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教育廳來安徽科技學院現場檢查科研實驗室安全
安青網訊 根據《教育部科技司關於開展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現場檢查的通知》(教技司〔2019〕178號)工作安排,7月16日,安徽省教育廳專家組一行2人蒞臨安徽科技學院開展科研實驗室安全現場檢查
-
中國科大強基計劃 |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培養方案
建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
駱利群:本科生不是科研苦力
雖然一些成功的科學家從本科就開始進行學術研究了,然而大多數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時只是被當成實驗室的「小幫工」,而非真正的科研人員,他們被誤解為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而不值得給予完整的科研訓練,於是他們努力地做著被安排的重複性的、枯燥的、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慢慢地消耗著他們對科學世界的熱情,等熱情殆盡,或許生物醫學領域就此失去了一位有潛力的科學家,這自然與我們吸引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投身生物醫學研究的使命背道而馳
-
最新復旦排行榜公布,中國科大附一院繼續領跑安徽!
在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名中,該院健康管理學科繼續位居全國第2位,在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名中,健康管理學科排名第3位,風溼、普外、小兒外科、檢驗科進入專科聲譽排行榜提名,進榜學科數量居安徽首位。 > 依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大,由院士、國際知名專家領銜,建立一流科研平臺。
-
中國科大強基計劃 | 物理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培養方案
學校始終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與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
-
——中國科大以原始創新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紀實
近年來,安徽作為技術創新試點省,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產業技術升級,以輻射帶動全省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與之相呼應,中國科大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以原始創新產生的變革性技術,培育和促進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在江淮大地悄然興起。
-
中國科大隆重召開6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
出席大會的還有:中科院有關部門領導、安徽省委省政府領導,合肥市委市政府領導,學校的老領導,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校友和師生員工代表。希望中國科大搶抓歷史機遇,服務區域創新,全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李錦斌在致辭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7000萬人民,向中國科大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祝賀,向蒞臨大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誠摯歡迎。
-
...時候挺身而出——記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徐曉玲
【安徽日報】總是在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記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徐曉玲 本報記者 朱琳琳「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
-
中國科大舉辦高峰論壇 臨床醫學對話智能超算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杜江峰院士,中國科大附一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胡禮源,安徽高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江東控股集團董事長張道祥出席會議並致辭。先研院常務副院長陸守香教授、校超算中心主任李京教授出席了論壇。
-
中國科大與三維家共建「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推動家居產業數位化...
1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三維家宣布共同建立「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三維家多年深耕家居產業,此次與中國科大強強聯手,將融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對家居產業在設計、製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產生重要影響,有力推動家居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
大學優選專業:中國科大的10大「國家級專業」,計算機、軟體升級
中國科大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1個系,設有研究生院,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中國科大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希望中國科大嚴把政治方向、潛心立德樹人,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堅持科教融合,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搭建寬廣平臺、做好服務保障,著力打造一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搶抓歷史機遇,服務區域創新,全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李錦斌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對中國科大建校60周年表示祝賀。
-
全員育人:理學院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進實驗室 推動交流會...
本站訊(通訊員 聶炳榮)2019年10月15日晚,理學院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進實驗室推動交流會在45教404舉行,參加交流會的有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勇,化學系教授王光偉,交流會由化學系研究員胡適主持。參加此次交流會的還有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輔導員聶炳榮和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50餘人。
-
【安徽青年報】安徽理工大學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
安徽青年報 2017年6月16日 第3版 6月3日至5日,第七屆安徽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安徽理工大學舉行。同時,水質監測部分會對不同深度的水質進行檢測,如若不達標會抽取到試管中,帶入實驗室進行二次檢測。當機器人感應到生命體徵時,會立即發出警報,工作人員可通過實時接收的影像來操縱設備實施救援。 記者了解到,該作品是集水上垃圾清潔、水質檢測及溺水救援三大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水上巡航設備,可根據監管水域面積確定機器數量。
-
中國科大夏季學期成為大學生的「新愛」
跟頂尖學生「肩並肩」等離子體發展與應用、量子自旋相干性控制……熱烈討論著這樣一連串物理學前沿熱點問題的是一群稚氣未脫的本科生——為期兩周的「未來物理學家國際夏令營」在中科大舉行,來自牛津、斯坦福等7所世界名校的物理專業學生,與來自中國科大、復旦等國內一流大學的學生「肩並肩」學習交流。「兩周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收穫很大。」
-
中國科大在合肥辦學50年 「墨子」「悟空」到「九章」創新矚目
>中新網合肥12月19日電 (吳蘭 桂運安)12月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公布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的重大突破,確立中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今年11月,中國科大教授陳秀雄、王兵「十年磨一劍」,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建校於北京,1970年南遷至安徽合肥
-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憑藉「冷板凳」精神洞察「微觀世界」
王奉超所在的團隊名叫「中國科大近代力學系計算力學實驗室」,主攻方向為「微納結構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固液界面力學與限域傳質」和「計算力學方法及應用」等。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是中國科大工程科學學院執行院長吳恆安,團隊20多人,90%都是30歲以下的青年研究生。
-
中國科大少年班畢業 人生不是一個狀態函數
6月11日,安徽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院創新試點二班,女生換上婚紗走進教室,準備拍攝畢業合影。6月11日,在中國科大校園裡拍攝畢業合影時,少年班學生王凱越爬上運動場的架子。5月10日,19歲的少年班學生李磐在自習室準備畢業論文。6月20日,兩位參加完畢業典禮的少年班學院創新試點班學生回到宿舍,準備午休。
-
【安徽青年報】校園最美 紅旗飄飄
《安徽青年報》 2019年7月17日 05版 6月28日,省教育廳官微發布了一條推文,應安徽中醫藥大學之邀,安徽理工大學接力齊唱《紅旗飄飄》,向祖國母親致以最誠摯的祝福與最真摯的問候。直到有一天我們經過行政樓時,不經意地抬頭看見『安徽理工大學』六個大字映襯著鮮紅的五星紅旗顯得格外醒目,微風吹動著國旗在湛藍的天空下飄揚。對,就唱《紅旗飄飄》,激情澎湃的歌詞、氣勢恢宏的曲調正是我們安理學子的精神風貌。」主要策劃人、教師鄭江說。 安徽理工大學自2016年搬入新校區以來,學校佔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約76萬平方米,成為我省單體校園面積最大的高校。
-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近7成已出院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向出院患者表示祝賀,叮囑大家回家好好休息,做好居家隔離。記者了解到,作為省級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和省級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基地醫院,截止22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共收治確診新冠肺炎患者85人,已連續13天有治癒患者出院,累計58例(其中危重症20例),佔總確診住院人數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