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我們該如何去判斷其康復情況?

2020-12-20 南昌二七健康報

精神病患者在治療期間,作為患者本身和家屬隨時關注患者恢復情況這點是必須的,這樣才可以預防病情突然出現變化而不知情。

但是很多人對於該怎麼看出患者的恢復情況卻不了解,這就導致有時候會出現患者還沒好卻認為好了而放棄治療的情況。

那麼,我們能通過哪些因素來判斷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情況呢?

1.面部表情變化

我們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是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看到其狀態,精神病患者在恢復期的時候,他們的面部表情會比較自然,眼神也有靈性,多去觀察的話在其臉上是可以看到正常的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

但是,精神病患者在即將犯病的時候,其面部就會出現目光呆滯、雙眼發直的情況,就算受到外界的刺激也很難引起其表情變化。

2.日常生活變化

患有精神病的人,其行為是鑑定其具體情況最直觀的標準,對於那些處於恢復或穩定期的患者,本人是可以逛街買菜、操持家務等照顧家人的事情,和正常人沒太多區別。

但是發病的時候,其生活表現就會出現很大差異,生活變得沒有規律,夜裡不睡,白天不起的症狀,有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長時間不脫衣服就上床睡覺,也不洗漱等等,另外也有不穿衣服赤裸身子的。

3.自身疾病變化

對於那些在患病緩解期的患者,本人會願意去看病,願意配合醫生治療自身疾病且不鬧。

但是,當患者的疾病要復發的時候,就會變得無視自己的疾病,甚至堅信自己沒有病,並且拒絕看病、吃藥,嚴重的會將大家的關心當成是對自己的迫害。

4.性格變化

性格變化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是非常顯著的,而患者發病的時候狀態是非常不正常的。

患者在病情復發前期,在與家人朋友及身邊接觸的時候會比較融洽,但是在復發時期會忽然變得孤僻自我、不合群、想自己獨處,甚至有的患者喜歡低頭沉思,對身邊的人態度蠻橫暴躁,不願和其他人進行正常溝通。

另外,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其家屬對其的支持和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相關焦點

