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部經書,哪怕看一眼,也會功德無量!

2020-12-18 悟空說禪

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講:「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我們在供佛時,可以選擇法供養,法供養是最殊勝的,也是最積累功德的。

很多人學佛,都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甚至把佛菩薩請到家裡,每天供養佛菩薩,這樣去供佛是沒有問題的,但學佛人還要知道一件事,其實還有一種供佛的方式,不僅非常容易去做,功德也要遠遠勝過其他形式的供養。

這種供養方式就是法供養,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法供養?法供養就是修行佛法,長養法身。《維摩經》法供養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法供養通過受持讀誦佛經,增長自己的智慧,智慧增長後,再去幫助更多眾生,為人解說,讓眾生都能因聽聞佛法而受益。

佛說百千法門,隨而修學,這就是法供養,我們選擇法供養時,可以先從學習佛經開始,佛經就是佛所說的法,在諸多佛經當中,有一部佛經,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功德無量。

受持佛經的功德,遠遠大過你所做的一切布施,佛在《金剛經》中也說過,只要受持讀誦金剛經,哪怕只是四句偈,功德遠遠勝過其他一切布施。

在諸多佛經中,有一部佛經名為《圓覺經》,也叫《圓覺了義經》。《圓覺經》上說:「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這就話是在告訴我們,如果有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做布施,他所獲得的功德,卻遠遠不及另外一個人,哪怕只是聽聞《圓覺經》的名字,或是理解了《圓覺經》中的一句經文。

佛在《金剛經》中,以及其他很多佛教經典中,都告訴過我們,受持讀誦佛經的功德,勝過一切外在形式的布施。《法華經》上告訴我們,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只是為了做一件事,就是希望眾生可以獲得佛的智慧。

智慧是從修行中獲得的,要想獲得智慧,要想積累功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受持佛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些佛經上的文字,很多是善巧方便說,佛之所以善巧方便說,還是希望眾生能夠去按照佛說的去做,因為去做這些事情,佛真的是為了我們好,為了眾生能夠受益。

