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這首詩,寫山村中的農忙景象,結尾七字令人無限遐想

2020-12-12 詩文大觀園

古時的農村裡沒有城市的喧鬧繁華,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備好乾糧去往田間地頭,忙忙碌碌到傍晚,一忙就是一整天。傍晚之際人們披著夕陽的餘暉慢慢地往家返,對於山裡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天的光陰了。夜深了,靛藍的夜空中月亮與星星相依相伴,所有的一切悄然無聲,山間夜晚的村莊更是一片寧靜和諧。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描寫山村生活景象的詩,王建的《雨過山村》。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

「雨裡雞鳴一兩家」,雨中傳來了雞鳴聲,山裡依稀有一兩戶人家。詩的開頭就很富有山村風味,雨中的山村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了幾聲雞鳴聲,正是所謂的「雞鳴桑樹巔」。雞鳴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似明似暗的天氣,引得雞鳴不已,因為是山區,居住分散,才會有隱隱有幾戶的雞鳴,若是平原可是群起而鳴了。正是這隱隱的幾戶雞鳴聲,以動襯靜,正是「鳥鳴山更幽」,好個幽靜的山村。

「竹溪村路板橋斜」,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橫斜著。首句說雨中的山村的雞鳴寫出的是山村的幽靜。第二句又說體現了山行的樂趣。天空中下著霏霏細雨,詩人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行走,山澗流淌著潺潺的流水,慢慢前行。這條路非常的幽深,一直走走到一座小橋旁,這座橋是用木板搭成的「板橋」,板橋很自然地橫斜著,顯得很質樸,也給人曲徑通幽的感覺。

「婦姑相喚浴蠶去」,年輕的媳婦和婆婆門互相呼喚著洗選蠶種。這句是詩中見到的山村的農忙景象,浴蠶」指古時用鹽水選蠶種,一般在二月進行。春深時節村裡的男女都忙著勞作,一家子結伴而行,媳婦和婆婆共同勞作的景色,顯出了婆媳關係的和諧融洽,盡顯山村人勤勞質樸,也體現出山村的精神世界的美。和諧的家庭關係,美好的山村勞作場景,這樣的景色真令人羨慕。

「閒著中庭梔子花」,農民都忙碌著,這時閒在庭院裡的梔子花無人欣賞。最後這一句,詩人突然景目光轉為梔子花上。這個雨後的小山村,詩人注意到庭院中的梔子花悄然綻放。這麼美麗的花自顧自地開著,沒有人欣賞,詩人說的「閒著」一詞很有韻味,花閒著,人自然是忙碌去了。

梔子花是一種花型碩大、色澤素雅、香氣濃鬱的花,又因為有「同心花」的別名,深受青年男女的喜愛。閒在中庭的梔子花默默地 開放,男女都在田間勞作。

最後一句的梔子花開令人無限遐想。人們都在忙碌,梔子花美麗地 開放,無人欣賞的花,無人注意花開得美麗,令人想起了一首動人的歌"梔子花開呀開,是淡淡的青春,是純純的愛。」忙碌中的青年男女揮灑著汗水,連賞花娛樂談情說愛的時間都沒有了。