  • 精神病患者,如何判斷其康復情況,醫生也看這4方面
    而大部分患者是通過服用藥物和心理疏導來治療的,在治療期間,家人應該隨時關注患者的健康恢復情況,那麼如何判斷患者的康復情況呢?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或許對大家有所幫助。1.觀察面部表情精神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家人應該更細微的觀察患者的病情,面部表情是最直觀的。
  • 如何讓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療?有精神病不肯治療怎麼辦
    但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停留在胡說八道,胡打胡鬧,滿街亂跑的「武瘋子"階段,缺乏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更不知道如何處理。 調查發現有超過70%精神病人及家人都有明顯病恥感。由於歷史文化和對精神病認識的不足,老百姓對精神病人往往持有歧視和排斥的態度。耽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久拖不治嚴重影響了患者社會功能,給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加重了社會負擔,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 女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與工作人員發生關係,如何評價本案?
    結婚後不久,高某卻出現了不吃飯、不睡覺的情況,家人便決定將其送往縣精神康復醫院進行治療。強姦罪的手段行為有暴力、脅迫或其他手段行為,這裡重點討論與本案有關的其他手段行為,刑法理論認為,無性防衛能力的女精神病患者及程度嚴重的痴呆者,無性的自已決定能力,其對性的自已決定權的承諾無效,行為人無論採取何種手段與其發生性關係,均構成強姦罪,同時,與這這類人發生性關係被認為為強姦罪的其他手段行為。
  • 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治癒
    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期間大腦很難受控制,很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及他人的過激行為,所以對於精神病患者越早治療越好,那麼家人如何幫助神經病患者治癒呢?勸說開導:通過說服、解釋、鼓勵、安慰等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而改變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態;轉移注意力:用語言誘導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多帶他參加戶外活動,學習特長愛好等;輕鬆愉悅的環境:人在越快的環境下,做什麼事都感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而在悲傷的環境下,做事就心灰意冷,悲觀失望。
  • 女精神病患者住院卻懷孕,究竟是何原因?醫院有無責任?
    那麼,在本起事件中,如何看待楊某的行為呢?醫院對此又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呢?第一、關於護工的行為認定我們都知道,強姦是指行為人在違背婦女意志的情況下,採取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對婦女實施姦淫行為,侵犯的是婦女的自主決定權。
  • 呼和浩特治療前列腺炎期間該如何正確的飲食
    核心提示:治療前列腺炎期間該如何正確的飲食?前列腺炎是男性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於前列腺炎患者來說,除了正規的治療之外,合理的飲食是不容忽視的。那麼,治療前列腺炎期間該如何正確的飲食呢,應該多補充營養素,維生素E和硒是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前列腺,附近的細胞免於受傷,因此,前列腺炎患者應該多補充營養素。
  • 精神衛生社工是如何幫助抑鬱焦慮躁狂精神病患者恢復健康的?
    精神障 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後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 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民政部門應當優先給予醫療救助。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醫生的治療,社會工作者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復中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我們先來看一個實例。
  • 仙嶽醫院副院長陳進東:精神病患者重返社會道路阻且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在精神病患者傷人事件時有發生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如何看待精神病患者重返社會?與此同時,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數超過640萬,但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精神科床位只有2.8萬張(相當於1萬個人平均不到2張床),且重症患者貧困率超50%。在此背景下,我們是否還需要擔心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一床難求」最終是否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 精神病患者就醫期間逃跑墜亡,監護人也要承擔責任!
    精神病患者就醫期間逃跑墜亡家屬起訴要求賠償2016年10月20日,小蔡(已成年)因為精神異常由其家人陪同到肇慶某醫院精神科治療。隨後,小蔡在該醫院綜合科住院治療(事故發生時在409病房)。該醫院答辯稱:其不是小蔡住院治療期間的監護人,不負監護義務,且小蔡及其監護人對墜樓事故的發生也存在一定過錯。端州法院經審理後查明:入院治療時,蔡母分別在該醫院提供的《X醫院精神科非自願住院知情同意書》、《X委託治療同意書》、《全科醫療科陪護(家屬)入院告知書》上簽名。
  • 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從中尋找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縣、市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住院患者中所佔比例為50%~90%。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使用寬鬆的診斷標準為0.17‰~0.54‰。患者因為疾病而帶來的社會功能衰退、社交技巧喪失、工作競爭力缺乏,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在急性期後會出現復發、被歧視、缺乏自信等情況,使患者感到沮喪、失望、生活質量下降等,會對患者後期的康復以及家庭和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
  • 法院通報大學生「被精神病」案(附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總體來說,如今國內的精神病患收治制度,醫院還是集中了太大的權限,同時集診斷、治療、判斷患者的康復水平、決定其何時出院於一身,這自然會導致糾錯能力的貧弱,也應是下一步立法改進的空間所在。來源:格雷·貝克、法萊利法律資訊公眾號等,感謝。
  • 關愛精神病患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他們應該與正常人一樣對待而不被歧視,我們應該積極給予他們幫助解決他們的各種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早日恢復健康。」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一類特殊人群。對待精神病患者來說,他們和其他病人一樣,只是他們的精神方面出現了問題,被外界所歧視。只有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這樣才有利於他們的病情好轉和恢復。讓他們儘早的回歸家庭和社會。
  • 精神病患者難以適應社會 廣州擬建康復農場訓練
    信息時報消息,這是全國首個規模較大的專為精神病康復者而設的康復農場,建好後預計能安排100名精神病康復者。這裡將針對精神病康復者以後不同的生活、工作環境,康復農場將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模擬社會生活區」,以方便他們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據悉,康復農場的工作人員主要是由社工以及掌握一定生產技能和一些相關醫學知識的導師組成,醫療醫護人員只是輔助人員。
  • 精神病患者殺死男童案引發的法律思考。
    1981年3月30日,裡根在演講時被子彈擊中肺部,造成嚴重的內出血,但之後由於搶救及時得以迅速康復。行兇者約翰·欣克利被法庭判定精神失常因而罪名不成立,被送精神病醫院治療。根據我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有1600萬重症精神病患者,實際住院治療的大概只有12萬。
  • 深度話題 | 精神病患者行兇,難道真的不用負責麼?
    遭到拒絕後,該名女乘客從手上的袋子裡拿出一把水果刀將司機捅傷。事後經了解,該名女子有精神病史。 「精神病」等於免死金牌? 有網友說,「患有精神病」就是一塊免死金牌,有精神病便可殺人不負刑責! 錯!
  • 網友提問:精神病患者不願意就診怎麼辦?什麼程度需要住院治療?
    這類問題……那麼當這類情況被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碰到,如何去合理的結局是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這些看似問題不大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後患。精神病本身還包含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這類情況,多發於青壯年時期,屬於慢性病程,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何才能較早發現精神病人病情?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壓力過大或者是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如何治療間歇性精神病1、手術治療精神病近幾年這個手術治療精神病的治療技術,在廣大的醫院都在進行運用,很多患者通過這個治療技術使病情康復。但是費用很高,患者治療精神病要謹慎。
  • 精神病患者被暴打醫院賠35萬
    新聞閃回:近日,一則「精神病院的患者被醫護人員暴踹成高位截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稱,爆料網友的哥哥到遼中縣精神病醫院入院治療,「第二天就被精神病院的醫護人員打成高位截癱。而醫院沒有將這一情況通知家屬,也不給治療,直到家人探望時才發現,並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一年前,一個精神病人入住遼中縣精神病醫院。一年後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遍體鱗傷。
  • 如果你被誤診為精神病患者,該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
    近年來,腦成像和神經激素檢查雖然可以作為部分精神疾病的判斷依據,但如何證明一個被判定為「精神病」的人是正常的,依然是個令人尷尬的話題。最關鍵的一點是,在這個期間並沒有任何一個假病人被醫務人員識破。需要隨時反省自己不要因為自我證實的判斷造成誤診,也不要因為自己的事後聰明而充滿自信,更不能對自己基於直覺和標籤化的臨床判斷太有信心。
  • 中山精神病患者6-7萬 康復站將覆蓋全市鎮區
    記者從中山市埠湖醫院得到的數據來看,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比例並不大,一般是集中在13—16歲年齡段。市殘聯康復部負責人表示:「目前對青少年精神類疾病的檢出率很低,少兒痴呆佔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大部分。但是,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就是一些家長因為顧忌面子等種種原因,不願意將孩子送到精神病院來,有的甚至捨近求遠,到外地的醫院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