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2020-12-15 三九養生堂

精神壓力過大或者是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是一個法律概念,而非精神醫學概念。醫學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期。完全緩解,精神症狀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認為精神正常,評定為完全責任能力;雖處於緩解期,仍有殘留症狀或者性格改變的,精神狀態不完全正常,出現危害行為時,其辨認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顯減弱,應評定為限制責任能力。

如何治療間歇性精神病

1、手術治療精神病

近幾年這個手術治療精神病的治療技術,在廣大的醫院都在進行運用,很多患者通過這個治療技術使病情康復。但是費用很高,患者治療精神病要謹慎。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分為中醫藥物治療和西醫藥物治療,不過大部分人會選擇西醫藥物治療因為康復快、療效好,而也會有一小部分人群會選擇中醫,因為它相對於西醫在價格上會便宜些。

3、日常活動治療

精神病患者也是有自理生活能力的,同時也具備參加一些活動的能力,當患者有所特長或是處於康復期的患者,精神病護理是可安排較為複雜的工娛活動,如排練文藝節目、繪畫、球類比賽、縫紉、編結、製作精細的工藝品等。

4、心理治療

所謂的心理治療就是,患者通過和心裡醫生進行交流,採用有些有創意的心裡療法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在我國的絕大多數精神病醫院中都有運用。

5、精神病日常治療

精神病的護理如觀看電視、電影、文藝演出,散步、看畫報、糊信封(藥袋)、拆紗頭、戶外除草、清潔環境等,使患者轉移病態思維和放鬆思想情緒,感到自己有勝任工作的能力。

間歇性精神病症狀

1.意志活動減退

以性格內向、行動減少為主要表現,並伴有行為退縮。患者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而不願與他人交往,常獨來獨往。日常活動缺乏主動性,而且做事常猶豫不決;意志活動出現異常,會引起社會適應能力及社會功能的下降,導致患者逐漸脫離社會生活;意向倒錯即意向活動與常情不符而使人難以理解,如吃一些不能吃的東西(如肥皂、汙水等)、自傷自殘等。

2.思維聯想障礙

思維散漫出現時,患者話語減少且常重複一些簡單的詞語;伴有思維中斷時,患者常無故中斷與他人談話,而後進行新話題;病理性象徵性思維出現時,患者常把具體事物與抽象概念混淆,並給一些詞語、動作及符號賦予特殊性意義。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破裂性思維、強制性思維等病理改變。

3.其他症狀

本病長期存在,可導致患者反應遲鈍和情感淡漠;部分患者會出現情感倒錯症狀,如帶著愉快的心情參加喪禮等,導致情感與周圍環境不協調。

間歇性精神病會遺傳嗎

以目前研究結果來看,患有精神分裂病的病人,其同胞兄弟之罹患率為7%-15%,假如父母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增加至16%,若雙親均患有該病者,其子女之罹患率為40%-68%。至於周期性的躁鬱病,一般人的罹患率是0.4%左右,異卵雙胞胎的罹患率是26.3%,而同卵雙胞胎罹患率是95.7%,因此我們必須考慮遺傳的影響。

對一些精神病患者進行詳細的家譜調查發現,有精神病家族史的家庭,其成員患病率比一般家庭高出六倍多。對六十五個家庭經行抽樣調查,發現父母雙方都患精神病的話,那麼他們的子女患有精神病的機率為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六十八,而正常人僅僅為百分之一以下。對於患有精神病的雙胞胎進行調查發現,單卵雙胞胎同時患病的機率比雙卵雙胞胎的同病率高四到六倍。

結語:間歇性精神病是非常可怕的,很多時候患者會在自己不自知的請款下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間歇性精神病的治療非常重要,選對治療方法對於緩解病情以及治療是很有幫助的事情。若是家庭中出現間歇性精神病患者的話,是會有一定的遺傳機率的。

