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獄『精神病患者』不是替罪羊」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8月30日,河南洛陽嵩縣,呂天喜展示釋放證明書。曹福川 攝

 洛陽市調查組稱,呂天喜3年前在洛陽犯案搶劫55元,將對其進行精神病鑑定

■「精神病人異地監獄服刑三年」追蹤

本報訊(記者塗重航)近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洛陽市政府、洛陽市政法委成立了專門調查組介入調查,徹查河南「智障犯人呂天喜服刑案」。昨日,洛陽政法委稱,已對呂天喜做精神病鑑定,最快7天即出結果,根據這個結果對該案進行定性。同時,否認呂天喜是給別人當「替罪羊」的說法。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大坪鄉宋嶺村的呂天喜,自幼精神失常,3年前突然失蹤。今年家人得知其在河南省三門峽監獄已服刑三年。

■資料連結

《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呂天喜當年是否犯案?

昨日上午,洛陽市調查組稱,2008年8月22日17時許,呂天喜在洛陽市老百貨大樓附近中州中路網通公司門口人行道上,將一91歲老人宋清明推到在地,搶走其上衣口袋內55元現金。

隨後,周圍群眾將呂天喜當場抓獲,並報警。在警方詢問中,呂天喜承認了犯罪事實。

昨日,洛陽市公安局內部人士稱,當時處理此案的兩名警察分別是洛陽唐宮路派出所的孫戰亞(音)和郝建穎。目前這兩人分別在西工區公安分局案件中隊和洛玻社區警務室工作。

據了解,3年前,孫、郝兩人入職時間四五年之間,屬於洛陽西工區公交分局的年輕警官。

昨日,郝建穎在電話中說,他確實辦過呂天喜搶劫老人55元錢的案子,但是否察覺呂天喜為精神病,他沒有回答。

2、被改名是否替人頂罪?

昨日,調查組稱,他們調閱原始卷宗後,找到了當時抓獲呂天喜的兩位警方當事人、受害人宋清明(已病逝)的親屬進行查證。兩名警方當事人於9月3日下午進行了辨認,確認呂天喜就是當時實施搶劫的犯罪嫌疑人。

基於此,專門調查組認為,不存在呂天喜「替人頂罪」的問題。

但對於錯將呂天喜的名字當做「田星」,警方內部人士稱,按照當地口音,呂天喜的「天喜」和「田星」諧音。

調查組的解釋是,2008年8月22日下午,在派出所接受詢問時,呂天喜始終稱自己叫「田星(音)」,家住嵩縣紙房鄉宋嶺村,現已查明,呂天喜家住嵩縣大坪鄉宋嶺村。辦案民警當即與紙房鄉派出所聯繫查詢「田星」的個人情況,結果查無此人。

鑑於此,在之後的司法程序中,呂天喜便以「田星」出現。

3、呂天喜是否患精神病?

昨日,洛陽市調查組的朱丹說,在法律意義上講,單說精神病是個籠統的概念,精神病犯人按照病情分為負全責,負部分責任和不負責任三種情況。

他說,昨日調查組已對呂天喜做了專業的精神病鑑定,最快結果7天內出來。

據透露,參與辦理呂天喜案的公檢法的人員目前都在正常上班。

朱丹說,一切將等精神病鑑定結果出來後,再劃分相關人員責任。「如果呂天喜屬於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那辦案人員的事情就大了。」

昨日,呂天喜的舅舅程建忠說,呂天喜回家後再次失蹤,9月3日上午,家人和警方在離家不遠的閆莊將其找到。

昨日,洛陽市調查組帶領呂天喜到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即河南省精神病醫院對其做了精神病鑑定。

