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網路遊戲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有人能夠做到從不去玩,有人能夠做到有節制地玩,而還有人則完全喪失了自控力沉迷其中。
由於遊戲設計的本身其實就是為了讓你感覺到好玩,甚至說是就是為了讓你能夠「沉迷」的,而且事實上很多遊戲也的確是做到了。所以面對這樣的巨大誘惑時,尤其是廣大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問題了。
事實上在20多年前網際網路興起的時候,「網癮」這個東西就始終存在了,而且知道現在也依舊如此。而當年的那一代年輕人例如九十年代末零零年代初的那波可以說是最早容易染上「網癮」的人們,到了今天他們的孩子依舊也在面臨著幾乎是同樣的問題挑戰,而且比過去還要嚴重得多,畢竟那個年代上網的成本、玩遊戲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不得不說網絡實實在在的讓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不可否認會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
而放在一些學生身上的時候表現就尤為突出了。
而這其中矛盾最容易集中在的往往就是遊戲上。
最近收到了一位家長的問題諮詢,問的是「我的孩子曾經班級第一名,現在沉迷網路遊戲不愛學習了,就是網遊把他害了。」
我開始的時候是想把這個問題當成一個「一般性」的問題進行分析:
1、比如先從遊戲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誘惑性;
2、比如孩子可能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導致其沉迷遊戲;
3、比如孩子是因為環境使然例如同學們都在玩自己不玩融不進圈子又或者乾脆就是直接被激發出了興趣等等;
4、比如孩子缺少興趣的培養或者是缺少戶外活動;
5、比如孩子在學習上儘管成績比較好但是卻有可能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態度,更多是憑藉其自身的聰明和外部的壓力迫使他去學,所以一旦當外部的幹預減少或者沒有了,孩子因為並有足夠的主動性就會在學習上開始從偷懶到放棄;
6、比如家庭環境影響,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例如父母在家一直都是捧著手機刷,即便是陪著孩子的時候也是手機不離手的看……
7、比如可能是青春期叛逆而父母的溝通方式有不不得當導致的。例如說一種可能:家長過度敏感了,其實孩子本身並沒有沉迷其中,只是正常的玩玩放鬆一下什麼的,但是父母已經「杯弓蛇影」了,所以孩子其實才沒玩多長時間就開始各種教育、數落孩子,這樣反而激起了孩子非要玩的逆反心理。
……
以上其實就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會導致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主要原因了,事實上這些原因的分析也不是很難。
但是小編看到這位家長發了這樣的一段文字:
簡單來說就是這位家長認為網路遊戲就是精神鴉片會毀掉一代代的青年人,危害到的也是我們的民族、國家。
這話其實我覺得單獨拿出來說是沒太有問題的,即便是網路遊戲有千般好,但是畢竟它的危害也是客觀存在的。儘管說不至於毀掉所有的青年一代, 但是客觀上也的確會使得不少青少年因此而荒廢學業甚至荒廢人生。
尤其是最後一句中提到的「深有體會的廣大家長們」其實這個群體一點也不小。
但是說實話,把責任都推給了網路遊戲本身小編認為還是不對的。
就如同上面說的那些可能會導致孩子沉迷遊戲的原因說的,其實遊戲本身的影響只是其中的一點而已。而且這一點其實是可以控制甚至說是可以「隔離」的。
就以過去的這個半年時間為例,廣大的學生們幾乎都經歷過了一段不短的網課學習經歷。而從網課學習還沒開始一直到網課學習結束後關於網課學習的諸多弊端一直都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痛。
甚至曾經一度還有不少人表示因為網課學習對學習自覺性的要求很高,所以今年的高考生們會整體發揮不好,且尤其是男生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等等。
網課學習過程中的確是有不少孩子因為無法抵抗網絡、遊戲的誘惑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但是作為他們的同齡人中還是依舊有很多的學生能夠約束好自我,能夠利用這個時期自主時間相對更多的機會去提高自我。
他們之間相差在哪裡?
小編個人覺得有兩個主要的原因是不可忽視的:
1、學生本人的自我控制力;
2、家庭的監督;
學生如果自控力非常好,那麼問題就簡單了,但是如果學生的自控力沒有那麼的好也並不意味著會他就一定會去沉迷網絡、沉迷遊戲的,因為家庭方面還是依舊可以給他們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約束的。
現實中我們會見到有很多成績不錯的孩子他們其實也會玩玩遊戲的,甚至有的人還能夠玩的非常好。玩遊戲並沒有成為影響他們成績的絆腳石,說不定還能夠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當然,現實中更多的情況是他們會更懂得克制,例如玩多久之後就會不再去玩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加強對遊戲的管理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實名制、防沉迷機制等必須得嚴格要求。而另一方面我們作為父母也要理性對待孩子玩遊戲這件事情。影響孩子學習的不是只有玩遊戲這條,孩子玩遊戲的行為背後可能是其他更多的家庭環境、外部環境等影響。即便是斬斷了遊戲如果問題不去解決,那麼孩子也未必會去學習的。
暑假來臨,不少父母因為上班而沒法監督孩子,但是從安全考慮、聯繫方便考慮甚至乾脆就是學習需求的本身使得不少孩子在假期裡有了足夠的時間去玩遊戲、看視頻等等。父母這個時候應該考慮的不是去呼籲什麼不會實現的禁止網遊,而是應該從孩子的日常作息規劃、學習內容、運動項目、學習目標等等諸多方面幫助孩子豐富好他們的假期生活。
豐富的生活,會讓孩子更容易幫託遊戲的吸引。
就好比一個自律的人,即便是再好喝,一個人喝酒的時候他也會控制住飲酒的量,不會去刻意傷害自己不是嗎?
未來孩子們還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影響,我們總不能凡事都指望從外部解決問題吧?引導、教會孩子如何對待、解決這些問題的本身更有利於孩子們的身心成長。
孩子從第一名的好成績變成了當下沉迷遊戲的狀態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在這個過程期間父母其實有很多很多次機會都能夠把這個問題有效杜絕的,但是遺憾的是我們有不少父母卻忽視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