相關焦點

  • 男子突發間歇性精神病 廣州火車站一武警被咬傷
    本報訊 (記者楊明 通訊員陳海鋒、李賢、楊軍)昨天早上6時20分左右,廣州火車站東廣場上,一名中年男子突發間歇性精神病瘋狂咬人,現場執勤人員迅速將其控制,一名武警哨兵在此過程中不慎被該男子咬傷。
  • 癔症屬於精神病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起奶奶因重男輕女、踩死剛出生孫女的案件,引發公眾關注。經鑑定,案件中的奶奶患有癔症,但案發時不處於發作期。最終,法院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  近年來,患有癔症的人違法犯罪的新聞屢見報端,那麼癔症是精神病嗎?是否屬於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病?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疾病都包括哪些?
  • 當事男子患間歇性精神病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當時他說自己辦理了多張信用卡,在外面欠了很多錢,很多債主在追債,經常有車子來追他,債主到他老家把他母親和妹妹綁架到了南京。  「當時不能分辨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只能當成真的來處理,立即試著聯繫他家人。」建鄴公安分局南苑派出所副所長鄒徵稱,還好,民警很順利就聯繫上了他的家人。民警經過核實後,確認他家人都平安無事,才放心了很多。
  • 精神病患者可以結婚嗎?
    案例:小王計劃和女友小李結婚,但是女友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小王聽朋友說患有精神病的人是不能結婚的,小王認為女友的病並不是經常發作,意識清醒的時候願意和自己結婚,難道不可以麼?那麼他們能結婚嗎?法律解析:可以結婚。間歇性精神病人如果在精神狀態正常時,能夠對婚姻做出基本正確的判斷,能夠基本預見結婚的行為後果,具有婚姻行為能力,應能夠登記結婚,締結的婚姻應屬有效。
  • 精神病患者殺死男童案引發的法律思考。
    犯罪嫌疑人是一名有精神病史的18歲男子。據統計,近年我國各類精神病患者的惡性嚴重傷人殺人案件頻發。給社會家庭帶來嚴重影響。行兇者約翰·欣克利被法庭判定精神失常因而罪名不成立,被送精神病醫院治療。根據我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大概有1600萬重症精神病患者,實際住院治療的大概只有12萬。
  • 民間傳說中的「中邪」是不是精神病?
    什麼是中邪?,以上這是身體裡的表現,從表面來看,男人會言行異常,瘋瘋癲癲的,而女人會怪裡怪氣。中邪有沒有那麼玄乎?中邪其實沒那麼玄乎,手腳冰涼、沒有精神、印堂發黑、雙眼浮腫這明顯就是神經病的症狀,那麼中邪和神經病之間有聯繫嗎?是有聯繫的,可以說是中邪就是精神病,為什麼現在談到「中邪」的人少了呢?
  • 重慶精神科醫院:癔症性精神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重慶精神科醫院:癔症性精神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時間:2020-12-08 10:55 重慶精神科醫院 重慶精神科醫院:癔症性精神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什麼是癔症性精神病?
  • 女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與工作人員發生關係,如何評價本案?
    》:明知婦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嚴重的)而與其發生性行為的,不管犯罪分子採取什麼手段,都應以強姦罪論處。意味著一般情況下,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未發病期間具有行為能力,其對自已性的決定權的承諾有效,行為人與這類精神病患者發生性關係,不構成強姦罪。
  • 關於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責任能力
    在生活中可能好多人都聽說過,精神病患者殺人不負刑事責任,所以在現實中,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幾乎所有人都要不會去主動招惹他,因為在造成相同的傷害情況下,精神病患者可以全身而退,而你卻要承擔對應的責任。但是實際上在刑事案件中所說的精神病患者和生活中通常意義上的精神病患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在刑法中,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對所有的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針對不同程度的精神狀態,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我有精神病,犯罪也不會坐牢」,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用擔責嗎?
    【導讀】:精神疾病從最開始令人同情的病因逐漸變成了現代某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罪責的藉口,以至於社會上出現一種「我有精神病,犯罪也不會坐牢」的聲音。那麼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用擔責嗎?但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下面華律網小編為大家講解精神病人犯罪將會如何擔責?