積累功德,不一定非要去財布施,也可以多讀佛經,並且要依教奉行。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這部佛經,你只看一眼,就已經功德無量!
    在佛教中有一部佛經,你只需要看一眼,哪怕只是看一眼經名,就已經可以獲得無量福報和功德。這部佛經就是《圓覺經》。全稱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也叫《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從這些經名中就可以看出,這部佛經是一部了義經。提到大方廣、了義經這幾個字,我們可能會想到華嚴經和楞嚴經。
  • 男女老少,讀過本經書的人,功德無量,尤其是女人讀誦,福報很大
    生在華夏大地,很多人可能不信佛,但是對佛教的「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都不陌生,中國自古就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說。在一個家庭裡,有一位學佛成員,就能影響家庭的所有成員。佛教講慈悲,學佛人學的是慈悲,所以家庭中也會充滿祥和之氣。家庭成員的聚合,都是累生累世的因緣,佛教講:人與人相遇無非就四種緣,報恩、抱怨、討債、還債。
  • 別的經書拼腦力,這部「經書」拼體力,《平安經》還平安嗎?
    撰文/趙志疆 經書難讀,不獨名物訓詁之難而已。不過,新近橫空出世的一本「經書」,不僅雅俗共賞,而且還令人讀出了無邊的歡樂。 「西安火車站北站平安、鄭州火車站東站平安、上海虹橋火車站平安……」如果不是看到《平安經》封面,誰都無法想像,這竟然是「經書」的內容。網友發布的截圖顯示,這部驚世駭俗的皇皇巨著,通篇都是「XXX平安」。
  • 這五大《心經》名句,值得反覆讀誦,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而佛教,既然能在世界範圍內遠遠流長數千年,那肯定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意義。尤其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信仰的存在,真的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所謂「佛」,翻譯成中文,其實就是「大覺悟者」的意思。看破一切,放下一切,虛空都在胸中,人才能得到升華。
  • 在家供奉佛經,這樣做,功德無量!
    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佛菩薩及高僧大德思想和智慧的結晶。我們學佛,誦讀經書,是修行之路的一大助緣,能夠幫助我們開發智慧、破迷開悟、啟發自性。「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以法為依,依教奉行,是作為佛弟子的我們的日常功課。
  • 佛教有一部重要經書《金剛經》,為何內容簡單卻不容易被人接受?
    臺臺君有一期說佛教歷史的話題,裡面說了一個有意思的點,就是如何一眼區分大德高僧以及江湖騙子,因為是依照《三昧經》的理論,所以很多人看了以後在評論區都會以《金剛經》裡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想說看外在都是不切實際的。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其實,佛前供奉的水果是否貴重,多與少都不重要。因為這不是與佛祖菩薩的交易,菩薩也不會吃你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陷入執念,那麼也必將為其所累,無法保持內心的淡定。佛門中認為,一切唯心造。
  • 哪怕是僅僅看一眼,有其子孫稱亡者名誦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銅熱鐵忽然變為八功德池!
    小編:我們平臺最近定期不斷更新佛教慈悲咒語,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學習佛教知識,把咒語學會幫助自己和身邊家人和朋友 阿彌陀佛
  • 結緣倡印經書和菩薩相
    末學現在還有少量經書和佛像可以結緣,有需要的師兄可與我聯繫郵箱:yetang520@tom.com請留下您的地址,郵編、電話,聯繫人,以上缺一不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資金不夠,加上現在鼓勵大家倡印,所以還請各位師兄自付郵費,或是到付,根據自己情況具體選擇,隨喜,也喜歡大家能夠一起倡印,功德無量。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金剛經》大家都不陌生,是一部家戶喻曉的經書,即使不學佛的人也大多有所耳聞;而對於學佛的人來,則是必須要誦讀奉行的經典。《金剛經》甚至被稱為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為何人們對短短的這部經如此看重呢?從經名就可以看出,它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智慧的銳利、堅強、無堅不摧,能斷一切煩惱。
  • 最積德的四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功德無量
    下面這四種事,最能積累福德,哪怕堅持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百善孝為先,從「孝」這個漢字來看,是「老人」的「老」字,底下是個「子」字,兒女雙手託著老人,就是「孝」。《說文解字》中說,「善事父母者」為「孝」。幾千年來,人們把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誌。孝,也是中國人考核一個人的第一個關卡,因為別人會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你。試想,一個連父母親都不愛的人,怎麼能夠真正去愛別人?
  • 韓國發現罕見16世紀中國唐朝佛教經書韓文譯本
    佛教在線海外訊 據《韓國時報》報導,2009年9月15日,在韓國首爾北部曹溪宗總部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Won Taek法師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本16世紀、注有朝鮮李朝時期著名學者金時習註解的中國佛教經書的韓文譯本。據悉,該書共收錄了十首讚美佛陀教誨的七言詩歌,是由唐朝曹洞宗的一名法師撰寫,包括了曹洞宗的傳統和修習方式。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去做,哪怕你經常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 第一件事:多結善緣。 古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這裡的神明無非就是因果,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作惡就算無人看見,惡因也必然會形成惡果。 古人說: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如果我們能做一個相信因果的人,這件事本身就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
  • 此生必讀:十部佛教經典!
    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對於很多希望了解佛教,或者出入佛門信佛的佛弟子來說,難免望而卻步,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介紹下,佛教經典書籍中,此生必讀的十冊經書!這部經書在內容上囊括了顯密性相各方面的要義,在宗派上也是跨越了禪淨密律各宗,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百科全書。這部經書,主要是世尊對阿難尊者講述佛法的記錄,其實阿難尊者在世尊眾多的弟子中,修行是非常一般的,見識雖然很廣但是修行卻很差,甚至有些地方還不如普通人。正因為如此,這部經書特別適合現在的人來讀,而且通篇佛經,講述的道理簡單易懂,清晰透徹,堪稱經中之王!
  • 佛教:佛經請回家,這樣做功德無量!
    佛陀成道後遊化恆河兩岸,四十餘年間度化無數眾生,不過他是「述而不著」,佛教大小乘的經典,並非佛陀本人所撰寫,而是在他入滅後,由後世弟子經過結集而成。所謂結集,就是佛弟子們舉行的憶念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並且相互比照、核實的會議。釋迦牟尼佛圓寂後,弟子們失去了依怙,有許多道心不堅固的弟子,認為再也不用受戒律約束,可以為所欲為了。
  • 佛教之佛經《卍續藏經》
    其實佛教有三大分支: 部派佛教(又稱南傳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其實唐朝唐僧玄奘法師取經文,就是我們所謂的北傳佛教。今天我們就講講這部《卍續藏經》。這套經書包括大小乘釋經。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幾萬本佛教經書法寶光碟碟片免費結緣贈送
    幾萬本佛教經書法寶光碟碟片免費結緣贈送 2010年08月06日 15:40:00 地藏緣論壇 點擊:0次 安徽廬江縣如願香業佛具廠佛子發心助印幾萬本佛教經書法寶光碟碟片免費結緣贈送
  • 佛教:經書上的這些字,寓意深刻,別再讀錯了
    很多人學佛都不喜歡看佛經,其中的一個原因正是因為佛經上的內容有些晦澀難懂,智慧不到的人很難理解其義。而另一個原因正是因為佛經上有很多文字,它認識你,你卻不認識它。般若在佛教中,是一門最高深的智慧學問,兩個字因為在中國漢字中,沒有漢字可以表達出準確的意思,所以這兩個字的意思,勉強被翻譯成了大智慧的意思,而般若的意思要遠遠高於智慧。第二個:南無。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把他們讀作了nanwu,而在佛教中這兩個字是讀作namo的。
  • 《西遊記》去西天取經,經書到底多重要?看這個寺廟就知道了!
    《西遊記》去西天取經,經書到底多重要?看這個寺廟就知道了!我們很多人從小就看過《西遊記》,裡面多唐僧和如來佛祖的印象都相當深刻,他們都是佛教的,而且裡面經常會說去西天拜佛求經,歷經千辛萬苦都有去取經,可見經書很重要了。我們都知道西方是極樂世界,那應該是相當幸福的世界,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東北黑龍江有一個寺廟叫極樂寺,那個寺廟對經書也是相當看重,還成立專門的組織去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