縱觀全文,王建的這首詩,描繪了山村的幽靜以及生活的忙碌景象,富有有勞動生活氣息。此詩短短28字,詩人淡淡著筆,富有詩情畫意的山村景色,令人陶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的這首詩,香豔極致卻不汙,引人無限遐想,網友:不愧是詩仙
    李白的詩便是如此,我們在他的詩中常能看到一片瑰麗新奇的景象。比如說《望廬山瀑布》 的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行路難》的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唐詩裡一首描寫雨的詩作,寫得極為生動,美得令人心醉!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唐朝詩人王建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他的《雨過山村》,這是一首描寫雨的詩作,而且寫得極為生動,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美得令人心醉。
  • 又是一年農忙時,古代幾首描寫勞動者的詩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紳的《憫農》二首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纍纍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 讀一首詩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令人憶起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
    ——宋代: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田園詩是我國詩歌的一個重要類型,一般是隱居不仕的文人和從官場退居田園的仕宦者們,以田園風光、田園生活為描寫對象所創作的詩歌。始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唐代著名的田園詩人則有王維、孟浩然,南宋詩人範成大退居後創作了一組大型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從而獲得"田園詩人"的稱號。
  • 王建《十五夜望月》有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王建《十五夜望月》有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要回答這個問題,仔細品一品這首詩,我們就會瞭然於心。解題《十五夜望月》這個題目交代的其實挺多。「十五夜」說的是農曆一個月的第十五天,這天恰好處在一個月的最中間,是月圓之時。人們常常於此時望月,我想可能因此這天被稱為「望日」。
  • 杜牧一首詩寫月,全文無一個月字,卻令人無限遐思
    聽見這月流如水,蘇軾心潮澎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看著那月色如華,劉克莊無限感慨,「殘更難捱抵年長,曉月悽涼。」是啊,月光總是給人無限的遐想,讓留戀秦樓酒巷的杜牧也常常感傷。長安夜月 唐代:杜牧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
  • 王維描寫蒼苔靈動傳神,王安石這首七絕更不帶聲色,給人無限遐想
    詩人們在遣詞造句、立意構思時非常注意挖掘深邃的主題,儘量形成形韻兼備的意境,比如劉禹錫的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一語雙關,令人思量再三。下面介紹兩首絕句,王維描寫蒼苔靈動傳神,王安石這首七絕更不帶聲色,給人無限遐想。
  • 《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
    《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名家作品有很多,李白、杜甫、辛棄疾等等自然是不用說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一個普通人的代表作。《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這首詩來自唐代詩人王建,王建一生潦倒,對民間百姓生活十分了解,正因如此,他的詩多數相當接地氣。
  • 王昌齡與堂弟望月思念友人寫一詩,結尾兩句特別雋永清新
    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他的七言絕句寫得特別好,詩的題材多以為離別、邊塞、宮怨。月亮升高之後傾瀉在窗戶上,「澹」字,「演漾」二字寫出月光照耀的感覺,月光的清輝灑滿樹林間,清光流瀉,又映照在窗戶上,寫出那種的光亮的動感美,令人不得不服。「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月亮圓了又缺卻倏忽之間不知經歷了多少次,時序的變遷演變出古今的歲月。
  • 這首詩僅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詩
    還有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書《唐詩三百首》,大家在小時候應該接觸過吧。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小孩剛開始啟蒙詩詞的時候學習的一本書。畢竟裡面的內容都是比較膾炙人口名篇,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好多名家的作品都有好多被選進書中,其實裡面還是有好多的普通人偶得的佳作的。那位叫王建的詩人顯然在這一系列轟動的名單中並不顯眼,但他卻寫了一首唐朝最暑俗氣的詩,被認為是一字難改。
  • 一首五言絕句,詩中只寫一物,卻引出無限情思
    因此,幾乎所有的詩人都會寫懷鄉思家之作,王維亦是如此。王維的這首五言絕句《雜詩三首·其二》看似只是有感而發,但其創作背景卻感人至深。當時,王維住在孟津已經十多年了,一個人長時間遠離家鄉,再加上年紀漸增,思鄉之情日漸濃鬱。這時突然遇到一位老家的故人,於是作者的鄉思之情頓時傾瀉而出,他與故人長話故鄉之事,自然也想要表達思鄉之情。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其實說到王維筆下的自然風光,相信很多人會立即想起四個字,即「詩中有畫」。當然它不是王維獨有,不過王維的詩中畫意卻最富有神韻和氣象,最能表現出畫作中色彩和構圖等特徵的和諧運用。 即在這首詩中,王維不僅通過近景、中景和遠景描寫,組成了畫面的縱深感和層次感,還運用了繪畫技法中的明與暗、光與色。因此王維的《新晴野望》,讀來便宛如一幅景色優美的田園畫卷,可謂美得令人心馳神往。同時王維還抓住了農民利用雨過天晴這一有利時機而突擊耕種的情形,充滿了田園生活氣息。
  • 杜荀鶴這首詩詠雪,全文無一雪字,卻描寫細膩而且傳神
    春雪雖然比不上春雨貴如油,也給乾枯的大地帶來一片潔白,將無限生機蘊含在銀裝素裹的聖衣中。杜甫這樣讚美眼前的雪景,「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韓愈也情不自禁地吟誦,「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下面這位詩人也描寫春雪,不著一個雪字,卻寫出了春雪的寶貴和內心的欣喜。
  • 《唐詩三百首》中標題最長的一首詩,正文56字,標題就有50字
    比如李商隱的《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此詩因標題太長,後人不得不將其縮減為《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而《唐詩三百首》中也選錄了這樣一首標題特長的詩,此詩為七言律詩,正文56個字,標題便有50字。
  • 小學課本上這些耳熟能詳的小詩,你還記得作者嗎?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裡」、「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於山村的意境之中。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憑著這股傲氣和不凡的才華,餘秀華拿了不少詩壇大獎。她的詩集銷量,也勝過很多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甚至還登上了央視的舞臺。在某一期的《朗讀者》節目中,餘秀華朗誦了自己的經典情詩《給你》。因為這首詩,董卿問一了一個很多人都想問的有趣問題:「你為何如此執著於寫愛情詩?」餘秀6個字的問答逗樂了觀眾,她說:「缺什麼補什麼。」
  • 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唐才子傳》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王勃寫此序文時的狀態的:物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王勃寫這首序文時想都沒想,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其次,這篇序文不是後來才流行的,從它問世的那一天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達到了滿座大驚的效果。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這是一首非常鮮明的詩,通過短短四句話,僅20個字,就把寒冷冬天的山村景象和借宿者的形象展現出來。
  • 劉禹錫用這首詩寫出答案,詩中開頭兩句傳唱了千年!
    秋天是一個充滿遐想的季節,在不同的詩人眼裡,便會有不同的秋天,曹操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寫的是一個蕭瑟的秋天;王勃說「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描繪的是一個悲涼的秋天;杜甫筆下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則又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秋天。
  •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新娘詩,句句俗氣,卻受到名家們一致好評
    不過或許因為這並不算很雅的事,所以文壇這方面的詩詞作品並不多。以唐詩為例,雖然朱慶餘寫過一首《近試上張籍水部》,開篇「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看起來是寫洞房,事實上也不過是藉此詩來問張籍自己科考結果如何。要說真正意義上寫洞房花燭的詩,還要數王建的《新嫁娘詞三首》。