  • 抑鬱症等精神病患者殺人傷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嘛?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本人認為抑鬱症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為抑鬱症的病人,頭腦是清醒的,知道什麼是犯罪的
  • 抑鬱症是精神病嗎 抑鬱症都有哪些表現
    小編給大家講講抑鬱症是精神病嗎、抑鬱症有哪些症狀以及抑鬱症怎麼治療。一起了解一下吧。抑鬱症是精神病嗎首先我們要弄清抑鬱症在心理疾病中的分類。抑鬱症屬於情感性精神障礙,它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主的一組精神障礙,心境高漲者就屬於躁狂症,心境低落者叫抑鬱症,如果心境高漲和心境低落交替發作,我們就稱為躁狂抑鬱症。
  • 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 小心這些因素導致精神病
    精神病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病症,很多的人都比較關注,巨大的生活壓力,忙碌的生活,都會讓人的精神產生壓力。那麼,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引發精神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預防精神病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1、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持續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如感到沒有精神、自感腦子遲鈍、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記憶差、好遺忘,丟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體力易疲勞,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2、敏感多疑。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
  • 「精神病」「自願」「懷孕」撞到一起,這些法律問題必須釐清
    不過,當「精神病」「自願」「懷孕」這幾個詞撞到一起時,難免令人百感交集,不得不將此置於法律框架下去審視。一直以來,提到「精神病」,不少人都感到緊張甚至恐懼。因為一般人在得病的情況下依然有自我意志,而精神病患者則比較特殊,因此常常發生一些頗具爭議的事件。
  • 精神病犯罪不擔責?《刑法》規定:這3種情況下,判刑沒商量!
    大家習慣用「精神病患者」來指某一類人,但精神病患者其實是不一樣的,有的有攻擊性、易怒、暴躁,而有的完全相反。由於精神病患者患病後有性格突變、情感紊亂、行為詭異、敏感多疑、意志行為障礙等特徵,因此也被認為是不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也就是說患有精神疾病後病人的行為無法代表其主觀意願。體現在法律上,則是我們普遍認為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入獄『精神病患者』不是替罪羊」
    曹福川 攝 洛陽市調查組稱,呂天喜3年前在洛陽犯案搶劫55元,將對其進行精神病鑑定■「精神病人異地監獄服刑三年」追蹤本報訊(記者塗重航)近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洛陽市政府、洛陽市政法委成立了專門調查組介入調查,徹查河南「智障犯人呂天喜服刑案」。昨日,洛陽政法委稱,已對呂天喜做精神病鑑定,最快7天即出結果,根據這個結果對該案進行定性。
  • 老年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核心提示:「老年性的精神病以阿爾茨海默病為常見。患者常常隱匿性疾病,進行性的加重。早期以記憶障礙的症狀為明顯,患者會經常忘記物品放的地方,忘記重要的約會以及已經許諾的事情,記不住新來的同事的姓名,學習新事物困難,看書讀報後不能回憶其中的內容,思維遲緩,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對新的事物表現出茫然難解的樣子。
  • 精神病男子緩刑期間再添殺孽:電梯內砍死八歲男童,嫌疑人去年曾砍傷女同學獲緩刑
    犯罪嫌疑人劉某豪(男,18歲,船山區人,經初步調查有精神病史)襲擊被害人蘭某,後前往公安機關自殺。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辦理中。警察對受害者的不幸深感悲痛,請廣大網友停止傳播相關圖片資料,以免對受害者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焦慮症都有什麼表現
    小編給大家講講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以及焦慮症的自我治療。焦慮症是精神病嗎人們常說的精神病,在醫學上稱為精神分裂症。 焦慮是屬於情緒障礙的一種,從生物醫學的焦慮來分析,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這種化學遞質與精神分裂症的成因並不相同。
  • 網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有精神病不等於犯罪免責
    在網友中,支持者認為:「網癮被定性為一種疾病,只代表我們以後會更專業更正式更全面地去考慮上網所引起的行為障礙,對於網絡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有更科學的方法去預防以及控制。」  而反對者認為,「精神病的帽子能隨便這麼亂扣嗎?那網吧豈不成了瘋人院?」有網友自嘲地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我是精神病啊。」  「網癮是精神病的話,那他們搶劫殺人不是都沒有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