記者塗重航

相關焦點

  • 關於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責任能力
    在生活中可能好多人都聽說過,精神病患者殺人不負刑事責任,所以在現實中,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幾乎所有人都要不會去主動招惹他,因為在造成相同的傷害情況下,精神病患者可以全身而退,而你卻要承擔對應的責任。但是實際上在刑事案件中所說的精神病患者和生活中通常意義上的精神病患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在刑法中,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對所有的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針對不同程度的精神狀態,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怎麼區分精神病中的重度精神病患者?
    重症精神病患者嚴重的精zhi神障礙使其基本喪失了自理能力和正常的社會活動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會有嚴重的幻覺,從而言語行為怪異,在失控狀態下會有傷人及自傷行為。重dao度抑鬱症以及自閉症會有身體木僵,面無表情,不動不說話等病症,重度抑鬱症患者常常會有自殘自殺的行為。重度焦慮症表現為長期徹夜不眠,時常驚恐發作,呼吸心跳異常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 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獨白
    電影《禁閉島》可能很多人都看過,本人愚鈍,看到最後似懂非懂,電影主角到底是精神病人,還是一名法官,總體來說我偏向於主角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但我對主角是否是真的精神患者並不在意。我很好奇的是,如果把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人弄到精神病院去,然後認定這個人是精神病患者,身邊所有的人都認為其是精神病患者,那樣的結果會怎樣?這是我的想像,現實中找不到這樣的事情,有可能有,只是我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而已。我也想像不到那樣的結果是怎樣的。
  • 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治癒
    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期間大腦很難受控制,很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及他人的過激行為,所以對於精神病患者越早治療越好,那麼家人如何幫助神經病患者治癒呢?勸說開導:通過說服、解釋、鼓勵、安慰等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而改變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態;轉移注意力:用語言誘導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多帶他參加戶外活動,學習特長愛好等;輕鬆愉悅的環境:人在越快的環境下,做什麼事都感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而在悲傷的環境下,做事就心灰意冷,悲觀失望。
  • 關愛精神病患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關愛精神病患者,需要從不歧視做起。精神病人是生活在病痛中的弱勢群體,他們渴望被尊重被關懷。營造了人人關心、愛護該類群體的良好氛圍。積極消除偏見與歧視,力爭為患者及其家屬營造尊重、接納、關注、關愛的良好社會氛圍。
  • 精神病患者殺人,應該死刑嗎?
    所以,針對精神病患者殺人,該不該付出生命的代價,幾乎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是不爭的現實,精神病患者存在一定的風險,也是不爭的現實,很多精神病患者無力為自己的罪行負責,更是不爭的現實,他們存在,就是現實,但是,存在即合理。
  • 「背鍋俠」為什麼俗名叫「替罪羊」 而不是「替罪狗」?
    「背鍋俠」,現如今網絡流行用語之一,意思是這個人或物並不是造成某事出現壞的後果的原因,卻要為此承擔責任。俗稱「背黑鍋」。也叫「替罪羊」。中國歷代都是個官本位的國度,在生死抉擇時歷來有「捨車保帥」的傳統,即在某些鬥爭中為了保全主要的人物,出了問題就把責任推到次要人物的身上,也就是所謂的「背黑鍋」、「替罪羊」。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 精神病患者最常從事的10個職業
    精神病患者是隱秘而又狡猾的,但往往看起來很正常,所以有時候他們無法被認出。但是,通常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們的職業。英國心理學家兼作家凱文達頓,多年來一直研究精神病。根據他的觀察和仔細的分析,他寫下了《精神病患者的智慧》一書,他講述了大多數精神病患者經常選擇的10種職業。
  • 精神病患者被暴打醫院賠35萬
    新聞閃回:近日,一則「精神病院的患者被醫護人員暴踹成高位截癱」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稱,爆料網友的哥哥到遼中縣精神病醫院入院治療,「第二天就被精神病院的醫護人員打成高位截癱。而醫院沒有將這一情況通知家屬,也不給治療,直到家人探望時才發現,並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一年前,一個精神病人入住遼中縣精神病醫院。一年後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遍體鱗傷。
  • 精神病患者殺死男童案引發的法律思考。
    據統計,近年我國各類精神病患者的惡性嚴重傷人殺人案件頻發。給社會家庭帶來嚴重影響。去年7月20日,香港著名藝人任達華在出席某商家活動時也是被精神病患者刺傷。精神病患者惡性殺人事件,是一個世界難題,在國外也是每年都會發生這類事件。
  • 四川成都地區精神病患者去哪裡看?
    核心提示:四川成都地區的精神病患者越來越多了,我想不僅僅是個人的原因,也是社會的原因;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神速,但是也有許多不完善的制度,當今時代給年輕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競爭越來越大,就連正常的結婚也都要車要房,不僅僅是年輕人,中年人的壓力也非常大,不僅僅面臨著中年危機,還要負擔整個家庭。
  • 天才等同於精神病患者?
    奧古斯特羅丹作品天才真是等同於精神病患者嗎?絕無可能!之所以會出現這類觀點,是因長期以來人們把自己不理解、無法接受的人格狀態視為精神病或瘋癲。在大多數人看來,自己和身邊常見的一般人處於正常狀態,如果某人脫離了這種常態,行為方式和個性表現得太特別,就一定是不正常了。一些擁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由於內在精神世界更為自由,並不願遵循常規模式,不具備大多數人認同「正常」人格。
  • 深度話題 | 精神病患者行兇,難道真的不用負責麼?
    點擊參與討論 精神病患者行兇事件不是第一次! 南昌紅谷灘殺人事件 2019年5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路段發生一起傷人案。
  • 「續」精神病患者的奇異世界
    (Reddi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你經歷過的最可怕的幻覺(視覺上或聽覺上)是什麼?)(內容太長,為方便閱讀,已作省略)@DreyaNova:我偶爾有精神病發作的傾向,我之前被診斷為BPD(邊緣性人格障礙:即患者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這四者之間的邊緣),但在BPD中有精神病發作的病例並不常見
  •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時間:2020-12-08 11:36 天津聖安醫院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焦慮症是一種神經症,並不是精神病,精神病與神經症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無論是在症狀還是在嚴重程度上都是有區別的,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 武昌精神病患者殺人事件追蹤: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管理防治網絡依然...
    但是,令居住在附近龍虎村的胡乃竹(化名)夜不能寐的,不是隧道建設的大動靜,而是她的侄子胡和志(化名)在武漢殺了人。今年2月18日中午,在武昌火車站附近的一家麵館裡,22歲的胡和志因與麵館老闆姚某發生口角,持菜刀將其砍死。之後,胡和志並未逃離,民警將其抓獲。一時間,胡和志事件見諸各大媒體顯要位置,社會公眾的視線聚焦到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問題上。
  • 醫學專業術語不是"上帝" "精神病"能否換個叫法?
    可在日常生活中,你若說某個人有心理問題,那可不得了,更不要說某個人有精神病了———「精神病」這個原本中性的詞語,在人們的心目中早已含有貶義,幾乎等同於罵人的話。問題是,醫院依然在頻繁使用這個詞,無論是醫生的病例,還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狀,一律都以「精神病」作為稱謂。這讓很多病人和家屬難以接受。
  • 女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與工作人員發生關係,如何評價本案?
    意味著一般情況下,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未發病期間具有行為能力,其對自已性的決定權的承諾有效,行為人與這類精神病患者發生性關係,不構成強姦罪。特殊環境下,與女性精神病患者發生性關係的定性前述討論了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與精神病患者發生性關係,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無論刑法理論,還是司法實踐均有共識。但是,在特殊環境下,行為人與精神病患者發生性關係,是否涉嫌強姦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