療市場、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醫療市場競爭,實行多元化辦醫。
  • 愛爾眼科陷醫療糾紛,民營醫院過度醫療又迎信任危機
    不僅為愛爾眼科一路高漲的股價當頭一棒,也讓人們重新開始審視民營醫療是否存在過度商業化的問題。  野蠻生長的「民營醫療第一股」  說到愛爾眼科,素有「民營醫療機構第一股」的稱號,自2009年登陸科創板以來,目前已有超過2800億元的市值,這背後是快速擴張的規模與營收的高速增長。
  •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民營醫療機構在行動
    前來捐款捐物的民營醫療機構(醫院、門診部、診所、衛生室診室)及個人紛紛捐獻絡繹不絕,欽北區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一邊登記一邊清點錢物數目。 看到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忙碌的身影,轄區內的民營醫療機構及個人想到 「一線工作人員均不同程度出現防護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等防疫物資短缺現象,我們民營醫療機構,除了堅決執行市衛健委關於停診的通知、切實做好家庭及個人防疫外,是不是也該為此場正在發生的戰
  • 實事求是推動民營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一行分別到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對重慶協和醫院、鄧亞寧口腔診所、寬仁康復醫院、愛爾眼科醫院等進行實地考察,與民營醫療機構投資者、醫務人員、基層衛生部門負責人交流,了解自去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重慶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聽取了市衛生計生委關於全市民營醫療機構發展情況匯報。
  • 「莆田幫」:壟斷中國80%民營醫院
    從賣狗皮膏藥開始,慢慢地延伸到開門診,後來在公立醫院承包科室。2002年,民營醫院牌照下發,莆田人開始創辦自己的醫院。這幾乎是每個莆田醫療人的發家史。同鄉之誼縱橫交錯,終是塑造中國民營醫療市場廣為人知的「莆田幫」。根據公開數據,截止去年年底,國內共有10700家民營醫院,這其中的80%來自「莆田幫」。據翁國亮估計,有8萬莆田人從事醫療行業。「做醫院是件艱難的事情嗎?」
  • 「中國最佳民營口腔醫療機構2012年度排行榜」發布
    日前,"中國最佳民營口腔醫療機構2012年度排行榜"於北京發布,發布機構良方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方匯)。研究報告基於對2012年中國1000家以上口腔醫療機構的系統調研、研究及分析結果,內容涵蓋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綜合實力排名、公眾普遍關心的醫師水平、設備及反映診療水平的診療項目的評價及單項排名。
  • 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榮獲黑龍江省民營醫療機構先進集體稱號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9月27日下午,黑龍江省民營醫療機構協會為了表彰在疫情期間全省民營醫療機構突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特在哈爾濱市召開了全省「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啟動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榮獲「黑龍江省民營醫療機構先進集體」稱號。
  • 全國植髮機構已達811家,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該如何選擇?
    市場的火爆也吸引了植髮企業紛紛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全國範圍內植髮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狀態)共計811家。如何挑選成了消費者的「頭等大事」,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到底該如何選擇?目前植髮市場上主要形成了四類玩家:一是以碧蓮盛、新生植髮、雍禾植髮、大麥植髮等為代表的全國民營連鎖植髮機構,佔據市場份額的35%;二是以恆博等為代表的民營非連鎖植髮機構,佔據市場份額的30%;三是以伊美爾、熙朵等為代表的民營醫美整容機構的植髮科室,佔據市場份額的25%;四是以上海長徵醫院、西南醫院等為代表的公立醫院植髮科室,佔據市場份額的10%。
  • 民營醫院醫療亂象
    民營醫院醫療亂象 部分民營醫院把醫生變成了推銷員,忽悠病人掏錢。 新醫改為民營資本進入公共醫療領域打開了綠燈,就連資本市場也把民營醫院當成了香餑餑,各路風投、私募資金競相追逐。然而,在誘人的商機背後,民營醫療市場卻潛藏著各種不成熟的運作模式和行業亂象,給消費者製造了一個個防不勝防的陷阱。
  • 高溢價收購民營醫院,悅心健康轉型醫療走捷徑?
    對此,悅心健康方面回應稱,標的資產帳面價值未能全面反映企業價值,標的醫院形成了領先的行業地位。與此同時,本次交易的3家標的公司均為縣級民辦營利性醫院。縣級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關鍵環節。「隨著分級診療政策將推動醫療需求回歸中小型城市,本次交易的標的公司將迎來進一步發展契機。」
  • 民營醫院糾紛背後,多少利益假汝醫療事故之名
    2019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9 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指出「明確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的職責和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協作機制,促進分級診療。」分級診療制度的不斷推進,間接為民營醫院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一方面分級診療制度將使大型公立醫院的患者合理分流,有利於民營醫院承接部分分流患者,增加醫院自身的醫療服務利用量。
  • 臺灣明基集團投資七億在蘇州建第二家醫院
    中新社蘇州三月一日電(記者周建琳)明基在大陸投資的第二家醫院昨天在蘇州高新區破土動工。
  • 「慈濟」在蘇州建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慈濟」在蘇州建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時間: 2013-04-01 11:42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柳長街
  • 線上問診率近4成,「卓正醫療」如何打造民營網際網路醫院樣板?
    根據國家衛健委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9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定位於中高端多專科民營連鎖醫療機構的卓正醫療便是這其中一家。
  • 亞洲最大私立醫療機構百匯醫療入駐成都鵬瑞利
    15日,亞洲最大私立醫療服務機構百匯醫療正式籤約入駐成華區,該國際醫療健康中心項目位於成都鵬瑞利國際醫療健康中心的A2樓體,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達2億美元。
  • 蘇州即將啟動這種新模式……
    專業醫院沒床位,敬老院不收,民營醫院收費又太高,這讓不少老年痴呆患者家屬煩惱不已。據統計,截至去年底,蘇州65歲及以上的人口接近130萬,按照國內5%的老年痴呆發病率,蘇州老年痴呆病人超過6.5萬人,而與此相對應的是,蘇州能夠接受老年痴呆病人的專業病床卻只有幾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